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六月中旬,泸沽湖的海藻花(又名水性扬花,褒义词)一夜之间在朋友圈刷屏。盛夏天,干旱酷热里几乎奄奄一息的内心,被一句“花都开好了,你还不来吗”打动,于是临时起意,决定去泸沽湖。短短数日,居然邀约了12人同行,在夏至来临前,开始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s:此处图片为好姐妹友情提供)</h3> <h3>海藻花,学名波叶海菜花,水质好才开花,当水质受到污染就不开花,可以检验水质,故又叫水性扬花。花期到八月。</h3> <h3>客栈帅气的老板让我们一定要去看花海。午后顶着烈日,乘船一路随波追寻海藻花的身影。但时机不对,遗憾错过了最绚烂的花开时刻。</h3> <h3>看花海,最好在早上。阳光下,微风里,海藻花冰清玉洁。我们去的晚,错过了花海,加上菜鸟级别的摄影技术,照片无法呈现出它的风姿绰约,但我知道,它无以伦比的美,已印刻在我心底。</h3> <h3>红衣白裤的母亲,神清气爽,居然跟的我白裙红包异常的搭。希望这样牵手看风景的日子,多点再多点,就这样一年一年又一年。</h3> <h3>著名作家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一书中,对维也纳有这样一句精彩的描述:在维也纳,抬头低头都是文化。在此套用这句话,在泸沽湖,抬头低头都是美好。</h3> <h3>取扎(我们这次自助游的导游兼驾驶员)说泸沽湖的日出很美,秋冬的雾气中更美。于是早起泛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静待日出。没有海上日出的惊艳,却也独自美丽。至于更美的,留待某年的冬季,再来领略。(ps:此段最后一图也是好姐妹友情提供,非本次照片)</h3> <h3>看过了泸沽湖的黄昏和清晨,我们驱车近8个小时去往大理剑川的沙溪古镇。途中停停走走,遇到美景就下来欣赏。自助游的轻松自由,在这次的旅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h3> <h3>初见沙溪。古镇不大,古朴安静。在这里,时光慢下来,我听见心底淡淡的欢喜。</h3> <h3>沙溪古镇,有2400多年的历史。目前算是比较纯粹的白族村落,外来文化还没有形成主流。</h3> <h3>在寺登街的青石板上闲逛,听听风,看看溪流。路边随意小坐,看三三两两的游人,恍惚间仿佛遇见几百年前经过的马帮,声声马蹄,穿越时间的荒野。</h3> <h3>这三个帅气的藏族小伙,就是我们此行越野车的车主,取扎还热心的当起摄影师。景点停歇处,我们看风景,他们就坐在树下湖边,弹起随车携带的弦子。自在开心的画面,竟也成了我们眼中的风景。</h3> <h3>这次自助游,我们幸运的找到了对的人。以藏族小伙取扎为首的越野车队,载着我们看一路的美景。重点说下取扎,沿途停车,总是第一时间从驾驶室跑到副驾驶座这边,搀扶母亲上下车。初到泸沽湖的那晚,他一直拉着老人的手,我和妈妈都不好意思,他说的“能够照顾老人是福气,我这是在积福”,朴素而诚挚,感动了我。在寺登街步行时,我走在他身后,看见风吹着张雪糕的塑料包装袋,一路翻飞,他弯腰拾起。这样一个幽默风趣,仗义温暖的藏族小伙,全程给我们带来了安全安心深度探访风景的完美旅游体验。</h3> <h3>一段意犹未尽的旅程,除了好风景,还有美食以及别致的下榻之地。很幸运,这次都有了:美食无处不在,沙溪的“古镇人家”和“初见沙溪”让我至今回味;入住的客栈,凭海临风、叙旧美宿、仙度拉蒂,都让我满心欢喜。</h3> <h3>叙旧美宿,很文艺的一个客栈。每个房间都有专属的名字,独家记忆,温暖的你,清白之年,归来少年……,单听名字,就莫名欣喜;一楼的书吧,闲时可以喝着咖啡阅读,在书墨香气中,掸去旅途中一身的尘埃。</h3> <h3>沙溪的仙度拉蒂客栈,房子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老板是温婉美丽的台湾美女。2012年旅游时,对沙溪一见钟情。</h3> <h3>明姐,客栈老板娘,美丽智慧,细致有心。夜归,廊架下有煮好的乌梅汁;早上闲逛返回,泡了青柠薄荷水。房间里备着台湾果脯和点心,手工皂好看精致。院子里的四只狗一只猫,都有姓氏,金吉利,金幸福,金钱柜,金矿,有趣而温暖。阳光隔着回廊洒进来,就着甜点喝柠檬水,在休闲区的书架上找本书看,耳边有隐隐的钢琴曲。浮生半日闲,如此幸福。</h3> <h3>一段经年后依然回味无穷的旅程,除了有好风景,更要有投缘的同路人。旅途中,携手同行,举杯畅饮,对酒当歌,御风而行,默契一笑,成就了这场完美的旅行。</h3><h3>余生,想和你一起,继续走天涯看远方,赏无边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