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世界遗产之路"的旅程,起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然后沿着波罗的海,参观游览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国家。除芬兰外的四个国家都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并在苏联解体后相继获得独立。</h3><h3>中苏对抗、苏联解体都是我所经历……。其历史、地理、文化怎样,引起了我的兴趣。让我们沿着这些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参观游览吧!</h3><h3>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h3><h3>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h3><h3>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h3> <h3>2019/05/14</h3><h3>塔林🛳赫尔辛基</h3><h3>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濒临波罗的海,地处芬兰湾北岸,三面邻水,静卧在波罗的海怀抱中,是一座古典美雅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北欧名城,又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在大海的衬托,这座港口城市总是显得美丽洁净,被世人赞美为“波罗的海的女儿”。</h3> <h3></h3><h3>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是世界最北的国家之一,全国四分之一国土处在北极圈内,境内湖泊众多,有千湖之国之称。森林工业和金属工业是支柱产业,造纸、船舶有很高水平。</h3><h3> 芬兰是现代高科技国家,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和再生能源科学、新材料、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领域,都在世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在很多领域拥有尖端技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h3><h3>芬兰在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h3><h3>芬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高度工业化、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体,芬兰人均GDP达到4.2万美元,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政府清廉高效。芬兰是北欧五国中唯一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使用欧元。</h3> <h3>塔林港北濒芬兰湾,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只有一水之隔。</h3><h3>世界遗产之路原计划并没有赫尔辛基。正因为距塔林如此之近,有提仪我们就欣然同意。</h3> <h3>5月14日,我们乘浩瀚星际号客轮,短短的两个小时,已经从东欧国家爱沙尼亚(塔林),来到了北欧国家芬兰(赫尔辛基)。</h3> <h3>赫尔辛基港口就在市区最繁华处。从这里登岸,我将开始在这座北欧名城的观光旅行……</h3> <h3>不远处的摩天轮附近,就是开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航线的码头。</h3> <h3>素有“波罗的海的女儿”之称的赫尔辛基,处于波罗的海贸易的枢纽地位,在历史上成为瑞典与俄国两大强权争夺的目标。因此,赫尔辛基的建筑融合俄国风味及北欧城市的特色。</h3><h3><br></h3> <h3></h3><h3>西贝柳斯公园</h3><h3>公园中心茂密的树林中,竖立着一座西贝柳斯纪念碑。西贝柳斯生于 1865年,逝于1957年,一生创作了上百首乐曲,其作品在芬兰乃至欧洲、北美音乐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有“芬兰音乐之父”之称,代表作有交响诗《芬兰颂》、交响曲《图内拉的天鹅》等。西贝柳斯的作品,既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又饱含炽烈的爱国热情,其中《芬兰颂》在当年芬兰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中,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战的斗志,深受芬兰人民喜爱。</h3> <h3>公园里的西贝柳斯纪念碑的造型完全颠覆了同类作品的模式,如同茂密的森林,象征森林给予西贝柳斯无穷的创作灵感,森林是西贝柳斯音乐的重要主题之一。高低错落的纪念碑由600余根银白色不锈钢管呈波浪状排列,酷似一架巨型管风琴。微风吹拂,管风琴和周围的花草树木交相辉映、琴瑟和鸣,体现了芬兰人雕塑创作立意的思路开阔与桀骜不驯。</h3><h3><br></h3> <h3>西贝柳斯公园依水而建,园中绿树成荫,碧草青青,清新的空气中飘荡着泥土的芬芳,环境安静而优雅。</h3> <h3></h3><h3>西贝柳斯公园的边上就是芬兰湾,只见碧海蓝</h3><h3>天,景色宜人,许多游客到此都忍不住要驻足留影,感受和记下芬兰湾的烟波浩淼。</h3> <h3>西贝柳斯公园旁网红的咖啡馆</h3> <h3></h3><h3>赫尔辛基大教堂</h3><h3>是赫尔辛基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无论在市区的哪个角落都能看到这座气宇轩昂的建筑。由德国建筑师恩格尔于1852年主持设计和修建。</h3><h3>教堂建在高出海平面80多米的高地上,从外观上看,希腊廊柱支撑的乳白色教堂主体和淡绿色青铜圆顶的钟楼十分醒目,宏伟的气势和精美的结构堪称芬兰建筑艺术上的精华。</h3><h3><br></h3> <h3>议会广场中央有一座大型雕像——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四周雕像分别代表和平、科学、艺术与正义。铜像建于1894年,以纪念其给予芬兰广泛的自治。</h3><h3>在历史上芬兰最初是瑞典的领地,直至1809年俄国于北方战争打败瑞典,合并了芬兰,成立了自治的芬兰大公国。所以在这里能看到沙皇的雕像就不奇怪了,也正是芬兰自治之后,赫尔辛基也才正式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h3> <h3>座落在议会广场西面的赫尔辛基大学主楼建筑,与高高耸立的绿顶白壁的大教堂和对面的政府办公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幢建于1832年的四层黄楼大学主楼,是芬兰高等教育中心的象征。</h3> <h3>芬兰国会大厦</h3><h3>芬兰前总统的雕像矗立在议会大厦的空地上。</h3> <h3>执着的摄影爱好者</h3> <h3>“来自未来”的建筑一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Oodi)</h3><h3>2018年12月5日市民的“公共客厅”——赫尔辛基新图书馆开张迎客。这座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新建筑几乎完全由公共空间构成,并且提供种类齐全的功能服务。在未来,Oodi将成为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h3> <h3>Oodi在赫尔辛基中心区的重要位置,面向芬兰议会大楼的台阶,是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的象征,它提醒人们芬兰图书馆准则的规定,图书馆须有助于终身学习、保护公民权、民主和言论自由。</h3><h3> Oodi在楼上有一间安静的开放式阅览室,被人们称为“读书天堂”,但书只占图书馆空间的三分之一。</h3> <h3>沿着南滨海路漫步</h3> <h3>南港</h3> <h3>南滨海路街景</h3> <h3>山坡上是芬兰天文台</h3> <h3>不远处是日耳曼教堂</h3> <h3>不知不觉又看到一座漂亮的哥特式教堂。对照地图,原来是赫尔辛基圣约翰教堂。</h3> <h3>圣约翰教堂由瑞典建筑师设计,哥特复兴风格。按照容量,它是芬兰最大的石砌教堂。这座教堂在海上行船看的非常清楚,貌似有灯塔般效果。</h3><h3>圣约翰教堂位于赫尔辛基的Ullanlinna区,兴建于 1888 -1893年,双塔高74米,有2,600个座位,音响效果极佳,因此会在此举办大型音乐会。许多世纪以来,位于山坡上的圣约翰教堂一直是举行仲夏篝火的地方(在芬兰也称为“约翰节”)。</h3> <h3>赫尔辛基火车站</h3><h3>是比较有特色的一座建筑,建于1906~1916年,是二十世纪初车站建筑中的珍品,也是北欧早期现代派范畴的重要建筑实例。</h3><h3>车站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1873~1950年),赫尔辛基火车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虽有古典之厚重格调,但又高低错落, 方圆相映,因而生动活泼,有纪念性而不呆板,被视为20世纪建筑艺术精品之一。</h3> <h3>火车站大门两侧分别有两尊巨大的站立人像,每个人手里捧着一个大灯球,球上有经纬网线条,仿佛捧着地球。</h3> <h3>在火车站东侧广场北端,看到一座雕塑,基座上刻有:"ALEKSIS KM"。</h3><h3> 回来以后网上查阅,是芬兰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剧作家和小说家,阿列克西斯.基维的青铜坐像。后面建筑是芬兰国家歌剧院,这座歌剧院建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也算很古老了。</h3> <h3>几个景点游览完了,我们开始逛街观光。走在异国他乡的街上,有种不一样的感觉。赫尔辛基的街道并不开阔,但很整洁,有轨电车在路中间固定的线路上行驶,人们在街上靠边行走,一切秩序井然。</h3> <h3>芬兰森林虽多,但赫尔辛基建筑不用木材,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因此有了“北方洁白城巿”之称。难怪我们逛街时看到许多白色建筑,感觉很是素静典雅。</h3><h3><br></h3> <h3>古典建筑之美<br></h3> <h3>赫尔辛基街景</h3> <h3>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主图书馆</h3> <h3></h3><h3>爱斯普拉纳地公园</h3><h3>建于1812年的爱斯普拉纳地是当地人最喜欢逗流的地方,有街头艺人的表演,小亭子提供咖啡、面包或冰淇淋,我们在公园里稍做休息,感受着这个北欧时尚之城的律动。</h3><h3><br></h3><h3><br></h3> <h3>公园内有座约翰·卢德维格·鲁内贝里的雕像,他是芬兰著名的爱国诗人,芬兰国歌其中一段歌词就是选自他的作品,雕像则是出自他儿子之手。</h3><h3>看,芬兰的海鸥也对他顶礼膜拜。</h3> <h3>起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沿着波罗的海,参观游览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等国家的"世界遗产之路"的旅程至此即将结束。明天我们将从塔林✈️法兰克福✈️北京。</h3><h3>总体感觉是世界很大,各个国家人口很少,不及北京人口的零头;感性的学习了许多历史、地理、文化知识;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最美的风景也在路上,我们一起去向外探索天地苍穹吧!</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