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两周回老家一趟,雷打不动。</p><p class="ql-block"> 又到周末了,早饭后我和爱人驱车行驶1个多小时,看望年事已高的父母,这段时间大嫂照看父母,因有事我们早早就离开家,上午11点事情办完后回家时间还早,我对爱人说今天回去换个路线吧,西走陵川好不好?爱人说,好。</p><p class="ql-block"> 李家寨出发,一路西行,行到波兰掌村看到淇河现在荒芜一片,好让人心疼。人为的破坏使环境改变,十年前我路过这里,水流潺潺,大小不一的水潭碧波荡漾,今非昔比,可惜啊!</p><p class="ql-block"> 当我还沉浸在回忆中,车已来到南寨腰街村,腰街村有腰街水库,母亲当年参与了修水库,在修大坝时由于推车人的粗心大意让罐车撞到母亲的脚上,现在她的脚面上还留有一个桃核大的骨头包,大包包让母亲常年受到脚疼之苦。本想去看看老妈她们的杰作,一老乡告诉我们水库已经干涸。唉!水库也成了象征性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南寨西北方向上行,这是六七十年代父辈们去山西用小车推煤必走之路,叫河道沟,顾名思义,所谓路就是巍巍耸立的太行山脚下的一条沟,沟里还流着小河,人们沿着河道蜿蜒上行。当时父辈们去推煤天不亮就出发,带点玉米饼当做午饭,晚上八九点才回到家。他们夏天头顶烈日,汗流浃背,饥渴难忍;冬天寒风凛冽,饥肠辘辘。父辈受到的苦和累是我们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想到这里,我们现在还有什么理由不孝顺父母呢?一路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原来的路基,路旁还有当年小饭馆的残垣断壁,不知不觉来到向阳隧洞,名字好阳光啊!</p> <p class="ql-block"> 洞口偶遇同事夫妇!</p><p class="ql-block"> 两人志同道合,爱好骑行!</p> <p class="ql-block"> 随后经过三郊口水库。 整个水库呈“Y”字形,上游分别是陈家院水库和柿园水库。同事告诉我今年水库的水比较少,但还是很可观的。</p> <p class="ql-block"> 镶嵌在山间的一颗绿宝石!</p> <p class="ql-block"> 展翅飞翔</p> <p class="ql-block"> 行至十字路口,路标指示左转陵川,爱人说陵川是他大学假期打工的地方,必须去。</p><p class="ql-block"> 陵川县城是无法和我们大林州媲美的,一句话两个字那叫落后,沿街行走一圈,没有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爱人说这离皇城相府不远,要不去看看?询问度娘,她告诉我们2点可以到达,但到下午六点不能返回林州,而恰好晚上有个家庭派对要我们参加,只能改天再去,于是我们开始返程。</p><p class="ql-block"> 顺着长治壶关方向行走,又导航了一条较近的路,路比较窄但路况尚好,两旁植被茂盛,我们行走在绿荫廊道里,如在画中游!</p><p class="ql-block"> 峰回路转,终于来到我熟悉的地方井底村,井底村到林州有两条路,我们选择右边的路下行,道路蜿蜒曲折,沿途山坡上层层梯田里开着白色的花,很好奇,这是药材吗?桥上乡东柏坡村一位大娘告诉我们是牡丹花,它开花、结籽、籽能榨油,这种牡丹花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真是宝啊!此时明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p> <p class="ql-block"> 行到半山中,远远望去两山之间有一座桥,桥下有一潭水,原来是黑龙潭和紫团山两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 童心永驻</p> <p class="ql-block"> 简陋的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 左拐右转就是红豆峡,眼睛是用来看的嘴巴是用来问的,原来红豆峡通票就包括上面两个景点。 </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看,美景尽收眼底,但不敢长时间停留,怕耽误晚上的聚会。大约五点回到了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