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教师

Shiew

<h3>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老师,我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没有伟大的作为,只能恪尽职守,完成党交给的一切工作。当然,扶贫我们必须在路上。</h3> <h3>这是我的第一位帮扶对象,孩子挺乖,但家庭情况特殊,让我迟迟难以接受。妈妈是一名盲人,弟弟智商发育不全,爸爸还算身体健朗,但家庭的重担也让这样一个关中男人难以承受,我只希望我的学生可以走的更远,我的扶贫志向当时就定在:孩子开朗些,性格活波鞋,思想负担轻一些,学习好一些。</h3> <h3>这个孩子我从带了两年,孩子开始学习真的不错,但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孩子交友方向,学习目标都渐渐出现了扭曲,我一直在往回拽,可奈何能力有限,孩子第一年没有考上高中,选择第二年复读!其实也是很多精准扶贫户存在的共性问题,再孩子的教育上目标方向模糊。</h3> <h3>这个上我帮扶的第三位学生,经常会叫孩子来我跟前,询问学习,生活。孩子似乎连自己刚刚考完试的分数都记不准,这样日复一日,我想父母肯定也是对孩子学习就忽略了,不过孩子的性格在老师的经常关心下,还是有所好转,从原来的不吭声,扭捏到后来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和老师交换吃的,我认为这点滴的改变会帮助孩子的一生。</h3> <h3>说到这位小学生,也是我工作以来接触到最小的一名学生了,孩子认真,踏实,学习也非常优秀。由于家庭情况,孩子只能周托在托管,但丝毫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每每见到孩子的父母,我都会有一种亲切感,接触后我才体会到,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才能有这么优秀的孩子。</h3> <h3>以上都是精准扶贫户,可各家情况却截然不同,不单是经济,更多的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我的帮扶路上,集结了太多的感慨。其一:人无论贫穷贵贱,必须存有生活的热情。其二:无论生活给了你什么,我们都要诚恳的面对。其三:家庭教育和对孩子的学业教育必须结合,家长以身作则。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人生才能更有意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