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

法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辽阳</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辽阳,辽宁省辖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东部,东经122°35′-123°40′;<font color="#167efb">北纬40°42</font>′-41°36′。辖区东临<font color="#167efb">本溪市</font>、<font color="#167efb">凤城市</font>、<font color="#167efb">岫岩满族</font>自治县,南界鞍山市、海城市,西接<font color="#167efb">辽中县</font>、<font color="#167efb">台安县</font>,北依沈阳市;属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辖区总面积4744平方公里,辖5区1市1县,总人口183.7万(2017年末)。 从公元前3世纪到17世纪前期,一直是<font color="#167efb">中国东北地区</font>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font color="#167efb">夏商</font>时代,属营州地区,周代辽阳属幽州。1949年,市归属<font color="#167efb">辽东省</font>。1954年,<font color="#010101">辽东省</font>、<font color="#167efb">辽</font><font color="#167efb">西省</font>合并,恢复辽宁省,辽阳市属省辖。1965年,辽阳市改属辽宁省辖。1968年,<font color="#167efb">辽阳县</font>并入辽阳市。 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是<font color="#167efb">哈大线</font>上重要的城市之一;是<font color="#167efb">沈阳经济区</font>副中心城市,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新兴的现代石化轻纺工业基地、<font color="#167efb">中国优秀旅游</font><font color="#167efb">城市</font>。著名景点有:<font color="#167efb">辽阳白塔</font>、东京城城址、<font color="#167efb">广佑寺</font>、通明山等。</b></h3> <h1><b>历史沿革</b></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辽阳</b></h3><h3><br></h3><h3><b>据考古发现,太子河流域中游,分布着许多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远在六七千年前,辽阳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b></h3><h3><b><br></b></h3><h3><b>春秋时期以前,这里是中国先民(主要是东胡族)和殷商移民居住的地方,东胡族勇猛慓悍,善于骑射,他们经过漫长的原始氏族生活之后,进入奴隶社会。</b></h3><h3><b><br></b></h3><h3><b>夏商时代,今辽阳地区属营州地区,是为自然分区,不具有国家行政区意义。</b></h3><h3><b><br></b></h3><h3><b>周代辽阳属幽州。周武王四年(公元前1066年),武王克商“释箕子之囚,去之朝鲜(即今辽阳地区),因以封之”。箕子“至则教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b></h3><h3><b><br></b></h3><h3><b>燕昭王二十八至三十三年(约公元前284年至公元前279年),燕派大将秦开奔袭东胡,使“东胡却千余里”,又进击箕氏朝鲜,“取地二千里”,然后在辽河流域设置辽东郡,同时置襄平县,郡、县治地均在襄平城(今辽阳市老城区)。</b></h3><h3><b><br></b></h3><h3><b>燕王喜二十九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为报燕太子丹派荆轲行刺之仇,举兵攻燕,秦军攻陷燕国都蓟(今北京市)“太子丹匿于衍水”(今太子河)。燕王喜听从赵国代王嘉之计,杀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秦王以求罢兵,秦王不予理会,继续进兵辽东。五年后(公元前222年),燕国终于为秦所吞并。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全国分为36郡,辽东郡仍沿袭燕国郡制,郡府设在襄平县。</b></h3><h3><b><br></b></h3><h3><b>西汉沿袭秦制,辽东郡郡府仍设在襄平县,郡辖襄平、居就、新昌、无虑、望平、房、侯城、辽队等18县。其中在今辽阳市境内的有襄平县、居就县(今辽阳县河栏镇亮甲山麓附近)、辽队县(今辽阳县小北河镇高坨子附近)。西汉末年(公元9年)王莽篡汉,国号称新。仍设辽东郡,领18县,郡府设在襄平,并将襄平县改为昌平县。新朝亡,复名为襄平县。</b></h3><h3><b><br></b></h3><h3><b>东汉初期,仍置辽东郡,郡治襄平,领11个县,襄平为首县,东汉末(189年)辽东太守公孙度(襄平人)自立为辽东侯,称平州牧,分辽东郡为辽东、中辽、辽西三郡,辽东郡领襄平、居就、安市等8县。公孙度之孙公孙渊执政后,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不久称藩于东吴孙权。</b></h3><h3><b><br></b></h3><h3><b>西汉时期这里已是中国东北方的严疆重镇,在商业、手工业、采矿业及文化艺术等方面,已经是辽东的中心城市。在东汉、魏晋墓葬中发现的车骑仪仗、宴饮、乐舞、杂技、仓禀、庖厨等壁画,说明当时襄平城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记载,此时襄平城的规模宏大,土筑方城,四面有门,城内外居住人口达到30余万人,是辽东郡辖县中最大的县城,不仅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商品贸易、各种货物的集散地。</b></h3><h3><b><br></b></h3><h3><b>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奉命率魏军讨公孙渊,同年公孙氏割据政权被消灭,辽东郡并入魏国版图。魏在原公孙氏控制地区设平州(始治今辽阳东下平州,后移襄平城),辖辽东等5郡。在襄平设东夷校尉,以统管。辽东郡辖9县,襄平为首县。其后,平州合并于幽州。</b></h3><h3><b><br></b></h3><h3><b>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复置平州。(治所先移至昌黎、今义县,后复移回襄平)。辖辽东、玄菟、昌黎3郡。辽东郡辖8县,襄平为首县。同时,又设护东夷校尉,平州刺史兼护东夷校尉,管理自平州以北至今黑龙江流域东北大陆及朝鲜半岛各民族,实为东北行政机构。咸宁三年(227年)封司马蕤为辽东王,辽东郡改为辽东国。六年后,国除,复为辽东郡。</b></h3><h3><b><br></b></h3><h3><b>晋大兴二年(319年)鲜卑族慕容廆再建前燕,攻陷辽东郡,占据襄平,并把辽河以东地区划为辽东属国,治所在襄平。前燕时期,平州下辖辽东、辽西等10郡,辽东郡辖襄平、居就、安市等12县,州府、郡府均设在襄平县。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死,子慕容皝嗣位,辽东国仍治襄平,辖襄平、居就等8县。东晋太元五年(380年),前秦灭前燕,辽东归前秦管辖,平州、辽东郡领县及治地均同前燕。公元384年,慕容皝子慕容垂起兵复国,是为后燕,平州、辽东郡领县及治所均同前秦。</b></h3><h3><b><br></b></h3><h3><b>东晋末,中国北方高句丽部族兴起。公元404年(东晋元兴三年)高句丽据有辽东之地,改襄平城为辽东城。襄平一名由燕国始称,至此废除。</b></h3><h3><b><br></b></h3><h3><b>北魏太延元年(435年),高句丽王琏派使臣进贡于北魏,北魏拜琏都督辽海诸军事,为辽东郡公,高句丽王。公元492年,后魏以高句丽王云都督辽海诸军事,为辽东郡开国公。公元519年高句丽王云卒,以世子安为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封高句丽王阳为辽东郡开国公,辽东王。在高句丽族占据辽东城时,城郭位置和规模与西汉时期相同。</b></h3><h3><b><br></b></h3><h3><b>由前燕至南北朝末期近300年间,辽东地区先后由前燕、后魏、北周等王朝统治。这个时期,各族统治者在此割据,互有战争,致使秦汉以来发展起来的辽东经济,遭到破坏,襄平社会动荡,不再见昔日繁华景象。</b></h3><h3><b><br></b></h3><h3><b>隋朝时期,辽东地区仍沿用高句丽族的建制。隋王朝不容忍地方割据势力存在,曾三次出兵辽东,均遭失败。</b></h3><h3><b><br></b></h3><h3><b>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始克辽东城(今辽阳市老城区)。唐朝占领辽东城后,以其城为辽州。次年罢,仍称辽东城。同年,唐军攻取白岩城(今燕州城),以其地改为岩州。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陷平壤,设安东都护府,管辖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公元676年安东都护府迁至辽东城。</b></h3><h3><b><br></b></h3><h3><b>公元10世纪,契丹族兴起,建国称辽。神册三年(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翌年,在襄平老城的基础上,修葺辽阳故城,改为东平郡,置防御使,并“铸铁凤以镇之”,因称铁凤城。天显三年(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即帝即位,改辽阳府为南京,作为辽代的陪都,迁东丹国首都于辽阳,建东丹王宫(今辽阳市老城东北隅),徙耶律倍居之(辽天显元年即公元926年,辽灭渤海,改其国为东丹国—东契丹之意,立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辽会同元年(938年),改南京为东京,置辽阳府。设东京道,统辖40州。其辖境西至今康平县以西大凌河下游,东临滨海(日本海),东南至今鸭绿江下游南岸,北至今松、嫩合流起点,东北直达黑龙江下游。东京辽阳府辖辽阳、仙乡、鹤野、析木、紫蒙、兴辽、肃慎、归仁、顺化等9县。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年),被迁徙至辽阳的渤海人,为反抗辽朝当局加税和虐待船工而起义。东京辽阳府军事首领渤海人大延琳参加起义,取得领导地位并宣布独立,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兴辽,建元天庆。一年之后,起义失败。辽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联合汉人在东京(辽阳)起义,自称大渤海皇帝,改元隆基,数月后失败。</b></h3><h3><b><br></b></h3><h3><b>东丹国在辽阳首尾50余年,这里是辽国五京之一,在契丹、汉族、渤海、女真、高句丽等族人民的辛勤开发下,辽海地区已成为“边户数十万,耕垦千里”的富庶农业区。辽代末,北方又一个少数民族——女真族兴起。公元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定都会宁府(今阿城县白城子)。1116年金国起兵攻克东京辽阳府(今辽阳市),仍因袭辽制,以辽阳为东京(亦称东都),作为陪都之一。以后改东京道辽阳府为东京路辽阳府,路、府均治辽阳老城。东京路下属辽阳府、婆娑府、澄州、沈州、贵德州、盖州、复州等2府5州。辽阳府辖4县1镇;辽阳县、鹤野县(今唐马寨镇附近)、宜丰县(今弓长岭区附近)、石城县(今灯塔县西大窑镇境内燕州城)、长宜镇。长宜镇隶属鹤野县。金代辽阳府城的规模与辽代同。</b></h3><h3><b><br></b></h3><h3><b>公元1155年,金世宗完颜雍来到东京辽阳府,出任留守官兼府尹,掌握军政大权。他通过在辽阳为尼的生母渤海李氏的家族关系,联络李氏世家集团势力的代表李石,又联络与李氏家族有姻亲的张氏世家大族,以及辽阳地区的权官武将完颜独吉义、完颜福寿等人,拥兵自为。1161年,完颜雍在东京辽阳府正式称帝,年号大定,开始了金代五世帝业。同年十二月进入北京,登极贞元殿,取代海陵王(完颜亮)朝,夺得金朝中央政权。</b></h3><h3><b><br></b></h3><h3><b>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辽阳为东京总管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设辽阳等处行中书省。行省直辖7路1府,属州12个,属县10个,另有驿站120处。行省辖辽阳路,省、路治所均在辽阳市老城区。辽阳路领辽阳县、盖州、懿州。</b></h3><h3><b><br></b></h3><h3><b>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大起义。1357年,红巾军兵分三路转战辽东各地,攻陷辽阳,杀死懿州总管吕震。1361年起义军失败。</b></h3><h3><b><br></b></h3><h3><b>明代在辽东废州县,立军卫制,修边墙,实行军垦,使辽东地区城镇林立,农业发达,工商业进一步发展。</b></h3><h3><b><br></b></h3><h3><b>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伊始,便对辽东用兵。1370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明王朝,朱元璋下令设置辽东卫指挥司,任刘益为指挥同知。败走辽阳的元将洪保保不满,密谋刺死刘益,投奔元将纳哈出。同年明廷又建立辽东指挥使司,任马云、叶旺为定辽都卫指挥使,在老鸦山寨(辽阳东)击溃元将高家奴,先后占领辽阳、沈阳等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立辽东都司,治辽阳,辖有二十五卫二州。辽阳是明朝统治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又是辽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辽阳中心设有六个卫一个州。</b></h3><h3><b><br></b></h3><h3><b>明朝立国后,注意经营北方边防。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长达万里的防御线上,设置了9个国防重镇,辽阳是其中之一的辽东镇。同时,还在东北各要塞修建了18座城池,辽阳城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据《辽东志》记载,辽阳城从洪武五年(1372年)至十六年,历时十余载,在旧城址的基础上,几经修筑和扩建而成为砖石结构,周长24里多的方城。</b></h3><h3><b><br></b></h3><h3><b>当时辽阳6卫屯田5700多顷,对移民屯田实行10年后收租政策,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手工业、商业随之振兴。是明朝在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军事指挥中心。</b></h3><h3><b><br></b></h3><h3><b>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北方女真族各部落。1621年亲率女真部队,经三天三夜占领了辽阳城,当年迁都辽阳,在辽阳城东太子河东岸修建新城——东京城。1625年迁都沈阳。</b></h3><h3><b><br></b></h3><h3><b>清朝夺取全国政权后,因辽东系发祥重地,划归盛京管辖。经过清初多次调整,最后形成“以城为纲,而路及边门属之”的驻防城体制。奉天副统分辖兴京城,辽阳城、牛庄城、开原城、铁岭城、抚顺城等6个驻防城。顺治十年(1653年),设辽阳府,辖辽阳县、海城县,管理汉人户籍和田赋。1657年,裁撤辽阳府,置辽阳县,归属奉天府。康熙三年(1664年),改县,设辽阳州隶奉天府管辖,州治在今辽阳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制作《东三省督抚办事要纲》设辽阳州,隶属奉天府管辖。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俄战争后,沙俄将东清铁路支路(长春到大连)转让给日本,次年“铁路用地”改为“南满铁路附属地”;将辽阳老城自护城河以西到火车站一带,强行划为商埠地。同年,日本帝国主义在辽阳设立领事馆,经办辽阳、辽中、台安等县的领事事务。</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辽阳图册</b></h3><h3><b><br></b></h3><h3><b>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1914年,民国政府公布《各省所属道区域表》,奉天省设三道:辽沈道、东边道、洮昌道。辽阳州改为辽阳县,属辽沈道管辖。辽阳县辖10区,一区(城内)、二区(大路烟台)、三区(沙浒)、四区(大安平)、五区(后麻屯)、六区(七岭子)、七区(刘二堡)、八区(大骆驼背)、九区(大沙岭)、十区(前烟台)。县境北至十里河与沈阳接壤;东至朝鲜岭90里,与本溪接界;西至蒲河口80里与辽中接壤;南至生铁岭130里与岫岩接壤。</b></h3><h3><b><br></b></h3><h3><b>1931年9月19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辽阳,从此辽阳沦为日本殖民地。1934年,日伪当局改东北4省为10省,辽阳县隶属奉天省。1937年12月1日,将辽阳县城区与“满铁附属地”合并成立辽阳市。设市公署,护城河以西至站前一带的商埠地,划归市公署管辖。辽阳设5个区:瑞穗区、协和区、武圣区、日照区、太河区。</b></h3><h3><b><br></b></h3><h3><b>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进驻辽阳,建立辽阳卫戍区司令部。同年12月8日,辽宁省政府第一号通令: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辽阳市(专署与辽阳市政府合署办公,不另设机关),辖鞍山市、辽阳市、辽阳县、台安县、辽中县、盘山县。</b></h3><h3><b><br></b></h3><h3><b>1946年3月至1948年2月,国民党政府占据辽阳。1946年10月1日,裁辽阳市并入辽阳县,治辽阳老城,隶属辽宁省。1947年城区设文圣镇、武圣镇。农村设10个区:大路烟台区,沙浒区、安平区、亮甲区、七岭子区、刘二堡区、唐马寨区、大沙岭区、峨嵋区、小烟台区。区镇下实行保甲制。</b></h3><h3><b><br></b></h3><h3><b>1948年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辽阳,歼灭国民党政府军11000多人。同年7月15日,国民党政府军再次进犯辽阳。辽阳市党政机关第二次从市区作战略性撤出。同年10月30日,辽阳市县全境解放。这时,辽阳市隶属于辽宁省,辽阳市辖6个区:白塔区、文圣区、武圣区、襄平区、铁西区、兴隆区、区下设街。1949年5月,撤销辽宁省,辽阳市归属辽东省。</b></h3> <h1><b><font color="#010101">地理环境</font></b></h1><h3><b><font color="#808080">位置</font></b></h3><h3><br></h3><h3><b>辽阳东临本溪市、凤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南界鞍山市、海城市,西接辽中县、台安县,北依沈阳市。辽阳市边界线总长471.8公里。其中与沈阳市苏家屯区接界63.6公里;与本溪市接界67.4公里;与本溪县接界27.3公里;与凤城县接界8.7公里;与岫岩县接界44.2公里;与海城市接界61.5公里;与鞍山市接界91.7公里;与台安县接界5.4公里;与辽中县接界102公里。</b></h3><h3><b><br></b></h3><h3><b>辽阳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5′-123°40′;北纬40°42′-41°36′。辽阳市辖境总面积4743平方公里,由西至东极端直线全长92.3公里,由南至北极端直线全长100.3公里。</b></h3><h3><b><br></b></h3><h3><b><font color="#808080">地貌</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辽阳市地处辽东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貌类型齐全,分异规律清楚,层状地貌典型,地貌分区规整。自东南部边界白云山到西北部界河(浑河)畔,地势由高到低,从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到平原,层次分明,海拔由千米以上到50米以下,依次跌落,构成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同向倾斜缓降地势。界临岫岩、凤城和本溪县,境内水泉乡是辽阳地区最高点,大黑山是境内第一高峰,海拔1181米;最低点是界临海城市、台安县和辽中县的唐马寨和穆家镇。</b></h3><h3><b><br></b></h3><h3><b>辽阳地区东和东南部边界线上由南至北呈北东走向,由胡仙堂山、大黑山、摩天岭等系列山峰组成千山山脉中段的主要支脉。以这条千山支脉为主干,呈南北向由东至西排列着黑背正岔、生铁岭、大砬子、老爷岭以及马耳山、歪桃山等数条余脉。</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辽阳十大著名寺庙</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1、广佑寺</font></b></h1><h3><b>广佑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西临白塔,东与古城护城河相融,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堂、藏经楼、僧舍,东西两侧各建钟楼、鼓楼、碑亭、配殿、圆通禅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其内释迦牟尼佛佛像底座4米,佛像高17米,全长21米。是目前世界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加牟尼佛坐像,是集购物、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古城传统文化商业一条街为附属,形成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宗教文化、园林艺术、旅游经济为内涵的旅游风景区。</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2、龙峰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龙峰寺位于辽阳县下达河乡境内,距辽阳市区约35公里,在千山自然风景区和汤河水库风景区之间,自然山水一脉相承,有23处自然景观和5处人为景观。龙峰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在此屯兵挥师,薛仁贵一箭定天山而修此庙。乾隆皇帝也曾东巡到此。一九九五年重建,乾隆皇帝的第八代玄孙--北京正慈精舍主人爱新觉罗毓丛将其世代珍藏的佛祖释迦牟尼的5颗舍利子赐给该寺。目前该寺香火旺盛,每年都有众多善男信女到此烧香拜佛,已日渐成为佛教信徒的朝拜圣地。</b></h3><h3><br></h3><h1><b><font color="#167efb">3、清风寺</font></b></h1><h3><b>清风寺位于辽阳城西南15华里的首山南坡,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清代曾经多次维修和扩建。其正殿和配殿仍保持明代风格,山门及后殿为清代晚期建筑。 寺院坐北朝南,有山门三间,硬山式屋顶,垂脊前装有走兽。正殿三间,坐落在高约 1米的台基之上,是一座筒瓦歇山式建筑,屋脊装有跑兽、套兽。前檐柱上无栌斗,在柱上开槽口,槽口内装华拱,前后连续三跳承托梁枋。清风寺是辽宁省现存年代较早古建筑群之一,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h3><h3><br></h3><h1><b><font color="#167efb">4、华严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华严寺坐落于八会镇华严寺村,位于辽阳、鞍山、本溪、沈阳等大中旅游城市之间,毗邻钢都鞍山,与著名风景区千山遥相呼应。 华严寺是历史名刹之一,始建于元代,鼎盛时期曾住三百余僧人。历史上其庙貌宏伟壮观,有多层佛殿,佛像、壁画、塔林庄严肃穆,是辽阳东部山区的佛教胜地之一,辐射百余里。2001年释本愿方丈申请恢复寺院,2002年3月21日,辽阳市宗教局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2007年本愿老和尚圆寂后,由释道清法师任住持。</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5、朝阳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朝阳寺又称朝阳观,朝阳洞,俗称老洞,位于汤河镇柳河村北白云山之阳,辽阳汤河左岸。占地面积9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弓长岭区境内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朝阳寺始建于五代后期,传正宗临济派。再修于元明清,寺中洞前,有清代康熙、嘉庆、宣统年间三次修葺的碑文,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一九九四年初,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五代十国,北周落第举子,后称山中丞相的陈抟老祖,曾在该寺悟道,辟谷数十年,日饮斗酒,号称睡仙,有一睡八百年的传奇。朝阳寺大殿巍峨,法像庄严,晨钟暮鼓,古卷青灯,昭示世人,乐善好施,惩恶扬善。</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6、观音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观音寺坐落在辽阳市中华大街东段,建在被传为“三山不显”的土山之上,环境清幽秀美,地势高低衔错,建筑典雅肃穆,殿宇进退层迭,是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该地原为明代御库,俗称金银库。清康熙33年(1694年)始建 观音寺,占地1.68万平方米。有大殿5间,殿前伫立万年宝鼎,高3.5米,墨玉精雕,玲珑剔透。寺内建筑精雕彩绘,朱柱翘檐,极为壮观。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7、永安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辽阳永安寺坐落在辽阳市文圣区新运大街244号,占地面积l 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3平方米。永安寺原名永安堂,传载系三国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家庙改建而成。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大修。庙体坐北朝南,青砖围墙,南北各有一座单间大门,前山门匾额书“永安堂”,后山门匾额书“三圣庙”。有牌楼、地藏殿、观音殿、三圣殿,东西配房,青松数株,道光、光绪年间古碑各一甬。永安佛堂原为比丘所建,1940年,比丘尼释昌然从比丘扁尘接管为比丘尼寺院,改称观音堂。</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8、清泉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清泉寺座落在兰家镇泉水村。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场所负责人释通玅。清泉寺(原名龙王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八年修复,从建庙以来一直香火鼎盛,有求必应,泉水讨药治病于民,流传至今。此庙毁于文革时期。2009年,在辽阳市宗教局,辽阳县宗教局和兰家镇泉水村的邀请下,有长白山如来寺释通玅大和尚统一领导下,后有宏伟区政府和宗教局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恢复寺院建设。复建后的清泉寺,共建有药师宝殿、天王殿、祖师殿、地藏殿、护法堂、僧寮房、斋堂、库房等。成为一个完整的佛教活动场所。</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9、祥云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祥云寺坐落在灯塔市铧子镇大达连村,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10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经嘉庆十七年(1812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两次大修。1966年“文革”期间,祥云寺被毁。1997年恢复祥云寺。建钟楼、鼓楼、天王殿、正殿、念佛堂,又雕汉白玉观音菩萨像,竖立在大殿东侧汉白玉护栏之中。院后古松挺立,四周青砖围墙。</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10、普济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辽宁省灯塔普济寺,位于灯塔市古城街道康家台村。康熙年间址名为康熙台,此址建有闻名的“普济寺”(原名“菩极寺”)的千年古刹。据传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从关内回盛京(现沈阳)祭祖途经此地,见有一座庙宇——菩极寺,建于高台(烽火台)之上,故登高入寺。在寺内,康熙皇帝远望,见此处风水奇好无比,便亲笔御书,将此寺院“菩极寺”改名为“普济寺”,并拨银重新修复此庙,而此村也因此得名为“康熙台”。</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11、安澜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安澜寺坐落于灯塔市佟二堡镇佟二堡村西北角,寺前紧靠沈佟公路,交通便利。复建后的安澜寺占地24931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其规模是原寺院的九倍多,是灯塔市最大的寺院,信众达24000人,场所负责人释传持。安澜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据光绪八年(1882年)碑载:寺有“佛殿一座,关帝庙一座,旗杆一对、群墙山门一间、宫所三间,仙家堂一间、天王殿一座、虫王殿一座、马殿一座、钟鼓楼二座”。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清乾隆年间石碑2块,光绪八年石碑1块,清乾隆间进士王尔烈题匾“英风万古”1块,寺院僧人10余名。</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12、永宁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位于辽阳庆化公司南厂清云山南坡,始建于明代,为广佑寺东庵。寺院背依青山,坐北朝南。山门3间,中为过厅,左右置泥塑密迹金刚力士。大殿3间,内奉释迦、药师、阿弥陀佛。佛龛后奉坐面北观世音菩萨。东西配房各5间,设伽蓝殿、0堂、三霄殿、禅堂、斋堂、僧舍。寺院后为塔林,共7座,其中有明代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建的辽阳僧纲司副都纲兼广佑寺住持释道圆墓塔、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建的慧禄墓塔。1966年“文革”中遭到破坏,只有圆公塔尚存。1981年5月25日,永宁寺圆公塔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h3><h3><b><br></b></h3><h1><b><font color="#167efb">13、普度寺(辽宁省辽阳市)</font></b></h1><h3><b>普度寺,原名龙凤寺,位于辽阳市辽阳县甜水庙沟村。始建于唐代,经历史上大规模的五次修缮,最后修缮记载于清代,建筑规模宏伟,石刻技艺精湛,是古时辽阳地区庙宇建筑文化比较突出的佛教场所之一。历史记载,寺院及古建筑群在战争年代,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现仅残存破损严重的石龟、石碑、香炉等。</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辽阳十大著名景点</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1、广佑寺</font></b></h1><h3><b>广佑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西临白塔,东与古城护城河相融,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南北中轴线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万佛堂、藏经楼、僧舍,东西两侧各建钟楼、鼓楼、碑亭、配殿、圆通禅院,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其内释迦牟尼佛佛像底座4米,佛像高17米,全长21米。是目前世界殿内佛身最高、体积最大的木质释加牟尼佛坐像,是集购物、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古城传统文化商业一条街为附属,形成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宗教文化、园林艺术、旅游经济为内涵的旅游风景区。</b></h3><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 <h1><b><font color="#b04fbb">2、龙石风景区</font></b></h1><h3><b>辽阳龙石风景旅游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东南部宏伟区境内,北距省会沈阳60公里。2005年7月,辽阳市政府决定由宏伟区组织实施龙石风景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龙石风景旅游区由龙鼎山和石洞沟两部分组成,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龙石风景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充分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地理山石风貌,将关东辽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古韵与现代天地人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有机结合,融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于一炉,经基础设施的全面配套,重点景观的精心打造,休闲娱乐多种功能兼备的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b></h3><h3><b><br></b></h3><h1><b><font color="#b04fbb">3、辽阳市曹雪芹纪念馆</font></b></h1><h3><b>曹雪芹纪念馆位于辽阳市卧狮胡同2号,是在清代建筑吴公馆的基础上建立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曹雪芹纪念馆为二进四合院,有硬山瓦房21间,院内有曹雪芹塑像。纪念馆内各展室收藏和展出曹家相关的历史档案、曹雪芹祖父曹寅诗作、曹氏家谱、清宫档案等一系列文献资料。此外,还陈列有多版本的《红楼梦》以及以《红楼梦》为内容的全国名家书画等。整个陈列馆为清代建筑,每个展室皆有楹联,前门有著名红学专家冯其庸题写的“曹雪芹纪念馆”金字牌匾。</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4、辽阳白塔</font></b></h1><h3><b>白塔坐落于辽阳中华大街北侧,因塔身、塔檐的砖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塔高七十一米,八角十三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建于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年),传说是金世宗完颜雍为其母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庆寺塔的俗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基座塔身都以砖雕的佛教图案为饰。塔身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砖雕坐佛。塔顶有铁刹杆、宝珠、相轮等。辽阳白塔是辽阳古文化的丰碑,1988年1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5、辽阳博物馆</font></b></h1><h3><b>辽阳博物馆设在彭公馆,位于辽阳老城内东四道街,中心路2号。是民国时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后任边业银行总裁)彭贤住宅,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1984年,这处宅院定为辽阳博物馆址,1985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馆,薄一波题写馆名。辽阳博物馆占地2.7万平方米,建于1921年,原为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三省官银号总办、东北边业银行总裁彭贤的别宅—彭公馆,1985年正式对外开馆。用31间房屋、面积450平方米,布置5个展室,作为辽阳简史基本陈列。从馆藏文物4000余件中选出300余件充实陈列内容。</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6、核伙沟森林公园</font></b></h1><h3><b>核伙沟森林公园是一个自然风景区,位于辽阳县寒岭镇境内,与本溪毗邻,距辽阳市区54公里,距辽阳县寒岭镇政府东南11公里。核伙沟风景区总面积7.97平方公里,有火龙沟、西大沟、花溪沟三个景区,区内山势险峻,峰陡坡急沟谷纵横、水资源丰富、森林茂密,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美誉,最高海拔806.8米,沟内属于峡谷岩石地貌,多峭壁和悬崖,原住民生活状态比较古朴,田园气息浓郁。</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7、龙峰山风景区</font></b></h1><h3><b>龙顶山风景区位于辽阳市城区南侧,东起云台,西至辽化医院后山,总占地面积3682亩。龙顶山风景区于1992年开始建设,现建有一条长15华里的环山路,还有小型会议厅、娱乐厅,院内建有一小型游泳池,栽植了花卉、草坪,门外建有大花圃、"钟古楼",楼内悬挂一口古钟,登楼可俯看辽化全貌。该景区位于千山东麓,汤河水库西支,距鞍山、辽阳两市均35公里,鞍辽线、辽凤线两条省级公路在此交汇,处于千山风景区和汤河风景区之间,可以说是山水相连,一脉相承。</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8、瓦子沟生态旅游区</font></b></h1><h3><b>瓦子沟农家旅游风景区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瓦子村,距市区约30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拥有农家院50余户,有的被评为辽宁省星级农家乐。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然生态风光优美,乡土气息浓郁,是一处以乡村体验和生态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乡村旅游度假区。 瓦子沟山林茂密,盛产多个品种的山珍野果,有龙芽、蕨菜、猫爪、笔管菜、山里红、野葡萄、猕猴桃、蘑菇等。沟内现有鹰咀砬、玄武洞、城墙砬、水库等自然景观和天池、蓄水池、拦河坝、休闲广场、果园、农家院等人文景观。</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9、东京陵</font></b></h1><h3><b>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东京陵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东京陵乡东京陵村,为继满清关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以外的第四座大清王陵。曾埋葬努尔哈赤的祖父、父亲、妻子及伯父、兄弟、儿子等人,为大清(后金)建国后第一座皇家陵寝。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京陵曾在清朝先祖建业辽沈期间一度为王室的祖陵,在清朝政权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10、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font></b></h1><h3><b>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 ,太子河地名来源于战国时燕国太子丹。浑河支流。其上游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宾县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后,西流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县三岔河附近注入浑河。长413公里,流域面积13883平方公里,流量106立方米/秒,落差463米。</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11、辽阳壁画墓群</font></b></h1><h3><b>辽阳壁画墓群是国家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中部辽阳市白塔区北郊太子河两岸。壁画墓均有高大的封土。墓室为石板构筑,白灰勾缝,平面略呈方形,大墓长、宽7米左右,小墓长、宽为3~4米。墓顶封土高大,墓室平面呈方形,用石板构筑,左右有耳室和回廊,墓内壁画直接绘在石壁上,内容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为主。多见的有出行图、庖厨图、乐舞图、杂技图等,色彩鲜艳,有的画面上有墨书题字。</b></h3><h3><br></h3><h1><b><font color="#b04fbb">12、汤河风景区</font></b></h1><h3><b>汤河风景区位于辽阳市东南弓长岭区汤河乡,距辽阳市区39公里。景区由水库、温泉和龙山3个游览区组成,总面积60.5平方公里。这里依山就势建有“居就山馆”,造型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的水库大坝,长455米,高48.5米,顶宽6米。坝身用石英石镶嵌着“汤河水库”4个大字。水库库容量5.9亿立方米。搭乘风景区游艇,南行8公里,便进入龙山景区。龙山相传是当年唐王征东时,因大将程咬金在此战胜恶龙而封的。为吸引游客,在半山腰处,建有气势壮观的牌楼门,上题“龙门胜境”。</b></h3> <h3><b><font color="#167efb">中国善护念梵舍会不定期给您介绍一个省市,让您更多了解各个省市的古文化、古建筑、著名的寺院、著名旅游景点,让您开心愉快的旅游一个城市☺☺☺</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