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这几天,看到一些现象,心里感觉好堵。觉得不吐不快。</h1><p><br></p><h1> 学生还在考期末试,还没有放暑假,可是校门口就出现了好多发传单的人,见到考试的学生或家长就塞一张,无非是一些校外补课机构暑期补课的内容。工作群里刚考完小升初的学生也在群里吆喝着借初中的数学英语课本准备补课用。――暑假早就像有人说过的那样,变成孩子的第三学期了!对此,我没有一点高兴的感觉,我的心情沉甸甸的,与其说是孩子很勤奋学习,还不如说是被逼无奈的。所以现在有些孩子才上小学就有那么多人戴眼镜了,而我们当年上高中时,全校戴眼镜的都没有几个人。现在的孩子看似物质上吃得比我们那时好,穿得比我们好,但在精神上未必快乐,一个失去自由的被圈养在金笼子的人,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h1><p><br></p><h1> 城里孩子的补课情况我们都了解,特别是上高三的学生,补一节课的费用令人咋舌,一般的家庭这个教育可投资不起――教育已经成为了贵族的事情,寒门出贵子看来已经很不现实了。</h1><p><br></p><h1> 近几年来,在农村的小学,各种课外补习机构也不少。以前我倒是支持学习困难的学生去课外补习机构,因为现在孩子不留级,差的学生照样上,上来了跟不上,总是拖班级的后腿,你不得不成天给他们补课。一个负责的老师在学生学习上花费的心血远远超过在自己孩子学习上花费的心血,特别是差生。但是光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所以有课外补习机构能助老师一臂之力,这肯定是好事。一些学生补习后,的确有些作用。但不少补了,作用不大,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就不爱学习。一个被迫学习,把学习当作苦差事的学生,他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学习自然没有什么效果了。使我想不到的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家长也不甘落后,把孩子也送去补习了。这样一来,孩子在学校要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余时间还有补课班老师的作业要做,成天做不完的作业,孩子没有时间去玩,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不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吗?</h1><p><br></p><p><br></p><h1> 所以我一向是不主张学习好的学生去补课的,这就比如一节弹簧或松紧带,它原本弹性很好,你用力拉一下就行了,你却非要一直把它紧紧拉着不放手,结果它的弹性最后也没了。再打个比方来说吧,一个小牛犊子,本来潜力很大,大有前途,你却非要在它还未成年时,给它身上加上那么多的负荷,长期这样,它早被你给累趴下了,还有什么潜力可言呢?所以学习好的学生,大可不必那么早那么小就去补课,因为孩子在学校完全可以轻松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实在没有必要额外增加孩子的负担,也给家庭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开支。一个孩子,本来他的天赋不错,学习兴趣也很浓,在学校里他完全轻轻松松能学好,你干嘛要去给他报什么补习班,让他不堪重负,最后对学习的兴趣也消失殆尽呢?这就好比你喜欢吃某个东西,如果经常吃吃当然可以,但是你一天三顿的成天给他吃,他不厌烦才怪呢!所以给学习好的学生从小在课外机构补课,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的。那么家长明知道自己孩子学习好,为什么还要孩子去补课呢?无非是攀比心理在做怪,前几年不知是谁提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一时间,各位家长争先恐后,从零岁方案到各种幼教班,商家算是弄明白了,孩子是一块大肥肉,孩子的钱最好赚,因为中国人一旦为人父母,第一个最舍得花钱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倒舍不得给自己身上花钱了。所以最不叫人省心的也就是孩子了。</h1><p><br></p><h1> 其实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体现出了当今父母的一种焦虑感和危机感,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对未来缺乏信心感。同时也有一种功利感和攀比心理在里面。</h1><p><br></p><h1> 好多父母拼命地让孩子学习,其实这其中是有自己的私欲在里面的。那就是攀比心理在做怪。人其实在各个年龄段都在和别人攀比。小时候在学校比的是学习比谁好,谁学习不如自己。走上社会又比工作,比对象,比婚姻,比家庭,比经济收入。当都有了孩子时,就又转移到比孩子,比孩子的学习。自己比别人好了,则沾沾自喜。自己不如别人了,则悲天怨人。所以国人都活得很累。</h1><p><br></p><h1> 其实中国的教育实质就是一种评比。我们明知道“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明知道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人都是各有长处的,所以多年来我们一直主张废除的排名次,甚至对教师实行的“末位淘汰制”历经多年却腐而不败,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从孩子刚上学,我们就把他放在一个和别人评比的环境当中。直到我们成人后,我们也和孩子一起在和别人评比的怪圈中走不出来。我们乐此不疲,我们苦不堪言,却又都无可奈何。</h1><p><br></p><h1> 其实我很庆幸我的童年是在素质教育的年代幸福的度过的。我的童年在七八十年代,那个年代的物质生活固然贫乏,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快乐的学习――那时候我们只有语文数学两本书,自然是副课。所以学习很轻松,完全没有压力。课余时间我们经常帮助家里干农活,拔猪草,逮蛐蛐,养兔子,做饭,拾麦穗……童年的我们有许多愉快的往事值得回忆。而现在农村的孩子呢,谁还帮家里干那些活?除了学习就是补课。现在的农村孩子,谁还像我们那时一样能认识蒲公英,车前草?还有几个孩子能认得蛐蛐,蝎子?现在孩子的童年除了学习就是补课,读书占据了孩子的所有生活。我们一直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这万里路绝不能只是停留在学校那么狭小的地方。除了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学习如何劳动,如何感恩身边的人。从小在生活中培养孩子优良的品质,比如勤劳,勇敢,善良,正直,坚韧不拔,助人为乐……我认为比只把孩子学习搞好,要重要的多。因为“德不善,行不远”。</h1><p><br></p><h1> 所以我呼吁各位家长,任何时候都要把孩子的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因为学海无涯,只要想学习,任何时候都可以学习,但是在孩子的成长期间,塑造孩子优良的品质,却只是在孩子的成长期间,一旦形成既定的社会观,人生观,以后想要改变就很难了。我们再也不想听到考上了名牌大学,最后却道德丧失杀死自己母亲或同学的所谓“高材生”的悲剧了!</h1><p><br></p><p><i> </i></p><h1> 暑假里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一些地方旅游,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农村的孩子可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还可以去参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法,美术,舞蹈之类的短训班,开发孩子其他的才能。</h1><p><br></p><h1> 总之,让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轻松愉快,而不要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为除了学习,人生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做的事情,社会才是一所最好的大学。</h1><p><br></p><h1> 社会的发展,需要英雄,需要精英人才,同样也需要无数平凡而普通的劳动者。如果做不了月亮,就做一颗平凡的小星星;如果做不了一朵鲜艳的花朵,就做一棵平凡的小草。</h1><p><br></p><h1> 同样可以给这个世界带来自己的美丽。</h1><p><br></p><h1><i> </i></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