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长城一直是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b></h3> <h3><b>有人说,我国修长城是从西周开始的,其证据是发生在首都镐京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当时“烽火”是燃在“烽火台”上,当时的“烽火台”和“瞭望台”,是“点状”而非“线状”,只是起到了报警作用,而无御敌功能,这充其量只能算是长城的萌芽。</b></h3> <h3><b>真正意义上长城,当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始建的。长城的功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修长城的目的有二,一为“互防”,二为“拒胡”。当时群雄并起,列国争霸,诚如孟子所言“春秋无义战”,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城略地,弱肉强食。为了“互防”,各诸侯国开始修建长城。而秦、晋、赵、燕等地处北方的诸侯国,除了要“互防”之外,还饱受北方那些掠夺成性、漂忽不定、来去如风的以游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胡人骑兵的掠夺和袭扰。所以这些地方的长城还兼具“拒胡”作用。</b></h3> <h3><b>第二阶段是自秦朝以降。到了秦朝,“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帝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其时的长城,已无“互防”功用,其主要作用就是“拒胡”。此时北方的匈奴也逐渐强盛起来,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天下甫定,秦始皇便派大将蒙恬到北方去镇守边关并修筑长城,蒙恬在原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建起了东到辽东,西到甘肃的长城。绵延万里的高大雄伟的城墙,对胡人的骑兵起到了较好的阻隔和防守作用,对于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有“无长城,不中华”的说法。</b></h3> <h3><b>秦朝之后,绝大部分封建王朝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筑长城用于戍边。然而事有例外。历史上我国却有三个朝代因不需要长城而从不修筑它。</b></h3> <h3><b>一是唐朝。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始终不曾修过长城。因为在唐朝的统治者看来,用长城来防御,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方式,积极的防御方式,应是对敌人主动出击,消灭其有生力量,使其失去进攻的能力和胆量。据《旧唐书•李勣传》记载:“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基于这种认识,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上台以后,鉴于国力,首先对北方的强敌东突厥人虚与委蛇(突厥并不是一个民族,它是对北方和西北结成联盟的游牧民族的统称),满足其要钱要物有要求,一旦缓过劲来,在贞观三年之后, 即先后派出李靖、李勣等将军率兵十万进军漠北,对东突厥人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其一蹶不振。然后,又消灭了在漠北迅速兴盛的薛延沱部落,使北方不再有对唐帝国有威胁的力量。平定北方之后,唐军又转兵西北,对西突厥人中的吐谷浑、高昌等强敌进行了沉重的打击。在整个唐朝的中前期,都是采取以攻代守的策略,不断地开疆拓土,使唐朝的国土面积在鼎盛时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正如白居易所说“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以汉武帝来影射唐玄宗)以致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等邻国纷纷俯首称臣,成了唐朝的蕃属国,因而,它哪里还用得着修长城呢!</b></h3> <h5><b>也正因没有长城作屏障,所以安史之乱时,吐蕃、回纥等异族蜂涌而至,长驱直入,造成大唐的疆土迅速的半沦。幸赖郭子仪率军奋勇抗敌,历时八年才收复河山</b></h5> <h3><b>除了主动出击,唐对于一些势力还何用怀柔政策,采用“和亲”策略。如为了平息唐与吐番的纷争,贞观15年(641),应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请求,唐太宗将宗室女(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文入藏,为唐与吐蕃的友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在吐蕃生活了40年,期间唐蕃始终没有发生战争。由于她母仪天下,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至今在青藏高原的藏民区,仍保留了不少为纪念她所修的寺庙、塑像,她的故事和传说仍在当地以戏剧、歌谣、壁画等形式得以流传。此后,唐景龙四年(710年)正月,唐中宗又派人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和亲”,虽然金城公主“和亲”之后没有取得文成公主那样的效果,但仍然极大的缓解了唐与吐蕃的矛盾。</b></h3> <h3><b>二是元朝。建立元朝的蒙古族,是一个以狩猎放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马背上的民族,这个勇猛剽悍的的民族极善杀伐攻虏,他们聚则为兵,散则为民,这种兵民合一的形态,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兵源。早在成吉思汗时代,他们就东杀西伐,出征的部队经年不归,在欧亚大陆上纵横驰骋。只不过当时的蒙古人没有领地国土的概念,他们攻下城池掠夺财物之后就跑了,信马由缰地再往前打,从蒙古草原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的德国和奥地利那些地方。他们征战的目的除了掠夺财富外,似乎也是为了过一把“征服”的瘾。</b></h3> <h3><b>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入主中原之后,在消灭了金国和南宋的残余势力后,他一刻也没消停,攻越南、征缅甸,甚至出兵海外,越洋攻打日本、高丽和爪哇。在他的字典里,似乎只有“征服”而没有“防守”一词,所以在主观上,他绝不会有修长城的意识。而从客观上来看,他也实在没有修长城的必要,那些连绵万里横亘于西北的农耕民族用于阻隔游牧民族袭扰的长城,早已不是边境了,蒙古大军的滚滚铁骑,正是从漠北跨越长城的废墟席卷中原的,他修长城去防守谁呢?</b></h3> <h3><b>从史料上看,元朝应是中国历史上长城损毁最严重的朝代,一些地段几乎达到堙灭的程度。</b></h3> <h3><b>因为在金朝和南宋并存的时候,长城由于年久失修,已呈严重的颓废景象,这从主要生活在金朝的名儒郝经的《古长城吟》中可见一斑:“君不见,城头落日风沙黄,北人长笑南人哭”。之所以出现“北人长笑南人哭”的状况,就是因为破败的长城,已经无法阻挡北方蒙古人的袭拢掠夺了!</b></h3> <h3><b>到了元代的时候,有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人来到中国。这位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并得到忽必烈大汗特许而几乎走遍了中国的西方人,用极大的热情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书中,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尽数收入笔下,不但介绍了敦煌佛像雕刻和壁画的精美、都城宫殿的华丽、商业的繁荣、丝绸锦缎的廉价、大运河水运的繁忙、杭州的大湖(西湖)及桥梁、元军攻打襄阳使用回回炮、元朝攻打日本等等,而且连中国道路中间高两边低利于排水这类小事都作了介绍,但他对长城却只字未提。</b></h3> <h3><b>这就是回回炮的模型,它可能是元军首用于攻襄阳,也可能是其在攻襄阳时发挥了神威,所以有不少史料上又称其为"襄阳炮″。其实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炮,而是一种抛石的机械装置。元军攻襄阳时,就是用这种装置抛出巨大的石头,砸毁城墙,攻入城內的。</b></h3> <h3><b>从他书中记载的游历轨迹来看,他是沿着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从新疆入境,沿河西走廊经敦煌再经山西太原、大同到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然后从蒙古草原南下进入中原,这条路线应数次跨越长城,他没有记载极有可能是这些用沙土夯筑的长城(现存的砖石长城为明代所建)因年久失修已经变得形迹非常模糊了。</b></h3> <h3><b>三是清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历时270多年,历经十二帝,却无修长城的历史。首先,是因为清朝的统治者对长城是嗤之以鼻的。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康熙。他巡视东海到达山海关时,见到长城的起点,挥笔写下了“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诗句。他认为:“秦筑长城以来,......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挡。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现在看来,他的这种观点当然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国家富强、民心所向就是最好的“长城”。</b></h3> <h3><b>其次,清军本身也是从长城北攻入的,清兵入关之后和元朝一样,这时的长城绝大部分己不是边境了,所以它也是没有必要修长城的!清朝虽末修过长城,但在清初,清军确利用过西北的明长城短暂的防守过噶尔丹部,由于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很快就平息了这股势力。所以这段长城也失去了作用。</b></h3> <h3>(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