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旅顺口,以天然不冻港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五大天然良港之一。小城不大,却是军事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史称“登津之咽喉,南卫之门户”。</span>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在这里惨烈爆发,一个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h1> <h1> 堪与这百年著名军港比肩的是风光旖旎如诗如画,恍若欧洲小镇般神奇存在的太阳沟。</h1> <h1> 于那些匆匆过客而言,太阳沟是摄影家镜头中的往日时光,是画家笔下的七彩斑斓,是年代大剧中的重要取景地,是承载着许多国家记忆的露天建筑博物馆。</h1> <h1> 而小城尤其是太阳沟之于我们,不止是父辈戍边守卫的海防前哨,更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美丽家园。这里的每栋建筑都曾回荡着我们放学后的欢声笑语,每条老街上都曾留下我们嬉戏奔跑的身影和足迹,每处风景都见证了我们曾经的青涩懵懂,每寸光阴都记载了我们成长点点滴滴。对于我们这些军人的后代亦或有过军旅生涯、履历表上只有原藉却不知故乡为何乡的人来说,它就是故乡,我们情之所系根之所在的灵魂归宿和精神家园。海明威曾在回忆录《流动的盛宴》扉页上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的一生,不论到哪里它都会与你同在。”如同巴黎之于海明威,太阳沟就是溶化在我们血液中的刻骨铭心。</h1> 昨日重现 <h1> 轻语岁月,浅释流年。思绪总会在不经意间激活了脑海深处的某个记忆,随之消失已久的画面便鲜活了起来,想起发小闺蜜的曾经过往。一个闪念飘过,脑洞大开,何不拍个昨日重现对比照?于是,不顾七月流火的暑热,立即召集姐妹们2017年7月10日下午在太阳沟集合,次日按照老照片中的地点人物站位和近似的光线条件,来个“回到44年前情景再现”的主题拍活动。</h1> <h1></h1><h1>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这张背景是白玉山和白玉塔,因为早上光线角度与旧照不符,未能情景再现,留待下次补拍。这一留就又过去了两年。</h1> <h1></h1><h1>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胜利塔下的松柏墙木长椅雪花石酒杯形状垃圾筒,一如从前仿佛时光倒流,却只道物是人非。八姐妹中唯独缺了吕滨,她因罹患宫颈癌于2009年病逝,莫非是天妒英才。</h1> <h1> 关东州厅旧址,曾是父辈们办公和休闲场所,依稀记得年幼时常在节假日和周末随父亲进出于此。</h1> <h1> 旅顺博物馆南门宽敞的外阳台,只是不见了当年左右两边各摆放着一盆的巴西铁。第一次见识铁树开花就于此处。</h1> <h1> 南门阳台设计了分向东西两侧的阶梯,现在龙柏已经攻城掠地越上了台阶,我们只能降低了站位。</h1> <h1> 博物馆的正门(北门)对比会发现略有出入,据同学说是文革期间部队接到命令后对该馆采取的保护措施之一。</h1> <h1> 北门前的地标石狮子已在此守候了百年,战火霄烟雨雪风霜未能将它容颜丝毫改变,还是那样的威武,霸气。</h1> <h1> 岁月如歌,如歌的岁月苍老了如花的容颜;光阴似箭,似箭的光阴带走了似水流年。</h1><h1> 多想回到那再也回不去的从前。</h1> 光阴的故事 <h1> 旅顺,是时光流传下来的羊皮卷故事,厚重、沧桑。</h1> <h1><h1> 旅顺火车站,座落在白玉山下龙河之畔毗邻军港,是座历史感厚重的欧式建筑,早在百年前就从这里驶出了通向圣彼德堡的中国首列国际列车。它由俄国人始建于1898年,俄藉工程师吉尔什曼负责建筑施工,是沙俄强租旅顺时期修筑的南满铁路支线的终点站,于1903年投入运营。日本人续建。建筑造型精巧别致,顶部的绿色穹顶塔楼充满了俄式风情。是中国十大最美的火车站之一,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h1><h1> 2014年4月20日,运行了111年的火车站停止了客运业务。</h1></h1> <h1> 可以自豪地说,它是国内最美最文艺最有范儿的火车站。下乡当兵上大学工作,一次次我们从这里整装出发,踏上人生的新征程。它目睹了我们生命旅程中的悲欢离合聚散依依迎来送往,也承载了许多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美好回忆。</h1> <h1> 月台上招手打个火车“的士”</h1> <h1> 旅顺港始建于清朝末期。1880年至189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受命筹建北洋水师修筑旅顺港。经过10年的疏浚港湾,移山填海筑炮台,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以其天赐的港湾条件成为与美国珍珠港、日本横须贺军港、英国朴次茅斯军港并立的世界四大军港</span>,易守难攻。老虎尾半岛狭长入海,以此为界分为东、西港,西港因有老虎尾这道天然屏障作防波堤如同内湖。天然形胜被誉为“天下奇观”。</h1> <h1> 解放桥,横跨在龙河入海口处。日本人统治旅顺期间在此处建有“日本桥”。解放后地方政府又重新修建取名为解放桥,落成于1955年12月30日。</h1><h1> 人们习惯以龙河为界,桥西称太阳沟。</h1> <h1> 太阳沟是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有底蕴的地方,其历史和文化构成<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它的根基、血脉和灵魂,通过优雅的气质外化,向世人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和内涵。</span></h1> <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胜利塔,全称应为旅顺苏军胜利纪念塔,距军港6号门一道之隔,落成于1955年9月3日。该塔由苏联建筑专家设计,大连第一建筑公司承建。塔高45米,寓意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同年苏联红军解放了东北。</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塔基柱由五根六角柱和十根八角柱构成,</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基柱与塔身底部形成塔廊。</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正面的铜板刻着:“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九月,英勇的苏联武装力量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精锐部队一一关东军,并在中国人民武装部队配合下,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了中国东北。”在塔身侧面刻着:“苏中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万岁!”</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五角形塔身内有盘旋的楼梯,可达一、二层平台。塔顶高约15米,铜质鎏金,顶端是由橄榄枝衬托的红五角星。</span></h1><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胜利塔的建筑风格和雕琢艺术蕴含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塔四周是松柏和花坛。</span></h1> <h1> 从前,女生都梳着小辫子</h1> <h1> 没辫子的一组</h1> <h1> 从前,这里是我们放学后常来玩耍游戏的地方。</h1> <h1></h1><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滑滑梯,找找小时候的感觉。</span></h1> <h1></h1><h1> 厚道的晓莉竟然在背后下推手</h1> <h1> 姐妹花聘请了专职摄影师王建军同学</h1> <h1>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h1> <h1> 原苏军军官之家大礼堂。曾是俄国人修建的西式剧场,苏军撤离旅顺后移交给我军。内部装修典雅,左右两侧设有许多豪华包厢;外饰罗马柱,文革前楼顶上立有三位苏联军人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的塑像。虽经几番易主,剧场的功能始终沿袭,小时候每个月家长都会带我们来此排队、检票入场看上几次电影和演出;待稍大一点,我就能自己甚至是带邻家弟妹一起去观影了。2016年去东海看望薛晨及父母,他还回忆我带他去倶乐部看电影的事,其实我比他仅大了40天。</h1><h1> 从前,我们在此看电影和演出都是免费的。</h1> <h1> 关东州厅旧址,太阳沟友谊路59号,建于1900年。最初是俄国人官方市营旅馆,日俄战争期间为俄军医院征用。日本侵占辽东半岛并改名为关东州后,1906年将关东总督府由辽阳迁往旅顺并改名为关东都督府(军政合一机构),后改组为关东州厅。关东州厅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大连地区实行殖民统治的最高行政机关。 1945年苏军进驻旅顺后,这处建筑就成了苏军军官之家和俱乐部。苏军撤离后交由我陆军使用,依然沿袭了军人俱乐部的功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及至初中后,这儿便成为我们课余饭后最喜欢去的活动场所之一。那时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卢一,一位嗓音痧哑体弱多病的女老师,经常请假,乐得没有老师给代课,被放了羊的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奔向大自然。院内东侧距胜利塔仅一道之隔有个标准的篮球场,运球过人带球上篮,男女生对抗赛巾帼不让须眉;周边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累了休息时小怀就会招呼大家“支一锅”,那时的我对扑克极为不屑,总会投去一脸的鄙夷。难忘我们在此度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快乐时光。</h1> <h1>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h1> <h1> 植物园,始建于1902年俄殖时期,日殖时名“后乐园”。1945年苏军进驻后更名“解放公园”,苏军撤离时移交我军。1983年移交给地方,定名时前面增加两字变成旅顺植物园。园内名贵树种160多株,栽植花木四万一千六百多种。紧邻关东厅旧址和博物馆。</h1> <h1> 这个位置原来是有个露天剧场的,掩映在绿树林中,东西走向,东面有个舞台。夏天的夜晚微风拂面,莹火虫拖着一尾弱弱的绿光飞来飞去,头顶星空,我们坐在军绿色的长条木凳上看电影。那时放电影要倒片,难免会有传片不及时甚至烧片的事故发生,就会亮灯中场休息。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现在回想起来,这温馨浪漫的场景已经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光阴故事。</h1><h1> 从前,植物园的<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地面铺满着厚厚的一层鹅卵石。即使刮风下雨,也不会有泥泞和尘土飞扬。</span></h1> <h1> 园内这株二球悬铃木(法桐)已有百年树龄,需4、5人才能将其合围。东北地区迄今唯一最大的一株。</h1> <h1> 年年岁岁树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h1><h1> 上图:2015年9月1日旅顺八一小学60周年校庆报到日,下图:2017年7月11日。</h1> <h1> 园内东北角有个假山,上面有个斗拱飞檐的木质凉亭。这里也曾是我们放学后留连忘返之地。西北角还有个温室花房,晓光家就紧挨着花房。</h1> <h1> 旅顺博物馆位于列宁街42号,建成于1917年,是中国东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沙俄选址建基、日本建馆管理、苏联暂管和中国政府全面接管几个历史阶段。</h1><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博物馆外观气势恢宏庄重典雅,</span>高耸的塔楼、拱券形门廊、古希腊风格石柱和变幻莫测的山花、饰面,<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融古希腊、古罗马和东方建筑风格为一体,体现了20世纪初“西学东渐”时期的建筑特点。</span></h1> <h1> 1897年12月,对中国东北觊觎已久的沙俄强租旅大后,将统治中心设在旅顺。</h1><h1> 1898年12月,沙俄驻旅大首任总督、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亚历山大三世的兄弟阿列克谢耶夫前来“关东州厅”上任。他否决了改造旧街区的方案,主持制订了《旅顺新市街设计方案》,决定在龙河以西背山向海的太阳沟海边建造一座崭新的欧式城市。于是,他从皇兄那里要到了当时的一笔巨款1200万卢布,沿用欧州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城市布局,很快地便在新市街广场(现在旅顺博物馆前的广场)周边陆续矗立起了财政部、军政部、俄军司令部、邮政电信局、俄清银行、将校军官会馆等一系列公共建筑。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容纳四五万俄军及辅助人员的欧洲风格小城,在荒地上建立了起来。</h1><h1> 然而,随着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由俄国建筑师冯·哥根设计的将校军官会馆只完成了基础部分而被迫停止。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沙俄获得了在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东北地区的铁路经营权。1906年9月,日本在旅顺成立军政一体的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1916年11月,关东都督府拨款20余万日元在大迫町(今旅顺列宁街42号)原俄国将校军官会馆的基础上改建博物馆,由关东都督府土木课建筑技师松室重光主持设计。1917年4月正式开馆,始称关东督都府满蒙物产馆,之后曾八易馆名。</h1><h1><br></h1> <h1> 这是2012年从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征集到的、发表于1902年9月1日《俄罗斯建筑杂志》上的图纸,文字说明完成时间是1902年,设计者是俄国建筑师冯·哥根,有其本人亲笔签名。图纸包括建筑北向立面,南向立面及楼内部一、二层平面图三部分,内容清晰明瞭。在<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旅顺,同样有一座国家级重点保护建筑——旅顺日俄监狱,最初设计也是出自冯.哥根。</span></h1> <h1> 设计图南向立面及楼内一、二层平面图</h1> <h1> 建筑内部高大气派、宽敞明亮,周边有大小各异的柱廊式拱门相连,分隔式天花板均匀排列。</h1> <h1> 旅顺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虽然馆名以所在地区命名,其藏品却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日本、朝鲜半岛及古印度等地,馆藏瑰宝别具一格。按照质地及地区分为20个品类,有藏品6万余件。包括以罗振玉旧藏品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以大谷收集品为主的丝绸之路文物两大藏品系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 曾<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及海内外名人莅临,周总理非常喜欢旅顺博物馆,生前5次来旅顺,3次到博物馆参观。</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54年</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郭沫若在此参观后,应邀亲笔题写馆名,旅顺博物馆</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5个黑色行书大字便出自他的大家手笔</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1964年董必武看完展览后题词:“众珍罗列,灿烂成章”,<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座博物馆,同时由两位副总理题写馆名,实属罕见。</span>1992年小说家金庸看完展览后挥毫泼墨:“收藏丰富,大开眼界。”</h1> <h1> 博物馆的外部环境清静幽雅,花草树木打理的如同花园一般,这也是我们放学后常来打卡的地方。上世纪79年4月,复员回来准备参加高考,早晨就去距家百米之遥的博物馆,在馆西侧的台阶上翻翻亚夫找给我的他上一年用过的高考复习题纲。花园般优美的环境和饱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应该给了我不少加持,使我得以在下乡当兵离校几年后仅用3个月就轻松过了录取分数线,一时间成为左邻右舍羡慕的“人家的孩子”。</h1><h1> 从前,我们习惯称它历史博物馆,以有别于它北面的军事博物馆。</h1> <h1> 不知何故,现在的馆名牌匾上,既要借用名家的书法却又不肯给人名份,郭沫若老先生若地下有知该当何想。</h1> <h1> 旅顺动物园位于旅顺博物馆东侧,是我国最早的园林之一。始建于1929年日本统治时期,当时隶属于旅顺博物馆。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苏军接管,1951年1月29日,驻旅顺苏军指挥部将动物园和博物馆一起交给旅大市政府。这也是我们放学后最开心的去处之一。后来,园里的动物全部迁入大连动物园,只余下孤零零的鸟笼。</h1> <h1> 这个大鸟笼是日本统治时期制造的,高25米,宽18米,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的大铁笼,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仍是中国第一大鸟笼。</h1> <h1> 旅顺中苏友谊纪念塔,座落在旅顺博物馆正门前的广场。1955年2月23日苏联红军建军37周年纪念日举行奠基典礼,基石由周恩来总理题词:“中苏友谊塔奠基”。参加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元帅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和郭沫若以及苏联驻华大使尤金等。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苏友协副会长郭沫若在奠基仪式上发表讲话。经过8个月的筹备,于同年10月10日开工,翌年10月11日竣工。1957年2月14日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7周年纪念日,举行落成典礼。<br></h1> <h1> 中苏友谊纪念塔用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建成,塔高22.2米,基座呈正方形,长宽各22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四面正中皆出台阶,双重月台。塔座方形,砌在第二层月台中心,四面各为一幅浮雕图象:东为鞍钢高炉,西为中苏友谊农场,南为天安门和克里姆林宫,北为旅顺口胜利塔。塔身为多棱面柱状体正十二边形,在塔身下部,雕有1.2米高的20个神态生动的中苏两国人民群像。塔顶雕刻一朵盛开的莲花,托着中苏友谊徽和一只展翅欲飞的鸽子,象征着中苏友谊和世界和平。周围有78株四季长青的龙柏环绕(当时备考时,常常爬到树上居高临下边观景边看书一心两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1> <h1> 汉白玉石柱上雕刻着精美的牡丹花图案。每层石柱上的图案是不雷同的。</h1><h1> 从前,我们都简称它友谊塔;塔周围广场也是布满鹅卵石的。</h1> <h1> 姐妹花按生日大小从左至右排序</h1> <h1></h1><h1> 步调一致</h1> <h1> 俄清银行旅顺分行旧址,位于万乐街33号,建于1902年。这是一座近代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外观方方正正,小巧玲珑凝重典雅。内院有天井,类似于教堂;小楼底下是宽敞的地下室。建筑结构坚固,风韵华美。是俄国强租旅大期间唯一一家官办银行,隶属俄清银行上海分行,从事国库金融事务,是大连地区最早的金融机构。1915年,日本关东都督府在该楼内设物产陈列所,展放图书及多种文物;1929年改为千岁俱乐部增设放映室,1945年8月,这里是苏军办公室。</h1> <h1></h1><h1> 1955年4月,我军接防,曾先后作为父辈们的办公楼及64军幼儿园,后为守一师办公室楼。现为钱币博物馆。这也是我小时候的幼儿园,母亲曾在此工作。</h1> <h1> 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万乐街10号,始建于1900年,为俄罗斯古典建筑风格。1904年为沙俄关东州陆军炮兵司令部。日俄战争后先后为关东州总督府和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办公地。1919年4月8日日本将关东都督府陆军部改为关东军司令部,仍以此楼为办公地点。从首任司令官立花小一郎到本庄繁先后有9任关东军司令官在此策划实施侵华阴谋,臭名昭著的本庄繁1931年任关东军司令官,积极策划侵略中国东北,提出《满蒙共和国统治大纲》、《满蒙自由国家方案》。1931年9月策划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三省。</h1> <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45年至1955年这里是苏军某司令部,1955年苏军撤离移交我陆军,曾是父辈们的办公室。2005年4月作为关东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对外开放。</span></h1> <h1> 关东宪兵司令部旧址,位于东明街36号,建于1900年。沙俄侵占时期为关东州民政厅。1905年日本人将此处作为关东宪兵司令部,也称旅顺宪兵队本部,隶属东京宪兵司令部。</h1> <h1> 旅顺满蒙物产陈列馆,位于列宁街22号,建于1915年。此处曾是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分馆、旅顺博物馆、关东厅博物馆,1935年改为旅顺图书馆。1945年苏军接管后,一楼为商店,二楼为饭店。1955年由我驻军医院使用。</h1> <h1> 上图: 日俄邮电局旧址,位于光荣街5号。现为民宅。</h1><h1> 下图:关东军司令部参谋长三宅光治官邸旧址,光荣街7-9号。</h1> <h1> 俄尼克巴基赛旅馆旧址,俄殖时期最早的私营大型旅馆之一,建于1901年,是一座中间一层、两侧三层的欧式建筑。1909年被日本改为关东都督府中学,是日本人在关东州创办的第一所日本男子中学。后来,关东都督府中学校迁到德国人商会旧址,这里改为旅顺中学校寄宿舍。苏军接管后作为远东陆军医院的内科楼,后为我军215医院使用。</h1> <h1></h1><h1> 旅顺警察官练习所旧址,位于中央大街与解放街交汇处,俄殖时期为私人住宅。1905年日本侵占旅顺后,在该楼建巡查讲习所。1919年关东厅成立以后,旅顺警察官练习所又改称“关东厅警察官练习所”,于1942年迁至此,是一所培养日本警务人员的训练机构。1945年被苏军接管,改为远东陆军总医院。1955年我军接防后,先后为210、215医院使用。 </h1> <h1> 旅顺中学校旧址,位于斯大林路58号,由德国人设计建造,典雅古朴具有拜占庭建筑风格的近代欧式古典建筑。之前是德国富商开办的商店和德国人商会。日殖时期,日本人开设西洋食品店。1909年关东都督府创办旅大地区第一所日本人中学暨关东都督府中学,迁址于此,后改为旅顺中学校。学制五年,只招男生。同年5月7日,关东都督府最高长官大岛义昌亲自出席第一届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h1> <h1> 旅顺师范学堂旧址,位于列宁街24号。建于1898年,俄罗斯古典风格建筑。最初为美国人创建的徳泰号杂货商店,店主叫莎士布罗克。1916年日本人在此成立旅顺高等学校师范科,1918年独立为旅顺师范学堂。1932年在这里成立旅顺高等公学校师范部,1944年独立建校,定名为旅顺师范公学校。1945年以后为苏军医院,1955年后为陆军215医院使用。</h1> <h1></h1><h1> 大和旅馆,位于文化街30号。建于1903年,造型精致,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混搭意大利风情的折衷建筑。最初上层是沙俄统治时期俄藉华商纪凤台的私宅,下层为商店。1906年,日本人将上层改为“大和旅馆”并交给“满铁”经营,实为情报机关。1927年,川岛芳子与蒙古王爷之子甘珠儿扎布在二楼举行了婚礼。让这座建筑最盛名的就是1931年此楼成为溥仪的“行宫”,并且在此与坂垣征四郎密谈成立满洲国的事宜。这里亦是日本关东军筹划满洲国政权的场所,满洲国重要人物郑孝胥曾在筹备建国期间在此下榻。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和夏目淑石也曾来过这里。1945年至1955年为苏军警备执勤机关,后移交我军。1977年整修后,外部原有建筑风格消失殆尽,内部基本未变。</h1> <h1> 绣楼,文化街28号。始建于1901年,红色尖顶,米色墙体配以凸起的深黄色修饰,及圆形、拱形、长方形的窗户,显得精巧且典雅。沙俄时期曾是美商德泰号杂货店店员宿舍,日殖时期为私人住宅。川岛芳子的住所之一,据说张作霖妹妹和婉容也曾住过此楼。1949年为苏军使用,1955年交由我军。</h1> <h1> 旅顺第二寻常小学旧址,位于革新街25号,始建于1899年,为砖石水泥结构的俄式建筑。沙俄时期为狙击联队下士集会所。1906年,日本人在此开办“旅顺寻常小学分教场”,1909年改称为旅顺第二寻常小学。官办,学制8年,只招收日本人。日本侵占旅大40年,在旅顺共设2座日本寻常高等小学校,该校是其中之一。</h1> <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苏军驻旅顺期间为苏军子弟学校“旅顺苏联一号中学”。1955年我军接管后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旅顺八一小学,寄宿制。1964年年底移交地方管理,后来更名光荣小学。失去了军援,感觉最明显的就是伙食每况愈下经常吃粗粮,再后来则取消了寄宿制。1970年旅顺海鹰中学迁至此地,与旅顺光荣小学共用校舍。后来改名为旅大市第五十六中学,旅大市改为大连市,它也随之易名为大连市第五十六中学。</span>校舍几经改造已面目全非,只有门前那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四根柱子还是老样子。</h1> <h1> 1964年我们成为旅顺八一小学的最后一届新生。花开花谢,年复一年,学校伴随着我们同步成长。随着学校的升格,我们坐地升入中学,连续11年就读于此没挪过地儿,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了。甚至大学毕业后,还被分回母校任教几年。</h1> <h1> 从前,我们用的课桌是俄式风格的,宽大厚实甚至可以说是笨重,而且是桌椅连体的双人桌。黑色桌面带坡度并且可以翻盖,俯身写字,特别舒适,存取课本又方便。桌面最前边,还带有长条和圆型凹槽用来放笔和固定墨水瓶;黄色木椅足有5公分厚,2人共坐一个长椅。每到周末大扫除,最打怵就是挪动桌椅了。初中后男女同桌,那时仗恃学习好特别霸道,我在桌椅上都画着一道三八线,小怀好动,上课时经常趁老师转身写板书便扭头和其他同学说话,一不留神越界我就乘机拧他。为此,他那长着一双杏核眼绰号刘大眼的姐姐,也是教我们音乐的刘桂荣老师还向母亲告我的状呢。 </h1> <h1> 肃亲王府旧址,坐落在新华街9号,是一座简约的俄式二层建筑,始建于1900年。俄国强租旅大期间为俄商经营的私家旅馆。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后,成为日本关东都督府民政长官的官邸。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覆灭,在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的策划下,1912年2月肃亲王一家50多口人迁居旅顺,日本关东督都府将其安置于此。肃亲王善耆在此与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等勾结,积极参与复辟清王朝的满蒙独立运动。并将其十四女显圩,即金碧辉过继给川岛浪速,取名川岛芳子,此女后成为臭名昭著的日本间谍。1931年1—2月溥仪在此下榻。 从此,这座普通的俄式建筑,便与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连结在一起。</h1><h1> 从前,还曾用作旅顺八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宿舍。</h1> <h1> 传说中的前俄罗斯总理斯捷帕申家,位于民泰街5号,是建在太阳沟西北角山坡上的一座欧式二层楼房。这座楼房在太阳沟俄日建筑群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坐东朝西,楼下是一个小院,院墙边栽种几棵龙柏。</h1><h1> 1952年3月,斯捷帕申出生在白玉山东侧当时的苏军海军医院(原旅顺基地第二招待所 ),他的父母作为苏联海军军官曾在旅顺工作了6年。 1999年5月,斯捷帕申出任俄罗斯总理;1999年8月辞职,后长期担任俄罗斯审计院长。2002年3月28日,率审计代表团一行访问中国,大连之行中访问旅顺是斯捷帕申此次的重要安排,他专程看望了当年为他接生的原海军医院的两位护工老妈妈。前期筹备中,市审计局的工作人员按图索骥为他找到了旅顺的故居。</h1> <h1> 上图: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罗夫别墅。1904年4月13日在黄金山水域被水雷炸死。文明街23号。</h1><h1> 下图:大谷光瑞旧居,位于靠山街87号,始建于沙俄统治时期。大谷光瑞(1876-1948年)是日本西本愿寺的第二十二代法主,探险家,1902-1912年曾先后三次派遣探险队赴中亚地区考察。日伪时期,大谷光瑞移居旅顺入住此楼,曾任旅顺博物馆馆长。现建筑按照原样翻新重建。</h1> <h1> 井上禧之助官邸旧址,位于五四街(旧称常盘町)11号。1900年前后建成,欧式建筑风格。井上禧之助于1925年3月任旅大地区第一所工科大学旅顺工科大学校长,日本颇有影响的地质学家、理学博士。1945年由苏军接管,1955年移交我驻军。</h1> <h1> 旅顺军事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新华大街23号。建于1900年,为近代俄式平房建筑。1903年沙俄在此创办旅顺实业学校。1905年日侵占时期为日本将校集会所。1945年苏军接管时为苏军战利品陈列馆。1955年我军接管后,在此建立新中国第一座军事博物馆。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该馆参观,1959年迁往北京,也就今天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1> <h1> 因与我们在旅顺的第五个家仅一道之隔,每每放学后都顺路进来溜达一圈。院内,苍松翠柏绿荫掩映;室外展出场地上,陈列着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最引人注目的是院中央停放的一辆T34坦克,据说是1945年苏军第一辆进入旅顺的坦克,它曾从苏联打到柏林,又从柏林打到旅顺口,苏军撤离时作为纪念品赠送便留了下来。有着假小子绰号的我,常在此翻上爬下大显身手。文化大革命初期,全部展品上交北京军事博物馆。</h1> <h1> 关东神宫旧址,位于文明街最北处太阳沟北坡上同心街1号院内。1938年7月,日本殖民当局在此兴建关东神宫,并将此宫列入与靖国神社同级的“官币大社”规格标准,同为最高级别的国社级。目的是“移植国风”,进一步强化其殖民统治。为此,还特别在日本国内发行了神宫奠基仪式纪念邮票和明信片。1940年5月开始建设,1944年9月28日举行新殿落成典礼。10月1日,日本天皇亲自派遣专使到旅顺主持“镇座仪式”,同时还在白山街修建了长达数百米的御道。据记载,在日本本土以外,这种规模的神宫在中国大陆仅此一处,其他两处,一处在朝鲜,一处在中国台湾。</h1> <h1> 关东神宫建筑面积达2665平方米,建造用材是从台湾运来的合抱粗樟木和石材,屋顶全部由铜瓦铺盖,每片重达0.5公斤,房檐镶嵌汉白玉狮面兽浮雕(现陈列在旅顺日俄监狱)。它的建造方式采用的是日本建筑神社的“白木流造式”,在当时是极其宏伟的。1958年旅大市政府下令拆除神宫,正殿与东殿被毁,其木料与石材用作大连棒棰岛宾馆建设,现在只存西殿走廊部分。</h1> <h1> 它与我们在旅顺的第三个家仅一道之隔,站在二楼北阳台对此建筑便看得十分清楚,西面原先还有一大片葡萄园。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托儿所,母亲曾回忆说,我从小便古灵精怪十分刁钻,从来不让人背只能抱着,嫌背着硌肚子。尤其是冬天冰天雪地坡陡路滑,每天清晨抱我上山去托儿所很是辛苦,把我安顿好了她再去上班。后来,这处房产置换给了海军。</h1><h1> 神宫坡下是民主街五四街文明街三条马路的交汇处,有很大一块平地。海军高炮团便在我家旁边的树上挂个银幕放映露天电影,我们在阳台上就能观看,可谓是近水楼台。陆军放映露天电影的两个地方比海军的排场大多了,分别是白山街既御道的南北两头,北靠近高炮汽车连南门俗称大庙的地方,南靠近胜利塔,甚至老旅顺那边的人听到消息也早早赶来占上个地方。</h1> <h1> 康特拉琴科官邸旧址,位于宁波街47—48号。康特拉琴柯是当时的俄军旅顺要塞陆防司令少将军衔,1904年12月15日晚间去东鸡冠山检查防务,因泄密被日本人一顿狂轰乱炸,直接将俄军鸡冠山堡垒指挥部炸毁,致使其当场阵亡。1931年之前,是历任“关东军司令官官邸”。1935年溥仪在此住了5天。1955年我军接防旅顺后,曾是三兵团首长的宿舍。</h1> <h1></h1><h1> 罗振玉大云书库旧址坐落在洞庭街12号,始建于1931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大云书库是罗振玉的私人藏书楼,内藏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30余万册,因所藏图书中以六朝写本《大云无想经》最为珍贵,所以称大云书库。</h1> <h1> 罗振玉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大家,他集甲骨金石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农学家、出版家、收藏家、版本目录学家、敦煌学家、历史档案学家、书法家及书法史家于一身,在诸多学术领域中,有着开创之功和奠基之劳,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但是在政治上,他追随末代皇帝溥仪,并出任伪满洲国监察院长,受人诟病。尽管如此,他对中国古史及传统文化典籍的发现抢救、整理、研究和传播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否定的。</h1><h1> 1928年,罗振玉一家迁居旅顺,1940年在这里病逝。他在旅顺生活了12年,晚年的许多重要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旧藏的大量文物存藏在旅顺博物馆。</h1> <h1></h1><h1> 太阳沟里的小婺源位于新启街原守一师二团院内,有数栋日俄建筑,曾经一直都是作为军营存在,俄式兵舍、马厩依旧,近百年树木犹在。不知何时始被称为西大院,如今已被区政府打造成太阳沟西大院文化产业创意园。</h1> <h1> 不用去青海的门源江西的婺源,在此就可邂逅地景艺术24亩油菜花海。</h1> <h1> 岁月不饶人,我们亦未曾饶过岁月。如今, 清浅释怀,静赏流年。</h1> <h1>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感恩生命中有你,我们一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雨,愿余生我们依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h1> <h1> 旅顺工科大学旧址坐落在茂林街89号,建于1900年,简洁华丽,具有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特点。 该建筑原是沙俄海军兵团营房,1909年5月,日本人将它改为旅顺工科学堂。设电气、土木、机械、采矿、冶金等科,学制四年,毕业生与日本国高等学校大学预科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历。1922年3月31日,日本人又将旅顺工科学堂升格为旅顺工科大学。1945年8月至1955年5月,这里是苏军营房。现在是海军406医院。</h1> <h1></h1><h1> 旅顺高等公学校旧址:位于斯大林路西段2号,是一组别致的俄罗斯风格建筑群,建于1902年。主体为两层洋楼,中间局部三层,四周是独立式平房,该楼原为俄旅顺陆军医院。日殖时期,1924年日本人在此创建旅顺第二中学校,这是日本在“关东州”建立的唯一一所只招中国人的男子普通中学。1942年之前学制是5年,之后改为4年。1932年,与“旅顺师范学堂”合并成立“旅顺高等公学校”。分为“中学部”和“师范部”,原校舍均不变。1944年,高公中学部改为旅顺男子高等公学校,高公师范部改为旅顺师范公学校。1945年,苏军接管并在此创办了苏军子弟学校。1955年,我军接防使用。</h1> <h1> 土地调查部旧址:位于潮海街1号。建筑群主楼为二层,中间三层。其两侧分别为对称的前后两排平房,其中东北一侧建筑以连廊相连。该建筑始建于1934年,初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土地调查部”,1940年改为“旅顺高等学校”。1945年苏军进驻旅顺口,为第39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1955年苏军撤离后为我海军使用,曾经为208海校。</h1> <h1> 二零三高地,因海拔203米得名,位于太阳沟石板桥203景区内。日俄战争中它是西线制高点,距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是日俄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当年日军为从俄军手里夺走该高地,付出惨痛代价,连时任总指挥官乃木大将军的次子也阵亡于此。日俄战争结束后,乃木希典将此山改名为“尔灵山”,并且修建了一座高10.3米,形似日式步枪子弹的纪念碑,碑体是由战后在此山搜集的炮弹皮、废旧武器冶炼铸成的。乃木希典亲笔手书碑铭并赋诗一首:“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子功名期可艰,铁血履山山形改,万人济仰尔灵山。”以此来描述当时战争的惨烈。</h1> <h1> 老铁山灯塔位于旅顺铁山镇陈家村,系清政府海关海务科于1893年所设置。老铁山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系千山山脉的余脉,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其间的老铁山水道是我国最凶险、最涌急的水道。</h1> <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灯塔就建在老铁山岬海拔86.7米处,主机及主要部件从法国进口,由英国人安装修筑,为西洋古典风格构筑物。在1893年灯塔建成的时候,属于世界先进水平,被誉为“世界十大灯塔”之一。虽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至今还为过往船只导航。塔高14.2米,直径6米,塔身呈活顶圆柱形;装备有大型光学透镜,水晶玻璃磨制而成,灯光射程达25海里。是指引通过老铁山水道进出渤海海峡及附近黄海海域船只的重要助航灯塔。1998年被国际航标协会入选世界100座著名灯标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h1> <h1> 灯塔下方是险峻陡峭的悬崖绝壁,它与山东蓬莱的理论对角线即为黄、渤海分界线。黄、渤两海的浪潮由海角两边涌来,交汇在这里,由于海底地沟运动和两海各自不同水色(黄海海水较蓝、渤海海水略黄)的作用,形成一道"泾渭分明"的水流,即黄渤海分界线。“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海,南来薄雾应风生。”形象地描绘出它壮观景象。</h1><p class="ql-block"><br></p> <h1> 太阳沟见证了甲午战争、俄国强租旅大、日俄战争、伪满州国傀儡政权、日本殖民统治,苏军进驻和撤离、我军接防等重大历史事件,也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与顽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无疑会在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存留了日俄老建筑800多栋,其特点可与广州沙面青岛八大关厦门鼓浪屿PK。仅在核心区2.14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百年以上俄式建筑90栋,日式建筑263栋,是我国近代历史遗迹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之一,因此享有“世界露天建筑博物馆”的盛誉。其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18处,区级3处及不可移动名录25处。</h1> <h1></h1><h1> 倘徉于此,凝望着沧桑质感,或欧式,或日式,或庄重,或精致,或唯美,或凝重的老建筑,你不仅会惊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各国建筑风格和经典设计元素的希腊罗马柱、俄式洋葱头、哥特式尖顶、拜占廷式、巴洛克式繁复的雕花和断裂式山花,让你一饱眼福,甚至还会有穿越时光仿佛置身某一欧洲小镇的错觉。</h1> <h1>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如是说。</span> </h1><h1> 独特的历史建筑沉淀了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以及旖旎的自然风光,使它受到各路导演的青睐。在影视娱乐圈内,更是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想拍现代戏,首选大连;想拍年代戏,首选旅顺太阳沟。众多在太阳沟取景的有《闯关东》《悬崖》《大工匠》《钢铁年代》《爱情边疆》《夏洛特烦恼》《小姨多鹤》《娘要嫁人》《风声》《丑娘》《北风那个吹》《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法医秦明》《养母的花样年华》《婆婆来了》《天坑鹰猎》《你好之华》及刘若英的《后来的我们》 等影视作品几百部,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剧组来此折腾一番。</h1> <h1> 《悬崖》中特务的密秘监视点,取自于我家对面的215医院家属楼。</h1> <h1> 被监视的周乙妻儿住所则是与我家连排的东边第一家,一栋之隔同样结构的日式房屋。</h1><h3><br></h3> <h1> 《悬崖》中孙浩饰演满州国警察率部下追捕国民党特工,特工在此逃脱。《娘要嫁人》在附近设置了一个公交站点。</h1> <h1> 太阳沟五四街19号,近年经推证,当为沙俄、日本时期的社区医院。俄式建筑,建于沙俄侵占时期,平面呈马鞍形,二层砖木结构,高约9米,正门入口处有台阶,一、二层有柱廊。该建筑解放后为驻军某部的卫生所,我们上学时会经过这个路口,当时建筑物外墙的颜色是优雅的白色。</h1><h1> 《悬崖》中周乙儿子学校小白楼,现粉刷成不伦不类的赭红色变身海参博物馆。</h1> <h1><font color="#333333"> 太阳沟是中国最早种植樱花和品种最多的地方。</font></h1> <h1> 有人说怀念一个城市是因为难以忘怀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我们爱太阳沟,怀着感恩和敬意。爱它四季如诗如画的浪漫:春天如霞似雪的樱花、夏天沁人心脾的槐香、秋天如火如荼的彩叶、冬天银妆素裹的龙柏;爱那沧桑唯美的建筑,爱那耳熟能详的街巷,爱那山海和一草一木,爱那些心心念念的老时光以及老时光里走来的人和故事。或许不为别的,只因为它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沉淀了最好的青春年华,亦或还怀念那时的自己。</h1> <h1>太阳沟,穿越百年沧桑,依然惊艳时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