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红色足记悟革命情怀——环城小学五(2)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琐园

沐阳知暖

<h3>  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是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建党纪念日前夕,环城小学五(2)班的小葵花们,以无比庄严的态度,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琐园国际研学村,寻访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br></h3><h3><br></h3> <h3>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地方能留住历史的脚步,就比如浙江金华的琐园村。琐园村地处浙江省十大美丽乡镇之一的金华金东区澧浦镇,这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传说中的一个“奇村”。</h3> <h3> 在琐园村的周围分布着七座小山,靠北有一湖,形成了天然的“七星拱月”星象地理,再加上村外的环村水系,很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整个村庄“地处龙背”,极似一把吉祥金锁,由此先人取名“锁园”,经数百年后,后人觉得“锁”有封闭保守之意,于是取同音形似的“琐”字,改村名为“琐园"。</h3> <h3>  孩子们漫步在明末清初的古建筑中,看旌节石牌坊、严氏宗祠、务本堂、怀德堂、聚义厅,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存着原始的风貌。</h3> <h3>  这些厅堂建筑结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都极具江南古民居的典型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雕刻极为精细,除梁架、马腿上雕有栩栩如生的走兽花鸟外,窗棂腰板上雕刻的楼台古刹、山水风景更是精湛。而四个大门刻着麒麟、凤凰、松鹤、鲜花等形态生动的砖雕,是为中国古建筑雕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h3> <h3>  在红色馆里,孩子们重温红军长征的伟大事迹。在《古田会议》、《吴起镇会师》、《长征胜利大会师》的壁画前,听导游动情地讲述长征故事,再一次走进中国革命史。</h3> <h3>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震耳欲聋的枪炮和厮杀声仿佛就在耳畔,枪林弹雨中的英勇红军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激荡出一段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历史……孩子们的眼眶都湿润了。</h3> <h3>  “王姆山炮台遗址是琐园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是琐园人民难以忘怀的记忆。抗战期间,驻扎在澧浦的日军选址琐园村南海拔180米的王姆山山顶构筑炮台,掳掠当地财物。为反抗侵略,1943年10月,中共金萧支队派人到琐园村组织抗日活动,村中身强体壮的青年踊跃响应,每晚集中大祠堂内,进行擒拿格斗和军事技术学习。解放后,这些经历被琐园人民深刻铭记、口耳相传。</h3> <h3>  在严氏宗祠,村书记亲口讲述的严氏祠堂家风族训,带领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nbsp;琐园村的村民大多姓严,相传为汉代名士严子陵后裔,始迁祖严氏61世孙严守仁于明朝万历年间从孝顺严店村迁居至琐园村,至今已有440多年历史。</h3> <h3>  “孝、尊、教、劳、谨、制、宗、律、贞、守”等十字为统领的家规陈列在怀德堂内,老一辈人恪守不渝,年轻人自幼诵读。</h3> <h3>  在琐园古村落的巷弄里,随处可见用旧猪槽做的花盆栽,这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古村里已经不再有人家养猪了,遗留下来的猪槽成了很好的花盆,二次利用的价值,美化了环境,真是一举两得。</h3> <h3> 最是江南好风景,我们相约于琐园,在建党98周年前夕,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革命先烈为祖国统一和平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感恩鲜血换来的盛世太平。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中华家。</h3>

琐园

严氏

红色

古村落

长征

园村

怀德堂

王姆山

雕刻

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