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访兑中

全圆

寻踪觅迹 <p class="ql-block">🔺 校门后的大马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仲夏6月23日,有同学微约想去母校兑镇中学看看,很快。有了获信者的相互回应。 我也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同学的邀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校东二层宿舍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兑镇中学创建于1956年,刚建校时学校只有两套民式四合院。一套位于学校的最南面,师生称为圪洞院。该院正面有5间窑洞,东西两边各有厢房两间,院的东南角有一圆顶式街门,出街门约20m即到后庄村的主街道了。但这门一般是上锁的,院的西北角紧靠西厢房北壁有石砌台阶直通正窑顶上,到达学校上面。另一套就是兑中人都熟悉的校部院,该四合院有上窑五间,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南有正门,东北角有旁门一个。好长一段时期,这院落是兑中的中枢,学校办公室、客房、配电房、会计室、医疗室、保管室、后勤处都在这院中安家落户,校委会兼客房设在上窑正中一间,学校一把手也在此院办公三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 校部院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边两间西厢房曾为郑邦宁书记的办公室兼宿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校部院南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门上边的四个方孔和正窑(图见后)上边的几个方孔,似在告诉我们,院子的主人是一户非常殷实的人家,因为那方孔,是原门上和正窑上面都加有精美椽棚的明证。现在象征雍荣华贵的椽棚虽然没了,但还是暴露了主人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据说这院落是兑镇金店老扳武明星的家业,其女武秋莲为黄埔军校7期学生,49年全家随蒋赴台后未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校部院的正窖前,像片上方有: “共青团介休兑镇中学委员会纪念五四41周年全体干部摄影” 字样,说明这张像是1960年5月4日所摄 ,孝义当属介休县管辖。我只认出 李如槐(党支部书记)、 郑邦宁(团委书记)和闫振华(教务主任)三位老师。</p><p class="ql-block">左边窑壁上的小方盒,是当时很时尚的有线广播小喇叭,每天都会有定时的节目播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校部院正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仔细看会发现,60年来,校部院正窑的窗框基本没有什么改变,栅墙上伸过炉子烟筒的筒眼一如既往,正所谓物是人非也!</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文革”的洗礼,中窑两边的龛阁完好无损,可知当时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时,对这个小院还是很优待的。</p><p class="ql-block">很可惜,正窑前的椽棚已年久塌失了,只有窑壁上那几个方孔和地面上立过撑柱的两块方石,还会勾起人们对昔日景貌的想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58年7月25日兑镇中学全体教职工合影。像片上有“孝义二中”字样,因为当时全县就孝义中学和兑镇中学两所中学,所以人们有把兑镇中学称为孝义二中的习惯。我只认出了李积勋 闫振华 李如槐 张永龙 王清典 五位老师,你们还能认出其他老师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59年7月1日兑镇中学首届毕业生第一班师生合影。背景为操埸北面的第一排瓦房。照像时展开两面五星红旗,红旗中间悬挂毛主席50年代的标准像,足见兑镇中学政治氛围和教育氛围之浓厚,对毕业表现出庄重的仪式感和自心而生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看到的兑中毕业照中感觉最温馨、最美好的一张。同学和老师不分位次,随坡就弯,随坐随站,随疏随密,随近随远~~ 好一幅赏心悦目的图景!从右到左我认出了李积勋、闫振华、张明珠和王清典四位老师。感谢老校友提共了这张1965年24班的毕业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兑中家属院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兑镇中学的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学校依山而建的三排教室、山顶高处的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原操埸东面的教工和学生灶、西边的一排宿舍和南面的一排房子,这些砖木结构的青瓦房建于1956年到1966年间。瓦房之间取土后建的砖窖和南面的家属院大都建于1971一1981年间。到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学校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危房改造,把马路由中间移至东西两边,拆除了青瓦危房,建起了教学楼、宿舍楼和实验楼,这些工程从1991年始至2002年止。最后一项工程是改造操埸、改造餐厅和建设学生公寓,这一工程是高中迁入新城,在2005年至2007年的这个空当,由兑镇镇政府筹资完成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1991年动工,1992年竣工使用的教学大楼,楼高四层,建筑面积3400多平m,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埸所。</p><p class="ql-block">原楼外装贴得是蓝色暗花马赛克,而今是橘黄色涂料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教学楼对面的假二层宿舍,连同宿舍前1000多平米的花园是上世纪90年代拆除了第一排瓦房、第一排窑洞和第二排瓦房后建设的。假二层后边是一幢四层高的实验楼,第四层中间凸出的部分,是一个可容纳350人左右的阶梯教室。这幢楼是拆除了第三排瓦房和瓦房前的第二排窑洞修建的,2001年动工,2002年竣工使用。实验楼后边的五层建筑为学生公寓。</p><p class="ql-block">现在看到左边台阶是由南向北直伸而上,原来的台阶是从蓄水池后边,先由西向东升至水池中部再折拐向北的。原来假二层窑洞西、现在的台阶处,有一座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封闭式蓄水池,水池南(现红墙西)还有一套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一门一过的办公室,现东边的单间还在,西边的里间和蓄水池在扩建餐厅时拆掉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由东向西所摄,站位于学生宿舍楼前的东马路上。最西边的两层建筑为师生灶房及餐厅。花园格局末变,保持着原样子,散发着新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由西向东所摄,站位于教学楼对面假二层的窖顶。正中有升旗台,升旗台东西两边,原是建有两段水泥花池的,现在变成更敞的通道了。对面的4层楼是学生宿舍楼,后边那个高高的、超过宿舍楼半截的东西,是从原校办工厂东南角烧暖的锅炉房伸出來的烟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南向北所摄,站位于教学楼前的大道上。</p><p class="ql-block"> 第一排窑顶铁栏上悬挂的条幅是: “加强党的建设 強化政治核心 筑牢战斗堡垒 树立光辉形象 促进学校发展 实现民族复兴 ”。</p><p class="ql-block">第二层窑沿下喷塑的标语是: “写好每一个字 说好每一句话 读懂每一篇课文 做好每一件日常小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北向南所摄,站位于第一排窑洞上面、國旗台前。升旗台、花园、雕塑、教学楼都东西对称地建在学校的南北中轴线上,实验楼因受地理所限,稍微西偏了一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实验楼正面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兑镇中学是一块风水宝地。背靠厚土黄山,怀揽两峪河川,对望柱濮峰峦,襟连兑镇后庄,站在兑中置高处,只見河水入怀来,不见河水何处出。故此,这座面积不过5公顷的斜坡上,便有许多古坟。</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兑镇中学的业绩与这块宝地有关,这我倒不敢苟同,但兑镇中学办学48年来人才辈出,且无一点安全事故发生却也是事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学生公寓楼建设时拆掉的北二层窑洞,窑洞后边即为操埸。这里的窑洞原为学生宿舍,而后有部分为单身教师宿舍,再后慢慢地就变成中青年教师的家属宿舍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04年秋,兑镇中学迁至新城孝义四中后,镇政府对学校的操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对灶房食堂进行了拆扩新建,新盖了五层高的学生公寓楼,并对学校的主要通道进行了硬化整修。2008年兑镇初中从河南面的旧址搬入兑镇中学,续名为“兑镇初中”。兑镇小学搬入后,2018年更名为“兑镇九年制学校”。</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左边的这幢楼就是学生公寓,右边为实验楼背影。初中刚搬來时有学生近千名,这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学生人数逐年递减,现在小学和初中学生总数也就300来名,学校的大部分房子闲置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孝义四中主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义四中2002年筹建,2003年一期工程竣工,同年9月招收10个班600多名首届新生。2004年随着教育教学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市委政府决定兑镇中学整体迁往四中。2004年8月,兑中两个年级学生、教职员工、部分设备一并入城,与四中的一个年级和50名教职员工合并,组成了一所规制完整、师资充足、人员齐备、设备完善的现代化的新的高中。</p><p class="ql-block">从此,兑镇中学→孝义四中,翻开了新的一页,开启了新的征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学楼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兑镇中学因其建校时间长,教育质量好,而在孝义人心中有着特殊的记忆。1956一1966年,兑镇中学是与孝义中学并行并存的两所中学。“文革” 中断4年招生后,于1970年秋改为高中。在33年的高中办学中,兑镇中学被命名为吕梁地区(市)重点中学,1979年山西日报对兑中的办学业绩作了专版介绍,1993年在吕梁市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名列榜首。在划片招生时有贺靖平、赵钦述考入清华大学,在改为第二批录取后,有马锦玲考入北京邮电大学、王静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武维华同志就是兑镇高中的第二届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改制为高中后的1971年全体教职员的合影。照中有 张永隆 张书琴 张瑞</p><p class="ql-block">云 郑邦宁 江兰生 李积勋 刘返成 武士祥 杨五云 任亮 程光鑫 杨高源 李景贤 张昆 畅里申 原秉常。其中江兰生老师为62级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68年分配到兑中任教,71年秋调回北京。就我所知,江老师是迄今为止,我市(县)教育史上唯一的一位来自北大的女士。江老师在兑中的三年间既代语文又代化学,善学肯劳,爱岗敬业,深得同行好评,深受同学爱戴,被当选为兑中出席县的党代表。</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的背景为中央马路口、第一排瓦房前,房椽下写着“读毛主席的书 听毛主席的话 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后来又变动为“路线是个纲 纲举目张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从更早时的照片看,写的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兑中师二班毕业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兑镇中学,就不能不提曾附设过的两个师范班。师范班论届,与高五、高六班平行,属高中第二届学生。1972年4月5日开班,1974年仲秋毕业,两班共125名学生,毕业分配于当时急需用人的多个行业。这是孝义县(市)独立承办的首届中师教育。后来才有白北关中学师范班和孝义中学师范班。</p><p class="ql-block">兑镇中学师范的成功举办,一要感谢邓小平同志的“智育回潮”;二要感谢当时县局领导的高瞻远瞩;三要感谢兑镇中学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在孝义县(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史上,兑中师范班同学的工作应该是不可忽缺的一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74年9月20日,兑镇中学师范班文艺宣传队师生合影。照片中老师为:郝继发 郭少之 李延寿 庞全章 杨郁兴。</p><p class="ql-block">厐全章为工宣隊隊长兼校党支部副书记。郭少之为师一班班主任,杨郁兴为师二班班主任。郝继发和李延寿为宣传隊指导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上午9点40分我们一行11人來到了母校兑中。</p><p class="ql-block">这校门最早是两个灰水泥墩,上世纪90年代变成了鲜艳的红色砖贴。新的变化是,两个门墩上面加了不锈钢弧拱,上写“兑镇九年制学校”,它好像在默默地告诉我们: 这里已经不是原来的兑镇中学了。</p><p class="ql-block">但那对铁栏大门还是最初的老样,门框上方树着一排菱形箭头,再下是两个放着光芒的五星,西扇门的东下角又套了一个小门,以便大门关锁时供师生通行。这门是纯焊工产品,连直角拐弯都是焊接,而非弯头连接,它虽然“老态龙钟”了,但看到它却有一番别样的亲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原來的校牌是挂在右边的门柱上的,校牌有两块,一块是77届学生聚会时送给母校的,“兑镇中学”四字为堆金立体;一块是兑镇煤矿孙孝明先生所书所刻,“兑镇中学”四字苍劲有力、落落大方。这两块校牌现存于孝义四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1996年正月和郝子勤老师的四个女儿在校门口留影。郝老师的四个女儿都很优秀,都是从兑镇中学步入大学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校门外,安着卷闸的车库还是老样子,只是白卷闸换成了蓝卷阐了,蓝色给人一种柔和随心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校门左右各有一个石框墙,现在框内贴的是“不忘初心跟党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过去是用水泥刻塑然后用红漆涂新的八个大字“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一边四个。 </p><p class="ql-block">铁大门里边,左边即是传达室和医疗宝,看起来与十多年前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马路两旁的梧桐树又高又茂了,铁管护栏也换成了不锈钢的了。极目后看,那红色处是校办工厂外的照壁,原來上边写的是“自尊、自信、自立”六个大字,现在换成了习近平主席的画像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校门里边的传达室和医疗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主路两旁,高硕的梧桐树冠,在空中相挽,结成了一道绿色的遮阳荫篷,一股沁人的清凉拂面而来。</p><p class="ql-block">徜徉而上十几米,满红的照壁便看得清清楚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照壁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壁的东面是锅炉房,照壁的西面是工厂的大门, 照壁后边就是经营了40年(1973一2013)的原兑镇中学修配厂。工厂大门已是锈迹斑斑,没有了昔日叮叮铛铛的生产景况,静悄悄的厂区,却倒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触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程应堂在工厂大门外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工厂大门的外边,应堂同学似有所感。是啊!ta见证了工厂的建设、发展、繁荣与退埸,从1973到2013,整40年,这里就是ta工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东面锅炉房的墙柱上,还挂有一块斑剥的厂牌,上书“孝义兑镇中学修配厂”。兑中修配厂是在上世纪70年代勤工俭学的大潮中诞生的,它除了为学校创收以助发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能是学生的学工实习基地,当年在毛主席“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不仅要学工,也要学农,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指示下,文革中兑镇中学的学生,大都有在这里学习劳动技术或进行社会实践的经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陈学义校长和校办工厂全体成员的合影,拍摄时间应该是建厂初期的197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是教学楼东边的二层楼宿舍,在教学楼尚未建设,中间还是花园的时候,它和最西边的二层楼隔园相望,是当时学校最好的建筑。西边的已经拆了,只有它还昭示出兑镇中学那段荣耀的曾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站在楼边台阶护栏边,武善新同学感慨地说,这护栏还是他和师徒们设计和焊接的呢!一晃都四十多年过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学生宿舍楼正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幢白楼是上世纪90年代末盖的学生宿舍楼,共四层,l一3层为宿舍,共18间,第四层为教工会议室和一个准备间。坐东朝西,楼前即东面的大道、新建花园,楼后即校办工厂大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东马路通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学校的主路是在学校的中间,称中央马路,宽约3、5m,呈马鞍型,路面是用白灰和炉渣混合敲打着实而成,虽不是很光滑,但很结实、很坚硬。马路两旁有砖砌树池,池内植有白杨。90年代学校危房改造时,为便于规划设计和有效增加建筑面积,把通道改在东西两边,西边为台阶加斜坡的步行通道,东边为可行车直至山顶操埸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986年的兑镇中学中央马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兑中高25班毕业师生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藉1979年3月高25班的毕业照和1986年秋的双人照,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学校当时以中央马路为主轴的建筑布局。第一排瓦房,第二排窑洞,第三排瓦房,第四排窑洞,第五排瓦房,第六排瓦房(与第五排在同一平台上),第七排上下二层窑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这是西边的步行通道,沿台阶上行,教导处房后朝水塔方向左拐,有斜坡通达操埸。</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边下层是原事务处及库房,上层是原教导处兼职工会议室,新会议室起用后改为职工活动室。最西边的一间曾是李殿焕校长的办公室,后改为客房。后边的圆型建筑为水塔,从水峪矿泵上來的深井水即蓄其中,供师生食用。水塔后边的建筑为学生公寓。右边仅可看到一部分的白色建筑是实验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1991年4月6日师范班聚会时所照,照片背景为事务室窑顶的教导处前面。可以看到当时墙壁还是灰色,没有贴白。</p><p class="ql-block">1992年冬,兑中才结束了砖炉烧煤取暖的历史,改锅炉水暖,所以房沿下还有铁皮烟筒显见,这倒成了我们寻忆母校的过往时,一个很直接的感触点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像片左边为拆掉旧灶房后扩改建的师生餐厅。原灶房为4间扇形拱体通窑,面积有限,除师生灶的加工房外,只有一间小小的教职工餐厅。这一工程的交付使用,结束了学生露天吃饭或在宿舍用餐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新建餐厅特写</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后边旧宅院墙上的造型还记得吧!那是前边的瓦房水房移到后边后,为了美观,学校在后庄居民院的墙上加建的仿古墙造型,它对面是旧灶房学生打饭的一排窗口,中间是块较为开阔的埸地,学生集会时,打饭窗口外高出埸地一米五左右的平台,就是理所当然的主席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新改造的塑胶操埸。左边看到的半截楼为公寓楼背影。操埸上西边的瓦房拆了,北边的菜地推了,所以面积就比旧操埸大了许多,全塑覆盖,结束了师生尘土飞扬中上课、跑操、锻炼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73年秋运上,师二班的四位同学,4x100m接力赛后的合影。背景为第一排瓦房前的土操埸。埸上黄土一目了然,钢木篮球框清晰可见,南面的体育组、音乐组所在的青瓦房隐约可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星期日,学校空荡荡的,但很整洁干净,学校管理得这么好,不禁要为现在的学校领导和师生点赞。</p><p class="ql-block">要离开操埸时,想不到能遇到79届高25班的冯树梅同学,多年不见,很是高兴,合个影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学楼呈半工型,这里最早是学校操埸。记得好象是1979年(?)操埸移到山顶后,这里就变成了花园。1991年建楼挖基时移走了不少柳树,现在兑煤职工餐厅外的两棵大柳树就是从这里移去的。现在教学楼前的两棵柳树、西角边的一棵松树,它们的树龄都比教学楼要大,因为这是建楼时在程光鑫主任的要求和管护下,工人师傅们从花园的树木中保留下来的。当时松树就这一棵,程主任对它进行了特别的围护。它们树龄都40年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学楼前西边的柳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学楼前东边的柳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细心人会发现两棵柳树的位置和大楼不太对称,怎么会这样呢?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因为是先有树后有楼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棵40年的小松树。</p><p class="ql-block">这松树原在花园中栽得很多,ta不是一棵一棵栽的,而是和冬青一样,一池一池地栽的。记得当时绿植时,这些小松苗高也就尺把许,栽了满满的两条池(带),最后就成活了这一棵,而且一直保护了下来,堪称校宝了。</p><p class="ql-block">当看到松树主躯尺五左右处,有被刮蹭过的一块疤痕时,心中倏地闪过一丝怜惜。</p><p class="ql-block">小松树啊!也许有人不屑于你的柔缓,觉得你都40年了,就长这么点儿粗、这么点儿高?然而当人们知道,你本不具备长高长粗的天赋(灌木树种),却能从万千之中脱颖而生,并郁郁葱葱数米高时,深深的愛意便油然而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校兵乓球园留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教学楼西边,我们上学时这里是个露天舞台,台中间有武朝晨老师画的一幅巨型体育墙画,台两边有仿毛体书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对联。ta是学校春秋运动会、大型集会的主席台,也是文艺宣传的大舞台。</p><p class="ql-block">1973年秋,师一和师二分别在西辛庄村和水峪煤矿、兑镇煤矿进行开门办学的实践,实践结束后,以自编节目进行汇报的演出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至今杨运生同学表演的《房东大娘》、李达新和成新春表演的相声《瓜沟》音犹在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 相片左边就是露天舞台的一角。</p><p class="ql-block"> 这是校运会时的情景,主席台上摆着从教室搬來的讲台和课桌课凳,主席台前面贴着“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标语,麦克风里不时会传来吶喊加油声、公布赛绩、通知领奖和师生來稿的声音,以及悦耳的运动员进行曲~ 此情此景 ,至今想起来都有些激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末拆掉露天舞台,盖起了与东边遥遥相对的二层楼,上下各9间,一层为女生宿舍,二层为教师宿舍。到90年代未该楼二层扇顶裂缝成危房后,就当学校的仓库使用了,初中过来后,拆掉了该楼,就变成现在的乒乓球活动园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二层楼拆除前的景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这是北面家属院和圪洞院窑顶家属院间的过道,马秀莲身后是圪洞院窑顶房的后窗,看到它,很亲切,因为在那里有过近五年的居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身后是菜地家属院的后墙栏和北边家属院间的通道,东边的小院里有两间窖洞,有近6年的时间是在这里居住的。原来这里是很热闹的地方,虽然是一户一个小院,但由于地处校园之内,又都是兑中人,便没有城市居户相见不相往的毛病,反倒多了些农村居民纯朴的相处方式,比如一家做了好吃的会送隔邻以尝,特别是夏秋常有端着饭聚一家小院边聊边餐的情景,现在想来实是怡人。</p><p class="ql-block"> 而今只有这根水泥电杆默默地伫立于此,似乎还在等待着从前上下学时,那些匆匆忙忙、来来去去的老师和同学。</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第一个门里,是张甸璠老师家的小院,而今张公已去,思情难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街门虚掩,我们进的院内。</p><p class="ql-block">院内很乱,但门窗依旧,门皮依旧,门窗上的钢筋护栏依旧,青瓦厨房依旧。只是炭房的棚顶已经垮蹋,有几株从砖缝中挤出、已过膝高的蒿草惊喜地望着我们,似乎在感谢我们给小院带來的一丝生动?</p><p class="ql-block">看景况这小院已是好久无人居住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睹物思情,顿生“人生易老天难老”之感触!有同学建议: 我们小院留个影吧,以作记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菜地家属院共两排房子,是兑镇中学最早建的教师家属宿舍。之所以称菜地家属院,是因为建宿舍前这里是一片水浇地,地中有一眼水井,每年都会种有各种时季蔬菜。</p><p class="ql-block">当时(好象)进了校门要左拐一下,经校部院南门到校部院西边,校部院西后壁与菜地之间有约5-6m宽的一个斜坡,在宿舍未建前,这一斜坡便是进出校园的主要通道。现在校门后边的大道是菜地建成家属院后才改的。</p><p class="ql-block">而今,由于学校变为初中和小学,教职工大都本地人,家属宿舍没人住了,也就荒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此为南排宿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为北排宿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右边靠镜头的窗户即为陈学义校长在兑中居住多年的家。陈校长是从部队营级教导员岗位转业到兑中任校长的。陈校长的女儿陈玉萍和我们是同届高中(师范)同学,记忆中陈校长是个非常和霭敦厚的长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要离开了!</p><p class="ql-block">有点惆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兑中和兑小相距不过百米,中间还夹着原兑镇教办。马秀莲和姬孝林同学曾在兑小任教多年,想去看看,不料现已改为家长学校,大门紧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透过栏门,还可看到后边旧窑洞的一角,这间窑洞过去是学校教职工的灶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是1960年,兑镇小学全体教师,欢迎吴治斌同志“群英会”荣归时,在校门口的合影。看了有两点感受,一是原來的校门比现在的门要好看。原来的校门分明就是一幅风景啊!二是感觉当时兑小的老师们很幸福。合影,这么随性的安排我还是首见,ta 给人以和谐、快乐、洒脱、个性的感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处在兑中和兑小中间的原兑镇教办办公院的大门。院内有扇顶窑洞一排,教办占中间三间;窑洞南面有教室三间,原为初中班教学所用。</p><p class="ql-block">姬孝林同学在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兑中师一班毕业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见,兑中!</p><p class="ql-block">你不可能熟悉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位学子,而每一位学子心里却总装着你熟悉的名字。我们都是你高中二届的学生,你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力量,也给了我们青春的热烈和勇于吃苦的精神,你的名字伴随我们一路同行,直到而今。</p><p class="ql-block">忘不了你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荡桨,书声朗朗,浪花点点;忘不了你带领我们,在任家庄的山上荷锄挑担,播下粒粒,收获万万;忘不了你带领我们,在温高40多度的砖窑高灯夜战,泥坯排排,青砖行行。</p><p class="ql-block">再见,兑中!我们思想的熔炉、文化的电桩、职埸的起点、腾飞的航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今日兑镇主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见!兑镇!</p><p class="ql-block">兑镇,你这个响亮的名字,听到就心动。街上的十五眼窑洞、毛体书写的“人民食堂”、敞大的百货商埸和露天剧埸、高高的工商银行、为我们留下记忆的照像馆和王师傅、堪称古建典范的清虚空、在我们勤工俭学中迁址的兑镇卫生院、中街北面小小的派出所、东街南面的供销社和日杂专售店,加上鳞次栉比的街市门面和隔三差五的庙会人流,铸就了我们对你的一片深情,你可曾知道,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去感受你的脉动?</p><p class="ql-block">看你今天这样整洁安静,心中有慰,也有些许清冷,我们希望你,能在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浴火重生!</p><p class="ql-block">再见,兑镇!一座刻有我们青春印记的古老小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拜访兑中的同学有: 张玉天 靳祟熙 楊克俭 武善新 李达新 程应堂 郭建仁 乔春娥 任玉珍 姬孝林 马秀莲。 听说任立旺同学也是要去的,临时有事未能成行,只参加了中午的聚会。</p><p class="ql-block">参加午聚的同学及家属共17人,地点: 丽园抿尖村。 </p><p class="ql-block">编辑: 全圆 2019-6-25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