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一家”的历史渊源

陈梁平

<h3>春秋诸侯国分布图</h3> <h3>一、陈国的由来</h3><h3> 周武王灭商后(公元前1046年),追封先贤遗民,就把阏父的儿子妫满分封到了宛丘,就是今天的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一带,遂定国号为“陈”。《说文解字》就说:“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至此,妫满就算是陈姓正式的祖先了。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历史上称为胡公满或陈胡公。</h3><h3> 公元前478年,楚惠王北伐,陈国最后一个国君陈闵公被杀,陈国灭亡。从胡公满封于宛丘,到陈国灭亡,前后共计20世,26代君主,历时588年。虽然陈国破灭,但他的子孙苗裔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原大地,并且开始朝四方迁移,开枝散叶。</h3> <h3>陈完像</h3> <h3></h3><h3>二、陈完为田姓始祖</h3><h3>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有“陈田一家”的说法,说的是陈姓某一支的变迁。要讲清其中的原委,还得从历史上一桩大事—— “田氏代齐”说起。</h3><h3> 公元前707年,陈国发生内乱,陈桓公被杀,太子陈完被贬为大夫。随后陈完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齐桓公封陈完为“工正”,即掌管工匠制造的官。据说,齐桓公还赐给陈完很多田地,于是有人称他为“田完”。也有说陈完是被封于一个叫“田”的地方,为了感恩答谢,或便于隐居而改姓为“田”。</h3><h3> 总而言之,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了。田完的第九世孙田和,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继承了齐国国号,史称“田齐”,这就是著名的“田氏代齐”。</h3><h3></h3> <h3>陈完祠塑像</h3> <h3>三、田齐灭后部分改姓陈</h3><h3></h3><h3> “田氏代齐”后经历8君184年,被秦国所灭。齐国土崩瓦解,子孙纷纷改姓。齐王田建的第三子田轸投奔楚国,被封为颍川侯,又改回了陈姓。现代陈姓人群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即出自陈轸,世称“颍川陈”。<br></h3><h3></h3> <h3>  陈姓与田姓之间的渊源与“纠缠”可 见一斑。陈姓改为田姓,究竟是陈完被赐予田地,还是被封于“田”地,只怕难以有令人信服的答案。不过,后世比较严谨的学者,在论及“陈田一家”时,多从“陈”字与“田”字在语音上的关联上找原因。原来,在古代,“陈”与“田”的读音是相近的。音韵学有所谓“古无舌上音”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普通话中声母念zh、ch的字,在古代是念d、t的。比如“填”的拼音声母是t,但是其声旁“真”的声母却是zh,说明“真”在古代的声母读音也是近似于t的。今天的闽南方言中仍保留着部分古音,其中“陈”的声母发音就是近似“田”的声母的。鉴于“陈”字与“田”字在古音上的联系,“陈田一家”也就顺理成章了。<br></h3>

陈完

声母

陈姓

陈国

陈田

田氏代

封于

田姓

齐国

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