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瞬间

💧燕霞

<h3>对大西北神往已久,苍凉的塞外,遍地的黄沙一直在我的想象之中,兰州更是有一丝我青春的记忆,今年初就开始筹划西北之行,适逢工作性质的变动,终于在端午节后的第二天开始了我的西北之旅。<br></h3> <h3>  当机翼下的山峰由墨绿转淡,沟壑间露出灰白的土层时,飞机已达高原的上空,二个多小时的飞行,下午六点抵达中川国际机场。同行的好友留影,“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的标志,出土于甘肃武威,机场前的“马踏飞燕”雕塑展现出力量与线条的美。<br></h3> <h3>昨晚宿兰州,陪同行的好友和她表妹购御寒的衣物和零食,大部分同伴都迫不及待的去品尝兰州拉面,我也极爱此物,但好友胃不好,我担心她刚出来的第一天吃得不舒服,影响后面行程,执意去吃饭,三菜一汤,份量足,其中还有一份葱爆羊肉,不到百元,体会了西北人的实在。</h3> <h3>青海湖让我见识了摄人心魄的蓝,到青海湖是下午三点左右,当耳边响起“青海湖到了”的声音时,我睁开因六个多小时车程而睡得迷糊的双眼,只看到了水天一色的湛蓝。导游说,我们的运气好,青海湖的颜色取决于天空的颜色,如果是晴朗的天气湖水是蓝色的,阴天湖水则是灰色的。此时,天空碧蓝如洗,水天一色,我竟分不清哪是湖的尽头那是天的边缘。也许高原的湖泊本是清澈透明的,天空投映在她的波心,才有这份醉人的蓝吧。青海湖的形成和变迁本是大自然的杰作。早在两亿三千万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无际的古海洋。200万年前,剧烈的造山运动使得这片古海洋逐渐隆起,一跃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时,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环绕起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脉堵塞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湖泊。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湖面从北魏时的周长千里到唐宋的800里再到现代的700里,也许多少万年之后,她终将消失,在她从无到有再到无的演变岁月中,千年也只是一瞬间呢,那么能来到这里目睹她盛世美颜的旅人是幸运的。</h3><h3> 也许是湖边倘佯的三个多小时耗费了较大的体力,我开始有高反了,到吃晚饭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头疼想吐,象梦游一样到了吃饭的地方,同行的好友今天生日,可是我却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领队很老到的取出一小包治疗高反头疼的药粉,在同伴们的生日快乐歌声中,我在吃这包药粉,同伴们笑我象是吃“白粉”,缓过劲来我祝好友“高原高反会高寿”。</h3><h3><br></h3><h3> </h3> <h3>晩饭后八点多钟回宾馆的途中邂逅的夕阳。</h3> <h3>不知道是不是药物的作用还是睡前吸氧,我这一晩上睡得特别踏实,深睡一晚早晨五点多钟醒来,掂记着他们昨天说的看日出,就试着在群中问是否有人同行,唯有一人回应说已到湖边,我火速穿好衣服来到室外,尽管已是羊毛衫外加羽绒服,依然寒气袭人,但清晨的湖畔安静宜人,远看湖面氲氲着薄薄的雾气,不复昨天的湛蓝,是一片高级的银灰,东方有一丝白色的光亮,那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从我住的宾馆到湖边的公路大概要走十分钟,公路和湖水隔着一大片翻耕过的地,黑黝黝的,似乎很肥沃,我通过这片土地向湖边走去,正遇上在群中回应我的黄大哥。湖边还有三三两两看日出的游人,一会儿东方的白开始变成绯红和金黄交织的浓烈的颜色,太阳出来了,她向湖面、向对向的群山、向山下的房屋、向这片黑黝黝的土地洒下万道光芒,也洒在我们身上,到处一片温暖的金黄,我被这高原湖边的日出惊呆了。太阳升起来了,雾气渐散,青海湖又从银灰、青灰转成碧蓝了,她蓝得高贵、安祥、神秘又变幻莫测,也许以后我会去西藏看雪山圣湖、会去阿尓卑斯山看深涧碧水、会去贝加尔湖看深海蓝冰,但是都不会削弱青海湖这满眼的湛蓝留给我的记忆。<br></h3> <h3>到茶卡盐湖的时候是阴天,也许是看多了媒体的报道以及网络上的照片,对茶卡盐湖的期望值太高,也许是没有蓝天白云,茶卡盐湖没办法成为“天空之镜”,总之茶卡盐湖没有让我惊艳,但高原盐湖的景色还是让我震撼,盐湖水域宽广,银波粼粼,远处苍山峥嵘,雪山映入湖中,漫步湖上,这就是盐的世界。下到十多度的湖水虽然有点冰凉,但并不刺骨,上岸后穿上鞋 ,反到更觉血液循环加快,暖暖的很舒服。出发前女儿三令五申叫我不要带太多丝巾弄成中国大妈,我谨遵瞩托,但是当我们漫步在银白的盐堤上拍照,朋友们从背包中抽出一条又一条丝巾时,我也沦陷了,看看我这中国大妈的标配,从丝巾到动作。还很叛逆的发了几张给女儿看看,女儿心目中的文艺女青年秒变大妈,我得意的从心中笑出了声。叛逆是很爽的,所以我在此告诫家长,如果孩子叛逆,千万不可和他们对着来,那样他会很有成就感。</h3> <h3>此行的运气超好,茶卡盐湖因天气原因未能目睹的天空之镜在接下来的翡翠湖得到了满足。</h3> <h3>过德令哈,对德令哈这个名字很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直到导游说到海子,我记起海子在德令哈写的这首很有名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尽管我不太能够欣赏现代诗,也不是很喜欢现代诗,但这首如泣如诉的诗还是很感染人,其实这首诗的背后真相也不美丽,我们在德令哈看到的是明媚灿烂的阳光,如果当时海子的精神世界有这样灿烂的阳光,也许诗人就不会是后来的命运。</h3><h3> </h3> <h3>从德令哈出发,鱼卡进安检,过大小柴旦穿戈壁翻当金山到山下的石油小镇,落差近二千米,有种从天上到人间的感觉。这一路是真美,沿途沙漠、戈壁、雪山、湖泊、白云相伴,步转景移,平坦、辽阔、苍凉、寂静、荒芜,给人的感受和冲击无以伦比。远处千古沉寂的昆仑,让我觉得我们的闯入是多么的唐突和多余。</h3> <h3>所谓的石油小镇是一座废弃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城,其主体建筑大体建造于1980年,因水源的问题被废弃,这座空城以残垣断壁的方式记录了那个年代里城市的模样,成为一个永久的标本。<br></h3> <h3>晚上六点多钟到达敦煌,是本次行程的重要一站,敦煌是我一直向往、盼望一游的地方。</h3> <h3>在鸣沙山,第一次感受沙漠中的狂风,我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但风裹着细细的沙子呼啸着而来,钻进头发、领口,也打得脸上生疼,不知道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沙尘暴,骆驼依然不紧不慢的走着,反正知道很安全,我也很享受这种在风沙中骑着骆驼闲庭信步的感觉。</h3><h3> 月芽泉和鸣沙山是一对奇妙的组合,站在栏杆边我仔细看过了,风卖力的将沙子向上吹着,月芽泉兀自荡羕着一池碧波,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h3> <h3>大漠风情宴是我们狂欢的平台,回到宾馆,此时也只是下午七点多钟,离天黑还早着呢,洗净身上的沙子后,本想去看看敦煌的市容市貌,但外面风沙太大,终于还是没有出门。</h3> <h3>敦煌应该是每一个来西北的旅人最主要的目的地,我是抱着朝拜的心理来到敦煌的,朝拜的对象便是莫高窟,这无关宗教和艺术(这些我是门外汉),我只想近距离的感触莫高窟中所累积的、能真切看到的一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感触那些有才华、有良知、甘于奉献一切守护莫高窟的知识分子跳动的脉搏。作为铺垫我们先去看了两部短片和一场演出。</h3><h3> </h3> <h3>坐在数字中心的球幕电影院,当音乐响起,18米直径500平方米超大球形荧幕开始向我们展示莫高窟最具艺术价值的洞窟世界,那反弹的琵琶、怀抱的胡笳,千手的观音、飞天的女神,端座的佛陀、站立的菩萨,异彩纷呈,如梦如幻。伴随着舒缓的解说,我慢慢卸下旅途的疲惫、心中的杂念,沉浸于这梦幻般的佛宫中,不知不觉竟沉沉睡去。当灯光再亮时,我睁开眼睛,巨大的荧屏上,菩萨面露安祥的微笑,慈善的眉目俯视着我。</h3> <h3>  《又见敦煌》是实景演出,共有四场,演出情景交融,观众可参与其中。</h3><h3> 第一场敦煌历史人物悉数登场,第一个便是西汉时期凿通西域的张骞,他白发飘飘,满脸风尘,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一声接一声的叩问:“请问,这是敦煌吗?”我们高声肯定的作答,他更加激动告诉我们:“我就是要听你们告诉我这里是敦煌啊!我终于回来啦!”短短的开场,一下子把我从一个看客拉入到历史中。</h3><h3> 看得揪心的是第二场,藏经洞被偶然发现,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被英国人斯坦因以200两银子骗走29箱藏经洞宝物,这一场对王道士的剖析是到位的,王道士是一个小人物,他的认知只能做到这一点,相比于当时腐败的政府、贪婪而不作为的官员,以及以艺术之名对壁画的破坏者,很难说清楚哪个的罪业更大,或许人类对弱者的批判和谴责来得更容易吧。</h3><h3> 让我动容的是第三场,栗特女子米薇被她的老公遗留在敦煌,她不知道怎样才能走出去找他,只能给他写信,诉说心中的苦楚,可是这封信失落在黄沙之中,千年之后斯坦因捡到了这封信,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米薇千年前的愁绪、思念、埋怨永远未得到丈夫的回复,拔开黄沙,我仿佛听到了千年之前深夜她的那声叹息!</h3><h3> 平复了一下五味杂陈的心情,来到第四场的剧场坐下,从“我是你的汉朝”霍去病和卫青收复河西之地,历经晋唐五代十国宋元,直到明中晚期敦煌孤悬关外。这其中有羌笛悠悠,也有刀光剑影,有“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豪迈,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浪漫,有打通丝路的坚定意志,也有菩萨悲悯的笑容,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岁月的流逝深埋于沙下,曾经的喧嚣已变成羌笛一曲,曾经的繁华已成一把黄沙,一千年究竟有多长,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一千年就过去啦,看到这里我已潸然泪下……</h3> <h3>  终于来到莫高窟,这是一片不高的山涯,前面有一片高大的白杨树,还有一条干涸的河流,和我们讲解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她面容姣好,身材纤细,带着耳麦,声音轻柔,导游说他们属于敦煌研究院,很专业,她打着小手电领着我们出入洞窟,每个洞窟的门口都有二维码供人扫描了解,种种细节都彰显敦煌守护者的良苦用心。我们共参看了八个洞窟,如果说莫高窟是浩瀚的大海,我能读懂的只有沧海一粟。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它永远这样遗世独立,在这戈壁沙漠的骄阳冷月中,看门前的叶绿叶落、水涨水枯,它是宗教、是艺术,也是流淌着凝固的历史;是教化人的世俗故事,也是心灵的梄居之地;是包罗万象的神性,更是包含人世间爱恨疾苦的佛性!</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nbsp; “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这是站在嘉峪关城楼举目四望最真切的感受。<br></h3><h3> 在黑山和嘉峪山之间有一个仅15公里宽的天然通道,这是河西走廊上最狭窄的隘口。 公元1372年,明王朝的征西大将军冯胜在平定河西后,于此建立了一座用于军事防备的土城——嘉峪关。嘉峪关扼守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嘉峪关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h3><h3> 在嘉峪关拔地而起的最初一段时期,这里成为明王朝开拓西域的前方大本营,也是西域使臣进出中原的唯一法定关口。然而到了嘉靖年间,国力衰退的明朝已无力经营西域,面对游牧部族不胜其烦的袭扰,嘉靖皇帝干脆下令,将嘉峪关外的军政机构与臣民一并回迁,紧闭城门,据关以守,大片的国土弃之关外,丝绸之路亦彻底断绝。那真是“一骑才过即闭关,中原回首泪痕潸”。(对嘉峪关的介绍,大部来自“地球旅客”的文章,是我看到的对嘉峪关介绍得最清晰透彻的文字)</h3><h3> </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离开嘉峪关向张掖进发,空气渐感湿润,两边的绿色渐浓,由祁连山的积雪融化而成的黑河流经张掖,黑河又称弱水,“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的故事原意也是佛祖点化众生:“世上有太多想要的东西,但不可能都如愿以偿,莫要贪心,珍惜当下,弱水有三千,只需要取一瓢饮也是很好的选择。”</h3><h3> 因遍布甘泉,西魏时张掖曾改名甘州,甘肃的甘也是由此而来。夜宿张掖,外面下雨,这一夜没有因为太干燥而用数条湿毛巾放置床头柜以滋润空气。</h3> <h3>雨中游张掖丹霞地貌,虽不方便,但也别有一番韵味,我只担心雨水会将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冲到一起!</h3> <h3>  从张掖到西宁有近8小时的车程,途经峨堡镇、门源,从扁都囗翻越祁连山过峨博岭垭口(3685米)进入青海境内,峨博岭垭口还是银装素裹,在青海境内翻越达坂山(3972米)到达西宁。我们这次是错峰出行,无缘目睹门源万亩油菜花的壮观景象。车窗外,下月此时将会金黄一片的沃野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相对于金黄的热烈,这无边无际的绿倒是更符合我的审美,她不同于江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迂回,美得舒展、沉静、大气。</h3><h3> 有歌曰“山苍苍,雪茫茫,祁连山下好牧场”,一望无际的绿连着祁连山脉的缓坡,是草原牧场,远远看去草原上滚动着的白色的是绵羊,黑色的是牦牛。这天赐的牧场是它们的世界,它们的领地,有时候羊群慢吞吞的过公路,我们停车等候,偶尔有那么一两只回头与我们对视数秒,咩咩叫唤两声又回过头去追随自己的群体。</h3> <h3>西宁给我的印象是高原小清新,我们住在市中心,离主街道不远,没有感觉到都市的嘈杂、喧闹,霓虹闪烁的街道还有点安静,不知道是不是下着小雨的缘故。</h3><h3> 在西宁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在清真.益𨫎羊肉手抓馆吃的一顿晚饭,果真是肉香不怕巷里深。其黄焖手抓羊肉、牛肉是最原汁原味的做法,还有表面一层黄油的老酸奶,酸辣可口的粉皮、甜醅、炸土豆块、旗花面片等等等等,吃得我是斯文扫地,酣畅淋漓。</h3> <h3>,</h3> <h3>塔尔寺离西宁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也许是旅游接近尾声,我们的脚步也懒散起来,到塔尔寺时已是上午九点多钟,寺前已有熙熙嚷嚷的游人。给我们讲解的导游是一位藏族姑娘,她的讲解是职业要求和宗教信仰的结合,是一场有温度的解说。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圣地也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达赖和班禅一世都曾师从宗咯巴大师。塔尓寺从开始建塔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岁月的洗礼使它愈发的美丽与神秘。跟随着讲解员轻轻的脚步,我们依次走过八宝塔、大经寺、文殊殿、因明学院、时轮大塔、大拉让、小金瓦寺、祈寿殿等等,藏香和酥油香弥漫,馥郁萦绕,唐卡、彩绘、堆绣的佛像、酥油花在照明灯光和酥油灯的影印下,显得古朴神秘,让人顿现庄重和崇拜之心,我随缘点上一盏酥油灯,转动着经筒,从心中到指尖感受佛的温暖,传递着我的祈祷和心愿!这里的殿宇、佛堂有纯藏式风格、有汉唐结合,或庄重典雅或富丽堂皇,是万千信众精神寄托的载体。寺中回廊的木地板上留下磕等身长头磨出的深深凹痕,面带沧桑的信众虔诚地一面转动着祈愿轮,一面反 复不停地念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这样坚韧、满足和虔诚,或许在他们的心中这样的千年就是一瞬间,一瞬间就是千年吧。</h3> <h3>  又到兰州,我们西行的起点和终点,在奔腾不息的母亲河边我们结束了这次旅行。在这个团队里,有我年少时读书的伙伴,有我共同工作多年的同事,有漂亮的姐妹花,也有志趣相投的夫妻,我们的领队细心周到,导游青春靓丽,司机沉稳勤劳,团长超级好运,大家彼此配合,将团队游变成了自由行,更惊喜的是因同行的同学好友的原因,在兰州认识了三十余年前同窗求学但从未交往的同学和她的先生,俩人一个贤惠温和,一个内敛宽厚,陪我们在兰州品美食、游名胜,给我们的这次旅行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说历史的长河、自然的万物,千年只是一瞬间,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珍惜当下,珍惜拥有,随缘随性,才是过好这一瞬间的秘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