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记统编语文四至六年级教材培训

June

<h3>  雉水池畔,夏意渐浓。实小校内,共襄盛事。</h3><h3> 为了更好地适应统编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协办的“义务教育统编语文四至六年级教材南通市级培训会”在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来自南通各个县市区的400多名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一场南通小语界的盛会。</h3> <h3>  统编版教材究竟应该怎么教?究竟要教到何种程度?统编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如何实现自然过渡?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李亮老师作的《关于统编教材衔接与教学的若干问题》的讲座给了在座的老师很多启迪。他认为对苏教版缺学内容的补教补学是不现实,没必要的,比内容补教补学更重要的衔接问题是教材编写思想、语文课程观念的衔接。语文学习不是知识的叠加,而是素养的养成和累积,是学生语感的培养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文化与审美的浸润。</h3><h3><br></h3><h3> 对于教师的教学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1.统一评价要求:衔接年级只考新学教材和原版所学教材。2.不反对老师把缺学的内容(课文、古诗文、习作话题)等作为教学的补充材料。3. 教好当下的每一课。教师要勇于研究新教材理论,形成自我的判断,把握新教材理论,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散落在新教材中的珍珠”。</h3><h3><br></h3><h3> 李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掌握新教材体系,做好苏教版和统编本教材的衔接工作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深化了我们对新教材的认识,明确了教学方向。</h3> <h3>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那么如何把握习作教学的重点呢?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爱华老师在《统编小学语文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中给了我们解答,从“明确写什么”到“细化写什么”再到“指导怎么写”最后“知晓写到什么程度”谈开去,说到了三点内容:其一,统编版教材习作编写的特点;其二,统编版、苏教版习作教材比对;其三,习作教学建议:<br></h3><h3> 1.普通单元教学建议:明确目标,要求适切;关注学程,改变教程;交流分享,多元评改,“从精批细改中突围”。</h3><h3> 2.习作单元教学建议:围绕要素,从阅读到表达;整体观照,从单篇到整合;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不从篇章入手,而部分地、有选择地教学,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始终指向习作、表达展开教学,凸显其指向习作的单元语文要素。</h3><h3> 3. 小练笔教学建议:①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提前布置相应的实践与体验任务,明确写什么。②在教学中,搭建支架,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或回忆课文、阅读链接中的一些表达方法,或联系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思路,明确怎么写。③在评价时注重针对性,不拔高要求,鼓励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练笔。</h3><h3><br></h3><h3> 最后,王爱华老师还对习作教学进行了总结:统编版习作板块设计便教利学,阅读与表达并重,写实与想象并举,方法与过程并行,感性与理性相融,评讲与自改交互。讲座虽然结束,但是王老师对教育理想执着追寻的精神,对习作教学的独到见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习作教学的奥妙。</h3> <h3>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张晨晖老师在《统编小学语文四至六年级教科书与教学建议》的讲座中,从文化奠基、思维发展、阅读进阶、表达提升四方面系统阐述了统编小学语文四至六年级教科书前瞻科学的编排思路,从宏观上解读了统编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并进的双线结构特征。</h3><h3><br></h3><h3>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衔接教学建议》中,张老师还谈了教材比对和教学建议两方面的内容。通过教材比对研究,张老师发现统编教材 “口语交际”内容优势明显:建构目标体系,明确了每次交际活动的目标;精选交际话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发展能力。由此对四至六年级“口语交际”板块提出的补学建议是:淡化“显在”的衔接:具体的话题内容,重视“隐在”的衔接:教材编写思想、课标要求、课程理念。鼓励教师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确定教学的生长点,着眼能力的提高点。</h3><h3><br></h3><h3> 最后张晨晖老师强调,口语交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教师有心、留心、用心,就会为学生探寻一条十分宽广的口语交际的途径。</h3> <h3> 南通大学的周建忠教授作为教材的审读者、古诗词的研究者、格律诗词的创作者,长期以来都致力于中小学生学习与习作的指导,在课标、教材、教学、学习四个环节中构建起了一座前后贯通渐入佳境的桥梁。</h3><h3><br></h3><h3> 周教授关于《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里古诗词的解读与教学》的讲座显示着一个学者对于教育的思考与关怀。谈到统编小学语文中的古诗的美学层面的意义与地位时,他说古诗是中国文化生命意识的彰显,是华夏文明与自然相处过程中集体智慧与人的个体智慧的碰撞,是中国文化的风骨气韵的载体,更是中国文化家国情怀的昭示。在对小学语文古诗词以五古、乐府、五绝、五律、七绝、词进行梳理分类之后,周教授讲解了诗词用韵的规律,指出小语界存在的“歌坛新唱”“散文描述”“矫揉造作”“信口喊叫”的阅读误区,提出了“读出节奏”“略带感情”“基本默写”“边读边写”的阅读要求。</h3> <h3>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育朝圣之旅短暂,云集的教育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却让我们意犹未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h3>

统编

教材

教学

习作

语文

交际

衔接

新教材

小学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