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代号704的工厂——火箭推进剂的故事,黎明化工厂往事系列之一

高国均

<br><h3>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老爷山,峻峭挺拔,风景秀丽。</h3><h3> 在老爷山峦的东南麓,座落着信箱曾经为“704”的工厂,也就是黎明化工厂。</h3><h3> </h3> <h3>  这是新中国“两弹一星”工程的功勋企业,是中国人用自己研发的先进技术 ,制造高性能液体火箭推进剂的工业摇篮。</h3> <br><h3>  1965年,青海西宁市通往甘肃张掖方向的宁张公路,是青海联结河西走廊的经济和军事交通要道。当时,它还是一条弯曲狭窄,颠簸不堪的碎石路。</h3><h3> 在宁张公路28公里处,一条泥泞的岔道跨过北川河,伸到了山脚下。这里村庄稀落,有一个已经下马了的陶瓷厂的遗址。</h3><h3> 据老同志回忆,当年,化学工业部的专家领导,乘坐飞机考察厂址时,凌空查勘了许多地方。在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后,负责筹建工作的陶涛局长亲自带队实地考察了现场。</h3><h3> 考察队认为这个地方依山傍水,远离城镇,又有简便的交通设施,非常适合快速建设“靠山隐蔽”的战略工厂。</h3><h3> 于是,选址上报后很快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h3> <h3>  (<b>火箭推进剂原料甲胺生产车间</b>)</h3><h3> 当年,工厂的建造是在高度保密的悄无声息中推进的,但是,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倾国家之力的。</h3><h3> 那个时候,青海的工业刚刚起步,化工工业还是一片空白。</h3><h3> 国家从甘肃兰化公司等地的土建安装队伍中抽调建设力量,在西宁快速组建了化学工业部第六建筑安装公司,也就是“六化建”,用优势兵力的架势铺开了工厂的建设。</h3> <h3>  (<b>火箭推进剂成品生产车间</b>)</h3><h3> 为了能够早一天拿出合格的产品,黎明化工厂在“边设计,边施工”的理念中建设。</h3><h3> 一方面,厂房的土建和设备安装交织在一起,齐头并进。另一方面,工艺技术和生产开车急需的各类人员,也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调集。</h3><h3> 专业技术骨干是五十年代的留苏学者,还有是国家尖端化工新材料科研开发单位的专家。</h3> <br><h3>  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大都来自北京、南京、上海、大连、重庆等地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如北京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动力学校,大连化工学校等。</h3><h3>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青年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国防建设。</h3><h3> 一些出身好,社会关系清楚,学业优秀的学生,被选上了,而少数受家庭成分和社会关系牵连的学生,则哭着鼻子失去了献身国防的好机会。</h3><h3> 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是从吉林、锦州、沈阳、天津、太原和上海等地的化工企业、化工研究院所抽调的。这些支援“三线”建设的师傅,为了安心新的工作,把家属也都迁到了青海。</h3><h3> 从此,他们不仅失去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改变了自己和子女一生的生存轨迹。</h3> <br><h3>  从五湖四海汇集起来的各路人马,他们虽然不知道工厂在青海的什么方位,也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工厂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但是,人人怀有一颗报国心,服从组织的安排。</h3><h3> 他们告别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告别自己的父母和恋人,告别熟悉的工友和同学,义无反顾地来到人烟稀少的西北高原,走上了热血与创业相伴的人生历程。</h3> <br><h3>  “先生产、后生活”,是国家提出的号召。 </h3><h3> 建厂期间 入厂的职工,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生产一线岗位的学徒工,人人毫无怨言地响应国家的号召 ,在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br></h3><h3> 睡觉,在原有的工厂留下的破旧厂房里,搭上木板通铺,几十个人睡在一起。</h3><h3> 喝水,用脸盆铁桶到河里打上泥汤水,放在宿舍里澄上一夜,第二天烧开了再灌进暖瓶里。</h3><h3> 吃饭,高原地区自产的面粉蒸出的馒头又黑又粘,还有因为气候的原因,总是吃没有蒸熟的馒头。</h3><h3> 当时,西宁的气候还不能种茄子辣椒黄瓜之类的细菜,大家吃到的只有土豆萝卜圆白菜 。到了冬天,土豆就是餐桌上的主打菜品了。<br></h3><h3> 1966年底到1967年春,作为化工部偏二甲肼产品投产指挥部的成员,陶涛同志长时间在厂蹲点,住的也是筒子楼。<br></h3><h3> 工厂里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到陶涛局长的。她与一位部里的女助手,住在单身楼的宿舍里。她俩每天和其他职工一样夹着饭盒,拎着一只暖壶,到食堂打饭打开水。中午或者下午大部分时间,也不能按开饭时间去食堂打饭。等她们去的时候,稍好一点菜没有了,有什么菜就打什么菜,买几只凉馒头回宿舍在炉子上烤一烤。当时,没有为领导炒一个好菜,或留一份好菜的慨念。</h3> <h3><b>  ( 第二代家属居住房) </b></h3><h3> 1966年后,工厂陆续建起了用土坯砖垒筑的“干打垒”低矮平房,大家兴高采烈地搬进去办公和住宿。</h3><h3> 但是,大家睡的还是大通铺,遇到下雨和冰雪融化的天气,油毡压盖的房顶上,泥水经常会渗漏下来,滴湿床铺上的被褥。</h3><h3> 到了夏季和秋季,还有缝年过节,工厂为了改善职工生活,用自备的汽车,到甘肃的兰州、张掖或四川等地,拉一些本地不生长的时令蔬菜和水果。</h3><h3> 长途跋涉拉运来的稀罕东西,在路途中不是捂黄了就是捂烂了,而且是杯水车薪,分配到每家每户的只有几斤,单身职工也偶尔在改善伙食时,吃到用新鲜蔬菜做的可口饭菜。</h3> <h3>(<b>上世纪八十年代改善型职工居住区</b>)</h3> <br><h3>  1966年,工厂建成后的试生产不是一帆风顺。<br></h3><h3> 不仅技术参数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摸索和修改,而且试车中也遇到了严重的挫折。</h3><h3> 为此,在1967年春,化工部陶涛局长蹲点坐镇工厂,与技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师傅一起调查研究。</h3><h3> 经分析,发现仓促上马的工厂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h3><h3> 于是,化工部决定将一部分设备和厂房加以修改,由设计人员重新进行设计。同时,加大设备厂房的保温保暖,消灭跑冒滴漏,改建了一部分配套工程。</h3> <h3><b>  </b></h3><h3><b></b> 1968年2月,全厂工艺联动试生产获得成功。产品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新中国尖端化工材料的空白,也满足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射的需要。</h3><h3> 197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就是用黎明化工厂生产的火箭推进剂成功发射的。</h3><h3> 在之后的时间里 ,雄鸡牌偏二甲肼推进剂一直是我国的金质奖化工产品。</h3><h3><br></h3> <h3>  (<b>液体推进剂专家李俊贤</b>)</h3><h3>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海军的热动力鱼雷推进剂技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h3><h3> 1973年9月,黎明化工厂挑起了试生产鱼雷推进剂的国防任务。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按预定时间提供了高质量的“796”燃料,及时保证了鱼雷研制的需要。</h3><h3> 这项产品不仅使我国先进鱼雷的研制时间提前了三年,海军鱼雷的性能有了重大突破,而且还为国家在鱼雷研发方面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做出了贡献。</h3> <h3><b>  (欢送战友留念)</b> </h3><h3> 随着国家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液体推进剂生产工艺的日益成熟,国家相继在国内不同地区分建了多套液体推进剂的生产装置并投产。</h3><h3> 这时,黎明化工厂建厂初期入厂的大中专学生,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已经锻炼成长为生产管理和技术骨干人才。</h3><h3> 黎明化工厂作为国内这项技术的母体,向外输送了方方面面的骨干,保证了我国国防和航天事业的健康发展。</h3> <h3>  (<b>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b>) </h3><h3></h3><h3> 建厂初期,工厂是机密级的保密单位,一切运作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厂区还布设了军人持枪守卫巡逻的安保措施。</h3><h3> 厂外的人只见高大的烟囱吐冒着烟气,人员进进出出,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工厂。</h3><h3> 本厂职工也只知道产品代号“752”,对产品确切的名称,工艺参数,具体用途,不打听,不解释,不泄露。</h3> <br><h3> 工厂投产成功后,与生产相关的单位都编了代号。火箭推进剂合成蒸馏车间为“663”,与其配套的甲胺、氯碱等车间分别为“661“、“662”、“664“和“665”。</h3><h3> 另外,供水供汽、制氧制氢,土建机电仪表等动力保障车间的代码也一应俱全。</h3> <h3>  这个时候,工厂算上学校等后勤保障部门,职工已经达到了上千人,在偏僻的山沟里形成了一个由化学工业部直属的,完全独立运转的小社会。 </h3><h3> </h3> <h3>(<b>化工部贺国强部长视察工厂)</b></h3> <h3> 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国家调整战略规划 ,液体推进剂生产开始限产,黎明化工厂开拓民用产品,企业发展到了转型的关头。</h3> <br><h3></h3><h3> 黎明化工厂作为青海化工工业的龙头企业,技术和人才对青海化工产业的建立,同样起到了桥梁作用。</h3><h3> 特别是在七十年代后期,企业划归青海省管理后,对省内盐化工业,钾肥工业的发展,输送了一大批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br></h3><h3>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发展到三千多职工,成了军品、民品共存的生产格局。</h3><h3>(作者注:白崇建提供了宝贵的图片史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