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历史文化名城宣城

晨光

<h3>宣城,这个城市我们作为苏州人比较陌生。其实宣城古代叫宣州、宛陵,处于楚尾吴头,也可以说是吴语区的西边缘。西汉开始设郡,至永嘉年间开文化昌盛之风。宣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的美称。出产宣纸宣笔宣墨宣砚,但我以前只知道有宣纸,根本不清楚还有笔墨砚,主要是徽墨湖笔端砚太强势。</h3> <h3>问宣城人,大多不知道本地究竟有些什么名胜古迹,只知道有敬亭山,除此之外有一个鳄鱼湖。再问就没有了,使我大失所望。我也曾与旅行社的一位资深导游探讨,他们回答说本地旅行社一般不组织在本市区内旅游,只组织去泾县、绩溪旅游。旅行社一般针对性地组织宣城人去外地旅游比较多,所以你找不到宣城市对外游客接待中心。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种理念实在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一种落后观念。</h3> <h3>找了好多人打听,翻了些资料,总算略知一些宣州情况。据说宣州到了晋代才有了明显的进步,文化昌盛。特别是南北朝时著名诗人谢朓来此任宣州太守,写了大量歌颂宣州的大好河山诗篇。文以载史,扬名中州,而后骚人墨客接踵而来,宣州逐步形成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名声最大的当推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白居易黄庭坚欧阳修苏东坡都有大量描写宣州的诗篇。各位有兴趣去宣城市,可以先期找些诗篇读读。</h3> <h3>谢朓雕像</h3> <h3>宣州谢眺楼被称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因在郡署之北所以又称北楼,最早谢朓所建,唐代李白写过此楼的诗歌,从此谢眺楼名扬天下。874年改建后称叠嶂楼,明代改称高斋楼,清康熙间重修后改称古北楼。最后一次毁于1937年日寇的轰炸,1997年重建,所以现在叫做谢朓楼遗址,是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宣城市还有一座白塔,叫做开元寺塔。我也是偶尔翻过陵阳山,经过谢眺楼向北看才发现楼北有牌坊,那里是一条文化街,再往北就能望到一座宝塔,在一个小区内部。塔为九级六面,高34层。每层层次不高,白色,有红色边框。走去一看,周边被栏杆围着无法入内。但也没有文物保护碑铭,问周边小区老人,没人能回答塔的名称。感觉宣州人对自己的家乡不甚了了,也没有兴趣懂。想去社区了解,恰逢周日不办公,后来到一家旅行社才打听到这塔的名称。</h3> <h3>此塔初名永塔,唐代称为开元寺塔,宋代称为景德寺塔,清代称为永宁塔。</h3> <h3>宣城市南面汽车站旁有一个公园,叫做梅溪公园。里面有宋代诗人梅尧臣故居遗址。有九同碑有梅氏家族先祖墓地,被视为宣城梅氏家族的风水宝地,也是宣城的风光旅游胜地。此公园为市民公共活动场所,免费开放,且有新建高阁,为现在梅氏文化展示馆。</h3> <h3>宣城还有梅文鼎纪念馆,是清代着名数学家梅文鼎的故居。宣城市的石雕也是相当出彩,我们可以看看下面四张石狮子的照片,与我们苏州的石狮子有何不同?宛陵几日周边游,千年文脉一梦求。谁道宣城无文迹?谢公诗仙傲千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