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兴龙

九思堂

<h3>一一一写在毕业四十年后的首次同学聚会之际<br><br> 王卫红<br> (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br><br> 在西和县兴隆镇岐山河畔、马庄村东、寺沟之西、寺嘴山下有一座百年古刹,名曰:兴国寺或象鼍寺或象龟寺,名字叫法各异、实指一个地方。</h3> <h3>古建筑沿一条南北中轴线排列,坐南朝北、一进三院,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规划严整、气象万千。前面牌坊为陇东南之唯一,高大雄伟、美轮美奂,其下分别竖立石碑两面;</h3> <h3>铭曰:“重建象龟寺序”和“继修象龟寺序”、详细记载了兴建寺院过程及附近村庄谋划参与建修的功臣人士,碑文之上和左右分别有祖父撰书的楷书对联镶刻其中、其曰:“千秋為烈 事同封禪遠紹乎秦皇漢武 功堪勒石近記夫中華民國”,“萬代瞻仰 添神添像功烈不爽 宜民宜人灵应丕昭”;其正殿飞檐斗拱、蔚为壮观,室内雕梁画栋、维妙维肖,处于建筑群的“核心”位置。</h3> <h3>据父亲讲:公元一九四六年左右,政府号召全社会大兴搬神建校之先风、随之兴国寺各殿“神仙让位”、附近学童入堂;为了使门扇和内墙上的绘画“隐身”、有一成县籍老师分别购买了白石灰并带领学生就地取材从寺沟里挖运“红土”回来、用清水并掺入木胶涂在其上、让其“永远不再露面”、可见当时的决心之大另人唏嘘不已!</h3> <h3>这就是我的母校一一一兴龙七年制学校(当时的教育体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二年,现称兴隆中心小学)。为什么那时的校牌上是“兴龙”字样?至今还没有考证清楚、可是对于我来说也没有必要了解清楚;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龙”又有强大威武的内涵、我对“龙”字情有独钟;“兴龙七年制学校”在我的心中印象太深刻、情感太丰富,是“大堰河一一一我的母亲”、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真是挥之不去,疼爱终生。</h3> <h3>一九七三年九月,我由下庙小学的一年级转入兴龙七年制学校读书,一直至初中毕业。在这里学到了知识、结交了同学、见证了成长、奠定了人生。<br> 一九九七年、我有幸在母校参加了由乡党委和乡政府主持召开的新修教学楼“集资办学”大会,为母校建设做出了微不足道的贡献。<br> 二00八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造成了严重损失,波及到陕西西南,甘肃东南等地,西和兴隆兴国寺古建筑也未能幸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为了把兴国寺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切实保护好,省文物局共下达250万元资金,对兴国寺进行彻底维修。因工作关系,我参加此项工程建设,也就是上苍给了我报答母校的机会。维修从二0一一年开始,先从牌坊及大殿等将旧建筑拆下来统一编号,对地基用混凝土结构处理后,又重新建起,东西厢房分别向后延伸1.5米。维修中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只是更换了几根因雨淋等腐朽实在不能负重的木料,其余原样不变。并请了著名作家、我县文学泰斗黄英先生撰写了碑文,记载了维修过程。</h3> <h3>二0一八年初,我在老家下庙村住了一段时期、因此也遇到了几位老同学;特别是王保生,经常在我面前提念起在兴龙中学就读的难忘岁月,念叨自毕业后从没见过面的同学。事实上人在年轻时、思想单纯、有一股冲劲;当不再年轻时、老来怀旧、只有回忆了,这都是自然规律。保生的这种同学情愫说实在的在我心里已萌发了很久,当他说起此事时,我的心不由得飞向远方,驰骋在那幸福的学生时代,有时心潮澎湃;有时浮想联翩!</h3> <h3>微信群作证<br><br> 二0一九年初,老同学马礼义和王粉花夫妻急同学之所急,想同学之所想,积极设想创建微信同学群。礼义起初将想法说给我时,我就举起了大姆指赞成。从小学到初中礼义一直是我们的班长,很有号召力;粉花在学校读书时就是校花,很有亲和力;很快“梦回兴龙”同学微信群就建立起来了。<br>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同学建立了微信群。群主礼义把初衷在平台上告诉大家后,人人称赞、个个说好!起初,远离家乡的刘清平、刘斗斗、崔兰玲、王书会、王荣儿、刘灵动、陈女儿、党反兰、王二女等最先发声;居住在本县的王保生、王存生、赵天保、王整济、马农田、王粉花、刘双儿、吴淑兰、王红霞、崔桃儿、刘翠兰、刘小玲、吴生录、陈瑞串、刘房子等声音在群里陆续出现;老同学之间除相互问候、共同祝福、倾情聊天、欢渡时光外,毕业四十年同学聚会一事逐步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崔兰玲听到这个消息后、早早地从遥远的新疆返回故里、一边探亲、一边静等聚会。<br> 老班长马礼义、向来办事干练、决策果断!就将同学聚会时间定在二0一九年六月九日(农历五月初七)、也是今年高考结束后的翌日,并把聚会行动路线、沿途看点、会餐地方等做了详细的筹划安排。为了做到万无一失,聚会的前一天、我有幸与礼义和粉花夫妻一起驱车先期走了一趟同学聚会路线,靠实了有关事宜。消息发布后、同学们一呼百应;六月六日,刘斗斗、陈女儿返回西和的画面已经在同学群中闪亮登场;六月七日,吴谋策回到西和与同学马礼义、王粉花、赵奋琴、刘双儿、谢小兰会面的场面出现在同学群里,说实在的、当时我把谋策没认出来、只好视频于礼义、问头发白了的男同志是谁?他说是吴谋策,面对视频、我、谋策、礼义及女同学都捧腹大笑了起来,谋策一一一莫测,真是相见不相识、笑问何处来。第二天、谋策在由县城回老家吴家沟途中、将路过兴国寺所拍的外景照片发到同学群里,这样引导大家已提前热呼起来了、有的直呼:这是母校吗?母校的外观怎么变好看了?六月八日、我分别与书会、荣儿通了电话,二人表示当日到达西和。</h3> <h3>远在新疆的王瑞娃今年五月份回家一趟、但不知同学聚会情况、办理了老家之事后又匆匆返回上班;北京居住的刘灵动经常在同学群里向大家问好;居住在西安的刘秀英本来计划参加、不慎脚伤、行动不便;“三才”(文才、口才、人才)并荗的马玉珍因家中要事走不开;张三喜说出门做生意;党反兰上班不准假;王整济因在本县蒿林乡带工搞护坡工程脱不开身;他们对参加不了这次同学聚会深表遗憾、在微信群里祝愿这次聚会园满成功、期待下次见面。<br><br> 兴国寺作证<br><br> 同学们翘首以盼的时间到来了。二0一九年六月九日(农历五月初七)我的妻子钱小英早早起身做好早餐,我们喝过罐罐茶、用过早点后,我和妻子乘车到达母校(当时我因脚伤正在恢复期、需人照顾),正点时间是上午8.38分。当我们步入校园时、学校的一切都印入了眼帘,真是“几回回梦里兴国寺、牌坊高大擎天柱”;</h3> <h3>自叹自己是早到者,岂知还有早来人。我看到程初一一个人正环绕牌坊在看、在想、在思,我前去一边和他握手问候、一边互说母校的发展变化。此时,马礼义及王粉花、刘双儿、吴淑兰、王红霞、刘翠兰等几位同学已从后院说说笑笑地走过来,随后王存生、赵天保、马农田、马海红、马铁石、马银里等来到牌坊下面,面谈中方知存生、天保、农田因要给同学聚会服务,所以来的更早。刘大成、王保生,刘斗斗、刘清平、陈瑞串、王荣儿陆续到来,大家相互迎接、十分高兴。王书会与我二十二年前相会于天水麦积山,他的岳父张锦绣为张家山人,是建国后本乡第一个大学生,在麦积山管理所工作,当看到我领了几个家人来旅游时、书会和其岳父非常高兴,带领我们参观麦积山石窟,张老先生亲自讲解、书会全程陪同,就连平时不开放的石窟都破例让我们参观、真是开阔了眼界、饱览了传统工艺中的精品力作,我和书会还合影留念。</h3> <h3>又过去了多年,此时书会走到我面前时,我几乎没认出来,看到发福的体态,白头发也添了几根根啊!吴生录、吴谋策来了,我们相互问好、亲切交谈。曾是相识燕归来的崔桃儿、一默对千呜的崔兰玲双双进入母校后、热情地同大家握手致意。陈女儿、刘丽霞、陈会琴、张元英、刘小玲未进校门口、早早等在那里的几位女同学拥抱迎接。</h3> <h3>老班长礼义(现在兴小任教)把先到的同学暂时安排到新修教学楼三楼会议室小憇,他又风尘仆仆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同学去了。牟菊香、王爱琴、王二女、王凤兰、王百儿、宋好好、刘芳琴来了;王各英、赵奋琴、王小英、张兰兰、邓小玉、刘玉兰、王选成来了。</h3> <h3>真可谓:<br> 牌坊招手翠竹笑<br> 兴国寺里尽娆妖<br> 未见面时千千结<br> 相逢一笑续前缘</h3> <h3>“合影了、老同学集体合影了!”礼义喊话召唤、大家赶紧相拥站在一起了。这一刻、等待了四十年;这一刻,送走了多少风雨春秋;这一刻,迎来了夕阳红、续写了未了情;</h3> <h3>随后,我简单地将母校维修情况向同学们作了汇报;当大家听到上级组织十分重视兴国寺建设时、连连称赞,溢于言表。</h3> <h3>值得一提的是那时牌坊上面写的“要认真读书”五个熠熠生辉的美术体大字、如高悬的明镜,不时警省着我们,昭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h3> <h3>时间交给同学们了!大家三三两两地一起一会儿围着雄伟牌坊(在同学们心目中牌坊好似北京的天安门)、一会儿凝视着参天古柏、一会儿注目整个房群,一边走、一边诉说着愉快的学生时代,感叹流光易逝、岁月不居!</h3> <h3>此时此刻的我,面对母校、感慨万千,学生时代的情景涌上心头、历史画面一幕幕展现在眼前……特别回忆起已经逝世的老师倍感伤情;想起已经离开人世的同学潸然泪下;回首经年还健在的老师十分欣慰;看到又走到一起的同学喜不自胜;<br> 我刚就读于母校时、第一任校长是刘德亮,身材魁梧高大、他每天起身的很早、站在校门处迎接老师学生的到来;他治学严谨、批评学生毫不留情面、我当时是很害怕他的;后来、刘校长的妻子杨芝兰和我父亲在一个单位上班、他在汉源镇北关学校当校长、又和他的学生也是我的姐姐王小琴一起工作、自然我接触的机会就多了,当说起在兴龙学校我很敬畏他时、老人开怀大笑。第二任校长叫刘昆,是我父亲的老同学,家住长道镇龙八村。刘校长给人的感觉是老成持重、不过多地批评师生;印象最深的是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当时、兴龙中学举行师生悼念毛主席逝世大会,刘校长在主席台上致悼词过程中泣不成声,台下师生被感染,放声大哭了近半个小时、悲痛欲绝、惊天动地,那场景我一辈子都不能忘却。第三任校长吴志豪,既是我袓父的学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读于祖父开办的私书学堂)、又是我伯母的弟弟,我以舅舅称谓,他对我既爱又严;一次在课堂上我不但不认真听讲、而且还顶闯老师,吴校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他说你不遵守校规、不尊重老师,这样下去能对得起谁?此话如一剂良药、使我醍醐灌顶,铭记终身;可谓是一句话、一辈子。我的第一任班主任刘动琴,待人温和、教育学生如细雨和风、从不发脾气、有慈母般的情怀;二00六年刘老师参加了西和县老年大学的绘画和声乐学习,我尽力服务、盼望老师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到底是我们的刘老师啊,她的绘画作品不断在展厅出现、有时还悬挂在友人堂室,县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和伏羲文化广场上不时有刘老师的身影和声音,看到这些、我也十分自豪!张璧栋给我们带课时间较长,师生之间相互熟知的更多;记得雨后放晴的一个下午,我们班一个课程的老师因事请假、让学生自习,“三年等来了闰腊月”、我们十几个顽皮捣蛋的男同学跑到院子里、手执从危房拆除下来的木条、铲上泥巴嬉戏打闹、不料我一伸胳膊、说到迟那更快、另外一个教室窗户的玻璃震碎了,把室内学生吓坏了,这时候正在给学生上课的张老师跑过来、将我们十几个同学罚站在中院露天讲台上,询问是谁做的,同学个个闭口无言,气得张老师在没有办法法的情况下,将其中一个同学推到台下,是用了点劲的原因还是碰巧原故、那个同学的裤带断了、裤子竟然掉到地下,引起在场的所有人大笑起来、追查之事也就不了了之,至今回想起来让人啼笑皆非。上了初中后、王林是我们的班主任。那时候的王老师年龄不到二十岁,雄姿英发、血气方刚,他和学生打成一片、因年龄相近、同学对王老师都有一种亲切感,在同学心里既是老师又是兄长;王老师的凝聚力很强,在学业上要求严格、毫无保留给学生灌输方方面面的知识,课余时侯与学生谈心、打乒乓球等等,师生之间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在王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潜默移化的言传身教下、我也逐渐地喜爱文学和寄情书法了。</h3> <h3>二00四年至二00五年我又与王老师在晒经相会、一年多时间里,几乎每天在一起谈点往事、喝点小酒,其情陶陶、其乐融融,师生情感在坚如磐石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升华……<br> 师者:传业授道解惑也,还有孙恭、鱼复渊、孔月英、杜秀英、周志银、曹应寿、宁竹叶、王木生、徐毓秀、陈生花、刘素峰、王海元、王芝元、王华容等老师,倾心将知识传授给我们、使人常记在心里。以上老师有的已经作古,有的经常见到,有的再未遇面;不管怎样、“一日之师、终身之父”的情感会将一成不变、一直到永远!</h3> <h3>昔日与同学们一起的情景又在我脑海里一直回荡……随着雄鸡高唱,保生首先在我家房背后喊我上学,我们家住下庙村的几个同学约伴向学校走去、你看操场里热闹极了、同学们正在上早操,“一二一、一二一”、“跑步走”的号令不断的在指挥老师口哨里喊出,热身运动结束后、同学们随高音喇叭的节奏认真做上一套广播体操,随后各进各的班级开始上课,班长喊了一声“起立”、同学迅速且整齐站起来、面对走在讲台上的老师口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师说请坐下后开始上课;下课铃声响起后、班长又喊一声“起立”、同学们又迅速站起来、面对老师随口喊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了避免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坐在一起说话(那时一般男女同学不互相说话)、将男女同学插开安排坐位,这样一部分同学用粉笔在桌子上从上到下划一道“三八”线、“互不侵犯”,稍有侵占、争嘴打架现象就会发生;记得一次二个同学打架、将男同学摔倒后女同学爬在其身上不依不饶,顽皮的两个男同学又把一个长凳子放在女同学的脊背上、尽兴地压摇摇板,“两小无猜”的童趣至今想起来让人欢乐无穷。下课后,有的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有的女同学在院落里跳房房、踢毽子、扔沙包;有的你追我赶跑出跑进捉迷藏;到处是声的回响、到处是人的海洋。放学铃声响起后、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唱着嘹亮的歌声出了校门、分东西南北各自向家中方向走去;我经常和存生、保生、天保、书会、选成、荣儿、整济、王选等同学一起打打闹闹的回家;有时候同学与木生、海元、芝元等老师有说有笑回家去;同学之间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礼义帮我给家里搞秋收、有时还住在我家;我及同学去谋策家造访;我和保生、整济有时睡在一个炕头上。回想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正常的学习外、经常参加开展的田径运动会、班与班之间的篮球友谊赛、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促进了团结、增进了友谊。在那特殊年代里,学校还不定时开展“批林批孔”活动、揭批“四人帮”运动、有些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的发言上纲上线、震耳发聩;当时的提法是:批林要批孔、斩草要除根;打倒“四人帮”、人民喜洋洋。有时学校安排我们不同班级的学生支援农业、帮助附近生产队掰包谷、挖洋芋,同学们虽干活劲小、但热情高涨,尽管没有经验、抢收包谷和洋芋不太彻底,还是不断听到队长的表扬声、使同学们高兴万分,队长安排专人把饭送到田间地头、同学们围坐在一起、香甜地吃上老百姓的幸福餐;有时候农活干结束后、队长十分关心、又要我们分别吃派饭,有一个高我二级的同学饭量很大、主家端了三碗下肚后还是没有吃饱、他本人唤了四五个同学分别又去讨、仅他一人就吃了七碗饭、使人非常吃惊……<br> 当我不断回忆、还沉浸在学生时代时、 安排给同学们的时间到了,同学们又自发地恋恋不舍绕校舍一周、给母校一个“深深的拥抱”。当大家坐上汽车时,同学们心情沉重、流连忘返;回头望去,牌坊无语目送归来学子,翠竹有声吟唱团聚赞歌。有的同学在分别母校时、竟然流下了热泪,再见了一一一兴龙七年制学校!</h3> <h3>晚霞湖作证<br><br> 很快、同学们乘坐的几辆汽车已驶入西和县城的后花园一一一晚霞湖。五月的晚霞湖,碧波万倾、楼阁林立、亭榭临水、游人如织;在织女像下、大家争先恐后地合影留念。同时、我亦简要地给同学们汇报了晚霞湖的基本情况;西和乞巧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过;艺术大师何鄂对织女像的设计及雕像落成前后“乞(七)个巧”的有趣故事。</h3> <h3>随后、同学们沿着“九曲廊桥”漫步徜徉、回忆往事,尽情欣赏晚霞湖的美景、领略可爱家乡的无限风光;“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一炷香、两炷香、我把巧娘娘迎进庄,一根线、两根线、我把巧娘娘迎进院,一根绳、两根绳、我把巧娘娘迎进门,一对蜡、两对蜡、我把巧娘娘迎进家”;“我给巧娘娘点黄蜡、巧娘娘你把善心发,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许心愿”;“白手巾绣的牡丹花 、巧娘娘走家我咋家?”;乞巧姑娘的唱词特别在女同学的心里不断荫生,余音回响!</h3> <h3>不知不觉地同学们已经来到西和县“西和会议纪念馆”前,办公室主任兼解说员张婷婷恭敬地将大家领进馆内、同学们一边认真听取讲述、一边观看陈列文献,沉重之心和严肃之情在大家脸部不时体现出来。</h3> <h3>解放前夕举行的一次“西和起义”因叛徒告密失败后、大部队沿十里一一一石峡一一一犀牛江去康县途中、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十三个勇士在对对山的悬崖峭壁上奋力跳下去、全部壮烈牺牲、用“血染的风采”演义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丽史诗,其事迹堪比“狼牙山英雄五壮士”,当了解到这段历史后,同学中有的悄无声息在流泪、有的已泣不成声;在“西和会议”实物模型面前,同学们兴奋极了、争相观看,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分享了中国共产党基层领导人员一起研究“解放西和”作战计划的方案。参观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值得一看,自觉接受了一次现身教育、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诚;胜利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纷纷表示:自己做到并教育好子孙要绝对服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遵法守纪、令行禁止,做合格公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捍卫者、推动者、践行者。</h3> <h3>时钟已指向中午12点、午餐时间到了、“乡里乡亲”迎接着同学们;分二个厅子四个桌子大家围坐在一起、一会儿午餐端了上来,同学们边吃边聊、有的相互索要电话号码、有的还在互加微信;特别是当礼义、粉花夫妻提前安排好的洋芋、包谷、乔面片等上桌后,远方归来聚会的几位同学高兴万分、称赞操心人想的周到、他们吃的可口、圆了多年没有吃过家乡饭的梦想,西和当地的老同学也吃得津津有味、点头示好!</h3> <h3>午餐后、有几位同学说:老同学邓凤英已到晚霞湖、但不见人影。伴随着“凤英、凤英、你在哪里”电话上的联系声、同学们走进了“悦湖广场”,这是午息的好地方、凤英很快到达并与大家见面逐人问好。广场上有的同学三三两两在散步;有的同学坐在条凳子上休息;有的同学相聚在一起不时合影;有几个女同学排列出整齐的队伍在跳舞;参加聚会的老同学、成为悦湖广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h3> <h3>聚会这天、鉴于我行动不便的原因,学兄各英不离左右、一整天全程开车接送服务。老同学吕文会给大家拍照集体合影,及时将合影照片洗出来后并送发到了每个同学手中。</h3> <h3>泰乐迪作证<br><br> 按日程安排、下午4点同学们集中准时到达县城会聚地点一一一泰乐迪。因事没有参加上午和中午活动的老同学刘房子来了、谢小兰也来了;巜同一首歌》不时回放着,女同学台前就坐、男同学台后就坐,一瞬间、“999”包厢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礼义汗流夹背的尽心安排着一切所需事宜,存生、天保、农田及宝生、生录等出出进进、忙里忙外;服务员也格外勤快、酒水齐全、周到服务。</h3> <h3>一切就绪后,礼义首先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深情回忆了同学们的学生时代,诠释了而立之年后同学们各自的奋斗史,展望了同学们今后充满阳光的美好生活,大家掌声如雷、对老班长表示衷心的感谢!</h3> <h3>同学发言中,兰玲动情地说她人虽远在他乡、梦里经常出现与同学们在兴龙学校的情景,她表示今后要与大家多聚聚;谋策回忆了难忘的学生时代、祝愿一路走来的同学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初一的一首歌曲把大家又带入了曾经的岁月;大成的发言铿锵有力、情深谊长;选成怀着激动的心情讲出了学生时代的情怀;同学的发言……同学的掌声……一次次将聚会活动推向了高潮!歌声唱起来、舞姿跳起来、童话说起来、情谊联起来……谋策、女儿、清平、粉花、淑兰、芳琴、小玲、兰兰等翩翩起舞,礼义、清平、书会、会琴、小英等部分同学桑音竟展、歌声嘹亮;几个同学不时地给大家敬茶敬酒、加深情感;礼义、粉花夫妻将一曲二重唱、声情并茂地奉献给了老同学。</h3> <h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喜今日相见话题多!大家又分别一起说古谈今、一会儿窃窃私语、一会儿哄堂大笑;我也同谋策、房子、斗斗、瑞串、生录、礼义、大成、书会、农田、铁石、银里、存生、天保、保生、海红、桃儿、菊香、爱琴等海阔天空地漫谈了起来……<br> 王荣儿因第二天天水上班、需提前离开大家、离开西和、同学们起身相送,恋恋不舍之情骤然涌上各自心头……欢聚继续、交流继续,晚上10点、吴谋策又需第二天一早返回西安、在给同学们说再见时、大家又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慨、我以一首巜北国之春》的吟唱、作为给老同学的欢送礼。<br> 沉静了一会儿后,礼义分别再次给同学们敬酒敬茶、清平、大成、书会引吭高歌,引导大家歌声不断酒不断;礼义、书会、会琴等还带头唱起了西和山歌,又一次将聚会活动推向了高潮;你听、有同学唱到:<br> 古人修下的钟鼔楼,<br> 山歌本是先人留。<br> 女同学唱到:<br> 青布腰带白马褂,<br> 郎唱山歌图个啥?<br> 男同学唱到:<br> 唱过穿了唱戴哩,<br> 唱我心上的畅快哩。<br> 男同学接着唱:<br> 葡萄上架蔓搭蔓,<br> 唱个山歌寻个伴。<br> 女同学对唱:<br> 满脸麻子的难看娃,<br> 又唱山歌又缠花。<br> 此时、又有同学唱了起来:<br> 妹是行家打头唱,<br> 不是行家把路让。<br> 你方唱罢我登场、同学轮流对山歌!你一言我一语、把在场的大家惹的大笑不止、有的还笑出眼泪来了。<br>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时间过得真快、在凌晨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在巜难忘今宵》的歌声中结束了毕业四十年后的首次同学聚会。  <br> 期盼已久的同学聚会,已经落下帷幕;但同学们回味无穷。 <br> 激动人心的相聚,一片片的欢声笑语,仍然回荡在我们重新扬帆起航的路上。<br> 在这个色彩斑斓的花花世界,我们很庆幸,我们的同学们在奋斗之余,还能为心中的净土筑起一道心墙,保留着对友谊朴实的情感。还能无所顾忌,心无旁骛的谈笑风生。人生若如初见,这份纯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温暖着我们风风雨雨的人生路。<br> 我们相聚真好,珍惜大家彼此陪伴走过那段青春岁月,也珍惜四十年我们对友谊的默默守护,有了这份情谊,我们的人生不会孤单!<br>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不情愿的结束,是为了美好的下次再见,这里借用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言、真情地呈献给大家!</h3> <h3>举杯吧!老同学,为我们的友谊干杯!<br> 祝福吧!老同学,感恩我们遇上了好时代!<br> 归来吧!老同学,期待下次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