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6月25日,我有幸参加凌源市经典诵读校长教师培训会,我受益匪浅!</h3> <h3>首先由领导致辞,感受到了领导对经典诵读的重视!</h3> <h3>接下来由朝阳市语委办主任梁国云主任给我们带来她的精彩讲座,贯彻“双创”精神,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在参加培训之前,我对吟诵是一无所知的,更不知道我们的祖先,还有众多的古圣先贤都是靠这种口耳相传的吟诵,涌现出一代代名垂青史的文学大师,给后人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h3> <h3>紧接着由我国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老师,给我们带来他的讲座,中华吟诵读书法,吟诵是中国式读书法。自古汉诗皆吟咏。一百年以前,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从先秦开始,诗词文赋都是吟诵的,他们创作时吟诵,欣赏时吟诵,学习时吟诵。所以吟诵是汉语文的传统的唯一诵读方式。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吟诵不同于诵读,该长的时候长,该短的时候短,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忽长忽短,忽快忽慢。同时,“吟”是简单的旋律,因为旋律一旦复杂,注意力就跑到旋律上去了。但这个旋律放到不同的词句上,又是有变化的,根据字音和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又变化多端。“吟”是依字行腔,绝不会倒字的。吟诵也是一种快乐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吟诵,我觉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国学,甚至已经没落,很需要年轻一代弘扬光辉,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将会熠熠生辉,光彩生香。特别是在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原生态的吟诵,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加快背诵的速度,同时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以后在经典教学中我会多以吟诵作为教学重点,多多培养孩子的文化内涵。</h3> <h3>徐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美妙的吟诵世界,让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吟诵的知识,体会到了吟诵之美,知道了吟诵对教育的作用。吟诵培训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让我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年代,尽情地揣摩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在忘我的境界中去接近诗人的灵魂,与之心灵相通。当吟诵闺怨诗词时,我的情绪也随之低落;当吟诵大好江山的诗词时,我又会感觉到心胸开阔;当吟诵“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时,我的内心充满了恬淡与宁静。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我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传承古诗吟诵的必要性。希望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把吟诵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从而让吟诵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我的学生和我一样,也在依字行腔的吟诵中与伟大的诗人们进行跨越千年的邂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