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给边防 生命定格雷场一一纪念冯和阶战友牺牲38周年

军旅十八年张勇

<h3><font color="#b04fbb">  2019年6月28日,是我平昌县同年入伍云南边防战友冯和阶牺牲38周年。在建党98周年之际,为纪念他及所有为党和国家奉献青春热血的英烈,我将写有他战场经历的文字,做成美篇,献给仍还惦记着边境那场战争的首长、战友,朋友!</font></h3><h3><br></h3><h3> 在云南边防,我与死神擦肩而过</h3><h3> </h3><h3> </h3><h3>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怀着满腔热血带着十八岁的青春当兵到了部队。</h3><h3> 军旅十八年,我在云南边防整整十年。</h3><h3>先在边防十二连(中央军委授予"戍边英雄连")任战士,后在边防七连(中央军委授予"边防钢七连")任排长,再在机关任干事。</h3><h3> 十年,3600多个日夜,我大部分时间在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阵地战斗生活,即使后来到了机关,也是服从和服务于前线阵地。经常穿越生死地带,奔赴前线哨所。与死神打交道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选择。回想起来,我至少有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h3><h3> 一次是1981年的6月28日,我们刚刚接守从敌军手中夺回的扣林山阵地不久。那天,团工兵防化连为我连开辟通路,我们班的任务是在工兵排雷后砍草,我被班长安排为排雷和砍草站岗。那天雨雾茫茫。工兵小组在草深林密的地方开始排雷,我站在地势稍高的地方警惕地注视着敌情,我们班其他人紧随工兵小组排雷后砍草。不知过了多久,“轰”的一声,地雷爆炸。距离我大概二十多米的地方,草丛中传来连续的呻吟声。连长甘贵华闻声而动连忙带人赶赴现场找到他们把他们抬了出来,工兵受伤四人。我被换岗和连队其他战友把他们往阵地下抬。还没有等我们抬下阵地,就有两个人牺牲了,其中一个是我同县入伍的战友冯和阶。先前,我们在开行排雷场途中,听说工兵防化连来人中有我同县的战友,我还前去打听,并与他们说过话,只是我不知道那天工兵防化连是否只有他冯和阶唯一一个同县战友前来。最近几年,我几次问过在工兵防化连服役的同县战友,那次扣林山执行任务参加没有?他们都说他们的工作就是排雷破障,"今天一个任务,明天一个任务,完成一个就了却一个;今天一个阵地,明天一个阵地,干完一个就转到另一个。实在记不住了″。我相信他们说的是实话。时过38年了,这么久远,况且有的战友还在执行任务中头部受伤,生活多有苦楚。让他们叙说艰苦岁月如同再次揭开他们的伤疤,如麻的往事理不清不说,理得清也是痛苦的回忆。就连我在回味这几件对我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往事时,具体日期也是后来查到的。</h3><h3> 第二次是1981年7月21日。距我县战友冯和阶牺牲后二十多天。全连都在挖战壕修工事。一人一段,相距十多二十米。大家各自忙着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挥汗如雨,未能停歇。突然一声闷响传来,我们长期在阵地,知道地雷与枪炮声音的区别。地雷爆炸了。我们都沿开挖的战壕跑到爆炸点,副班长周兴福倒在泥土中,整个人几乎都盖上了泥土,差点看不出是一个人样。我们赶紧找来担架把他往阵地下抬,可惜在下阵地的路上他就“光荣"了。后来,部队给他追记了三等功。他是四川叙永县人,我们为失去了一个好战友,好乡友,好兄长而悲痛。</h3><h3> 第三次是1984年11月,我在边防七连任一排长。那段时间,我带领全排在执行出击13号界碑的守卫任务,驻守被誉为八十年代上甘岭阵地的边防五连坑道一侧。敌军不甘失败几乎天天对我方进行炮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敌军一发炮弹呼啸而来,我正命令战士们快速转移坑道时,我排一个来自春城昆明的年轻战士朱正德未能快过飞速而来的炮弹,几乎在炮弹的正爆点被炸倒,扑在地上像搞训练一样,身上未见一处伤痕,只是口中流出了鲜血一动不动,他是被巨大的冲击波击倒的。而同我一道躲过这一发炮弹的战士吴方芹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纵身一跃跳进了一堵残墙的窗台幸免一劫。朱正德停止了呼吸当场牺牲,一个乖巧的小伙子说没了就没了,19岁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边疆。他前一天下午还在已经撤离的边民荒芜的菜地里发现了一丛炮弹尚没有摧毁的白菜并采了回来,用固体酱油凉拌给班上战友补充新鲜蔬菜营养,他对我说,不是战友们新鲜蔬菜缺乏,他是不会去危险地段釆那一丛白菜的,没想到第二天就瞬间不在,我和吴方芹距他还不到十米。</h3><h3> 与死神相遇却活着回来。离开云南边防,我又在某集团军部队和武警序列服役。十八年间,我四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转业地方工作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h3><h3> 回味我的人生,与无数的英雄相比,我奉献的实在太少;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也只不过是巧遇了幸运。我们活着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应该满足!珍惜今日,活在当下!</h3><h3><br></h3> <h3>冯和阶烈士画像</h3><h3>(1981年麻栗坡县还没有彩照,我是1983年在昆明才知道彩照。冯和阶连黑白照都没有一张像样的。这张画像,是冯国阶家请画师依旧照画的。)</h3> 冯和阶烈士母亲<h3><br></h3> <h3>冯和阶弟弟为哥哥扫墓</h3> <h3>特务连老战友回团队</h3> <h3>一等功臣龙伟(右)和战友</h3> <h3>平昌战友</h3> <h3>团队荣誉室</h3> <h3>我与冯国阶</h3> <h3>姜让青夫妇</h3> <h3>吴大洪夫妇</h3> <h3>姜让青吴大洪两对夫妇</h3> <h3>我和姜让青、吴大洪</h3> <h3>我与工化连战友姜让青、吴大洪、贺朝斌、雷正元。</h3> <h3>老山纪念馆雕像</h3> <h3>猫耳洞</h3> <h3>戍边英雄连参战官兵在戍边英雄连</h3> <h3>戍边英雄连老连长甘贵华指导员李兴达为支前模范赠旗。</h3> <h3>边防钢七连参战官兵聚会</h3> <h3>边防钢七连参战官兵在烈士陵园</h3> <h3>《血沃雄关》作者保明忠(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殉职于边境釆访路上</h3> <h3>老山学院学员上老山</h3> <h3>老山干部学院客座教授王锦志</h3> <h3>迟浩田接见王锦志</h3> <h3>团队政治处老主任杨成礼看望多永山烈士母亲</h3> <h3>多永山烈士母亲</h3> <h3>李子云烈士画像</h3> <h3>社区报道</h3> <h3>阳光军魂服道</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冯国阶说一一</span></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在这里衷心的感谢35550部队的老首长、官兵、现役军人、战友军嫂、及兄弟姐妹们!</span></h3><h3> 今年6月28日就是我大哥冯和阶为国捐躯38周年了!我们全家带着非常沉痛的心情怀念牺牲38周年的亲人!您们一直以来,都在思念着为国捐躯牺牲的战友烈士!还常常自费前往麻栗坡烈士陵园去给为革命牺牲的战友兄弟扫墓祭拜!</h3><h3> 更经常不断的关心和问候冯和阶烈士的父母亲人,家庭生活的状况!我作为冯和阶烈士的亲属只能用真实朴素的言语来表达我们全家真心对您们万分的感激!并真诚的向您们35550部队的老首长、官兵、现役军人、战友军嫂、及兄弟姐妹深感歉意!再此向您们表示致敬!祝福您们全家身体安康,工作顺利,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幸福美满,天天开心,万事吉祥!</h3><h3> </h3><h3> 向 保 家 卫 国 的 英 雄 致 敬!</h3> <h3><font color="#39b54a">作者简介:张勇,男,1962年出生于大巴山区的四川平昌,1980年入伍云南边防,先后在边防十二连(中央军委授予″戍边英雄连")任战士,在边防七连(中央军委授予"边防钢七连″)任排长,后到政治处机关任宣传干事,并编辑《老山报》。参加过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防御作战。1992年交流到驻川某集团军团队任宣传干事,组织股长。1996年进入武警序列,1998年转业地方工作,现已退休。部队期间4次荣立三等功,地方工作多次受到表彰;在部队和地方共发表新闻稿件1000余篇。曾获成都军区《战旗报》社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云南省军区及守备一师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某集团军三十八师新闻报道先进个人。所写稿件《去年事故赔款两万余元痛心者少 今年设奖励基金一万五千顾虑者多》获《战旗报》优质稿,《老山硝烟飘逝》获《通川日报》优质稿,《书记卖猪忙》获2002年度四川省好新闻二等奖。【阳光军魂】签约作者,链接博客,微信:zhangyong6232918</font></h3> <p class="ql-block">2021.11 .18</p> <h3><font color="#ff8a00">感谢战友、好友、网友的赞赏、赞扬、转发,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奋发的力量!</font></h3> <h3>我在扣林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