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气温较高,风力不大,我拿上了“漂流袋”、泳裤、水镜到松花江游泳,这是今年的第一次松花江游泳。我游泳的地点是松花江南岸的九站公园,在这游泳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天热时经常光顾,每年和家人带孩子也得来几次。</h3><h3>九站公园在松花江南岸的市中心江段,它是一个沿江带状公园,宽100米左右,长约1.5公里。在公园中间的位置松花江有一个转湾,此处水深,有一个水文测量塔,此处就是“老头湾”。每年夏季,很多人在此游泳,以老头为主,铺上地垫晒太阳。此处是哈尔滨松花江段唯一的天然深水浴场。</h3><h3>我们一般是在九站公园西侧的公路大桥下游下水,把衣物装在“漂流袋中”,然后游向江对面的沙滩。此处是江的主航道,到沙滩大约400米左右,我一般游蛙泳,300下左右可游到沙滩。沙滩顺江长约500米左右,上面长满了柳树毛子,其中有点点沙滩,沙子特别好,柳树下可以乘凉,游过江的老头们在此晒太阳,其中有一片是老头专区。每天游到沙滩的人多的时候有几千人次。</h3><h3>我一般在沙滩上晒太阳休息半小时左右,开始往回游,回游上岸处是九站公园中间位置的老头湾,及水文站附近。此处岸上有一个消夏廊,内有沙池供日光浴用,周边有假山、大树、草坪、花坛等,是九站公园的中心。上岸后在岸边的二层台上继续晒太阳,听老头们侃大山,大约半小时后更衣回家,结束了此次游泳。</h3><h3><br></h3> <h3>我是70年代开始在此处游泳的,那时松花江大桥和九站公园还没建设,此处偏僻,在大江甩湾处有百十名老头在此游泳,江边有大榆树和柳树毛子,上岸后到柳树毛子空隙处晒太阳,当时被称作“老头湾”。</h3><h3>80年代初,修建了松花江公路大桥和九站公园,柳树毛子处修建了沙池和消夏廊,老头们晒太阳专区就改到了“防洪墙”后面的“夹层”中。当时防洪墙后是一个工厂的后院,单独还有一个墙,形成了一个夹层空间长满了荒草。直到98年发大水时,在那修建了防洪通道,老头晒太阳专区改到了江中心的沙滩上,直到现在。</h3><h3>老头湾的老头多数人都会“老头漂”,双手前伸,一动不动地平躺在江面上,还得露出脚尖,随着江水漂向下游。</h3> <p>九站公园游泳示意图:红线为游向江心沙滩线路,蓝线为返回九站公园线路。</p> <h3>九站公园西端下水处:</h3> <h3>这是我的漂流袋,既可以装衣服又当救生圈。</h3> <h3>开始下水。</h3> <h3>游向江心沙滩(这是松花江的主航道):</h3> <h3>大江甩湾处:</h3> <p class="ql-block">水文站:显示时间、水位、流量、水温等。哈尔滨江段水温最高可达到30°度。一般流量在3000立方米/秒以上时,过江的人就少了,只能顺江游。</p> <h3>老头湾岸边游泳休闲的人们:</h3> <h3>从沙滩游回到老头湾后,晒一会太阳,再晾一下我的漂流袋。</h3> <h3>老头湾岸边就是消夏廊及沙池,这里有休闲的人们:</h3> <h3>老头湾处的假山、绿地、道路以及休闲的人们:</h3> <h3>九站公园是本地人游泳休闲的地方,外地游人一般到“斯大林公园”打卡,然后去“太阳岛”了,但那是深泳区,安全第一。九站公园的老头湾,哈尔滨游泳人的乐园。</h3> <h3>哈尔滨九站公园虽然我一个人来游泳的时候多,但每年居家休闲戏水也得来几次。老头湾这有卫生间、消夏廊、商亭、沙池等非常方便。三十几年前领我们的女儿来,现在是陪伴外孙女挖沙和戏水。外孙女是下了水就不上岸啊。来的早还能占一个躺椅,更多的是在池边上。</h3> <h3>消夏廊后的躺椅以及廊内的老年乐队。</h3> <h3>沙池中挖沙的小朋友们。</h3> <h3>这是我们一家的戏水“行头”。</h3> <h3>松花江你是哈尔滨人的母亲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每年来老头湾的次数在减少,会感到岁月的流淌,昔日哪些曾经熟悉的老头们已经看不到了,那些在老头湾听到的曾经熟悉的声音已经随风飘散。</h3><h3>老头湾留在我的记忆中,同时也留在成千上万游泳人的心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