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h3><h3>“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h3><h3> ————《山月记》</h3><h3><br></h3><h3>当朋友们初读这段话时,心弦有没有被文字的指尖拨出回声?记得当时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这几行文字像钢琴的黑白键,在暗夜里弹跳起落着,发出脆响,锐利清冷明澈,令我悚然心惊。因为我发现自己的影子就逡巡其间!明珠,瓦砾,驯兽师,这些铿锵的乐符,伴和着窗外骤雨初歇后的汽笛,在耳边萦回不止,一路辗转抵达到梦里头。</h3><h3><br></h3><h3>这只是小说《山月记》的片段,我迫切地欲知它的全貌。不日,邮递员便把一册《山月记》送至我的案边。让人意外的是,《山月记》虽为日本作家中岛敦于1942年所著,但它的素材源自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的情节,这让我们读起来很容易代入其中。作品短小精炼,充满古风雅韵,蕴味悠长,战后被收录于语文教材,在日本脍炙人口。《山月记》近年传播到国内,居豆瓣榜单高达8.8分。</h3> <h3> </h3> <h3>2.</h3><h3>《山月记》讲诉了唐代官吏李徵因郁郁不得志变身为猛虎,意识在人和野兽之间互相切换的故事。</h3><h3><br></h3><h3>李徵博学俊才,弱冠之年便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其个性狷介,恃才傲物,既以向俗恶高官长向屈膝为羞辱,又视身处贱吏为不洁。不久辞去官职,绝交息游,潜心于诗作,欲作为一代诗家成就名声,流芳百年。</h3><h3><br></h3><h3>然而,以文扬名谈何容易,几年过后,李徵已经心力俱疲。而现实生活却日益困穷不堪,妻儿衣食难以为继,他不得不屈身再次出任官职。每天要仰人鼻息,俯首听命的那些上司,却是昔日不屑与之为伍的同僚,李徵的自尊遭受着巨大的伤害。终于有一天他压抑不住狂悖,化为一只猛虎,逃奔山野丛林之中。</h3><h3><br></h3><h3>篇首摘录的那段话,正是李徵变成老虎后,偶遇最亲密的友人袁傪所倾吐的肺腑之言。几乎每个人读到它时,瞬间心灵都会被击中。</h3> <h3>3.</h3><h3>对自己沦为兽身的命运,开始他充满了悲愤、绝望和无奈。</h3><h3><br></h3><h3>“简直任何事情我们都不明白。连理由都不知道就被强加在身上的事情也只能老实接受,然后再连理由都不知道地活下去,这就是我们这些生物的宿命。” </h3><h3><br></h3><h3>经过撕心裂肺的痛苦熬煎,终于他赤裸裸地解剖了曾经不敢直视的灵魂。“如今想起来,我真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畏惧,和厌恶钻营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悔恨如烈火焚心般灼痛。奈何为时已晚,李徵再也不能复原人身,过回人的生活。 </h3><h3><br></h3><h3>捡拾起丧失的理想,终将自己雕刻磨砺成一颗光芒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诗界的石碑。这成了李徵永远无法变现的妄念。“我唯有登上对面山顶的岩石,对着空谷怒吼。我想要把这灼烧胸口的悲哀诉说給谁听……清山、野树、明月、冷露也只知有一只老虎在狂怒地咆哮……我湿漉的毛皮,并非只是夜露打过的缘故。”</h3><h3><br></h3><h3>这些广为传诵的章节,虽出自千百年前历史人物之口,却淋漓地道出了对人的存在和命运的拷问,与现代人的心境契合重叠,水乳交融,激起了读者内心澎湃的思潮。</h3> <h3>4.</h3><h3>因为我们周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明珠和瓦砾之间思绪徘徊不定。或自知是一枚普通人,并无异与他人的秉赋,却又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昂起的头颅从不肯向人低下半分。<br></h3><h3><br></h3><h3>又抑或有些人自信具有与众不同的才干,胸中充满了豪迈的激情,凌云的勇气,盼望假以时日将声名鹊起,像一颗明珠放出异彩。</h3><h3><br></h3><h3>但在遭遇风雨来袭后,不少人却步退缩了。飘扬的战旗从桅杆上滑落,满腔的希望也像天边的彩虹幻灭。进而深深地置疑自己,并不具备明珠的潜质和天赋,嗟叹先前的一切努力不过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徒劳无益。</h3><h3><br></h3><h3>失去信念之光润泽的蚌壳,终究孕育不出璀璨的珍珠,被时光河流冲刷得不见影踪。</h3><h3><br></h3> <h3>5.</h3><h3>对镜检视,这几种情形在我身上都有闪现。热爱读书是我自诩多年的所好。家里的书籍杂志犹如一排排五彩的鸟儿,挤挤挨挨栖息在书橱和长桌。每有新书上架,我还是像财主般贪婪地两眼放光。深度阅读,写读书笔记,是我与自己的约定。可是寒来暑往,由于我的蹉跎和技艺拙笨,那一片果园的枝头,并没有如愿结出累累的飘香的果实……</h3><h3><br></h3><h3>每日清晨,推开窗户,崭新的阳光流注下来,我会有片刻的心惊,我仿佛听到了光阴的河水从手指间哗哗淌过,而床头那些折着角的书像一只只被唤醒的鸟儿,扑棱棱地乘着光展翅飞来……</h3> <h3>6.</h3><h3>其实,是明珠还是瓦砾,无须苦苦逼问自己。这个问号会在失败摔倒时,变成心头的一根刺,将打满希冀的气球贯穿到底。</h3><h3><br></h3><h3>是明珠也好,是瓦砾也罢,你只须努力做好你自己,心无旁骛,孜孜以求。要把这个信条化做一根牢固的藜杖,依傍着穿行在起伏的山路,跋涉过那座山,可以仰望到更为辽阔的蓝天。即使没有登顶巅峰,一路也曾与清风和溪流相拥。</h3><h3><br></h3><h3>我的大学室友瑜,税苑的一枝铿锵玫瑰。但偶得余暇,痴恋诗词的她便以笔为犁,十年间勤耕细作,已经收获了令人瞩目的硕果,诗词散文集四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头衔,作品获大奖无数。前不久,她又开启了两年研习《诗经》之旅,并力邀我们相伴见证。每诵读完一首古诗,她必提笔赋诗予以应和。两首诗文,犹如两粒珠颗,交互映照,意趣盎然……</h3><h3><br></h3><h3>她身上瑰丽的光华除了来自她天生璞玉的禀质,更是缘于几千个日夜不辍的打磨雕琢。“我的上铺是个作家!”常常我会向众人骄傲地炫耀,也为自己朝向目标前行而助威。</h3> <h3>7.</h3><h3>阅读《山月记》时 ,我常不由得联想起毛姆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为英国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年届四十绘画点燃了他的灵魂,为了心底隐秘怒烧着的理想之焰,他决绝地舍弃了一切。几经曲折,他最后飘流到南太平洋,隐遁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忍受着穷困和麻风病的折磨,创作出许多让后世震惊的不朽杰作。</h3><h3><br></h3><h3>他有很多离经叛道的怪异行为,固然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为了追逐心中仰慕的月亮,那种强大的意志和毅力,那种纯粹而超然,执著而炙热的精神,以及独具的艺术慧质,又无不令人叹服。“他好像是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一块圣地。世上有些人渴望寻获真理,他们的要求非常强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叫他们把生活的基础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一个人。”</h3><h3><br></h3><h3>在这一点上,《山月记》的李徵与思特里克兰德差别很遥远。如果时光能够穿越回去,如果兽形亦可复原人身,如果不在明珠与瓦砾间游移不定……李徵或许不至于对着山野空谷,发出“此夕溪山对明月,不成长啸但成嗥”的悲鸣。</h3><h3><br></h3><h3>朋友们,别忘记放一本《山月记》于床头流泻的灯影里。披着一身战衣的你,总会有迷茫、颓丧和焦虑的那一刻。当云翳向天空飘来的时候,那么,轻轻掀开这本书的扉页,开始阅读吧。 </h3><h3> </h3><h3> </h3><h3><br></h3><h3>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