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岭古渡口石刻群

海纳百川

<h3>风吹岭石刻群在饶平县柘林镇东l.5千米的风吹岭。困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h3> <h3>先把🚙车停好,然后需走一段山路🏃🏃</h3> <h3>🚙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导航"风吹岭"或"饶平白雀寺"👌👌👌</h3> <h3>风吹岭摩崖石刻群为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著名学者饶宗颐曾经至柘林考察,著有《柘林与海上交通》一文,文中便有提及风吹岭石刻。</h3> <h3>风吹岭,位于饶平柘林古镇之东约3华里处。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故名曰风吹岭。</h3> <h3>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丸入海,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纷迭至此观览,吟诗作赋于此,于今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h3> <h3>有明万历九年(1581年)闽广副总兵晏继芳题的“闽广达观”,以及来自湖北、四川、贵州、吉林、江西等地文人墨客题刻,有“海阔天空”、“水天一色”、“闽粤一览”、“玉柱天关”、“天风海涛”等。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h3> <h3>饶平柘林与南澳相对,和大城所、黄冈成掎角之势,自古为饶平门户、海防重镇。今柘林镇区东北有风吹岭古道,为古代出入柘林交通要道,因战略位置重要,旧时多有官员至此巡视,并留下摩崖石刻。</h3> <h3>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淼,闽粤的高峰岛屿如龙如虎,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至此,吟诗作赋题书于此,于今留下许多摩崖石刻。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岁(公元1596年)楚雍吴世重、成都庄诚镌的"海阔天空"大字,正楷,阴刻,字大40*27厘米。</h3> <h3>风吹岭东麓有明崇祯年间的“雷震关”遗迹。今还留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季春柘林寨事都司曹立的石碣、上镌“盘诘奸细”、“缉获盗贼”大字,正楷阴刻。</h3> <h3>位于风吹岭中段的蝴蝶山坡天然岩石上镌着明崇祯七年仲秋修筑风吹岭大路的碑文。诸家书法遒劲秀拔,各具一格,在书法艺术研究上有一定价值。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h3> <h3>明万历五年丁丑季夏(公元1577年)闽粤副总兵晏继芳题刻的"闽广达观"大字正楷,阴刻、每个字大一米见方。</h3> <h3>风吹岭石刻群用幅来算的话总数估计20处左右,其实也不是很多,只不过集中而已。</h3> <h3>明崇祯三年庚午(公元1630年)季春长白张昌祚的"闽粤一览"石刻;正楷阴刻,字大48*32厘米。</h3> <h3>卢陵王一乾的"玉柱天关"大字,正楷,阴刻,字大见方;还有"天风海涛"、"观海"(此石已毁)等石刻。诸家书法遒劲秀拔,各具一格,在书法艺术研究上有一定价值。</h3> <h3>“玉柱天关”《饶平文物志》载:“卢陵王一乾‘玉柱天关’大字,正楷,阴刻,字大一米见方。”</h3> <h3>此摩崖并无署上款,落款“庐陵王一乾”,文物志的“卢”应为“庐”之误。《饶平县志补订》载:“岭东海防兵备道万历十七年,王一乾,江西泰和进士,以按察司副使任,修外城马路,增置饶邑学舍。”石刻应为万历年间王一乾任职广东期间所留。</h3> <h3>此处石刻在镇风塔与雷震关之间,玉柱天关镌于巨石之上,巨石侧边裂纹几瓣,侧面看犹如蝴蝶展翅,堪为古道一景。</h3> <h3>巨石旁边一明代石亭,亭中立有石碑,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漫漶难以辨识。</h3> <h3>如对书法或古文无浓厚兴趣的朋友建议不去游览,毕竟此地算是农村的荒山,加上人烟稀少,不熟悉野外活动经验的朋友不游也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