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永远是年轻——走近苗晓红的飞行人

☆《军休之友》

<h3>追梦人永远是年轻 </h3><h3>——走近苗晓红的飞行人生 </h3><h3> </h3><h3>作者:栾远军 胡显祥 莫健 </h3><h3> </h3><h3>6月12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爱国情 奋斗者》版块,以5分钟时长报道了82岁女飞行员苗晓红,在时隔30年后驾驶飞机重返蓝天的先进事迹。称赞她:初心不改,情系蓝天,一辈子做蓝天的女儿;敢为人先,挑战自我,老有所为,永做追梦人。 </h3><h3> 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有的是苗晓红亲朋好友,更多的是与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当看到镜头里这位一头银发、精神矍铄、声音响亮、快言快语的老太太,从干净利落地起飞、转弯、爬坡、到平稳地降落,无不为之肃然起敬,为之喝彩。也有观众为她捏了一把汗,默默地为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送去祝福,万一有个闪失? </h3><h3>其实,熟悉苗晓红的领导和战友却信心笃定。他们不会担心苗晓红驾驶飞机会抖,也不会担心她动作迟疑。因为他们对她实在太了解了,这位曾有过近5000飞行小时经历的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素质过硬,心态年轻,从穿军装到脱军装,从未间断过蓝天梦,从未停止过飞天的步伐。 </h3><h3>新闻一经播出,观众和网友们的追梦热情瞬间爆燃。呵!82岁的老奶奶都敢这么玩,都能这么玩,我们要说不行,岂不是弱爆了。——年轻人如是说。 </h3><h3>呵!80多岁还能开飞机。你看人家那神情,那动作,这叫一个潇洒依然,青春不老。我们,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除拼搏奋斗不能言放松!——中年人如是说。 </h3><h3>呵!这老太太,真是鲲鹏展翅,老骥伏枥。我们是她的同龄人,我们也不能服老,也要绽放同样的光彩。——老年人如是说。 </h3><h3>当苗晓红驾驶飞机平稳落地后,前来为她加油鼓劲的女飞姐妹们上前拥抱,手拉手,不约而同地唱起了“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水兵爱大海/骑兵爱草原/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 </h3><h3>这歌声传出了好远,这歌声飞向了蓝天。 </h3><h3>这首歌,苗晓红爱唱。凡是有适当的场合,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唱出声来。这首歌,已融进苗晓红的血液里,她唱了一辈子,从加入新中国女飞队伍开始唱到退休,从旭日唱到夕阳。 </h3><h3> </h3><h3>蓝天娇子 </h3><h3> </h3><h3>1956年5月,苗晓红在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事迹感召下,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瞒着家人报考飞行员。经过层层选拔,严格考核,她荣幸地成为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进入空军第五预校学习。预校的训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谓 “炼狱”。思政养成、军事训练、体育训练都是超常规的,跟男飞行员一样的训练强度和考核标准,因为飞机是不管你性别的。每天除8小时训练,晚上还经常演练紧急集合、急行军。腿脚肿了,手掉皮了,肩膀出血了,无怨无悔。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只要能上天,做什么都值得!打“滚轮”最叫劲,一次要打100多,连打4组,晕得能让人把苦胆都吐出来,她咬牙坚持,再坚持。因为她深知党和军队赋予她们这些天之娇子怎样的重托,唯有千磨万击,唯有浴火重生,才能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1956年12月8日,鉴于苗晓红的突出表现,预校党组织批准她和其他3名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对苗晓红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她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热情投入到空军二航校的飞行学习当中。她离冲天一飞的梦想越来越接近了。 </h3><h3>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在追梦的道路上,不是总有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曲折和磨难。1958年春,受整风反右运动的影响,苗晓红因姑父是资本家,有关部门确定她调整工作岗位。可谓晴天霹雳!飞天之梦还没开始就要破灭了,在沉痛打击面前苗晓红几乎要崩溃了。然而,苍天不负有心人,就在苗晓红准备接受去学气象的事实之时,她的中队长陈志英,这位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创出诸多“第一”的女飞领军人物,为她据理力争,使她重新获得了飞往蓝天的通行证。 </h3><h3>起死回生地过了第一道坎,更大的考验紧随其后。1958年4月1日,苗晓红正式开飞的第一天,就让飞机拿了“大顶”(机头冲下机尾翘起), 她顿时吓傻了眼,不知所措。事故的阴影缠绕着她,在患得患失情绪下,她不敢做动作,迟迟放不了单飞。苗晓红的蓝天梦再次徘徊在十字路口。还是在党组织和战友们的细心帮助下,还是在苗晓红心中那飞天梦想的噬咬下,终于她走出了阴霾,向着蓝天飞去。 </h3><h3>从1958年放单飞之后,苗晓红终于和祖国的蓝天融为了一体。她纵情地飞着,与蓝天白云为伴,俯瞰祖国美丽河山。她开心极了,幸福极了。正如她在电视镜头里说的那样:能驾驶飞机在天上为国家做事,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h3><h3>从1958年到1988年,苗晓红飞行30年,近5000小时,安全无事故。她曾驾驶飞机,在国庆10周年的前夜,两次绕飞天安门广场。她曾在超极限气象条件下,驾驶三叉戟飞机执行送老红军进京抢救的任务。1988年3月8日,《解放军报》特别报道了这次历险记。她还执行过险象环生的救灾任务,1963年河北地区遭到特大洪水,苗晓红等人接到为灾区空投物资的任务。天气条件非常差,云高只有100多米,别说空投,飞行都很困难。苗晓红机组紧密团结,沉着应对,精心操作,将飞机高度降低到八九十米,出色地完成了救灾任务。 </h3><h3>尽管这期间,她也因恩师陈志英不幸牺牲而悲伤过度,一对双胞胎流产了。在危险和伤痛面前,她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作为蓝天的女儿,她始终坚守了“忠诚无畏、崇尚科学、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女飞精神,始终坚守着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蓝天之梦。 </h3><h3> </h3><h3>初心不改 </h3><h3> </h3><h3>1988年,到了女飞员停飞的最高年龄,苗晓红不得不告别她深爱的飞行事业。她是那样地难舍难分,她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熟悉地不能再熟透地仪表盘,一幕又一幕地回忆着印在脑里,刻在心里的翱翔蓝天的画面。她暗下决心:“没有了操作杆,手里还有笔杆,不能飞了,我还能写。” </h3><h3>她说:中国妇女飞天己有100多年的历史,己有500多名女飞行员翱翔蓝天,她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她们的事迹是一笔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我要将它们挖掘出来,传承下去,为党的航空事业做贡献。 </h3><h3>此后,苗晓红在曾经是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的丈夫何孝明的鼓励指导下,开始续写她的蓝天女儿梦,报效祖国情。 </h3><h3>经过8年多的埋头写作,1998年她完成了《我是蓝天的女儿——一个专机女机长讲述的故事》的创作,2000年12月由蓝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空军政治部作为传统教育教材下发飞行部队,飞行人员人手一册。该书在社会上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报刊包括国外的华文报刊也刊登了该书内容。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你”节目中介绍了她的简要事迹。她被空军评为2006-2007年度先进离退休干部。 </h3><h3>之后,她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一书的创作,2011年9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不仅社会反应很大,多家报刊连载、转载,北京、河北等电视台录制了专题片。同时得到了空军领导和机关的肯定和鼓励,空军政治部购买了1000册,并专门派人到她家慰问。苗晓红还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空军举办的“纪念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首飞60周年”的活动,受到了许其亮等空军首长的接见。 </h3><h3>当写到第6本书——《昨日天娇——中外早期妇女航空史话》,也就是在她80岁的时候,一个强烈的念头在她心中萌发出来。“我在搜集资料和创作的过程中,发现国外有不少高龄女飞行员仍在蓝天翱翔。法国飞行员马尔旺,80岁开始学习直升机,86岁还能从南希飞到巴黎。我想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得到!习主席要求我们要当追梦人,要讲好中国故事,要有作为敢担当。我想通过我的挑战,激励和鼓励年轻人。 </h3><h3>“我还要飞!”当这个念头一经点燃,就像有一团火在苗晓红心中燃烧着、激荡着。 </h3><h3>重返蓝天 </h3><h3>机遇总是属于那些为追梦而不懈奋斗的人。在今年初的一次聚会上,有一位20多岁的香港女孩,告诉苗晓红她要驾驶自己的飞机,由北往南穿越美国全境。苗晓红要“飞”的念头再也让她坐不住了。脱口而出:“我也想飞!”在场的新华社记者对此事很感兴趣,对她的想法非常支持。女飞姐妹刘凤云和她的飞行员丈夫韩郑也积极支持她,回来后,他们便与北京华安通用航空公司康建生董事长联系。康董事长早就认识苗晓红,也曾向她发出过邀请,但因当时出书时间紧,没有成行。现在旧话重提,康总非常高兴,表示一定大力支持。 </h3><h3>一场为着超越自我,圆梦蓝天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始了:刘凤云和韩郑充当联络员和辅助教员;航空公司安排机型和教员。一切都在为了一个圆梦之旅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家人们在为她有丝担心同时,更多的是为她加油打气,提供一切保障。 </h3><h3>作为主角的苗晓红自是像上紧了发条的机械一般,环环相扣,咬和转动。先是恢复体力:每天早晨起床前做上肢运动,胸前绕圈,以便让上肢灵活起来;绕着单元楼走路,以便让骨折过的右腿,换过股骨头的左腿,增加力量;做十指操,让手指协调灵活;做深呼吸,增强心肺功能。经过3个月的严格科学训练,苗晓红的身体状态达到了C级要求。然后是飞机座舱平面图和飞行数据记忆和掌握,苗晓红了然于胸。 </h3><h3>一切准备停当,5月21日,平谷石佛寺机场,试飞。机型泰克南B-10PJ,是款上单翼轻型飞机,苗晓红之前没有飞过,她在航校飞的是雅克-18,到部队后飞的是里-2和三叉戟,都是下单翼。不过,有着多年开大飞机的功底,在教员的指导下,苗晓红很快就完成了座舱实习。接着是体验飞行,苗晓红细心观察教员每一个动作的轻重和切换。下午练习飞行,上升、800米高度平飞、下降,苗晓红在教员指点下,完全掌握了这架飞机的操作要领。 </h3><h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h3><h3>5月28日上午9时,平谷石佛寺机场,蓝天白云,静静等待一位自己的女儿,再度飞向她的怀抱。苗晓红来了,她身穿洁白的飞行服,信心百倍地走来。开车、滑行、起飞,苗晓红再次冲上了云霄!大地在她脚下,白云与她伴舞。此时的苗晓红,情不自禁地想高唱“我爱祖国的蓝天”,她想大喊一声:祖国啊,你的女儿也上来了,你82岁的女儿苗晓红也上来了!她心中的报告祖国听到了,蓝天见证了。 </h3><h3>这一飞,虽不说是惊天动地,但绝对动静不少。6月20日上午,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副局长李中水,海淀区副区长张若冰等领导专程到苗晓红家中看望慰问。李中水副局长对苗晓红说:您这一飞,带了个好头,为了梦想,敢于超越,这种斗志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h3><h3>苗晓红回答道:感谢组织上的关心和鼓励,在追梦蓝天的道路上我不会停步。我下一个目标是92岁还能飞,飞我们国产飞机。 </h3><h3>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一头飘逸美丽的银发,在幻化着,在升腾着——“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h3><h3>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苗晓红就是这样的追梦人。 </h3><h3> 追梦人永远是年轻! </h3><h3> </h3><h3>(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