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眼里有风景 足下有文章(副本)

老德

<h1>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温馨该做浪漫的事,从容不拼命,夕阳的日子就是流光溢彩的日子。</h1><h1>人说退休后是一生中第二个&quot;青春&quot;期的来临。不错,这个青春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心里的温馨,行动的从容,影响着生理的质量。呵,这里面还充满了辩证法。</h1> <h1>我的体会是,第二个青春期要靠兴趣和爱好,从容和运动来维系。老宅男宅女们没有第二个青春可言。</h1><h1>走出去,眼睛里有风景,足下有文章,那第二个青春期就勃姿英发了。</h1> <h1>旅游,是看不同。不同,能够闪亮你的双眼,激发人的兴致。大江歌罢调头东,溪洗征程再登顶。小花面前发发呆,高铁飞舟任驰骋。心大了,襟阔了,诗情大发了,就写下来。写游记见闻是"静",旅途是"动",动静结合,乃青春綽约也!</h1> <h1>退休十几年,写了两千多篇日记,几乎一半是游记。这些文章是用脚步走出来的。走是健身,走是观察,写是梳理,写是练脑,在过程中乐此不疲。文章是自己生产的,是用脚走出来的,那是沾着泥土花香的原创,美丑大可不必计较,倒是敝帚自珍,聊以自慰,有些许成就感,那就是晚年不虚度。</h1> <h1>我曾经两去四川省攀枝花市,前后半年多。南国风情,高山大川,立体城郭,川味百菜,手足亲情等等都记录在我的日记里。为了记录准确翔实,我可以在一棵异花奇树面前驻足良久。我被那里与我们这里的那些"大不同"所吸引,用脚步丈量着那片神奇的土地。花花草草,山川江湖、风俗民情……。白天游历,晚上记录。有两篇文章还被《攀枝花日报》文艺副刊发表。</h1> <h1>后来,攀枝花电视台得知在他们的城市里有一位东北老汉在孜孜不倦地讴歌攀枝花,便登门造访,制作了一期以外乡人眼里的攀枝花为标题的电视节目。再后来,《攀枝花晚报》也在头版刊载了我这个外乡人。</h1><h1>兴趣而已,不料想一个东北老头竟在外成了&quot;热点人物&quot;,是我始料不及的。攀枝花媒体的几个动作更激发了我的&quot;青春&quot;活力。</h1> <h1>人总要步入老境。老境老态不可避免的要困扰着老年人。怎么冲出老境?只能自己救自己。老境自然来,老态不可有。用年轻态将老境变成新境乃是睿智老人的选择。其具体内容就是把身体养好,把心态调整好,日出日落又一天,不虑今生是何年。童心面对夕阳日,试问人生有何难?其具体对策就是培养兴趣和爱好,向慵懒作斗争。人无情,花有情。认可寻花问柳生,也不悲悯苟且活。</h1> <h1>看明白晚年,提升一己自尊,是善待自己。拥抱自然,与万千世界谈一把旷日持久的恋爱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德写于2017.03.23佳合花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