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萧红,追忆童年——四年级跨学科阅读《呼兰河传》

baobao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span></h3> <h3>  今年五月四年级全体同学一起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并在老师们的引导下进行了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科阅读拓展项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都有哪些成果。</h3> <h3>语文学科</h3><h3> 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精美的读书卡,在读书卡上回忆小说内容,摘抄优美词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和心得。把自己对萧红和《呼兰河传》的感情寄存在这一张小小的卡片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呼兰河传》这本书中让同学们唯一感受到温馨快乐的,就是萧红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时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里,他和萧红一起在后园里玩,一起念诗......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h3> <h3>数学学科</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萧红在园子里很快乐,这可能是她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暖的记忆吧。萧红在这里和祖父在一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可以忘记一切不高兴的事。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呢?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上来寻找祖父园子里的秘密。园子有多大?都种了些什么?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为萧红设计出了祖父的园子……</span></h3></h3> <h3>英语学科</h3><h3> 同学们用流利的英语来介绍分享祖父的园子。</h3> <h3>许琛昊同学的分享,他扎实的英语功底征服了同学们……</h3> <h3>母育丹杨同学用他她流利的英语和富有感情的朗诵,向同学们展示她眼中祖父的园子。</h3> <h3>程进同学,用他洪亮的嗓音和精美的课件向同学们流利地介绍祖父的园子。</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它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着名的文学家矛盾这样评价过《呼兰河传》这本书。<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呼兰河传》是作者萧红的回忆录。她用孩子的角度记叙了她自由的童年,以及呼兰河这个小镇的各种事。这本书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写,但是,都能看出作者对祖父和菜园子的喜爱及对当时封建社会的绝望。</span></h3> <h3>  通过这次跨学科阅读,同学们认识了萧红,对萧红短暂而又凄惨的一生扼腕叹息,对她的《呼兰河传》所传达的感情和当时的社会状态产生了强烈的反思,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同学们从《呼兰河传》中寻找不同学科所蕴藏的知识元素,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实现对问题的整合性研究。</span></h3><h3><br></h3>

萧红

呼兰河

同学

祖父

园子

英语

学科

年月日

童年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