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高考又在北方的麦香里结束了。也勾起了自己那时一些记忆。</h3><h3>上学时,我一直对于文科比较偏爱,也喜欢写点小文章,偶尔在小报刊上发表出豆腐块似的几行,总是一种莫名的欣喜。我抵不住文学的诱惑,书桌上摆满了林林总总的书籍,那时候真是想写、敢写,稚嫩的笔触有青春的激情,那时一名“作家”我的终极梦想。可是命运让你得到一部分也会失去一部分,最终的十年寒窗以失败而告终,不情愿的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再后来招工上班,成了一名肩扛红盾的工商人。</h3><h3>上班后我被安排到一个偏远的乡镇工商所,所里加所长一共四个人,办公场所是没有院墙的三间土坯房,昏暗的灯光下,夜晚总是显得特别漫长,而读书总是快乐的事情,读罢几页短篇,在灵感来袭的风雨天,我会看着有水渍随墙角滑下,像几条慢吞吞爬行的小蛇,而冬天床下的地板上,那些冰凌一样闪烁的盐碱花,会让人融入一片童话般的遐想。</h3><h3>那时的工作不复杂,每五天一个大集的市场管理费收取,还有下村收取的个体管理费,这些看似很简单的工作,慢慢跟老同志出去才知道,这些费用还真不是好要的。比如集市上的商贩,虽然说只需交个块儿八毛的,不打啃给你的还真没几个人,看似老实巴交的生意人,不想缴费的方法各有不同,有“躲猫猫”的,你来他就走,有“打游击”的,你收过的地方他再挪过来,有高傲作无视状,或者瞪眼耍横的,有嬉皮笑脸耍赖皮的,更有大嫂大妈们,专门说些让人面红耳赤的笑话,来逗我们这些“小年轻”,往往惹来赶集人群的一片哄笑。还好和我们同去的老同志经验丰富,几句笑骂加一脸严肃,不用作势扣东西基本就唬住了,而文质彬彬的我总是被“欺负”,心情也一度变得灰暗,只有工作闲暇时的读书,才能让我忘了一切。</h3><h3>于是狭窄办公室的桌前,院子里大榆树下都是我读书的好去处,时间长了,以至于被周围住户称为“下放大学生”。岁月在流逝着,从乡镇到局机关科室,从单纯的收费,到打假维权,再到办理经济案件……。实践与学习的磨练,使我读闲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写作的想法也慢慢淡去。</h3><h3>再后来恋爱、结婚、生子、无休止的应酬,自己也早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了。如生命的列车不可阻挡,一切都在改变中前进着。渐渐老去的父母、家庭、孩子的负担,刚刚“三十而立,“中年”又成了不可回避话题,一切变得刻意而浮躁着。单位也是不断变化着,随着食药监管职能的划出、与质检的合并,再到和食药等单位的再次重组,职能越来越宽、责任越来越重,而“工商”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了市场监管的一部分。</h3><h3>现在我几天不看书似乎理所应当了,几个月不拿笔也慢慢变得习惯,“文学之梦”于我真的渐行渐远了?席慕容曾说过:“不是所有梦想都能够实现,人生总是由一连串的缺憾所组成”, 但每次回想起,我对那时都不感到负疚,而现实中的今天,为工作付出努力,何尝不是一种梦想的实现呢?从下乡的泥泞土路到今天平整的柏油路,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统一的执法车辆,历史在前进,时代再进步。至于流淌于心底的“文学”,我相信终也会有旧梦重拾的那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