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来源:大家医论</h3> <h3><strong>只要提到养老和社会福利,都会提到在欧洲、美国和澳洲,因为他们没有所谓的长期卧床的老人。</strong></h3><br><h3>相对地,在中国的老人医院呢?不必多说,长年卧病在床、无法行动,正在做中心静脉注射或经肠道营养的老人不计其数。<strong>为什么其它国家没有卧床的老人,而中国会那么多呢?</strong></h3><br><h3>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也无法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由于年轻时候落下的疾病到了老年就完全爆发了,只能选择去住院,或者在家长期卧床。<strong>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再重的病也得看,这不仅仅是出于子女的孝心,也是整个社会从古至今流传的习俗</strong>,所以即使无法进食、无法说话,也必须想办法让老人能活多久活多久,所以就会选择肠道营养或点滴等人工补充营养的方式为老人延命。</h3><br><h3>而在欧美人的普遍认知里,老人到了临终期会自然而然失去食欲,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使用经肠道营养或点滴等人工补充营养的方式为老人延命,也就是干涉他人的自然发展,反而被视为一种侵害人权与伦理的行为,更会被认为是在虐待老人。</h3><br><h3></h3> <h3>当地并不会在老人开始无法进食时,给与经肠道营养或点滴,就算发生感染引起肺炎,也不会施打抗生素,仅投以内服药。<br><br></h3><h3>单刀直入地说,<strong>大多数的患者在进入意识不明的长卧状态前,就自然地寿终正寝了,这样的社会不会制造出长期卧床的老人。</strong></h3><br><h3>和国外自然寿终正寝的方式相比,中国的老人临终医疗,在患者已经不省人事的状态下,还要用点滴或经肠道营养来让肉体继续活下去。</h3><br><h3>不过,在国外,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比在中国短很多,心肌梗塞大约五天、乳癌或骨折则在手术当天就会出院移往照护机构。但也因此,形成许多复健不完全而落入轮椅生活、检查不完全等各种问题,照护之家在无形间也被迫背负原本医院负责的范围。</h3><br><h3>比如,在人权福利大国瑞典,入住照护院所的老人,通常也会在同一机构中进行安宁照护。<strong>并不像中国一般,视病况移送到其它院所或医院。</strong>例如发生肺炎时,患者通常只会服用医师开立的内服药。视症状轻重,在中国的做法下原本有痊愈机会的患者,<strong>在欧美的疗养院中很可能会撑不过去。</strong></h3><br><h3></h3> <h3>而医疗环境则取决于该国本身的医疗制度,想要实现理想的医疗可说难上加难。瑞典的老人医疗可能介入得太少,但也有其优点所在。<br><br></h3><h3>在人生接近终点,已不再进食的人,医院也不会用点滴或经肠道营养干涉,患者就以自己能吃得下、喝得下的量为主,让生命依循自然的脚步逐渐枯萎、回归。和我国可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h3><br><h3>当入住者过逝后,医师也没有必要火速赶到现场,遗体会保管在欧美的照护院所中二至三天,医师在这期间内过来确认死亡开立证明即可。</h3><br><h3>原本畅谈君心想,瑞典不做延命医疗,所以平均寿命想来会比中国短,但是经过调阅资料后发现,<strong>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发布的各国人均寿命排行榜中瑞典平均寿命为81.4岁,而中国仅为73.5岁,寿命竟然比中国要高出近8岁。</strong>说明他们国家的做法肯定有可取之处。</h3><br><h3>也就是说,中国在各阶段极力进行沉重的临终期医疗及延命措施之后,寿命也并没有延长到和瑞典差不多的寿命水平。</h3><br><h3><strong>我们总认为瑞典是高社福环境的社会,但在老人身上似乎并不通用。在老人不断增加的社会中,高龄族群的照护预算却不停地在削减。</strong>其原因就在于老人的生活环境与健康,并非国家的首要优先目标。<br><br></h3><h3>所以说,该怎么养老还是看自身的需求。当你老了,你的老年生活会如何度过?居家养老,由孩子或者保姆照顾;公立养老院养老,住得起但条件可能不太好;私立养老院,环境不错但贵得有点吓人。</h3><br><h3><strong>每一种养老方式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当有一天我们真的老到不能动,没办法自己做饭洗衣的时候,我们也都不得不面对如何养老这个问题。</strong></h3><br><h3>当然,朋友们也无需太过担心,中国的各种福利都在不断完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咱们只要活好当下就好了,毕竟开开心心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才是最为重要的!</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HW_o32fe_5m009entVB6O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