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医院开展夏季高温防治知识宣讲

涉县医院慢病管理中心

<h3>  夏季到了高温来袭,时值盛夏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急诊科贯彻执行涉县医院1693工作任务及急诊科一科一品的活动,为普及中暑夏季常见的意外急救知识,涉县医院急诊科李建国医生为人民群众讲解了一场急救知识科普讲座。</h3> <h3>  李建国医生通过精心制作的ppt向群众详细讲述了中暑的诱因、症状、分类、预防及急救方法。他强调一旦出现头晕、眼花、恶心、胸闷等症状,应该第一时间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的地方休息,补充水分。</h3> <h3>  讲解过程中群众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并与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与探讨。</h3> <h3>  此次活动还吸引带伤来参加的病人,我们的保洁阿姨也是听得十分入神,他们都说要把这次学到的东西告诉更多的人,为他们点赞👍</h3> <h3>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h3> <h3>  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眼花、耳鸣、头痛、恶心、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时患者体温多为正常或略偏高。</h3> <h3>  轻症中暑: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包括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偏低、心率加快。此时体温轻度升高。</h3> <h3>  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导致热痉挛,并可引起疼痛。</h3><h3> 热衰竭: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较严重,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休克症状。</h3><h3> 热射病: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热射病。</h3> <h3><font color="#b04fbb">  现场初步治疗:出现中暑前驱症状时,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在阴凉处安静休息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即可恢复;降温时,不要引起寒战,以使病人感到凉爽舒适为宜;肌肉的痛性痉挛不需按摩,否则会疼痛加剧。</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  降温治疗:环境降温:抢救现场必须通风阴凉,应及时将患者搬入室温&lt;20°C的空调间内;体表降温:用自来水或温水浸透的毛巾擦拭全身,不断摩擦四肢及躯干皮肤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同时配合电扇吹风。头部、颈部两侧、腋窝及腹股沟等大动脉可放置冰袋;体内中心降温:如体外降温无效者,可用4~10°C生理盐水1000ml灌肠,也可采用胃管内灌注冷生理盐水降温。无论何种降温方法,只要待体温降至38°C(肛温)左右即可考虑终止降温,但又不让体温再度回升。</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预防:1、老年人,首次热浪袭击的重点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等易患中暑者,在夏季应少外出活动,衣服薄而宽大,经常淋浴或洗温水浴;2、孕产妇:可采取高温期间尽力向每位孕产妇进行一次防暑知识教育,彻底破除不通风、不洗脸、不刷牙等旧的习俗,一旦孕产妇出现中暑的前驱症状如四肢乏力、口渴、头晕、胸闷、大汗、恶心等,应立即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凉水擦身,然后急送医院救治;3,室外作业、剧烈运动者:要适当调整作业时间,要有遮阳设备,补充足量水、盐,尤其由空调状态快速进入高温环境,以防发生意外;4,夏季坚持耐热锻炼,提高耐热力。</font></h3> <h3>  安全从细节做起。本次宣讲不仅帮助群众掌握了中暑应急处理技能,还增强了他们夏季户外活动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拉近了医院与群众的感情。</h3> <h3><b>谢谢观赏</b></h3> <h3>图文:李文芳</h3><h3>审核:张亚楠</h3><h3>签发:张亚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