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红色传承</h3><h3> 文图/李飞翔 配诗/马艳红 </h3><h3> 焦作市文化援疆代表团到达哈密后,兵团十三师红星四场即安排我们实地参观,红星四场副场长宋鹏飞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离不开深入生活,为了创作更加接地气,要安排去看看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让大家知道红军是如何进疆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要安排去看看红星二场的军垦博物馆,让大家知道军垦战士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建设新疆的;要安排去看看地窝子旧址,让大家知道当初进疆的军垦战士的居住环境;要安排去看看英雄之城伊吾,让大家知道伊吾保卫战的战斗精神。</h3><h3> 通过参观,焦作的艺术家们不仅有了理性认识,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大家幽默地说,实地参观让我们写诗更有激情、书法更加飘逸、绘画更加出彩、摄影更加美丽。</h3> <h3>西路军进疆纪念园</h3><h3><br></h3><h3><br></h3> <h3> 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坐落在哈密市,是为了纪念西路军余部在李先念的率领下抵达星星峡,与中共中央代表陈云会合进入新疆而修建的。 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占地15亩,采用仿古园林建筑格局,是集纪念和观赏于一体的胜景之地。纪念园正门正中是西路军纪念馆,陈云、李先念紫铜像居纪念馆中央,衬以星星峡山谷油画。馆内四壁展出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会合星星峡,返回延安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部分实物。</h3><h3> 纪念园的主体是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碑,纪念碑造型为一红军战士头戴八角帽,身背大刀,右手握钢枪,目光炯炯,注视前方,充分显现了西路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尊被人们寓意为"西路军魂"的铜像基座高3米,宽4米,铜像造型高6.2米、重5吨,用晚霞红大理石饰面。基座正面铭刻着汉文碑文,背面为维吾尔文碑文。碑文共622字,记述了西路军战斗历史及英雄业绩,颂扬了西路军坚持革命的英雄气概和为党为人民的献身精神。主碑前方是一块长12米、高1.5米、倾斜面2米的黑色大理石饰面,上面是陈云同志亲笔题写的"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碑"碑名。此外四组浮雕相对独立,又有机的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西路军英勇悲壮的历史画卷。</h3> <h3>【七律】参观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有感</h3><h3>马艳红</h3><h3>红军西路进新疆,浴血牺牲为国殇。</h3><h3>难忘当年思壮志,皆言前辈好儿郎。</h3><h3>战歌一曲诗情有,豪气三千岁月长。</h3><h3>此处立碑来纪念,天山见证不寻常。</h3> <h3>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h3> <h3><br></h3><h3> 哈密红星军垦博物馆,位于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红星二场组建于1953年,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是先于兵团成立的团场之一。目前,团场保存着新疆范围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窝子遗址、红星二渠、红星俱乐部等8个红色文化资源。博物馆中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一把把旧铁犁都在无声地述说着一段平凡而伟大的历史。</h3><h3> 随着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述,我们的思绪也逐渐被带到了那个年代.....</h3><h3> 六十余年前,革命先辈们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导下和平解放了新疆,先辈们不辞辛苦在长途行军之后,消灭了敌对势力,之后又紧锣密鼓投入了新疆的生产建设中。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泪铸造成永久的史诗,让我们颂唱。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年他们的遗物,无论是军队指挥者的行军笔记,还是他们当年作战的武器,无论是他们生活用的工具和设施,还是馆内当年那燃烧岁月的珍贵影像,都让我们仿佛目睹了他们当年的经历,我们仿佛能从眼前的珍宝面前经历他们当年那风萧萧,马烈烈的光辉岁月,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挥动锄头淌下的滴滴汗水。</h3><h3> 著名诗人艾青这样写道:“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海市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是的,老军垦们喜欢这里,我们喜欢这里,军二代、军三代喜欢这里。给我们讲解的就是军三代的姑娘,她告诉我们,她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对这里已经是血浓于水的情感了。在我们路过一段葡萄地的时候,她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是她家的葡萄园,爷爷和父辈们都是在这里劳动的。</h3><h3> 正如毛主席在命令中所指导的那样:“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如今的哈密如同瀚海明珠一样屹立在新疆,它是军垦人的骄傲! </h3><h3> </h3> <h3>地窝子旧址</h3> <h3><br></h3><h3> 红星二场地窝子遗址是目前新疆范围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整建制地窝子遗址。该地窝子始建于1950年,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六师四十七团的一个连队进疆后集体转业后居住遗址,是开发新疆、开发哈密的历史见证,这样的地窝子战士们一住就是10年,是兵团人居住历史的记录,也是兵团人艰苦创业的历史丰碑。昔时的荒滩戈壁在“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军垦战士手中变成了绿洲,一片片的人字形芦棚、一排排地窝子变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这一幕幕都离不开军垦战士们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h3><h3> 在兵团屯垦戍边的史册里,地窝子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有人曾这样表述兵团人曾经住过的地窝子生活:</h3><h3> 大雪覆盖的地底下,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地窝子里,土坯垒的炉子里,红柳疙瘩柴熊熊燃烧着,炉子上的铁炉圈烧得通红,火舌蹿进也是土坯垒的火墙,发出隆隆的响声,隆隆声里荡漾着融融暖意,衬托着地窝子的静谧。</h3><h3> 站在风景之外,看到的是诗意和美丽;走进风景之内,才会深深体味兵团人的困苦和艰辛。20世纪50年代,开荒生产的军垦战士面对的是人烟稀少的万古荒原,既无民房又缺帐篷,但有芦苇遍野。战士们砍伐芦苇,搭盖棚子,挖地窝子,以芨芨草覆盖,聊以藏身。但草棚子并不足以避风雨,下雨时,地窝子里也下雨,雨止了,地窝子里还要继续下一阵。下雪时,晚上睡觉,早晨起来被子上也覆盖一层冷雪。但军垦战士天生有一股子乐观主义精神,称地窝子为“大漠行宫”。给我们讲解的兵三代姑娘诙谐地告诉我们一个顺口溜:地窝子好,地窝子强,地窝子冬暖夏又凉,看上去一片荒野地,到房顶还不知脚下是营房。</h3><h3> 当时,有民谚描述地窝子:“新疆好,新疆好,住的房子三尺高,下面顶着四根棍,上面盖着芨芨草。”然而,就是如此简陋的住所也很紧张。据介绍,有一种叫“公共洞房”的地窝子,条件好一些,主要是让新婚夫妇轮流居住的。只要在在公共洞房的门口贴着红色的“喜”字,就怎么这个地窝子是新房了。</h3><h3> 在参观中还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甘肃老兵的媳妇来新疆看丈夫。十多天路途的颠簸已经很累,顾不上看自己的新房,就呼呼睡了。第二天醒来,她出去转一圈后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家门。放眼望,一片像坟墓一样的土堆一个挨着一个,阴森吓人。她感到恐惧害怕,竟然如同孩子般哭了起来。当老兵找到自己的媳妇时,她媳妇哭着说,“这哪是人住的地方,进去就好像进了坟墓窟窿。”</h3><h3> 这时连长、营长来了,他们与老兵夫妇一起到各家串门,当老兵媳妇看到妇女排住的是地窝子,连长住的是地窝子,营长住的是地窝子,而营部也不过是一间废弃的羊圈时,她没再犹豫,没再哭泣,而是毅然加入到拓荒者的行列之中。第二年,她和老兵生了个儿子,取名就叫“地窝子”。</h3><h3> 几十年来,经过几代兵团人的艰苦奋斗,绿洲正在延伸,城镇正在崛起,住所也经历了地窝子——干打垒——砖瓦房——新楼区的演变。时至今日,地窝子虽已尘封在兵团人的记忆里,但艰苦创业的兵团精神却值得兵团人,值得援疆干部,值得全国所有的人代代相传。</h3><h3> </h3> <h3>英雄之城伊吾县</h3> <h3> 伊吾县是新疆最东部的县域,位于哈密东北,四周高山环绕,地势险要。用当地人的话说"一个馕饼子就可以滚到底"。在路上,大家开玩笑说,“伊吾”,是不是就是“你我”。</h3><h3> 别看伊吾县城小,这可是一座英雄的县城。著名的伊吾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解放军第16师第46团的一个连驻守该城。3月下旬,在原哈密专员、国民党特务尧乐博斯指挥下,原伊吾县县长艾拜都拉纠集700余名匪徒举行叛乱,于29日包围伊吾城,向驻城解放军发动进攻。此时,伊吾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已被切断,第16师主力距伊吾200余公里,第2连指战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决心誓死保卫伊吾,挫败匪徒"三天拿下伊吾"的计划。战斗的第一天,熟悉地形的匪徒抢先占领县城南北两个山头,居高临下,对第2连驻地构成严重威胁。为争取主动,第2连派出4个加强班,经激战,夺回两个山头和几处碉堡,巩固了伊吾城的防御阵地。根据实际情况,第2连采取坚守待援,班自为战,人自为战,相互支援的战术,将主要兵力配置在各制高点,机动小分队驻守在营房。激烈战斗接连不断,匪徒数十次进攻均被击退。4月5日,数百名匪徒向伊吾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战斗从凌晨3时持续到上午8时,第2连坚守住了阵地。增援部队抵达伊吾东南十几公里处时遭叛匪伏击。指挥员没有得到关于伊吾的真实情报,而轻信"2连全都完了"的传言,带援军于14日撤回沁城。此后,第2连孤军奋战,连续打退匪徒7次猛攻,给其大量杀伤。5月初,第16师司令部获悉第2连仍在坚守伊吾的准确消息,立即派出两个营增援。7日,援军攻占伊吾城外的黑山头,捣毁叛匪巢穴。围城匪徒见大势已去,纷纷逃窜,第2连乘胜出击,与援军会师。随后,对继续顽抗的匪徒穷追猛打,彻底歼灭了这股土匪。为表彰第2连坚守伊吾城40天的英勇事迹,西北军区授予该连"钢铁二连"荣誉称号,指挥该连作战的副营长胡青山授予被"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受到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嘉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