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还有谁?

晨光

<h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诗篇千百年来在我们的耳边回荡,敬亭山究竟是如何的看不厌?还需自己去走一走。</h3> <h3>从宣城西北面的公交站下车就是敬亭山,山势巍峨。虽然山不高仅324米,与苏州阳山差不多,但气势澎湃,连绵十几里。敬亭山有60座大小山峰,其中有三个主峰,分别为一峰、净峰和翠云峰。诗仙李白曾七次飘然临此,并写下千载名篇。南齐太守谢朓在宣州任职时写过诸多赞美诗文,使得敬亭山成为与五岳齐名的江南诗山。</h3> <h3>山上有诸多名胜古迹,可惜历年战争,多次动乱破坏严重。如今保存下来的有广教寺双塔,建于宋代,依然完整。七层四方形,形制奇特。还有半山腰的昭亭坊,青石碑坊。因为此山原名昭亭山,晋代为避司马昭名讳而改为敬亭山,故留有古昭亭牌坊。山上还有虎窥泉,至今依然完好,水质清泠。</h3> <h3>敬亭山与著名画家石涛有缘。他是在敬亭山广教寺苦修苦练书画十几年,终于成为有清一代知名的黄山画派代表人物。目前这里有石涛和尚的纪念馆。</h3> <h3>敬亭山主体建筑是太白独坐楼,在山脊处,据介绍那里的高度大概200多米,到最高峰还有100米左右。但那里已经是山巅,李白应该就在那里饮酒写诗,因此如今建此楼以作纪念。楼高四层,开放三层,都是李白和各朝名人的诗篇和敬亭山的一些建筑模型。想一千多年前李白独坐此地,对景感慨,孤独吟诵,才留下如此佳句。人生百年,孤独是常态,想想古人也就心中十分坦然。</h3> <h3>敬亭山除了以上这些,其实苏州人了解更多的是苏州艺圃的主人姜采。姜采明末崇祯年间因得罪权贵,冒犯皇上被贬到宣州卫。但发配途中清军入关,大明天下大乱。姜采无法去宣州流落苏州,后来买下艺圃,自称宣州老兵。希望死后葬在敬亭山。这段历史的了解使得我们对宣州敬亭山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时过境迁,一切归于宁静。但我们的心依然平静不下,走读宣城敬亭山就是为了抚摸这段历史,</h3> <h3>如今敬亭山虽然说是江南诗山,但除了皖南宣城附近的人知道之外,全国名山大川从未把它排名其中。历史如过眼烟云,辉煌过的也暗淡了,张扬过的也沉寂了。谢朓去了,李白走了,我来了。那么明天还会有人因为两不厌,而来敬亭山独坐吗?是为记!</h3> <h3>南齐太守谢朓像</h3> <h3>怀谢亭</h3> <h3>诗仙李白雕像</h3> <h3>广教寺双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