西安之行第六站——华山

达程

<h3>  西岳华山以险著称,对于有点恐高的我来说,渴望攀登之心并不是很强烈,但既然已经近在咫尺,还是要去一趟的。</h3><h3> 据导游介绍,华山共有五座山峰,西峰最险、南峰最高,东峰适合看日出,中峰也叫玉女峰,原是东峰的一部分。这四峰相对较近,北峰相对较远。华山的旅游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西上西下,即坐缆车从西峰上,在山上游览相距较近的西、南、中、东峰后从西峰坐缆车下山,游览时间三、四个小时,对体力要求不太高。另一条是西上北下,也就是从西峰上,把所有五个山峰游览完从北峰下山。这条线路时间较长,对体力要求也高。考虑到连续游览了几天了,决定走西上西下的线路。</h3><h3> 从西安到华山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华山脚下时已经快十一点了。导游直接把我们领到了一家饭店,没想到进门就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几个当地的老乡正现场为游客们表演着华阴老腔,虽然对音乐没有太多研究,但也听出了他们那浓郁陕西风情中对艺术的追求,对感情的倾诉,对生活的热爱!</h3><h3> 从大巴停车场换乘景区的巴士,穿过华阴城后又向山上开了很长时间,到索道下面的停车场竟然开了四十分钟。而从停车场到索道入口又爬台阶走了近二十分钟。好在远处的华山风景很美,缓解了不少疲劳。沿途经过两个牌坊,一个是石制的,上书“太华胜景”四个字。再往上是一个铁制牌坊,上书“天威咫尺”和“尊严峻极”八个字,据说是明朝奸相严嵩所书,本来有严嵩的署名,被后人给磨掉了。可见字写得再好,做人不被大家认可也是枉然。</h3><h3> 尽管来之前有朋友介绍过华山索道的恐怖,缆车冲出出发的平台时还是心里一阵悸动。直瞅着远方的峰顶还好,只要向下一看就是万丈深渊。而且整个索道是分成几段,分别架在几个山峰的峰顶,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同缆车里有三位韩国游客,都是三十左右的帅哥,每次一越过峰顶就一边惊呼,一边伸出大拇指为索道点赞。不过从缆车中欣赏四周的万仞峭壁,确实不负华山天下最险的盛名。</h3><h3> </h3> <h3>从索道缆车上拍的山峰侧影</h3> <h3>山脚下饭店里有老乡在为游客免费表演华阴老腔。</h3> <h3>索道入口到乘坐处中间的第一坐牌坊</h3> <h3>第二座牌坊</h3> <h3>索道乘坐处</h3> <h3>刚坐上缆车后俯视下面的景色</h3> <h3>向上方仰视的景色</h3> <h3>缆车上欣赏远处的山峰</h3> <h3>  从索道出口出来,我和老妈决定先登最近的西峰。按照路标的指引,由出发地向上沿着石制台阶路走了十分钟,就来到一处丁字道口。向左是去往南峰的道路,右手边就是通往西峰的通道。</h3><h3> 西峰号称最险从道路上就可见一斑,整个通道修建在一条山脊上,两侧用铁链加以保护,铁链外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陡坡深渊。我拉着老妈的手慢慢向西峰登去,沿途的铁链上绑满了游客系上的许愿红绳,远远望去煞是好看。</h3><h3> 很快就来到了著名的莲花石,这是一块巨大的白色石头,外形像一个莲花的花瓣,莲花峰就是因此石得名。上面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字,匆匆一瞥,不知道有没有名人的墨迹。诗人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一句说的就是此处。</h3><h3> 莲花石旁的翠云宫是木制结构,前后两殿,地方不大。后殿的旁边有一条石阶小路,仅可供两人擦肩而过,就是通往“斧劈石”和西峰最高处的道路。走上台阶往左走几步,一堆游客驻足的地方就是“斧劈石”景点。一块巨石从中而裂,真好像是被人用巨斧劈开一般,右边的石头上用绿色油漆写着斧劈石三个字。这里就是故事《宝莲灯》的发生地,也是传说中沉香用巨斧劈开华山,救出三圣母的地方。一个游客拿着一只景点照相处提供的“巨斧”,兴致勃勃地扮演着勇敢的沉香,可惜旁边没有美丽的三圣母,不免遗憾。</h3><h3> 折回刚才的台阶处向右,就是通往西峰最高处的道路。看着左边是峭壁,右边是陡坡的不到一米宽的道路,我让母亲在原地稍作休息,我一人向上爬了一段。爬了不到一百米,就来到一块巨石前,上面安了两条铁链,游人只能拽着铁链向上攀爬。虽然爬上去应该就是西峰最高处,但担心母亲久等,又有点怕上去容易下来难,还是放弃了。</h3><h3> 从西峰向下走时,望着远处峭壁森森,天上白云冉冉,顿时觉得心旷神怡,难怪古人总认为山上有神仙,这里确实是炼道修仙的好去处!</h3> <h3>通往西峰的道路有些狭窄</h3> <h3>莲花石上的历代文人题词</h3> <h3>莲花石旁的翠云宫</h3> <h3>翠云宫后的斧劈石</h3> <h3>传说中的“沉香”</h3> <h3>近西峰峰顶处需拽着铁链攀爬</h3> <h3>从西峰下来时的景色</h3> <h3>巨灵足印</h3> <h3>  南峰海拔2154米,是华山的最高峰,又叫落雁峰,据说是大雁南飞时落脚休息的地方。我和老妈商量了一下,可能是连续游玩几天的缘故,她有点担心体力跟不上,我们决定爬完南峰就原路返回,东峰和中峰就不去了。沿着台阶向南峰行进了几分钟,发现西峰就在我们右手边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望去,西峰的险峻一览无余。</h3><h3> 南峰实际上由三座山峰构成,由西向东分别是孝子峰、落雁峰和桧柏峰。整座峰被青松桧柏所覆盖,在快到孝子峰的地方,有两株青松格外粗壮,一株状如虬龙,上面绑满了游人祈福的红布条,另一株伸出于峭壁之外,引得游人纷纷在这里照相。登上孝子峰,老妈感觉有点疲惫,不想再往前走了。考虑到时间还有很多,落雁峰已经不远,我们决定她慢慢往回走,回到西峰索道下山处等我,我继续往南峰峰顶攀去。</h3><h3> 南峰近顶处其实也挺险峻。上山的台阶仅有两人宽,有的地方需要侧身而过。最顶处是一个面积几十平方米的山岩,上面也刻着一些文人墨客的题字,但因为挤满了人,这些题字都被踩在脚下,看不太清。这里是华山的最高处,可以看到远处的西峰、中峰和东峰,最南侧是悬崖峭壁,我虽然手把着峭壁边上的铁链,还是止不住两股战战,心头惴惴,这时用来导游的耳机里传出了一首寇准的诗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让我不禁为他老人家贴切的形容赞叹不已。</h3><h3> 从南峰峰顶的另一侧下来,有一个小平台,上面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华山论剑”四个大字,原来这儿就是当年王重阳战胜其他四位绝顶高手的地方。现在这里挤满了各路“大侠”,只不过他们没忙着比武,而是争前恐后的在石碑旁照相,似乎每个人都是一统江湖的胜者,为自己的胜利留下珍贵的纪念照,全没有“中神通”的淡定潇洒。</h3> <h3>从南峰方向远望西峰,西峰的险峻一览无余。</h3> <h3>南峰半山腰的一棵青松扎根于峭壁之上。</h3> <h3>南峰峰顶眺望西峰</h3> <h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脚下就是万丈深渊!</h3> <h3>华山论剑碑前挤满了等待拍照的“侠客”。</h3> <h3>从南峰峰顶下来忍不住回望,</h3> <h3>东峰与中峰,本是一座峰,中间一道裂缝将他们分开。</h3> <h3>东峰远景。</h3> <h3>在东峰的映衬下,中峰显得没有那么高大。</h3> <h3>  从南峰下来回到孝子峰,一条是返回西峰的道路,另一条是通往东峰和中峰的道路。看看时间还来得及,我决定再往东峰方向走走,最主要的是慕名已久的长空栈道还没有看到,不免遗憾。往前走了二十分钟,远远看到一座阁楼样的建筑,上面悬挂着一块牌子,写着“南天门”三个字,穿过这里就是著名的长空栈道了。长空栈道以险著称,去年网上的一段跳崖视频就发生在这里。我来到栈道入口处,看见有十几个人正在排队等候进入,应该是原道进原道回,一回进几个人。排队的人群边有块牌子,简单介绍了长空栈道的险峻和传奇。我从入口处向栈道望去,只能看到十几米的一段,在悬崖峭壁上有一条尺许宽的小道,边上有栏杆和铁链。仅是从远处望一眼,已经让我提心吊胆了。据说往里的栈道是用木头和石条修建的,那就更加惊心动魄了吧!不管怎样,我见到了慕名已久的他,也算了却一桩心愿,毕竟对于我来说,这样的险地属于可远观而不可触及焉!</h3><h3> 怕老妈等久了着急,我赶紧原路奔西峰返回。中间有段路可以远远望到东峰和中峰,我只有默默的和他们打声招呼,希望下次有缘再见。回到西峰索道入口处,是下午四点半,排队的近百人。乘坐索道下山,再乘坐景区的客车到停车场,再乘坐旅游大巴回到西安,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我们下车的地方离回民街很近,今天是老妈的生日,本想请她好好吃一顿,但一是她爬山感觉有点累,二是回民街的西北风味她确实不太喜欢,好在昨天已经买了礼物,简单吃了一碗面条就回酒店休息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