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摄影:FF</p><p>出镜:HH,TT,YY,QQ,YZ,FF。</p><p>地点:红砖美术馆</p><p>配诗:LM,LJ</p> <p>6月的BJ骄阳似火,温度竟高过了CS,在央美的一食堂吃完中餐,我们头顶烈日走到停车场,石头开着七座商务车,带着我们向红砖美术馆疾驰而去。</p><p>一直到红砖美术馆门口,艺术小白的我才发现这里并不是展示红砖艺术性的地方,而是在红砖美术馆里正在进行“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14位杜尚奖艺术家展”(😓😓😓)。</p><p>不能怪我喽,红砖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建筑艺术品😒。</p> <p>美术馆的外面有一片苹果园,行走在园中,我们想起了HH的青苹果故事,不禁停下了脚步......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青苹果的记忆吧?为什么我们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忆旧时光呢?因为生命的美好,真的再也无法复制。</p> <h3>第一次观现代艺术展,缺乏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的我,并不懂它们在述说什么样的情感。</h3><h3>不过我会借助资料、发挥想象,努力诠释这艺术之美。</h3> <p>两面类似于机场中使用的信息屏并列摆放,讲述着地理和时间的迁移。在“出发”屏上列出的城市,或是被敌军毁坏,或是被洪水淹没,或是遭到遗弃,已经全部消失了。而“到达”屏出现的新城市,则是过去六十年的现代城市规划开发的成果。</p> <h3>至于我们,至少每一次出发与到达之间,我们都应该怀着渴望改变的希望。</h3> <h3>《总统相册》是一件摄影装置,包括32幅相同的8米长照片,每张照片被折叠成32部分。每张照片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不同的折叠面,整件装置就展现了图片的全貌。每一部分都是由两张图片合成的。第一张取自一本32页的纪录了雪松四型火箭发射的黎巴嫩火箭协会相册,它曾被献给当时的黎巴嫩总统福阿德·谢哈布。第二张是海格齐安大学的雪松四型火箭复制品的图片局部,不过被涂装成原黎巴嫩国旗的配色。</h3><h3>《总统相册》认为图片以及它的碎裂、重组和识别是理解这段历史的一件工具。每一部分图像都在提醒着人们,虽然可见的折叠面只代表了火箭的一小部分,但整个画面,乃至它被遗忘的历史,可能正藏于其中。</h3><h3>乔安娜·哈吉托马斯和哈利尔·乔雷吉的作品,一起重述了一段黎巴嫩太空计划的历史,重绘出火箭在地面经过的道路。</h3> <h3>人生也是如此,别人能见到的是光鲜的一面,但是长夜的痛哭和悲伤是留给自己的。<br></h3> <h3>相传,黎巴嫩火箭协会的科学家们曾在雪松火箭发射前在其头部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以便追踪它们的飞行路径。这些发射器通过无线电波播放了消息。</h3><h3><br></h3><h3>几年后的1977年,美国旅行者1号和2号太空探测计划给可能存在的地外生物带去了讯息。这些讯息是刻在金色唱片上的声音和影像,旨在“代表多元的地球生命、历史和文化”,以此作为一条和平与自由的讯息,恰似某种“星际问候”。</h3><h3><br></h3><h3>黎巴嫩火箭协会的“金色唱片”是一件基于60年代的文献创作的视听装置,受到多位黎巴嫩火箭协会成员回忆的启发。这些仿若时间胶囊的唱片成为了对60年代贝鲁特乃至世界的刻画与声音记忆。</h3> <h3>这个金色的时间胶囊唱片里,留下了我们宝贵的影像,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穿越回来打开它😜。</h3> <p>温柔的FF在给HH整理汗津津的头发。</p> <h3>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一个靠镜面反射而呈现的主题,全黄色,所有的人进去之后都变了颜色,抬头可以看到自己,站在中间也可以通过圆形镜面看到正对向的朋友。</h3> <h3>艺术小白的我,再也憋不出对其他影像作品的感知。</h3><h3>这极具生命力的红砖、灰瓦、绿叶早已经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们要拍砖啦😄。</h3><h3>让我们用相机感受红砖的魅力吧。</h3> <p>先来一波瑜伽造型,TT教练教我们摆各种造型。</p> <p>HH说,看看,我这么苗条,以后谁也不许说我胖😄。</p> <h3>我们拍砖</h3> <h3>拾级而上,我们到了屋顶,每上一阶都有期待,每望一眼都是满眼的欣喜。</h3> <h3>遇见最美的光和影。</h3><h3>当光线穿透红砖夹杂的透明玻璃,柔和的光线营造出神圣的光芒。</h3> <h3>我喜欢爬满绿植的红砖,也喜欢院子里闲懒的小白猫和湖水里游荡的黑天鹅。</h3> <p>下面这段话译自 Artful Design: Technology in Search of the Sublime 一书,作者是斯坦福大学教授王戈,他曾是 Smule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参与设计 Ocarina、Magic Piano 等 iOS 音乐 App。</p><p>---</p><p>所有的艺术都是多余的:它没有什么实用价值,除了自身之外,没有意义。然而,这里面有着美与自由,因为不必然满足外在的目的,正是自由之为自由的必然条件。这是一种自动递归的、奇异的设计循环:只是为了一件事情本身,去做这件事情,追求的过程就是回报。当然,艺术可以买卖,并由此获得某种“用途”,但这与艺术本身的本质无关。</p> 诗二首 <p>四季随笔.夏.一日红砖</p><p> 文/LM 2019.06.25</p><p>今天,只去一个地方,</p><p>简单堆砌的红砖世界。</p><p>谁在这样的艺术国度中徘徊,</p><p>一群素衣素颜的女子。</p><p><br></p><p>可以把生活中的格调,重新排练,</p><p>好像从来没有这般优雅的演出。</p><p>可以一遍又一遍在各种形状里造型,</p><p>然后将美好的微笑嵌入红砖,</p><p>用整整的一个季节来回顾。</p><p><br></p><p>可以把单纯的颜色,重新调和,</p><p>选择浅蓝与灰白。</p><p>穿越了天空的幕布和月亮,</p><p>还有阳光下一片小小的黑暗。</p><p><br></p><p>可以把柔软的身躯,融化到无形的音符。</p><p>但没有人注目与停留,</p><p>只能用娓娓动听的和弦,</p><p>触动最温柔的牵挂。</p> <p>观花仙游红砖馆有感</p><p>文/LJ</p><p>京都六月行色匆,</p><p>东西南北聚花神。</p><p>灰瓦红砖百日寂,</p><p>终归姹紫又嫣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