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家访路上蔓延……

月宝

<h3>有一种追求叫奉献,哪怕以青春为代价。</h3><h3>有一种追求叫忠诚,哪怕以生命为代价。</h3><h3>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h3><h3>我们是老师,我们时刻行走在家访的道路上。</h3><h3>炎炎夏日,我和方老师走在了家访的路上……</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家访使我们深入到学生家庭中,细致了解孩子的原生成长环境。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家校联系,了解学生的想法,加深师生之间感情。家访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h3> <h3>  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们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让更多的孩子不断进步,快乐成长。从教六年来,对于班上的学困生,大多都是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交流的内容也是缺点多于优点。但我发现这样的方式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有了前车之鉴,我明白了在家访的时候要善于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记得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作为教师,既要喜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又要容得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因为,站在我面前的总是一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孩子。</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家访的路还没有走完,家访的故事也还有很多,走过这些孩子的家,让我们都深有感触。孩子的成长就像一粒种子,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并且种子的花期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我们应像农民种花那样,用爱与智慧静静地倾听花开的声音,看着他慢慢懂事、成长起来。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教育孩子就像牵着蜗牛散步,需要我们不时放慢脚步,蹲下身子去聆听需求,欣赏他们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想的更多的也许是怎么教育他,却忘了教育最需要的是“守望”——等待他慢慢地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