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话磁圭

洪帮百年

<h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12/19/13888283_614127136.shtml。此网址有我们抚州各县保存较好的古村,值得一看。</h3> <h3><font color="#010101">磁圭,一座据说是千年的小村庄,雨后的村庄格外宁静,进入村里,只看到几个年纪较大的老人,曾经的豪宅因为岁月的流失,己变得破破烂烂,只有曾经的石头小路,依旧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个村子的繁华和昌盛。村中尚有几座保存还算完整的古宅。进入村庄,让人感受到一份宁静,山青水秀,享受自然。磁圭之美在于身处山清水秀之中,步入磁圭,感受到那种亲近大自然的宁静,虽然现在已繁华不再,但充分发挥我的想向,依然能体现那种身临其境的宁静之美,置身于这大山中的曾经辉煌的小村庄里,有种愿做磁圭人,不愿做神仙的感觉。 <br><br> 磁圭村<br><br>&nbsp;有1100多年历史的江西省南城县株良镇磁圭村,是一个隐匿在深山里的村落,它与宜黄县南源乡交界,距南城县城有四十公里。<br><br><br>历史<br><br>1100多年<br><br>简介<br><br>磁圭村在宋、明两代时曾繁华无比,南城县志(同治版)有记载:“户至千四百,屠肆至七十,楼观相望,弦歌之声不绝。”磁圭村后虽因屡经战乱而逐趋衰落,但村庄还保存有许多古朴的明清建筑和精美的木雕。磁圭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根据地,村庄里有红军高级将领的旧居,还保存有众多红军标语,是集古色、红色和绿色为一身的旅游胜地。<br><br>特色介绍<br><br>车从南城县城出发,行至昌厦公路旁的株良镇路东村后再右弯,行过一段长达2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后,在一个似乎无路可行的地方停下,峰回路转,一个大山坳展现在眼前,磁圭村就隐匿在这个山坳里。这是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村落,一条幽深的小溪将村子一分为二,小溪上横亘着10多座古朴的小石桥,溪水的两旁是弯弯曲曲的吊脚楼。<br><br>在磁圭村的入口,南城县的向导指着一硕大的牌门楼告诉记者,磁圭村在唐、宋、元年间曾盛极一时,号称磁圭市(市是指市场),盛产山珍,尤其是有一种优质的贡米“麻姑米”,原产地就在磁圭。磁圭还有别名红米丘村,这个红米丘与当年进贡皇帝吃的麻姑米有联系。据传,麻姑米在进贡前全用红篾箩装运到这里,挑夫在这里歇歇脚,堆米成丘而得名。向导还告诉记者,磁圭原名磁龟。南城旧县志记载:“磁龟者,有石伏于溪心,若龟焉。人以其磁石也,故名。”明代著名学者罗玘觉得“龟”字不雅,始将“龟”改为“圭”。清末至民国初期,磁圭因屡经战乱逐趋衰落,今为村委会驻地,有80余户,400多人。<br><br>明代学者罗玘与磁圭的二度辉煌<br><br>如今,磁圭村后裔都喜欢称磁圭是明代著名学者罗玘(1447-1519年)的家乡。其实,磁圭的开基祖先是唐代的罗祀。唐光启二年(886年),侍御史罗祀因冒犯当朝权贵,为躲避祸害,在此定居。宋代磁圭一度繁华,“户至千四百,屠肆至七十,楼观相望,弦歌之声不绝。”(同治版南城县志卷九之三)。《茶陵州志》也有记载:“唐宋元人烟辏聚,市延四里,屠肆七十二。”可见当时的磁圭市有多么繁华。<br><br>元代时,磁圭毁于兵燹时疫。明永乐年间,赠吏部侍郎罗耕隐率族人,历时19年,重建磁圭村。后来村人罗玘显贵,又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罗玘,号圭峰,明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成化二十二年(1487年)乡试第一,历官南京太常少卿、太常寺卿、南京吏部左侍郎等,为人严谨,勤政务实,敢于直言,人多敬畏。当时武宗皇帝沉湎游乐,不听忠言,罗玘常忧国事却无力回天,便于正德七年(1512年)辞官还乡。罗玘博学多才,好古文,散文创作风格多样,写有大量序言和山水游记,著有《罗圭峰文集》30卷,被收入《四库全书》。罗玘的返乡使得磁圭重新兴盛,并超过宋时。<br><br>正德14年(1519年),宁王朱震壕在南昌图谋不轨,罗玘正在病中,他写信寄往各府、县守臣,邀约共同讨伐叛军,可惜“未举而卒”,享年73岁,葬于金溪县三十一都张公岭,铅山的状元费宏为他撰墓铭。罗玘死后3年,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皇帝为了褒扬他忠于明王朝,追赠罗玘为礼部尚书,谥号文肃,并在他的家乡磁圭村建尚书里门楼,以示恩赏。如今,尚书里门楼是被后人换了牌匾,或是在原址上重修的。现在的门楼上有“辑瑞”二字,为清康熙年间的罗什所书。<br><br>风水研究<br>徜徉在磁圭村里,向导领记者观看了许多有着浓郁江南风味的明清古建筑,这些青砖黛瓦马头墙里保护完好的精美木雕更是让人惊诧不已。磁圭村明清古建筑主要有“悟轩”、“环山草堂”、“大夫第”等。古宅里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美,木雕以镂空浮雕为多,内容形式丰富,除了传统的吉祥花卉图案之外,还有很多吉祥如意的动物,如黄鸟、玄蛇、貔貅、夔牛、鹿、鹤等等,还有用象形图案组合的“福”、“寿”、“康”、“宁”木雕,堪称雕刻之民间奇迹。<br><br>磁圭村的先祖们对宅居风水也非常有讲究,在村内的一处藻井的地面,记者注意到藻井靠西南角多了一块三角形的石板。向导说,曾经有北京考古研究学者说,这是源于风水关系,过去古代建筑尤其是正屋,都是规规矩矩的对称结构,但磁圭村这样不对称的建筑风格,讲究岔风顺气的方式,是江南古宅屋风水研究的又一发现。<br>红军标语:<br>行走在磁圭村,令记者最为惊叹的是,村里保存有20多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标语,“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争取江西首先胜利!”、“反对国民党禁止士兵抗日!”……这些标语大部分书写在村中的大宅屋上,字体端庄秀气,每个字约高60多公分,属巨幅标语,落款为红三军团,书写年代为1933年前后。<br><br>在一栋名为“悟轩”的古宅里,村民小艾告诉记者,他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爷爷今年已经80多岁,爷爷告诉他,这栋古宅曾经是红三军团的指挥部和高级将领的住处,自己小的时候经常看见红军高级将领在厅堂里召开会议,研究作战计划。<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保存完好的石桥和小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据说这就是趴着喝水的石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应该是古时他们每天必走的大路吧,全部石头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位置看象不象只乌龟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远拍石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就是磁圭的古戏台外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00米左右的距离,多座石拱小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还算完好的古居和石铺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戏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戏台前,耳边犹如响起那锣鼓的敲打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溪边的小木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临溪而建,可以想象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户人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过庭门,进入大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大的院子,显示当年主人的富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穿过庭院,进入厅门,展现在眼前是曾经的辉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描金的大梁及两边墙壁上的木雕,精致而美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种描金彩绘大梁,在普通的人家尚属首例吧。总共三个不同花纹的大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据说这象翻转过来的船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各位友友,观后如觉的好,敬请传播,谢谢。</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