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七个月记

vivi小榭

<h3>2019.6.25陈泰佑两岁七个月。</h3><h3> 他有时躺在我的怀里,我告诉他以前你的脚丫妈妈一只手可以握住两只,现在脚长这么大。以前腿这么短,现在这么长。以前可以一个手臂抱着你,现在都抱不动了,这么重,他欣喜的笑着,骄傲的说我有这么大力气。洗澡的时候,我说蹲下洗屁屁,你小时候我说蹲下你就夹着屁股,不知道蹲是什么意思,有时还会蹬蹬的跑开,他听了咯咯笑,现在竟然把这当成了段子,每次洗澡都会说我小时候怎样怎样…哈哈笑。</h3><h3> 长大可能对于孩子可能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吃饭时他爱说小宝宝都不嚼直接吞下去,我有牙齿,嚼嚼嚼!小宝宝不会说话,他总是哇哇大哭。自己能干的事情就要和小宝宝对比。</h3><h3> 同时又对比他大的孩子充满了崇拜,上次亲眼目睹了庄园哥哥理发,洗头理发再洗头,整个过程他专注的观察,回来一路上都在重复他的发现:庄园哥哥理发时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就这样,学着哥哥的样子,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哥哥也因为有果果前来参观更是摆出大哥的样子,本来也是不愿理发的,有了崇拜者也是克服心里困难的动力。有点像明星和粉丝关系。那天晚上果果也一动不动的让我修剪了前一天歇斯底里留下的参差不齐的头发。</h3><h3> 对于自己的玩具他可真是心爱,上次买了飞机连玩三天,不允许小朋友碰一下,每次出门都要带着,我问他:“你很喜欢自己的飞机,如果小朋友看到肯定也很感兴趣,可是你又不同意,出去玩本来就是开心的,每次都因为飞机闹的不愉快,你自己决定带出去还是放在家。”他想了想:“我决定放在家”。因为给了他足够的尊重和权利,有时出去他也想玩别人的玩具,他说我想和他交换,有时对方不同意,我说那怎么办,他说那就玩自己的玩具,他知道正如别人想玩他的玩具要经得同意才可以。 </h3><h3> 有时玩具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他会推到或打小朋友,我会训他,可能他也很苦恼,晚上回家抱着他:“对于小宝宝,他们太小了,一推就会摔倒,他们很疼,你直接把玩具藏背后或者开来就行,他们追不上你的。和你差不多的小朋友不用上去就打,你会说话了,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拿走就行。”他叹了口气:“他们还是要拿我的玩具。”“你可以勇敢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这是我的玩具,要经过我的同意,他们就会帮助你”,他眼睛一亮,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就站在旁边。过后他还是担心玩具的问题,我说你先试试这些办法,不行我们还可以一起想办法,再说不是还有我嘛,我可以帮你拿回来。洗澡时我说洗头吧他说等等,我在想小朋友拿我玩具,刷牙吧,他说等等,我在想小朋友拿我玩具的问题。可能他在反思,可能他在想更好的办法,也可能很困惑…因为他总说这是我最心爱的玩具!</h3><h3> 孩子就是天使和魔鬼的共同体,发脾气,哭闹,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有时我也会被打败,会对他吼,那天直接把他扔在沙发上,让你哭个够,其实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情绪会词穷,不能用正确的词去形容他内心的感受,而他就用哭闹来告诉我:你不是我,你不懂我的感受。这就是常说的话要说到心里去。有时因为自己身体不适,睡眠不足,心里的烦心事,面对孩子的哭闹耐心变得不足,孩子又及其敏感会因为我的语气,态度,无力的宣泄着他的情绪,孩子的事无小事,在我们眼中一件小事对于他们可是大事,比如冰淇凌掉了一小块,积木倒了,火车的钩子掉了,不小心翻烂了书,一旦出现问题他们的情绪脑立马反应,他们无法接受,大哭大闹发脾气,我们总是急于在孩子生气的时候解决问题,往往事与愿违,等他们冷静以后,温柔的讲述事情的经过并告诉他们解决的办法还有因为自己生气要承担的后果,往往收效不错。这时也是培养他理智脑的最佳阶段,很多成人也是遇事只会生气,全是情绪脑的体现,那是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许哭,或者斥责打骂,从来没有给我们宣泄情绪的机会和控制情绪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来没有让理智脑出现过。通常面对孩子的发脾气,我们第一反应就是我需要管好我的孩子,而不是对自己说,“等一下,我需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回应孩子。”放低音量温柔说话,相信温柔的力量!</h3><h3> 盘点一下经常玩的游戏:剑和盾牌:他的一本书上有个骑士手拿剑和盾牌,他问我这是什么,我给他一把尺子当剑书当盾牌,讲述了他们的作用,于是特每天都要刺死我,于是又延伸了怎样施救,检查瞳孔,鼻息,心外按压,玩的很开心。炸弹:一个小纸团,他是特种兵我是毒贩,扔到我身上,就受伤了,我要变成伤员无法动弹,他再来一个爱的抱抱就给我治愈了。隧道和轨道:积木或书搭成隧道,车辆来回穿梭,他要黑黑的再把隧道的门挡上,床上地上要么书要么今天铺成轨道各种车辆同行,男孩最爱。土:拿着挖掘机挖,种树,画画,天天玩,玩不够。讲故事:天天讲,我都快成故事大王了,随口都可以编好几个,以前《好忙的小屁孩》,后来各种工程车,他现在会让我讲具体的比如《挖掘机挖球》,以前都是讲个大吊车的故事吧。《恐龙》也是不理口,一天讲十几个,在家讲,外面也要讲,现在好多小孩一见到我就是阿姨今天讲什么故事,成了会讲故事的阿姨。踢气球:把气球当球踢,弹力浮力十足。角色扮演:当什么怎么玩都是他定。捉迷藏:以前他不会玩,我藏会拿着陶笛,让他通过声音找我。有时不藏了我吹一声说改上厕所了,两声该睡觉了,再换个声音该吃饭了,按照指令做动作。照镜子:我俩坐在地上看着镜子的小孩,随便说小时候,随便逗他玩。手电筒:找蜗牛,虫子,禅。车站接人:让他现在高一点的地方,妈妈去车站接果果了,果果,他回答唉!抱下来。也适合多人玩。捞鱼:小孩站在低矮的地方,说落水了,问他们是什么鱼,抱着头一个一个捞上来,多人玩很有趣。</h3><h3> 其实玩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真心的陪他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