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为了谁?

教育行者

<h3>追梦者(片断)</h3><h3>作者 张丙辰(焦作市教育局原局长)</h3><h3><br></h3><h3> 杭州论坛的会议显然不能缺席,不仅因为与会者全是国内一流的教育名家,而且因为他还是这个论坛的发起人。新沂实验区工作会议最后的总结他必须出场,这是大家期待的重头戏,无论如何不能让来自全国的新教育同仁失望。所以,他心悬两地,充满纠结,在杭州论坛上不由自主说出一句真情话:“我人在杭州,心在新沂”,听者无不动容。论坛同行们完全理解他的情,没有过多难为他。他发言一结束,便乘高铁匆匆赶往徐州东站,上了新沂教育局接站的车子,直接开到下榻的宾馆和当地迎候的领导见面,边吃边谈。宾主分手,未到房间,他径直来到七楼会议室,召集研究院各分管领导开会碰头,听取汇报,研究意见,直到晚上11点才告结束——这样的紧锣密鼓双休日,大家早已习惯成态,几乎每年毎次会议都是这样环环紧扣,衔接得密不透风。</h3><h3><br></h3><h3> 最后半天的大会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五个实验区的工作汇报;二是他做综合性总结报告。连日的鞍马劳顿并未让他显示出丝毫疲惫,他全神贯注,认真聆听每一个老师发言,并且不时在自己将要开讲的文稿中添添加加。巴彦淖尔的实验有了“七个新”的突破;日照市域和区域综<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推进效果明显;伊川县一开始就重视顶层设计,隆化县汇报人特别风趣幽默。没听清他会向身边人仔细询问,开怀处他笑得前仰后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国,每个实验区的进步和创举都让他兴奋不已。他陶醉在基层学校的转变和发展中,理想的愿景天高地阔,水碧山青,让他信心百倍,浮想联翩。</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他恪守着大会规定的时间,总结报告作完已经11点50分。主持人李镇西用惯常的幽默称赞老师的精辟和守时,但却并未能为他提前离场赢得时间。一拨一拨的粉丝潮水般涌来,争着和他合影留念。他不忍拂了大家的意,只好克制着内心的焦虑,站在舞台的背景前,任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h3><h3><br></h3><h3> 主办方中午饭准备得很认真,但因为车次已定,也只能风卷残云,让美味的午餐草草结束。到徐州高铁站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时间并不充裕。和送别的王学伦局长一行匆匆握别,细雨濛濛中登车离去,踏上返京的归程。</h3><h3> 车子在高速上勻速行驶,雨刷在挡风玻璃上不紧不满地划弧。倦意袭来,他轻轻地侧头,车内响起一阵微微的鼾声。</h3> <h3><br></h3><h3> 徐州站到了。取下行李,才发现离入站口还有200多米的距离。15:02分开车,时间紧张,必须分秒必争。我拉着他的拉杆箱,他提着公文包和会议的资料袋,步履匆匆地走向入口。验身份,过安检,他和普通乘客一样,任网球拍一样的仪器在前胸后背扫来扫去。</h3><h3> 来到检票进站的闸机囗,我已经过不去这一了。他接过拉杆箱,很老练地把公文包和沉甸甸的资料袋的提绳绕在拉杆上,腾出的右手捏着那张高铁票,随着旅客的洪流鱼贯而入。他开会前刚理过的短发让他倍显精神,但却让花白的发茬不可掩隐地全面暴露。他并未觉察我在闸机的入口旁边用手机为他拍照,周围的旅客皆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对送行人这种小题大作似乎不解。我没有在意这种眼光,只看着他手拉行李,迈着快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注视着那熟悉的身影渐行渐远,我泪眼模糊,久久未动......</h3><h3> 二十年了,作为一个高级干部,他好像永远在路上奔波。为了梦想,从未停歇进取的脚步。</h3><h3>(2019年4月21日下午返程高铁上)</h3> <h3>作者简介:</h3><h3>张丙辰,笔名阿丙,作家,诗人,教育家。1956年7月生于河南孟州,先教书后从政。历任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温县县委副书记、焦作城市管理局局长,焦作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2010年11月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h3><h3>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任 焦作市教育学会会长,焦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杂文学会会长。在焦作市教育局期间,大力推行“新教育实验”,注重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受到国内教育界好评。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