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之间

zg

<h3>2019年4月,借春假期间,乘飞机到拉斯维加斯。然后自驾进入科州高原。高原<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橫跨犹他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平均高度在600至3,870公尺,也是美国唯一的沙漠高原。其90%的区域都是由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灌溉的。美国著名的四州连于一点的四角落正位于此高原。因时间关系没有专程前往。</span></h3> <h3>此图截于网上。</h3> <h3>开出拉斯维加斯不久,便被胡佛大坝的路标所吸引。这也是自驾游的最诱人之处:随心所欲!</h3> <h3>胡佛大坝是1931年第三十一任美国总统胡佛,为了缓解美国大萧条的一项西部经济复苏工程。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在施工。不知道是不是受911事件影响还是现在有什么国防工程。还没看到大坝,就已经看到各种警告。被身边人指责的一紧张,就被荷枪实弹的公园警察追停了汽车。说我在限速15迈的路上开到了五十迈。我当时真的是一脸无辜。好在美国小鲜肉警察辨认出来我是一个好人。让我多多当心就放行了。</h3> <h3>从拉斯维加斯开车去大峡谷,会经过美国最有名的一段66号公路。66号公路的重要性可以从它的别名,美国大街(Main Street of America),或者母亲之路(Mother Road)中得以体现。66号公路始建于1926年11月。横跨于芝加哥和加州之间。它是当年在向西部迁移(走西口🤭)的历史时期一个主要的道路之一。但随着美国州际公路的兴起,66号公路在1985年被正式废除。但各地的历史保护主义协会也随之而成立。很多路段也由此而变成历史旅游景点。在亚利桑那州的66号公路协会努力下,1987年,Seligman被命名为66号历史公路的诞生地。</h3> <h3>Seligman小镇人口不到500人。只有一条不长的主要街道。走在街上只能看到断断续续的旅游者。</h3> <h3>小镇不多的店面上都会显著的66号路标。它们在静静的告知游人这里曾经鲜艳过。</h3> <h3>可爱的青蛙乐队在展示过去曾经有过的夜生活。</h3> <h3>老式汽车的配件也映衬着当年的人们拥有各种汽车的幸福生活。</h3> <h3>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开始进入科州高原风景名胜区。第一站便是当年来过的大峡谷(grand canyon)。远远望去,峡谷中的重重山峰仿佛是一群被遗弃的古城堡。</h3> <h3>大峡谷内每一座谷峰都彷佛是遗留千年的古城堡。每一条深沟更彷佛是干枯的河床。</h3> <h3>由于高原常年缺水。每一棵树木都在山谷的缝隙之间顽强的生长。</h3> <h3>枯去的树木给人一种生命的无奈和时代久远的感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因为过去来过,我们就没有安排徒步行程。但这也让小朋友们没有了参与感。除了听了公园工作人员的大峡谷生态介绍,就找了一个餐厅去吃饭。紧接着就往羚羊峡谷的方向开去。</h3> <h3>晚上住在佩吉(page)市。该市人口近万,是游玩羚羊谷及马蹄湾的好住处。由于此行安排疏忽,没能预定下羚羊谷的门票。一大清早便想去看看有没有空位。但因为是美国的春假季节,加上下羚羊谷的预定是要先交钱的。所以很少有人临时退票。我们一行两家人只找到了两个下午四点半的空缺。这给下羚羊谷的摄影留下了一些遗憾。</h3> <h3>在下羚羊谷拿到两张票之后,两家人便去马蹄湾了。</h3> <h3>马蹄湾是科罗拉多河在佩吉市边的一个马蹄形弯道。不需要门票,但停车场要收费。</h3> <h3>从停车场走到马蹄湾约15分钟。</h3> <h3>通常说的羚羊谷有上羚羊谷和下羚羊谷两处。都属于纳瓦荷原住民部落保护区。所以要预定并收门票。上羚羊谷在当地居民的语言中又称之为“有水通过的岩石”。即使现在如果当地遇到洪水,峡谷依然是水流的通道。上羚羊峡谷在地面之上。</h3> <h3>下羚羊谷在当地语言中则又称为“拱状的螺旋岩石”,在地面之下。人需要走铁架的楼梯下去观看。</h3> <h3>根据峡谷侧壁的形状特点,可以判断它的形成应该与过去长年水和风的流动有关。侧壁的形状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非常精彩的光影效果。当然,效果主要还是由光的投入及影像来决定。所以要想照相,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光线投入。晴天和中午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摄影条件。此行是中午11点钟随导游和司机开车去上羚羊谷。行程约15分钟。虽然时有零星小雨。但人在谷中时还是分享到了阳光投射到谷底,在沙尘中形成的光柱。</h3> <h3>也许是经常被洪水冲击的原因,上羚羊谷的很多地方都是谷顶狭窄谷底宽大。这为光柱的形成创造了极好的条件。</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另外,长条形的光芒照亮在地上更像是熔岩流淌在地上,倒映出暖色的背景。</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上羚羊谷拍照也有一种身临宫殿的感觉。</h3> <h3>当天下午四点半,我们也去了下羚羊谷。下羚羊和上羚羊谷的谷壁构造没有明显的区别。但下羚羊谷的顶部比较宽畅而谷底相对较窄。光影在谷壁上的变化更为多端但光柱效果没有上羚羊谷明显。上羚羊谷有专门为摄影爱好者组成的团队。必须要有三角架和单反相机才能参加。下羚羊谷没有找到专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的团队。但有个朋友一家在旅游淡季,导游让多交了50刀就单独被带领观看了下羚羊谷。因而没有出现与无关人员的合影照。期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判断如何选则去上还是下羚羊谷。</h3> <h3>在总结照片时发现:下羚羊谷确实有很多拱状螺旋形图案。另外谷壁的图形也更加多变。遗憾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途经一半,光影就越来越暗,以至于消失。如果是中午游览可能会会另一番模样。留有遗憾永远是继续前行的动力。</h3> <h3>在下羚羊谷,导游专门讲解了风中女神的图案。据说澳大利亚摄影师peter lik 拍摄了这个镜头并命名为永恒的美丽(eternal beauty)。我们在拉斯维加斯时看到了这位摄影大师的艺术画廊。很多过百万的照片从色彩、光影到拍摄角度,确实震撼。画廊中有两张巨型照片来源于科州高原。更多信息在 lik.com</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