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花 瓣
赵梓涵带儿子豆豆回河南老家探亲,孩子像脱缰的野马,在玉米地里到处跑窜,对这样井然有条的庄稼地充满好奇。
“爸,这里怎么有几个苹果?”
赵梓涵跟着孩子走进一片玉米地,三个小土堆展现眼前,每个土堆前整齐的摆放了三个苹果。他儿时在老家长大,知道这是别人家刚祭过的坟。他赶忙拉着孩子离开,按老家的讲法,孩子碰到这种事都不吉利。
“奶奶,我刚才在玉米地里看到苹果了。真奇怪呀。”多嘴的孩子又啰嗦给奶奶听。
“大壮,你怎么带孩子去那些地方?”娘小心翼翼地说,语气中充满埋怨。
“他小孩子瞎跑,哪是我带他去的?”赵梓涵也低声回应了一句。
“唉,他们一家都苦命”,娘想必是猜到了那三个坟头。
“那就是花瓣的坟。”
花瓣的坟?他脑子中立即闪过堂妹花瓣。说是堂妹,其实也很陌生,她刚出生的那个晚上就被抱走送人了。</h3><h3> 在河南老家,根据计划生育政策,第一胎是女孩通常还可以生一胎,但第二胎无论男女都不能再生第三胎了。花瓣是第二胎女孩,父母为了能再要个男孩,只好把她送人。
听村里老人说,花瓣爸爸当年把花瓣送人的时候好像迷路了,去了趟上溪村回村时都快天亮了,十里路走了两个小时。
等他见到花瓣时,她已经出身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记得那是1994年春节,花瓣来他们家拜年。
“大哥,我是花瓣,过年好。”她有些羞涩地喊他。他刚回故乡,真没认出是谁。
“大壮,这是你郭叔家的花瓣,回来了。”</h3><h3> 他猛然想起以前娘唠叨的堂叔家的送出去的那个女孩。 娘又唠叨起花瓣的名字的来历。</h3><h3> 那晚花瓣是被送到上溪村的一对老夫妇(当地称没有子女的夫妇为老绝户)家中。老夫妻俩一生没生育,视这个孩子为掌上明珠,为宝贝起名“花伴”,意思是他们老来得女,如花相伴。但后来人们都觉的这孩子出生得俊俏,理所当然地认为她名字应该是“花瓣”了。</h3><h3> “刚回来?回来看我郭叔呀?”他低声问娘。
“不是,你郭叔把她要回来了。”
“要回来?那原来的老两口能同意还(huan)回来?”
“你还不知道你郭叔的脾气,他有了儿子落了户口,也不担心计划生育处罚了,不要回来便宜了那老两口?”
“那老两口这么老实?一把屎一把尿养了有十几年了吧,就这样还(huan)——回来了?”
“也是死活不同意的,老两口是怕花瓣难为,才勉强同意,也是哭了很多日子。”
……
此后第三年的春节,他回故乡时,听娘说,花瓣得了白血病。</h3><h3> 郭叔家日子本来就紧巴,儿子又在读书,花瓣也没医保,郭叔问清楚白血病是败家病,也就象征性地开了些药,拉回来养着--等着。
上溪村的老两口听说花瓣得了绝症,冒着大雪相互搀扶着连滚带爬地赶来。在郭叔西厢房里,老两口和花瓣哭成了泪人。</h3><h3> 随后,老两口就搬到村西头租的一处破房住下来,倾其所有给她买药,天天照顾她。
那个时候的郭叔有些沮丧,一个劲的抽烟,抽烟时总是叹息,后悔将花瓣要回来。花瓣才到县城打工没几个月,这倒好,还不够药费钱,做腾这个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h3><h3> 每到此时,两个老人像是欠了郭叔的债,只是低头多给郭叔家干活。</h3><h3> 老两口四处借钱给花瓣买药,可药太贵,钱太少,支撑了两个月就停了药,她渐渐消瘦下去,饭量一天天减少,老两口待花瓣如同出生的婴儿,一口口啜哺着花瓣……
就在那年春天,油菜花开满地的时候,听说花瓣走了。</h3><h3> 过花瓣“五七”忌日,老两口回了趟上溪村,给花瓣取了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带到坟上烧了。</h3><h3> 第二天,邻居闻到院子里有煤气味,跑到老两口家里一看,家里的煤气没有关阀,两人静静地躺在炕上,没了气息。
村里人都说,老两口可能是去天堂找花瓣团聚了,天堂里没有夺走的爱……
他依稀听到红楼梦林黛玉的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后记:2016年1月5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公布一对夫妇准生两孩政策。<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