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世界 - 意大利罗马

快乐就好

2019年5月2日至12日,我们乘坐从意大利罗马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Celebrity Constellation邮轮游览了西地中海。因为是首次去意大利和巴塞罗那,我们4月26日就从旧金山出发,在邮轮出发前游览了意大利和梵帝冈。出发之前多位朋友警告我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小偷非常厉害,我们一路小心防备,所幸平安无事。欧洲悠久的文明及漂亮的建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唯一不喜欢的是欧洲人现在还到处抽烟。 去欧州旅游前我们先在网上了预定博物馆和景点的入场券。这最大极限的减少排队入场时间,改善了旅游品质。 虽然条条道路都通罗马,但我们还是坐飞机去罗马。 人民广场(Piazza del Popolo)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广场,它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来自埃及的古老的方尖碑。这座方尖碑高23.2米 ,是当时古罗马作为纪念征服埃及而被树立起来的。 方尖碑是古埃及金字塔以外的另一件杰作,也是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方尖碑一般以整塊的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开凿和竖立方尖碑是一项艰巨工程。全世界现有源自古埃及的方尖碑29座,其中埃及本土现保存有9块方尖碑。意大利则拥有11座埃及方尖碑,是全球最多的,意大利的方尖碑多是古罗马时期被从埃及运往罗马帝国的。 广场中心有一个中央喷泉,在方尖碑旁有四个埃及狮子雕塑。<br> 在人民广场的南端有两座对称、别具一格的教堂:右面是奇迹圣母堂(Santa Maria dei Miracoli),左面是圣山圣母堂(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 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位于意大利罗马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a)所在的山丘下,其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阶梯而闻名。阶梯共有137阶,名称取自附近的西班牙大使馆,西班牙台阶因为曾是电影《罗马假日》外景地而闻名遐迩。 广场台阶前的“小舟喷泉”是贝尔尼尼父亲的作品,创意源自特韦雷河的一次决堤,表现了一只小舟被河水冲至这里。 位于西班牙广场东南角的圣母纯洁之柱,建于19世纪,高二十七米。顶上是一尊圣母雕像用以纪念圣母玛利亚。每年的12月8日,梵蒂冈教宗都会亲临此处给圣母献花圈,一名消防员把花圈放在雕像的右臂上。这一习俗已经持上百年了。 基座上摩西、艾赛亚、大卫、伊齐基尔的雕像。 小象方尖碑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作品。方尖碑的底座是一个正在甩鼻子的小象。这是罗马13座方尖碑中最矮的一个,也是最可爱有趣的一个。 许愿池,全名叫特莱威喷泉(Fontana di Trevi)。是意大利罗马市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早在公元前19年,喷泉就是古罗马人将贞女泉引进罗马城水道的终点。许愿池总高约25.9 米,宽约19.8米,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池中有一个巨大的海神尼普顿雕像,驾驮着马车,四周环绕着西方神话中的诸神,每一个雕像神态都不一样,栩栩如生,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乱的海礁。 罗马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只要背对许愿池喷泉从肩以上抛一枚硬币到水池里,就可以许三个愿望,但其中的一个必是“再回罗马”(Fa ritorno a Roma)。 <p>万神庙(Pantheon)是供奉众神的寺庙。 它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万神庙门廊高大雄壮,也华丽浮艳,代表着罗马建筑的典型风格。它面阔33米,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后排各4 根。柱身高14.18米,底径1.43 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则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檐头的雕像,大门扇、瓦、廊子里的天花梁和板,都是铜做的,包着金箔。</p><p><br></p><p>对万神庙真正的破坏是在16世纪中叶,当教廷准备重建圣彼得大教堂时,教皇乌尔班八世将门廊天花板上的镀金青铜板拆下来熔化,用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主祭坛上的天盖,以及聖天使城堡的80门大炮。乌尔班八世为了仿造其他中世纪时期的教堂,还下令在万神庙门廊两侧建两座钟塔。这些作为都引起了罗马人的不满,拉丁谚语“巴波里没做的事,巴波里尼做了”(Quod non fecerunt barbari, fecerunt Barberini)由此而来。“巴波里”(babari)就是拉丁语中“野蛮人”的意思,而“巴波里尼”(Barberini)则是这位乌尔班八世的姓氏。<br>不过意大利人最终还是报了仇:在为意大利第一位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造墓时,人们特地熔化了圣天使城堡的一尊大炮来做墓地装饰,象征性地夺回了万神庙的青铜;而两座钟塔也最终在1883年被拆除。</p><p><br></p><p>万神庙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结晶,对西方的建筑史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无数的建筑师们就曾到此取经。这种圆厅加柱廊的设计,被应用在许许多多市政厅、大学、图书馆和其他各种公共建筑物上。比较明显受其影响的就有法国巴黎的先贤祠、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圆形大厅、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杰斐逊纪念堂。</p> 罗马的万神殿门前有一个硕大的喷泉水池,水池的边上有一圈喷水的怪兽。水池的中央有一尊高大的方尖碑,在水池中矗立着,显得非常雄伟和漂亮。据说这是一座来源于古埃及拉姆西斯二世时期的方尖碑,原来是古埃及神庙前的一对。 万神庙的结构简洁明瞭,主体呈圆形,顶部覆盖着一个直径达43.3米的穹顶,是自建成后到1436年间最大的穹顶。穹顶的最高点也是43.3米,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用于采光。这个洞也是万神庙唯一的采光点,这样以来光线从顶部泄下,并会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给予人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十分适合宗教建筑的本性。 纳沃纳广场(Piazza Navona)原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图密善竞技场,15世纪末辟为市场。纳沃纳广场以巴洛克艺术著称。济安·贝尼尼设计了广场中间著名的四河喷泉,建于1651年,是巴洛克艺术高峰期的代表作。四河喷泉代表文艺复兴时代地理学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条大河:非洲的尼罗河,亚洲的恒河,欧洲的多瑙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 作者用四个大理石人体雕像象征了四条河流,中间是假山和一个埃及式的方形花岗岩尖塔,寓意着天主教在全世界的胜利。雕塑的下方环绕着巨大的水池,水池中央用石灰岩堆砌成假山,喷泉的出口都设置在其中。在假山上,四个老人朝向四个方向坐成不同的姿态。 威尼斯广场(Piazza Venezia),是罗马最大的广场,位于罗马中心地带。广场上最显眼的白色大理石建筑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Il Vittoriano)。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因为造型和颜色的关系,纪念堂被戏称为“结婚蛋糕”或“打字机”。这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为了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的,耗时25年才建成,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兼顾了大气和精致。 无名英雄墓安放在纪念堂前,纪念为意大利独立而阵亡的士兵。无论日晒雨淋,总有两名士兵纹丝不动地在这里守护着无名战士墓。 台阶下的两组喷泉,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 我们乘室外电梯登顶,建筑物顶端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和“劳动的胜利”。 纪念堂顶端欣赏到的罗马壮观美景。 图拉真柱(Trajan's Column)位于图拉真广场,为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所立,纪念图拉真胜利征服达西亚。该柱由大马士革建筑师大马士革的阿波罗多洛斯建造,113年落成,以柱身精美浮雕而闻名。<br><br>圖拉真柱淨高30米,包括基座總高38米。柱身由20個直徑4米、重達40噸的巨型卡拉拉大理石壘成,外表由總長度190米浮雕繞柱23周;柱體之內,有185級螺旋樓梯直通柱頂。早期圖拉真柱的柱冠為一隻巨鳥,後來被圖拉真塑像代替,1588年,教皇西斯都五世下令以聖彼得雕像立於柱頂至今。 图拉真市场(Forum Traiani)位于威尼斯广场旁边,它是羅馬最後一個帝國議事廣場,纪念对达基亚人的征服。整座广场的主体建筑于公元112年落成,图拉真圆柱则是于次年落成的。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Musei Capitolini)位于罗马卡比托利欧山顶,包括环绕卡比托利欧广场的三座主要建筑(元老宫,保守宫,新宫)以及连接它们的地下长廊。由米开朗琪罗在1536年规划,工程经过400多年才全部完成。1734年正式开放,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青铜母狼乳婴铜像:一只母狼张嘴露牙,警惕的眼睛注视着前方,腹下有两个男婴儿(罗慕路斯与雷穆斯),正在母狼的乳头下吮奶。这座雕像就是罗马的城徽。 垂死的高盧人(Dying Gaul)大理石雕像,雕像表現的是一位垂死的加拉太人戰士,作品逼真寫實,尤其是臉部表情。他有著典型的高盧人髮型和鬍子,全身裸體,脖子上僅戴著高盧式金屬頸環。戰士坐在他的盾牌上,他的劍和其他物件散落在身旁,手撐著地,似乎想要站起來再戰,表現出一位不甘屈服的戰士形象。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骑马像。雕像中的马可·奥勒留骑着高头大马,右手指向前方,威武静穆,没有带任何武器,平添了一种宽容的风度。他眼神微微低垂,仿佛透露出这位具有哲学家和文学家气质的皇帝的内心的思考和忧郁。 卡比托利欧的维纳斯是古希腊杰出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Praxiteles)在公元前4世纪创作。 丘比特和赛琪。 马切罗剧场是一座露天剧院,建于罗马共和国的最后几年。<br>该剧院直径为111米,原可容纳11,000名观众。剧场右边有阿波罗神殿的三根雅致圆柱。 <p>真理之口(Bocca della verità)是一个大理石雕刻,类似人的面孔,有鼻有眼,张着一张大嘴,位于意大利罗马希腊圣母堂的门廊。其实它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的。真理之口最有名的特色,是用作测谎仪。从中世纪开始,人们相信如果有人撒谎,他的手伸进口中,就会被咬住。真理之口总是排着长队,到这里观光的旅客,纷纷将手伸进嘴中试一试自己的手会不会被咬。由于千千万万只手在真理之口中伸来伸去,这张大嘴已被人们的手指磨得锃亮。</p><p><br></p> 教堂前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方特纳神殿遗迹。 <p>任何到罗马旅游的人,都一定不会错过罗马老城市中心,威尼斯广场以南的那个圆形斗兽场。这座宏伟的白色大理石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辉煌伟大的象征。罗马斗兽场(Colosseum),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帝国辉煌伟大的象征。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长约为188米,短轴长约为156米,圆周长约527米,围墙高约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五万人数的观众。</p> 斗兽场外墙分为四层,其外墙上的镂空圆顶窗口充分展示了古罗马建筑独有的拱券结构,由下向上三层的每一个拱券之间都有两根立柱支撑。 斗兽场第一层(Arena Floor) 斗兽场的核心是其中心的椭圆形场地,其周围是由带刺或象牙木桩拉起的隔离网,中央为长方形角斗台,地面由木头铺就,长76米,宽46米,上面铺满沙子。拉丁文沙子为Arena。 观众席有60排座位,按层高分为3层,按等级分为5个区域。从下向上看,第一层第一区的优等席位,供贵族和元老等身份显赫的观众,他们一般身穿白袍或红袍入座。第一层第一排有一个围有高高栏杆的席位,这是身着紫袍的皇帝以及守护圣火的贞女的包厢。第二层为武士、市民席位,第三层是贫民座位。再上面有一个夹层,是妇女专座,阶梯席位上方拱廊下的席位,供站立观看表演。 斗兽场顶层石壁上有很多孔槽,用于插入搭建遮阳天棚Velarium的木棍和绳索,竞技活动开始之前,帝国舰队的水兵负责用白色或红色巨型帆布搭建遮阳棚,为观众避暑、御寒之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天棚由绳索控制,可以随时调整角度和姿态。 斗兽场Anera下面是地下室,中央是一条信道,两边是支撑用的石墙,石墙之间是用于安放的隔间、木质绞盘和绳索驱动的升降机、暗格。斗兽时,驱兽人将动物赶到信道,进入木笼,再用升降机将笼子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打开笼门,动物便顺着一个特殊踏板来到地面。角斗士则通过信道由建设在竞技场附近的训练营进入表演台。 地下室有一个紧凑功能强大的机械系统的网状结构,绞车带动的升降机能够迅速将野兽、布景和设备输送到表演区。在高峰期时,地下室曾配备过60台绞车,每台绞车高达两层楼,由4名男子转动。其中40台绞车从表演区下面吊升动物笼子,其余20台用于更换布景。 斗兽场第二层 在古罗马统治者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每当一场重大战争取得胜利的时候,便会下令建造凯旋门。罗马仅存的三座凯旋门。位于斗兽场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设计构建的。这座凯旋门是在公元315年,为了庆祝君士坦丁大帝在城北米尔维奥桥击败暴君马克森提而建立。凯旋门为三拱式,门高21米,宽度超过25米,中拱高而大,侧拱矮而小,均以哥林多式石柱作为框饰,同时还将以前古罗马纪念门上的雕像和浅浮雕装饰在此门上。 提图斯凯旋门是现存最早的凯旋门,由罗马帝国提图斯皇帝下令建造的。纪念提图斯生前镇压犹太人的犹太战争的胜利,由提图斯的弟弟图密善于公元81年建成的。作为早期凯旋门,其形制较简单,高14.4米,宽13.3米,深6米,单拱而有厚实的拱间壁和高昂的顶阁,装饰有混合柱式壁柱。匀称严整、简练壮美,是最具古典精神的凯旋门之一。 塞维鲁凯旋门是古罗马广场西北端的一座白色大理石建筑,建于公元203年,以庆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皇帝和他的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和塞普提米乌斯·盖塔在194/195年和197-199年两次战胜波斯。 <p>帕拉蒂尼山丘(Monte Palatino)和古罗马广场(Roman Forum)是连在一起的。古罗马广场是昔日古罗马帝国的中心,曾有无数的宫殿和建筑群,当时最重要的一些公共建筑,比如神庙、元老院、法院、商铺,都聚集在这里。现在只剩下颓垣败瓦,一片荒凉。</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