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工兵“137”》样书的“序”和“跋”

宗公平

<h3>序 <br> 卢勇田<br> 盛夏入夜,万籁俱静;遍地灯火,满天繁星。书桌案头整齐地摆放着我的文友宗公平先生刚刚送来的、邀我担纲责任编辑的一厚摞《英勇工兵“137”》清样。掀开第一篇章,我立即被书中主人公的“高大上”形象吸引住了,手不由己地连续翻阅,一个个官兵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一次次战斗险象环生、惊心动魄。我一鼓作气地逐页浏览,竟完全融合在英雄的群体里,沉浸在战斗的硝烟中。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与本书的第一次邂逅,竟如此投入地用了一整夜时间,等我抬头推窗向外眺望时,天际星斗已陆续隐去,东方天空已显出鱼肚白了……<br> 后来、主编宗公平先生问我:“为什么首读此书就彻夜未眠?通读本书有什么联想观感?”<br> 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震撼!<br> 震撼之一:浴火重生,华丽蝶变。<br> 可以想象,当年一群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子,稚声未脱,血气方刚,他们戴上大红花,坐上闷罐车,憧憬的一定是手握钢枪、挺立国防的飒爽英姿。然而一下火车到达驻地全傻眼了,原来是从事打战备坑道、盖房、修路、架桥的工程兵,其当时沮丧失望、心灰意冷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是他们迅即调正思绪,转变心态,听党指挥,服从安排,并且一个个快速成长为雪域高原上的尖头骁将。<br> 震撼之二:依冰卧雪,战天斗地。<br> 这批一直生长在城乡平原、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宠儿,初次来到这人迹罕至、高寒缺氧的冰峰达坂、急流险滩,要依次度过思想关、生活关、体能关、施工关,谈何容易?他们常年累月地啃冷罐头、饮冰雪水、住地窝子、走羊肠道,在恶劣的气象环境、简陋的施工条件下,浸在冰冷河水中打桩双腿失去知觉,端着风镐铁钎的双手被冻伤冻僵仍要持续作业,更何况滚落的巨石、未响的哑炮随时可以致人死地,运输的军车、施工的机械随时可以坠入山涧……但正是这批宠儿,以顽强的斗态、超人的毅力,经受了考验,克服了艰险,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任务,出脱为一个个钢筋铁骨般的铮铮硬汉。<br> 震撼之三:不忘初心,永葆青春。<br> 经过数年的艰苦磨砺,这批宠儿成了军营的精英、工程的标兵,人人行家里手,个个技艺不凡,复员退役后或涉政从工,或经商务农,都在祖国各地播洒夕阳、发挥余热,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骨干栋梁,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这种不居功自恃、仍奋发有为的精神,正是我军光荣传统使然、亦是“137”团独特魅力所在。<br> 震撼之四:转战文范,重续团史。<br> 这支由3万余位军中娇子组成的军团,既拥有国防建设的闯将,又不乏文学创作的巨匠。如今,他们用挥镐抡锤的双手,编纂了500多篇撼天地、泣鬼神的雄篇,续写了“137”团的悲壮史、砺志史、光荣史、奋进史,这就为军旗、军微增光添彩,为党史、国史树碑立传。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偌大手笔,更是承启先贤、激励后代的巨著鸿篇。<br> 说说实在话,我每次都是含着眼泪边读、边审、边修、边改的。如其说是履行编辑,不如说是重新学习。拜读通篇,我的脑海得以充实,心灵得以净化,认知得以提高,境界得以升华。无疑,《英勇工兵“137”》将成为我日日诲导的良师, 成为我时时陪伴的益友!<br> 荣承137团全体指战员的信任,幸蒙文友主编宗公平的委托,我如释重负地完成了责任编辑的任务。值此付梓出版之际,我谨表诚挚感纫并致热忱祝贺! <br> 行文至此,一首《沁园春》·赋赞137英雄,顺手拈来,籍以聊抒胸臆: <br> <br> 我军精英,一三七团,举疆闻名。忆往昔壮烈,筚路蓝缕;青春璀璨,岁月峥嵘。卫国戍边,战备坑道,筑路架桥聚枭雄。履万险,众热血男儿,傲矗冰峰。 <br> 数载故地重逢,通微信畅叙战友情。跨入新时代,播洒夕阳;欣逢盛世,再立伟功。不忘初心,永铭团史,五百篇章铸长城。同追梦,祈国殷军强,共襄复兴! <br> <br> 夜益深、情难抑;援拙笔、是为序。 <br> <br> 2019年5月10日</h3> <h3>跋 <br><br> 军营,是培养人精气神的驿站。<br> ——题记 <br><br> 经过三年夜以继日的紧张工作,这部《英勇工兵“137”》终于要付梓了,我魂牵梦绕了多年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了。感慨之余,我还是想再说一说与这部书有关的其它话题。<br> 三年前,我本来只想采编一本《我们的36003部队》的书,以凭吊我逝去的青春,了却我“来了一阵子,却怀念了一辈子”的部队情结。于是在2015年10月10日,我在互联网上向曾经在137团工作和战斗过的战友们发出了倡议,以书面的形式征集我们团从王震将军的359旅到7988部队,再到36003部队的光荣历史。没想到我的这个建议立即得到了雷铭政委和曾胜汉团长等领导战友的大力支持,并在2017年6月组织召开了有近50个人参加的西安座谈会,这一下子改变了我当初的想法。换句话说,原来本想盖一间平房,现在却盖成了一座高楼。<br> 今天捧着这部沉甸甸的4本书很感慨,基本达到了我在西安座谈会上给大家在策划案里讲的版式——“大气、庄重、漂亮、个性”之风格,内容“可读、翔实、收藏、传承”之品位。<br> 可曾想到,仅仅书名就改变了好几次。<br> 先是《我们的36003部队》,可是1975年以前入伍的战友有不同意见,说是此名不能涵盖部队老番号7988,随之改成了《天山深处的工兵》。可又有战友说,工兵和工程兵是有区别的。不得已,在2017年6月西安座谈会之后又改成了《巍巍昆仑铸丰碑》。理由是昆仑山是我国西部山系的主干,我们团面临建制撤销前在此为部队历史树立了丰碑,从广义上讲可以反映部队的丰功伟绩。然而,不少老同志又有不同看法,认为部队上昆仑山(实际是阿里高原)筑路只是部队历史上一个段落,终究打坑道时光比较长,书名以昆仑山命名是不妥的。后来我辗转思忖,再次改成《英雄工兵“137”》,当时一段时间也认为可以这样定了。所以在我们重走阿里底雅村的时候,也在横幅上印了这个书名,但没想到从底雅回来看望李光培团长时,李团长却说我们不能自己说自己是英雄,既然有“英勇工兵王震连”,何不把“雄”改成“勇”。好,李团长真是一字之师,遂就把这部号称“团史”的书名,改成了今天的《英勇工兵“137”》了。<br> 编辑这部书,我始终如一坚持的宗旨是线长面宽,并加大图片用量,力求战友们能从其中找到自己的文章、相片、姓名,或者自己连队里的故事。所以对发来的稿件和照片,竭尽全力给予编辑、处理并刊用,这样一来就使西安座谈会后定的上、中、下3卷,变成了现在的4卷了。<br> 书中的几百篇稿子,大多来自5个方面,一是我自己采写,二是战友们自己撰写,三是选摘于山西籍战友入伍40周年纪念册《天山军旅情》、甘肃靖远县战友入伍40周年纪念册《筑梦军营》,四是选摘于当年《解放军报》、《战胜报》、《人民军队报》以及我团政治处在阿里高原筑路时办的《工地快报》等报纸剪贴资料,五是从网络上搜索的有关我们团的人物记录。其中有2篇文章的主人公我并不认识,但他们回到地方后均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的表彰与追记。在西安座谈会之后,征稿得到了战友们的大力在西安座谈会之后,征稿得到了战友们的大力支持。仅半年多的时间,大量稿件便从四面八方飞了过来。每篇文章,像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一样,辉映出战友们的无限思绪,反映了部队的传统、军人的风采、高尚的精神。其中有乘坐军列于凛冽的西北风中驶向新疆的万千遐想,有新兵训练3个月后的凤凰涅槃,有欢送老兵的挥泪告别,有身居天山深处在坑道里掘进被覆汗流浃背和施工之外的异常寂寞,有高原筑路中不畏天险的艰苦卓绝和豪情壮志,有回到地方以后拼搏奋斗的成败得失和酸甜苦辣……朴素里的精彩,普通里的伟大,平淡里的辉煌,都被《英勇工兵“137”》这根纽带,串起了沧桑岁月里渐渐淡去的往事,使回忆再一次变得明朗、清晰、亲切、感人。<br> 其中有些资料弥足珍贵,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教育后代的教科书。我当时就想这些资料如果再不整理记录下来,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永远消失。现在有了这部书,部队历史的某些瞬间与辉煌,都犹如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细胞,一下子变得生动和富有灵性了。<br> 《英勇工兵“137”》从筹划到出版,没有任何组织的支撑和任何领导的授意,纯属我的自发行为。所以在采编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与难言之隐,只有我和我的家人清楚。为了这部书我去过乌鲁木齐、奎屯、北京、成都、郑州、洛阳、焦作、阳泉、深圳、广州、海南、天水、阿里、底雅、永济等城市和乡村进行采访,在完成20余万字写作的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精力录入、整理、编辑战友们发来的几百篇文章,而且要经过多道程序和修改才能趋于规范。很多照片在征集过程中更是费时耗力,因为我在报社当过摄影部主任,又编辑出版过几部书籍和画册,对照片印刷的要求很清楚,所以我在给对方反复说了照片翻拍和传送电子版原图技术要求后,在对方还是不能合乎我的要求时,就不得不让对方给我先快寄过来,待我翻拍处理后,再将原照快寄给他们,以致才有了今天书中已是最高像素的690余幅宝贵照片。<br> 由此一来,我几乎天天工作至深夜,生活无规律,最后导致胃出血昏倒被120拉进医院。半个月出院后又不得不“重蹈覆辙”,这都缘于工作量太大了。家人曾劝我放弃,生命要紧。但我别无选择,唯有实现目标,否则,死不瞑目。<br> 在编辑过程中,我常常被战友们的事迹和部队情结感动着。因为我当年在团电影组放电影,居住条件和生活都比较好,所以对基层连队的工作和生活体会不是很深,只是在一天天地看稿过程中,其中有4个方面让我感慨而无奈。<br> 一是我们是建筑工程兵,打坑道、修公路、盖营房,都是超体力的劳动。另外,居住环境又多是荒无人烟或高寒缺氧的地带,居住设施不是地窝子就是帐篷。长年累月,日复一日,比学赶超,争先恐后,以致于体力过早透支。但由于当时年轻,病患还没有发作出来,当离开部队以后,特别是农村籍战士,身体在部队里落下的病根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作了,至今有一些战友已经先我们而去。更有因为在坑道掘进中用风钻打眼时吸入过多粉尘、在高原缺氧情况下拼命工作等缘由落下病患的战友,回到地方以后导致终身疾患,至今还挣扎在病患折磨的度老状态中,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损失,这是我们团的战友们在为国家固边安防无私贡献青春后的一个难言苦衷。好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已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相信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较好解决。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因为他们曾经是我们的战友兄弟。<br> 二是我对我们团当年提拔干部的概念,在编辑二是我对我们团当年提拔干部的概念,在编辑这部书中被颠覆了。我原以为当年有些干部是通过花拳绣腿、投机取巧,或者关系被提干的,但自采访了原团参谋长李宗福等领导、编辑了原副政委马顺孝的《马啸西风》等等基层干部写的稿件后,我才清楚认识到,我们团当年的基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凭一步步实干干出来的,他们不但是战士中的佼佼者,而且是我们工建137团的脊梁。我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br> 三是由于接受过部队综合素质的教育,很多战友在离开部队后,通过自己发奋努力,都成了地方相关行业的领军人,事业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既带动了一方经济,又受到了社会尊重。他们是部队这座大熔炉里锻造出来的英豪,是工建137团的骄傲,是我们战友学习的榜样。<br> 四是我2016年1月31再到新疆乌市,随雷铭政委参加“工9团迎新春老干部座谈会”,当晚在原工9团政委郭焕然为雷铭政委接风洗尘的私人宴会上,郭焕然政委和我谈起采编这部书,很感慨地给我建议,有时间陪我去南山小东沟老团部附近的公墓凭吊一次,那里埋葬有我团因公牺牲的一些战友,我们既然要写书,就不能忘了他们。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那里有烈士陵园或者公墓的事,心里顿时酸楚楚的。瞬间,他们牺牲的场景在我脑海里幻化涌现。当年十七八岁的他们也是为了追梦,才让年轻的生命因一块坑道里掉下的石头、点燃导火索以后没来得及跑开炸药却因故突然爆炸、行车于盘山公路上不幸翻车、在山沟施工时山洪暴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参加火灾抢险等等而瞬间与战友们阴阳两隔,并永远离开家乡和亲人长眠在这里了。当时我想,这部书里一定不能少了他们的文字记录,便当即含泪和郭焕然政委碰杯,表示同意这个建议,抽时间一定去。可是,我2月2日去了一次老团部,2018年8月13日还去了一次,都因时间仓促而没能了却这个心愿。时至今天,我心中有愧,食言了,对不住他们的英灵。所以时值这部书收官之际,在此向他们道歉,向他们致敬,并期望他们和家人理解,我虽然没有去凭吊他们,但我并没有忘记他们,我替137团永远怀念他们!……<br> 年轻进军营,结下战友情;青春不复返,怀念无止境。<br> 时至今日,正是由于各位老首长和广大战友们的支持配合,才使这部被战友们称作“浩大工程”、被我的地方朋友称作我出书生涯中的“巨著”的《英勇工兵“137”》与大家见面。在此,特别感谢雷铭老政委、曾胜汉老团长、屈志荣副政委、王久明老股长等领导和齐卫东、李建昌、陈德乐等战友的大力协助,雷铭政委、李德、曹文建等战友的经济资助,裴玉龙、撖银章等战友的采编雅助。<br> 诚然,因我的知识和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加之我的联系范围、时间和精力等因素也有限,许多老首长和战友还是没有联系到。部队、个人的有些事和闪光点,也由于我的无知而被遗漏等等。在此都恳请战友们批评指正,我都将乐意接受。<br> 至此,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为子孙做好表率;珍惜生活,快乐健康地安度晚年生活,并不断为社会发挥余热。<br>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向各位老首长、老战友、作者们以及积极资助的战友和有兴赐目的读者们,致以崇高的敬礼和衷心的感谢! <br> <br> 宗公平 <br> <br> 2019年4月于渭南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