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码头村落的时空隧道

好摄溪师

<h3><font color="#b04fbb">图文作者:好摄溪师</font></h3> <h3>  日前,我来到南安码头镇,观摩大庭村家风家训主题公园、铺前村畲族文化展馆、 诗南村。</h3><h3> 码头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源于永春的诗溪在码头境内汇入晋江东溪,最终流入大海。古时,船只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运往永春、德化等地的货物大多自泉州沿晋江东溪入码头诗溪渡口,在码头境内中游地段停泊起卸;而内陆山货也由此下船运至泉州各地,成为泉州北部重要货物集散地,故称之“码头”。<br></h3><h3> 码头人文积淀深厚,可谓人杰地灵,或曰钟灵毓秀。历史文化名人有唐代诗人欧阳詹、明代进士戴廷诏、华侨英雄刘亨赙。黄仲咸、雷学金、戴新民、黄仲伍、戴宏达等海外侨亲受到省政府树碑表彰。</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上图来自网络)</font></h3><h3><br></h3><h3>  大庭村,古时亦称大廷乡。大庭村既是闽南历史上第一个进士、 唐代著名诗人欧阳詹家族之故里,也是泉州地区戴氏最早的开山祖居地,是戴姓在福建较为集中的一个聚居点。大庭村是唐末中原人口入闽后逐渐繁衍壮大的典型村落,在福建古代村镇与人口发展史上颇具代表性。</h3><h3> 据传,大庭村戴氏始祖九郎公,古光州固始县戴家巷人,于唐僖宗光启元年(885)“以民籍”随王绪、王潮南下入闽。“九郎公“择居诗山之锦坂”,境内有一座古式大厝,门口铺砌乌砖晒谷埕,晒谷埕位于村落中心,俗称大庭,遂作村名。</h3><h3> 乘车穿过仄仄乡间水泥路,我们停在一个小山旁。这座小山,是高盖山的延绵。唐贞元8年(公元792年),在高盖山结庐攻读的欧阳詹高中进士,喜登龙虎榜,“开八闽文风之先”,被任为四门博士。此后,因欧阳詹博士诗名远播,著作颇丰,文人雅士纷纷登临于此,争相吟诵凭吊,留下遍地墨迹和琅琅诗声。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慕名而至,瞻仰欧阳詹曾在此读书留下的众多诗词佳作,由衷感叹:“此诗山也”,故后入称高盖山为“诗山”,南安有一“山头城”遂更名“诗山”,现在亦是著名古镇了。<br></h3><h3> 太阳很大,但是一下车,你依然可以感觉山村空气那一丝丝冰凉那一丝丝甜美。映入眼帘的,是在一块赭红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千年古邨”。这四个字是固始戴氏书法家戴毅所书,大气奔放又不失内敛沉着,似南迁晋人之性格。旁边一青草石刻就的书页,寥寥数百言,记载了戴氏先民及始祖入闽筚路蓝缕的征程。</h3><h3> </h3> <h3>  一座水泥桥架在一条颇宽溪面之上。溪,因诗山而名诗溪。夹岸皆绿,倒映溪水,溪水被氤氲成凝脂绿玉。溪面微澜,溪流汤汤,似武荣人憨厚沉稳之性格,最多是几句俏皮的呢喃细语,仿佛哂笑被风吹散后隐形山间小径。</h3> <h3>  穿桥而过,就是大庭村家风家训主题公园了。你先看到的是一尊观音雕像。雕像连底座9.9米高,我想雕刻者一定是把他对观音菩萨的虔诚膜拜之心融于刀端,莲花座上的观音端庄优雅,抬头仰望,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观音颔首低眉,嘴角微笑,慈祥地注视着芸芸众生,非倾情注力,无法琢成如此浑然天成的观音雕像。</h3> <h3>  “引姑”,闽南语对出嫁女的尊称。大庭村家风家训主题公园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引姑文苑”(或称“引姑园”)。大庭村村风淳朴,家风严谨。许多出嫁女相夫教子,敦里睦邻,被村人引以为豪。</h3> <h3>  为彰显徳绩,大庭村决定筹建文苑,参与募建者需是引姑,且人数限定在99位,意为九九归一、功德圆满。现在回过头去看观音雕像座身高达9.9米,似是有其深意啊!</h3> <h3>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也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h3><h3> 大庭村亦不例外。在家风家训主题公园入口处,即是一块宽达五米、高有米半的大石碑,上书“百善孝为先”5个篆书。 </h3> <h3>  石碑与旁边的观音雕像、石亭、子媛坛、“引姑文苑”碑构成家风家训主题公园,虽是乡风味浓,但可见主事者颇费苦心。</h3> <h3>  子媛坛是为纪念戴子媛女士而建。戴子媛女士是一生矢志不渝兴学重教的爱国华侨黄仲咸先生的太太,祖籍南安市码头镇大庭村,生于1921年10月17日,1948年赴印尼与黄仲咸先生团聚。2006年4月20日仙逝于厦门医院,享年八十五岁。她作为结发妻子,端庄娴淑,风雨同道,理解并全力支持黄仲咸捐资公益事业。<br></h3><h3> “她吩咐我说,不要浪费钱,要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夫妻结婚六十三年,她跟着我处处赞成我,跟着我过着简单生活,没有享受什么,没有奢求什么。”黄仲咸先生在世时曾经这样深情忆述他的挚爱。</h3><h3> “引姑文苑”缺少戴子媛女士的精神,就不完整了。</h3> <h3>  上车,下车,遂到了铺前村畲族文化展馆。为表示对讲解者的尊重,只能边听介绍边抽空偷偷拍照,难免挂一漏万,无法尽其全貌;更因知识有限,无法窥斑见豹,请见谅。</h3> <h3>  畲族,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h3><h3> 畲,意为刀耕火种。畲民自称为“山哈”,“哈”是“客”的意思,“山哈”意为大山里的客人。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h3><h3> 福建省有376000余人,占全国畲族总人口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十一个县市内。</h3><h3> 泉州现有畲族村15个,人口3万多人。码头镇是南安市畲族的主要聚居地,该镇畲族雷姓人口七千多人,占全镇总人口十分之一,畲族聚居的村落都分布在城山周边,所以也叫城山雷厝。城山雷氏元朝末年由建安(今建瓯)迁徒至泉州城内,明洪武年间由泉州迁徒到南安县十六都城山石门坑(今坑内村),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再由石门坑向周边村落发展。旅居世界各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城山雷氏人口有一万多人,分布在亚、欧、澳、北美四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城山雷氏海内外人口超过两万人。</h3><h3><font color="#167efb"> (作为一个汉族人,我怎么在这里显摆关于畲族的知识了?畲族兄弟,让你见笑了!)</font></h3> <h3>  铺前村畲族文化展馆设于一幢畲族土楼内。该座土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巳近270年历史,土楼占地面积近900平方米,为两层方形楼房,每层20间,共40间,总建筑面积828平方米。建造这座土楼的主人叫雷大经,家产丰饶,他的几个儿孙都科举出仕。</h3><h3> 展馆的布设依建筑物分为两个部分,底楼主要是畲族乡间日常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的收藏与展示;二楼展示的主要内容是畲族渊源及其分布、泉州市十五个畲族村简介、历史资料及实物、畲族服饰与风情、华侨与畲乡教育、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展柜中收藏展示的有历代族谱家乘、契约文书、志传铭文、器皿物件等等,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h3> <h3>  不是所有的土楼都是圆形的。铺前村畲族文化展馆就不是。</h3><h3> 它的墙是夯的,用泥土,不知道有没有加糯米红糖?成墙后再镶嵌当地盛产的溪卵石,便成一道独一无二的景观。</h3> <h3>  墙应该有一米半厚,以那个时代的热兵器,那是攻不破的。进出的门都辅之以青草石,上面再刻字。土楼正大门就是这样子的,匾额镌刻“石门诒燕”四个大字,所谓“石门”含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铺前村的雷姓是从附近石门村迁来,表示不忘祖;第二层意思是指土楼本身是用石头砌成的一座宅门;而“诒燕”是出自“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的典故,意思是为子孙的将来善作安排。</h3> <h3>  土楼左右两门匾额刻“马环”、“诗绕”,意思是土楼依着马山、环着诗溪而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因时间关系,没能去拍“诗饶”匾额)</font></h3> <h3>  站在二楼望去,蓝天碧瓦红灯笼,土楼显得非常中国🇨🇳。中间是一个方形庭院,我站在二楼,仿佛可以看见,当时畲族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少女们一边跳着“龙头舞”或者“日月舞”,表达祭祀崇敬之情,一边瞄着心爱的少男那种愉悦,如今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我只能感慨时事巨变了。</h3> <h3>  馆里有很多现在已经难得的一见的农家家什。这些老家俬,承载着我们这辈人太多的孩提和传统记忆。比如这个滕箩筐。</h3> <h3>  据介绍,这是一个保温箩筐。泡好的茶连同茶壶,一起放进这个藤萝里,能够保温。</h3> <h3>  而这个,是过年过节或者祭祀时装贡品用的,嫁女儿的时候也会用这个装糖果三牲五礼,闽南语叫“神箩”,由农村里的专门工匠用竹篾编制,而后反复用桐油漆擦拭再上色制成。</h3><h3> 吸引我的,是这个“神箩”是光绪辛丑年蒲月制成,换算公元是1901年农历五月,至今已有118年,色彩依然那么鲜艳,形制依然那么坚固,老祖宗的手艺确实不能丢啊!</h3><h3><br></h3> <h3>  这是闽南龟粿印。龟粿印有大印有小印。大印是正月初九敬天公做龟粿用的,小印是其他节日或者孩子周岁十六岁用的。龟粿印有乌龟形状的,有寿桃形状的,寓意长命百岁。有意思的是,龟粿印上的乌龟图案,前面有五爪,后面有四爪,寓意乌龟虽然爬得慢,但是有雄心壮志,要走遍五湖四海。</h3> <h3>  这个叫箸笼,小孩子调皮,有时候也叫它“猪笼”,是放筷子用的。它的底部镂空,筷子洗完后放回去可以沥干水分。分左右两格,一边是主人家自己用,一边是客人用的。小时候我家还用过木制的箸笼,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换成塑料的。</h3> <h3>  以前,农村家里没有电灯,照明就用这种气灯、煤油灯、柴油灯。</h3><h3> 右二是家用的煤油灯,那白色玻璃罩是为了防风用的,小时候一不小心就打碎了这个玻璃罩,为此,不知道被家里的大人打了多少次。左二的灯稍大一点,是生产队开会或者意议事用的, 平时家里是舍不得用来照明的,用的燃料是柴油,虽然价格便宜一点,但是黑烟很大,不管是柴油灯还是煤油灯,不管是大灯还是小灯,这一些玻璃罩要定期清洗,否则透光度就很不好。</h3><h3> 右一与其他灯具不一样, 它叫白炽灯,用的不是灯芯,而是白色的灯网;用的不是油,而是汽,在点燃过一段时间以后,灯光会慢慢变暗的时候,这时候你要用旁边有一个气压阀不停加压,这样那个白炽灯网就又会慢慢变亮了。与左二一样,用到这两种灯具一定是有大事情发生,要么生产队开社员集体大会,要么谁的家里有红白喜事,要么是村里在演戏,要么就是谁家里连夜在收割水稻或者小麦,有时候是在收割苦麻。</h3><h3> 这些灯具,见证了人世间许许多多的悲欢苦乐。但是,即使是寒风吹来,从来没有看到它们为此流过一滴欢乐或者痛苦的泪。</h3> <h3>留给我们每个人记忆最深的,当属以下三张图片了:摇篮、卧篮和椅轿。</h3> <h3>  摇篮和卧篮都是用来哄孩子睡觉的。经常是哥哥、姐姐用来哄弟弟、妹妹睡觉的,而哄与被哄者之间往往大不过一两岁,有时候哄人者与被哄者一起嚎啕大哭,直至最后,两个人都睡着了。</h3> <h3>  而椅轿是给四五岁的孩子吃饭用的。那时候家里孩子多,大人没办法一一照顾,给孩子喂饭,大一点的孩子只能坐在椅子上,自己独自吃饭,往往一碗饭吃进肚子里还不到一半,另外一半是涂在脸上、掉在地上,椅轿旁边,必有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旁边捡食。而孩子呢,往往吃着、吃着,头一歪又睡着了。</h3> <h3>  诗南村,因位于诗溪之南而得名。整个村子有诗溪与东溪环绕汇聚,形成山区难得的水乡。</h3> <h3>  水乡,并不是真的那么诗意。旧时,诗南村有上、下两处码头。两条溪水将诗南村一分为三,村民往来皆依赖渡船,遇有洪水肆虐,则屋倒船翻人亡,村民苦不堪言。</h3> <h3>  改革开放后,旅外乡亲及吴氏家族斥巨资分别捐建的柏斯大桥、港龙大桥、诗霞大桥环村而架,成为村民们对外联络与交通的三道彩虹。</h3> <h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诗南村凭借山区水乡山清水秀的资源禀赋、人杰地灵人文和历史积淀、乡贤在外生产经营乐器的产业优势,政府和社会贤达联手打造“音乐水乡”品牌,让山区小镇想起了音乐声,让水乡荡漾着艺术的空气。</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上图来自网络)</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提起诗南村打造的音乐水乡,不能不提到柏斯音乐大桥的出资者吴天真先生。</font><font color="#39b54a"><br></font></h3> <h3>  吴天真先生意外地发现诗南独特的魅力。“诗南村位于东溪与诗溪交汇处,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就像一块不可多得的‘音画创作圣地’。”于是,一个将柏斯音乐与诗南水乡相融合的想法在他脑海里萌生。</h3><h3> 经过不懈的努力,诗南村先后成立了管乐、钢琴、南音、古筝等免费的音乐兴趣班和老年人钢琴班、青少年暑期音乐培训班,创建了音乐文化园,并从南安市区、泉州、厦门等地请来有经验的老师授课,向全村老少普及音乐文化。<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 (本段文字引自东南网10月16日文章《南安诗南村的音乐文化之旅》作者: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柯琳琳)</font></h3> <h3>  诗南村在建设和谐村的过程中,在征得村民同意下,他们拆除村里荒废的老房子、旱厕,把它们建设成为花圃、口袋公园或者停车场、健身小广场,为60户居民住宅实施裸房改造,绿化房前屋后,村道两侧上彩绘,同时就地取材,利用鹅卵石修筑沿路护坡,使乡村旧貌换新颜。<br></h3> <h3>  眼前这座诗南小乐园的前身是一座破旧的老房子,诗南村投资16万元将其改造成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br></h3> <h3>  这是一架用石头雕刻成的钢琴,几可乱真,你看得出来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