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莱阳冯兆俊、孙吉民、陈虎毅、黄建省、刘民熙、蓝书祥6名盲人艺术家~既胶东大鼓传承人,将于6月27日晚7点在水沐花园小区广场(御龙湾小区路北)举行专场盲人说唱(胶东大鼓)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晚会,其中三人上过央视《星光大道》栏目,莱阳爱心大使崔立东也来本次晚会奉献演出,由上官主持,希望大家前来观赏。</h3><h3> </h3><h3></h3> <h3>莱阳盲人说书 最后的乐队</h3><h3> 盲人说书流行于过去莱阳广大农村,具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它以民间佚事作为说书的重要题材、以盲艺人口传心授为传播途径,在民间颇受人们喜爱,极大地活跃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淳朴的乡土气息,因贴紧当时生话现实而深受莱阳人们喜爱。“盲人说书”是莱阳人民的无形文化遗产,是莱阳历史积淀的结果之一,是具有一定广泛性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他们以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加工提炼,使故事情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盲人说书,“盲”只是其最显著也最本份的外在特征,人们更关心的是“说”与“书”。乐器除鼓外,还有二胡、三弦、四弦、镲、铙、钹、梆子、梆板等,后来也融入了一些西洋乐器。内容与评书无异,多是三侠五义、水泊梁山之类,或忠臣孝子、或才子佳人,或公案、或演义,也有神话传说、旧闻轶事。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唱来交代故事,捕绘人物,渲染气氛,说的亲切,唱的动听,其特点是简便易行,一两个人,一两件乐器,甚至一个人带着击节鼓板,不需化妆,不需行头,走到那里就说唱到那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方,一些走村窜户说书匠很多,其中不乏有些盲人也成了流动的说书匠,当时人们称之“瞎子说书“,在那时农村文化比较贫乏的时期,哪个村子里来了盲人说书,老乡们就像过大年一样,欢天喜地,好一派热闹。盲人说书历史久矣。秦汉宫中“瞽史”既为盲人,能唱会算,后流之民间,唐宋成型,明清日盛,成为盲人谋生裹腹的生计。他们或一人或两人走街串巷,唱的是三国、水浒,说的是家长里短,更有那忠臣孝子、才子佳人、市井新闻,随手拈来,不一而足。讨些零用,混个热汤,居无定所,走风去雨,可谓艰辛倍至。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火一时,莱阳“瞎子说唱”,音调高低变化很大,高亢又婉转,十分丰富动听,此后便被繁杂多样的现代文化形式所覆盖,基本处于堙灭状态。现偶尔出现在闹市一角的乞丐盲艺人,虽是此艺之延续,但也以影响市容而面临取缔。对观者而言,尽管乞讨盲人与时俱进,掺进不少流行歌词以迎合路人,但赢来的多是怜悯与讥笑。挖掘与保护民间艺术,不能让它们从我们的世界上消失。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它!</h3><h3> </h3><h3></h3> <h3>莱阳市蓝天爱心义工队前几天通过走访慰问这几位老人,知道他们生活特别艰辛,对他们坚持不懈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份执着而感动,特为他们举办一场大型公益演出,免费安排6位老艺人住宿及本次活动的其他事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h3><h3></h3> <h3>活动现场将由莱阳著名书法家周国、季磊、迟桂春、盖玉俭、毕建高、于瑞茂、陈爱玲、姜维元等8位书画家奉献书画作品用于现场义卖,所得款项当场全部赠送6名老艺人。</h3><h3> </h3><h3></h3> <h3>莱阳市爱华家电音响城大力支持本次活动,免费提供音箱、灯光等设备。</h3><h3> 画家王励均也为这6名老艺人送来温暖,安排他们在苹果园艺术主题酒店免费就餐。</h3><h3> 希望看到此文章的朋友多转发,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发扬光大,传承下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