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言心语】如何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张彦刚给第五届青松班家长的第三十四封信

张彦刚

<h3>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深深地为之感动。</h3><h3>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航行。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小心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越走越远……</h3><h3>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海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h3><h3>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海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老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h3><h3>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h3><h3> 终于,在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h3><h3>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h3><h3>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回来救我的,一定会的!”</h3><h3>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h3><h3>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h3><h3>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呀!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h3><h3>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施予救援更是一种幸福。</h3><h3> 读完这个故事,我久久不能平静。诚信,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h3><h3> 但是,反观现在,有许多孩子、成人都不能做到诚信。记得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就是有一个毛病,爱撒谎、吹牛,说话不算话。有一次,他为了玩,将家庭作业本故意放到学校,对家长谎称老师已经把作业本收了上去,作业已经写完了。反过来,他又对老师撒谎说自己的作业本写完了,但是忘家里了,并允诺第二天一定把作业本带来。如此两天,家长和老师都觉得不对劲,双方见面一沟通,才知道是孩子在中间耍的把戏。像这样的事情,每个学期都要上演几次。而且,他还经常说话不算数,和同学许诺了的事情,经常不兑现。答应爸爸妈妈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甚至信誓旦旦,慷慨激昂,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对此,家长很是头痛。同学、老师、家长对他说的话都半信半疑,甚至有时他说得是真的,大家也认为是“狼来了”。</h3><h3> </h3> <h3>  诚信是一个人受用终生的资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这样的好品质。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孩子从小就不讲诚信,并且一发不可收,无论家长怎样批评教育,效果都不明显,令许多家长头疼。</h3><h3>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对青少年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让三百个学生从五百五十个描述人的个性特点的形容词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词,并指明喜欢的程度。结果,这些学生的选择有惊人的一致性,对“真诚”“诚实”“信得过”评价最高,对“不真诚”“虚伪”“欺骗”评价最低。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认可“诚实守信”这一品质的。诚实的人总是处处受欢迎,守信的人总是时时受人尊敬,能否做一个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是大多数青少年朋友经常思考的问题。</h3><h3>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却说话不算数,经常撒谎呢?造成孩子说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h3><h3> 1.怕家长打骂。有些做家长的,每当孩子做错事,便要骂孩子、打孩子。孩子怕骂怕打,便用说谎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这种掩饰一旦得到家长的宽恕,孩子第二次、第三次做错事时,便会再次说谎来求得宽恕。</h3><h3> 2.逃避现实。有时,孩子不愿意做或不能做某事时,便谎称“头疼”“肚子疼”用各种谎言去欺骗家长。这种谎言又往往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同情,以后便常说谎推诿。</h3><h3> 3.好虚名,要面子。一件好事本来不是他做的,他说是自己做的,可以得到奖赏,面子上有光彩,于是他说谎了;一件不好的事本来是他做的,但说出去很丢脸,于是他说谎了。</h3><h3> 4.为了达到某种愿望。孩子最近经常和某一孩子一起玩,但是这个同学不是父母印象中的好孩子,为了怕家长唠叨,也为了怕家长干涉,孩子就会出现撒谎的行为。</h3><h3> 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的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略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子女平时的不诚实行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家长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诚信缺陷,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之一。</h3> <h3>  我的建议:</h3><h3> 1.平时多留意孩子的言谈举止。古人云:“取诚信,去诈伪。”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而不能玩弄虚伪,欺骗别人。“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只有诚信的人会收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h3><h3> 家长要多多留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不能忽视孩子撒谎的现象,特别是最初孩子在一些小事上撒谎,家长切忌一笑了之。如果发现孩子不诚信的言语,一定要及时纠正,并让孩子认识到,任何事情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谎言难免被戳穿。如果发现孩子有诚信的表现,父母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h3><h3> 2.家长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给学生作诚实守信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为了鼓励孩子做一件事,就轻易许诺,而事后就忘记了。孩子的希望落空了,他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跟自己撒谎。比如,爸爸嘱咐儿子,在奶奶家要听话,如果表现好,就带孩子出去玩。但遇到周末有许多事情要做,就一拖再拖,不了了之。孩子因为家长的承诺没有兑现,感到失望,因受骗而愤怒。孩子也从中受到一些经验:为了达到目的,夸张一点说话,许诺也无妨;家长在对自己撒谎,自己受骗;家长言行不一;家长也会失信,以后不能完全相信家长;撒谎是允许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受家长的影响很大,对家长的崇拜,使他们会下意识地模仿家长的行为,吸收家长的思想,学习家长待人处事的态度。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形成了自己的人格、个性和品质。所以,要纠正孩子撒谎的恶习,家长务必要带头讲诚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有诺必践。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人格的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孩子。做诚信的表率,并将诚实守信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去。</h3><h3> 养成诚实守信的品格,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克服虚伪欺骗的心理,需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先人后己,舍己为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