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义红楼

福气刘

<h3>武昌,长江大桥桥头,千年黄鹤楼旁,一座红色的院落,那里是辛亥革命的发祥地,鄂军都督府,俗称“武昌红楼”。</h3> <h3>几十年里,我无数次从附近走过,却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那个铁门紧闭的院子,那个年代,似乎与我毫无关系,很模糊,很遥远。</h3> <h3>孙中山,是他最早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h3><h3>当时华夏大地的统治者是满清,而不是华夏民族。孙中山先生最初的口号,是不是有那个年代的特别意义?</h3> <h3>那时候的中国,早已是积贫积弱,而且是极贫极弱。中国的土地,肥沃的地方,早被那些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东北的沙俄、日本,山东的德国、上海、广州、汉口各国的租界,连警察都是外国的。</h3> <h3>这是辛亥革命的铁血十八星旗。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旗上黑色代表铁器(武器)、红色代表鲜血、十八个星星代表着十八个省份(关内),九个角代表中华九州。</h3> <h3>一组革命先驱的群雕,英姿飒爽。他们中间的人或许大都壮烈牺牲,能够穿越时空和他们在一起,平添几分豪气!</h3> <h3>一把地地道道的汉阳造。张之洞强国路上的力作,革命志士手中的利器,虽比起列强们手上的武器显得落后,但在当时已经十分难得了。</h3> <h3>彭刘杨三烈士塑像</h3><h3>他们三位是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革命党人。就在起义即将行动的时刻,遭到清军抓捕,英勇就义。</h3><h3>彭楚潘是鄂城人,他的墓地就在鄂城西山。</h3> <h3>熊秉坤,共进会在工兵营里的总代表,武昌起义,是他率领工兵营打响推翻帝制的第一枪,从而名垂史册。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h3> <h3>起义时刻</h3> <h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h3> <h3>临时大总统印章</h3> <h3>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机构人员组成。</h3> <h3>袁世凯,当了总统又想当皇帝。可怜曾经的一世枭雄,最后被全国人民活活骂死。</h3> <h3>黎元洪。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参加过中日甲午海战。武昌首义成功,他被推任为鄂军都督府都督,也就是湖北的军政府长官。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他是临时副总统。后两次任大总统。</h3> <h3>黎大总统的书法</h3> <h3>黄兴。辛亥革命的军事首领,民军战时总司令。民国政府成立后任陆军总长兼参谋总长。</h3> <h3>黄兴跃马雄姿</h3> <h3>黄兴给黄州赤壁二赋堂题写的对联。</h3> <h3>黄兴的书法</h3> <h3>年轻时期的老蒋,帅哥一枚。辛亥革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委员长的来历),以后直至民国政府总统。</h3> <h3>想没想过,黄冈回龙山来的地质专家李四光,居然是鄂军都督府的领导之一。不愧是实业部长,他的陆相成油理论,硬是让后来的新中国在大庆打出了石油,中国从此告别贫油落后。</h3> <h3>于右任老先生的字,我喜欢他的书法。</h3> <h3>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统治中国260余年的清王朝被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寿终正寝。中国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h3> <h3>  要说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可以有一万篇论文研究,要是具体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变化,有一篇文章足够:1912年2月12日,《时报》上刊登的《新陈代谢》一文,22个“灭”,写得足够意思!</h3><h3> 假如清王朝推迟100年完蛋,我今天一定是头上扎着长辫子,身上穿着长马褂,在街上直晃荡呢。</h3> <h3>武昌红楼,一个不平凡的院落。</h3> <h3>缅怀先烈,重温历史。吃水莫忘曾经在黑暗中摸索,在血泊中坚持的千千万万的挖井人,我们还是应该知道过去!</h3> <h3>或花甲,或耄耋,仍未忘初心,未忘今天的来之不易!</h3> <h3>孙先生塑像依旧,孙先生功德永垂!</h3> <h3>首义的隆隆炮声,犹在耳边回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