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山西面食文化是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独树一帜又博采众长!故海内外早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的说法。</h3><h3>从古至今,经过发展完善,山西面食种类繁多、色泽鲜艳、味道独特,不仅冲击人们味蕾,更是每个山西人乡情的寄托!</h3> <h3>一、刀削面</h3><h3>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它与北京的炸酱面、河南的烩面、湖北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同称为中国五大面食,享有盛誉是山西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h3><h3><u>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象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u></h3><h3><u>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u></h3> <h3></h3><h3>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高粱面和成面团,让老汉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至今,晋中的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县,不论男女都会削面。后来,“凤阳”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建立明朝,这种“砍面”流传于社会小摊贩,又经过多次改革,演变为刀削面。<br></h3><h3><br></h3><h3></h3> <h3></h3><h3></h3><h3>到了清康熙年间,山西刀削面的一个分支“晋小二刀削面”,与一代廉吏于成龙结缘,其技艺和配方与文化融合,发展为高度文化性的的官府私房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存。
“晋小二”文化和技艺构成包括:一个传承故事;一种信仰,包括“天理良心、廉能卓异”等;一系列秘方,主要包括“卤料”等;一系列技艺,就是制作工艺,包括“三糅四醒”、“卤制”、“刀削长面”等;关于刀削面的诗词,咏面七言绝句、楹联等;关于祭祖拜师的一套宗教性仪轨:1.具有一般的传承中的诵读师门戒律、师傅训话和赐名;其拜师仪式不不光拜祖师爷,要丰富些;2.历史上“束脩六礼”仅见于文化性传承,此前未在“匠作行”发现这种;3.与众不同的“三拜三敬”、“首功课”、“向衣食父母送面乞巧”等。大大丰富了刀削面的内容共和文化。<br></h3><h3>附故事:晋小二刀削面自古以来流传千古,清代“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祖籍山西永宁州,自幼酷爱吃家乡的刀削面。他在直隶为官时,遇一刀削面馆开业,削面滑爽适口,回味悠长,店家热情好客,服务细微,经打问竟是老家常去面馆里的小二,欣喜之余泼墨题匾。晋小二刀削面从此食客盈门,名噪京城。</h3><h3> 晋小二刀削面(七言绝句 诗歌赞曰)
三揉四醒始为善
二尺托起白头山
五指拂出飞龙吟
一碗心香万家欢<br></h3><h3></h3><h3></h3> <h3>二、拉面</h3><h3>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拉面是山西的名产,为山西四大面食(另三种:抻面、拨鱼、刀拨面)之一。清末陕西人薛宝展著的《素食说略》中说,在陕西、山西一带流行的一种“桢面条”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陕西朝邑、同州为最。</h3><h3><u>其薄如韭菜,细似挂面,可以成三棱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断,柔而能韧。</u>这种桢条面就是现在山西的拉面。</h3><h3><u>人们寿诞生辰、聚友团圆时,常常要吃这种面,以示长寿和喜庆!</u></h3> <h3>拉面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风味。拉面的种类也很多,有大拉面、小拉面、龙须面及空心面等等。一般7扣以下的为大拉面,7扣以上的为龙须面,一般家庭做的为小拉面。大拉面的表演在太原街头巷尾并不鲜见,但“面食技艺团”的师傅们会进行绚丽夺目的表演!他们为了美观和营养,把面团和成了绿色的蔬菜面,抻开,卷起,再抻开,再卷起,如此数扣之后,师傅们将拉好的面放在撒满面粉的几案上抖开,而后两手像搭毛线般地将面抻开并抖动着。整个景象就如碧绿的瀑布哗哗泻下一般,蔚为壮观。当拉好的面已如丝般纤细,这已是龙须面的标准了。<br></h3><h3>传说“龙须”是古代皇帝的赐名,可能因为这种拉面细如须发,不绝如缕的原因。由于抻面姿势优美,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入口香软可口,故而得此名。<br></h3> <h3>吃拉面的感官:席卷在风中的那一道浅香,柔柔地蔓延在阳光中跳跃着的尘挨之中。那酥脆的肥美的肉,柔软的,多汁的,醇香的汤水,使咸香中弥漫着一丝清甜!极富弹性的面条在香气里穿梭,吸饱了那肉汤之后,散发出特别的面的美味。吃上一口,滑过唇齿之间,盛开着倾城的绝对味道!这味道中还夹杂着香菜的新鲜,实在是极为好吃的享受!<br></h3> <h3></h3><h3></h3><h3>三、河漏面
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北京抻面、山西刀削面齐名。河漏面的叫法多种,如河捞、疙豆、河漏子等,是北方古老的大众面食。在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均有其踪迹,是城乡人民最喜爱吃的面食,制作简单,吃法与口味多样,但制作时必需要有特制的河漏床。把和好的面投入特制的河漏床(中间有圆洞,下方有孔,上面有与圆洞直径相差略小的木柱圆形头伸入洞中挤压)迫使面从下方均匀的孔内下到锅里,整个河漏床用杠杆原理,横跨锅上。待面压到一定长度,用刀从下方把面条截断,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四、拨鱼</h3><h3>山西面食之一,面头尖,中间粗,呈小鱼肚形状。口感柔软、筋滑、爽口。
把和的很软的面放在一个带把面板上,一手端面板,一手用铁制筷子或木筷子一根一根往下拨入锅内,如小鱼在水里跳跃。</h3><h3>这种面柔软绵滑,易于消化,配上荤素浇头或打卤即可食用。
</h3><h3><br></h3><h3></h3><h3></h3><h3></h3> <h3></h3><h3>拔鱼也叫剔尖面,那么筋滑爽口的剔尖面是怎么发明的呢?这个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元朝了,相传当时的统治者为了防止人们反抗,像秦始皇一样,把天下刀兵都收了起来,统一看管,老百姓家里也不让有铁器,大概十几户人家允许有一把菜刀,通常是放在保长家里,到了饭点儿,去保长家里拿菜刀,大家都要做饭,可是只有一把刀,那剩下的人家怎么办?也不能不做饭,不吃饭啊。<br></h3><h3>劳动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活人也不能让尿给憋死,大家就开始琢磨能不能不用刀做饭,而山西又是面食之都,大家天天吃的就是面,于是乎,就把和好的面放到碗里,用筷子剔到锅里,捞出来,一吃,味道还不错,从此,面食家族就多了个剔尖面。</h3><h3>又一传说:相传在唐贞观年间,李世民的叔妹世姑在绵山诵经修行,还采药为附近乡民看病。一天,世姑为一患病老妪边配药,边做饭,因为自幼生在皇宫,那里会做饭,和面时软了加面,硬了又加水,最后还是将面和的稀软,她急中生智,用一根尖头筷子试着往开水锅中拨,竟然拨成粗细均匀得一根根面条,送给那老妪吃,老妪吃得上口,就问世姑:“孩子,这叫什么?”世姑因心慌,将这听成你,此时,世姑已身入空门,不愿说出真名,就说出乳名:“叫八姑”老妪误听为“拨股”,就有了拨股之称,面条呈两头尖,所以又叫“剔尖”。<br></h3><h3></h3> <h3>五、揪片</h3><h3>又称掐疙瘩,也是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家常面。当地人讲究在婚嫁时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名谓"岁数掐疙瘩"。结婚时的年龄为多少就吃多少片。这里的"片"是指半成品而言的,即用一小瓢面和好后擀成圆形,切开对折,然后根据岁数先切成大片,再将大片用手分别揪入沸水锅内,捞出后约半饭碗。</h3><h3><u>吃此饭有岁岁平安之意。</u><br></h3> <h3>六、莜面栲栳栳</h3><h3>莜面栲栳栳在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隋末唐初。据说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就用这道面食犒劳三军,栲栳就是由“犒劳”演变而来。<u>现在人们赋予它“牢靠”,“和睦”等寓意,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多以此进餐!</u></h3><h3>莜面的制作: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然后像蒸馒头一样蒸熟,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h3><h3><br></h3> <h3>七、和子饭</h3><h3>又称和则饭、也称和和饭,在晋南一带也称米淇。是晋、陕地区比较长见的著名的传统小吃,当地居民的早晚餐食谱中最常见的。<br></h3><h3><u>它寓意“全家福”。</u></h3> <h3>八、窝窝头</h3> <h3></h3><h3></h3><h3></h3><h3></h3><h3>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br></h3><h3>而且山西人对面食有种特殊的情节,在外游子总是抱怨外面的面不如家里的地道,正宗,归结一点,外面的面不如家乡的味道!对于山西人,面粉的意思是红面,白面,莜面,荞面……面条的意思是拉面,刀削面,剔尖,包皮面,手擀面,焖面,河捞面……面食的意思是面条,馒头,花卷,包子,饺子,糖包,猫耳朵,莜面栲栳栳,灌肠,托叶子……</h3><h3><u>对于山西人,</u><u>醋是舌头尖上的回味,面是心尖尖上的宝</u>贝。<u>面条得是手工的,焖面得是铁锅的,饺子皮得是手擀的,栲栳栳得是蘸着杂酱的,这不是偏执,只是如果不这么做,那就不是家乡的味道了。</u></h3><h3><u>“一样面百样吃”,即使用单一的原料,勤劳朴实、崇尚节俭的山西主妇也能创造出丰富的面食品种。说到底,山西人的性格就如同面一样,温厚而淳朴,慢热而踏实。</u></h3><h3><br></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