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江苏出发行程半个中国往返13180公里,穿越“新藏线”及海拔五千多的羌塘西无人区,纵穿南北疆。冈仁波齐转山是大家聚首的源动力。有人星夜赴考场,有人辞官归故里。</h3><h3>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重要的是带上一颗勇敢的心。人生每一段成长起落都是一场修行,没有勇气作刀锋,所有的知识、历练、技能,所有的一切都会归零,更不会修得大智慧。</h3> <h3> “新藏线”起于拉萨止于新疆叶城,一路穿行西藏的青藏高原阿里地区,途径中控克什米尔—阿克赛钦无人区数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达板,是所有进藏线中最虐的一条路也是最美的一条。</h3> <h3> 拉萨藏传佛教黄教六大寺之一色拉寺,宗喀巴大师(藏传黄教格鲁派)八大弟子之一绛钦却杰兴建,成于明宣德九年(1434)。后应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第一大寺哲蚌寺。</h3> <h3>上百名僧众辩经不是每天都有,要查好时间安排。</h3> <h3> 色拉寺很适合一个人慢慢闲逛,看似独立的一座座康村 ,扎仓其实暗暗连成一体,走着走着就把自己走丢了。</h3> <h3>又见大昭寺前八廓街。</h3> <h3>玛吉阿米如今已成为拉萨特色藏餐厅,上楼小座临窗欣赏楼下八廓街夜色。</h3> <h3> 相传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h3><h3> 布达拉宫金光闪闪的金顶中,位于正中最高处的即是帕巴拉康—圣观音殿。“布达拉”来自梵文翻译,指观世音圣地,松赞干布更是视自己为观音的化身,他在圣观音殿正下方的法王洞长期居住与修行,布达拉宫正是因此而命名。</h3> <h3> 宫内收藏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轴画)近万幅,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数以万计。此外还有历代明清皇帝的赦书、印玺;宫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其中如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两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经》)、贝叶经《时轮注疏》、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等都堪称稀世珍宝,价值连城。</h3><h3> 在丰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历代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h3><h3> 这次布宫之行除了参观灵塔之外就想亲眼看看镇宫之宝帕巴拉康内供奉的天然生长而成的檀香木观音像和白宫内的五世达赖传奇大手印。</h3> <h3> 政教合一后五世达赖于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并从哲蚌寺搬入主政,后世沿袭至今。白宫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办公场所。五世达赖后因年高而将政务委托摄政第巴处理,为树立第巴威望,其按大手印而使众人听命于第巴。</h3><h3> 顺木楼梯而上进去白宫,就会看到左侧南壁玻璃罩内的那枚代表权势的神秘手印。果然异于常人,尤其是拇指居然和中指一样长,终于得见大手印,可惜不能拍照。</h3><h3> 后第巴将五世达赖喇嘛圆寂消息秘不发丧长达13年之久(间接也造成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悲剧)。因此布宫重建工程结束后,落成纪念碑只得以无字碑的形式出现。</h3> <h3> 红宫主要用于供奉佛神和宗教事务,主体为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佛殿。一世至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分别安放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班禅驻地)和拉萨的哲蚌寺(达赖驻地),除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因政教动乱解送清廷于青海湖畔途中失踪)外,五世至十三世达赖喇嘛等八位的灵塔则全部安放在红宫里。</h3><h3> 五世达赖灵塔殿:殿中央供奉的灵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费黄金3721公斤,塔面镶嵌各种珠宝上万颗,殿内尚有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灵塔,以及8座镶有各种珠宝的银质善逝佛塔等。</h3> <h3></h3><h3> 帕巴拉康(圣观音殿):殿门上方悬挂清同治帝御书“福田妙果”匾额。殿内正中央供奉的檀香木质天然生长而成的圣观音(洛格夏热)像,后内外用金粉漆饰。左边为七世达赖喇嘛时期仿制的檀香木圣观音等身像,其右边为八世达赖喇嘛时期仿制的合金圣观音像。</h3> <h3> 文献记载“圣观音世之像系松赞干布时期派一位比丘在天竺与尼婆罗交界的森林中发现一颗白旃檀树(神树)现发光之奇象,比丘缓缓割下宝树,发现树芯内有四尊天然生成之佛像。</h3><h3> 其一圣嘉玛里供奉于尼婆罗(今尼泊尔加德满都),其二圣乌岗供奉于天竺于尼婆罗交界处,其三圣喔迪供奉于济冲(今西藏吉隆县),其四圣洛格夏热(圣观世音)迎至逻娑(今拉萨)供奉于布达拉宫,为松赞干布之本尊像。</h3><h3> </h3> <h3></h3><h3> 帕巴拉康观音殿也成为达赖喇嘛九世、十世、十一世“转世灵童”金瓶掣鉴的地方,历经天灾,教乱,政变,战火。和法王洞都是布宫唯一从建成完好保存至今未被破坏的地方,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最神圣的佛殿。<br></h3><h3> 能看到天出异象是每次出行的最高褒奖。<br></h3> <h3> 大昭寺作为藏区释迦牟尼佛的母寺承载了藏传佛教各派的历史和渊源,是拉萨香火最旺的寺没有之一。</h3> <h3> 大昭寺供奉有释迦牟尼在世时开光的12岁等身像、宁玛派(藏传红教)莲花生大师、格鲁派(藏传黄教)宗喀巴大师、葛举派(藏传白教)上师米拉日巴(冈仁波齐教派斗法的上师)、绿度母、白度母等。</h3> <h3>红白斗法,教派之争从古至今暗流涌动。</h3> <h3> 藏王松赞干布,受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影响皈依佛教,与赤松德赞(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建立桑耶寺开启藏传佛教),赤祖德赞三代赞普史称“祖孙三王”。赤祖德赞被贵族谋害后贵族推举朗达玛为藏王后,展开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佛教在藏区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黑暗时刻。</h3> <h3>又一庙堂内藏王松赞干布身旁左文成,右尺尊。</h3> <h3> 甘丹拉康里面供奉的宗喀巴大师(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及八大弟子(包括一世班禅和一世达赖,建立活佛灵童转世制度)的塑像。</h3> <h3>宗喀巴大师。大昭寺参观一定要请导游讲解,或蹭导旁听否则枉入佛门,严禁拍照不得不拍。</h3> <h3> 萨迦五祖八思巴(藏传花教)。萨迦派创始于1073年,其中,萨迦四祖萨班兖噶坚赞,于1247年率西藏各个封建势力归顺蒙古。四祖去世后,萨迦五祖八思巴,受到元朝皇帝极大的恩宠,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并奉命创制了“八思巴文”。这种蒙古新文字,流通蒙古全境,促进了蒙古的社会、文化进步。</h3> <h3> 导游发我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的高清照片,大昭寺内严禁拍照。释迦牟尼三个不同年龄的等身像,只有一个留在了印度,12岁和8岁的等身像由分别由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作为嫁妆带入西藏。</h3> <h3> 弘扬佛法只能光速抓拍,两个青瓷瓶很漂亮。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宁玛派红教)供奉在一楼主殿左侧。</h3> <h3> 清晨美丽的拉萨河。每天重要的三件事规划路线提前加油,住宿充电,边防证(新疆西藏都要提前办好)身份证检查。。。</h3> <h3> 羊湖路上,人间四月芳菲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片桃树开的少有的茂盛,无奈有山贼收费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h3> <h3>翻越冈巴拉山,一路山谷沟壑山路险峻,海拔不断升高到4600。</h3> <h3> 藏族人传说羊湖是神女散落山间的绿松石耳坠,在阳光下会呈现深深浅浅蓝蓝绿绿的奇妙颜色,尤其是半阴半晴的天空下,难以言表。</h3> <h3> </h3> <h3> 上次来圣湖羊卓雍错还是两年前,一直阴天天不作美但也被震撼到了,这次天时地利羊湖在微风白云的遮映下露出最美的面容。</h3> <h3> </h3><h3></h3> <h3> 一切美好不会因一时乌云的遮掩而逊色。只愿轮回缩短,再睹你绝代芳华。</h3> <h3> 前行去卡若拉冰川,左拐打隆镇是去向普莫雍错,风渐起,看攻略也是不可错过的打卡地,这次时间计划只能等以后重逢了。</h3> <h3> 去往卡若拉冰川的路上突现近在咫尺的冰川雪山,云从山尖静静的飘过,公路上山风肆虐将老法师的帽子吹得一去无影踪,庄严伟岸某种程度远胜卡若拉。</h3> <h3> 远远就能看到前面山上的宗山城堡,江孜是日喀则地区的粮仓属于高原中的平原地势,最有名的景点是宗山城堡,而城堡脚下广场上竖立着保卫江孜抗英英雄纪念碑。</h3> <h3> 宗山抗英发生在光绪30年(1904年)。光绪29年(1903),由荣赫鹏率领的英国近万人的武装使团从印度、经锡金由亚东进入西藏,一路进攻,在1904年4月11日到达江孜。达赖13世下令西藏军民抵抗。</h3><h3> 藏军以劣势武器在宗山城堡与围攻的英军激战,损失惨重。7月7日,宗山城堡失守。守卫宗山城堡的最后的藏军不愿被俘,全部跳崖。</h3> <h3> 江孜的白居寺始建于十五世纪初,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h3> <h3> 如果对藏传佛教有兴趣的一定要去,非常独特的一座寺院,白塔是四面八角的五层建筑,线条明快,样式别致,又庄严稳重。</h3><h3> 佛塔建筑精美绝伦,我们来时正在部分修缮。交10元即可入内拍照参观。可以参观五层,每层有十八个塔中寺,每个寺中供奉不同的佛祖。每个塔中寺四壁整个墙面绘满佛像,据说有十万之多,因而得名十万佛塔。</h3><h3><br></h3> <h3> 同时,各教派文化相互融合,也促成了寺庙建筑、壁画艺术等与其它寺庙不同的独特特征。白居寺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h3> <h3> 此处三岔路口是老219新藏线的起点。这里开始向珠峰挺进翻山越岭山高路险。</h3> <h3> 正式进入珠峰保护区白坝境内,除了门票,每辆车无论大小按照每个车轮一百元计算总的轮胎个数收取进山费。故地重游上次来还是两年前。</h3> <h3> 来时的一字长蛇天门阵直到珠峰。珠峰登顶有两条路线,一个是从我国的北坡,资质管理要求很严,一个是从尼泊尔的南坡,管理很松交钱够多,夏尔巴人向导抬也能给你抬上去,大多数人都是从南坡登顶。据当地藏民讲万科老王就是四个夏尔巴人这么弄上去的。还有一条珠峰东坡是重装徒步驴友穿越的成熟经典路线。</h3> <h3> 又到气象站观景台狂风怒号,来时一路翻山越岭都是山下那种漂亮的达板,每个弯道外都是悬崖及其凶险,非老司机请勿狂飙。喜马拉雅气势磅礴目标越来越近。</h3> <h3> 珠穆朗玛、卓奥友峰、马卡鲁峰、洛子峰一字排开,观景台上当地卖纪念品的女藏民帮我们一一辨认,人有千面,山无常势,只要方向没错,千山万水脚下过。</h3> <h3>沿路漂亮的象鼻山和悬崖下的村庄。</h3> <h3> 一个上坡急弯后,远处云雾中突现熟悉的金字塔雪山,今天天气极端恶劣,风力有五级以上,赶紧停车招呼车内两个老兄下来抓紧抢拍珠峰,两老兄对是否珠峰心存疑虑但还是用长焦行动起来,亏得这次拍下来了(实际离绒布寺观景点只有5公里盘山路了),后面整个行程中珠峰一直被旗云遮挡难见真容。</h3> <h3> 去年底就传珠峰环保关闭不能进山,只能到绒布寺远观,官方一直辟谣辟到连官方都不信了。幸亏两年前入住珠峰核心区帐篷大本营,这次只能到绒布寺了,连边防哨所也前移到这里。</h3> <h3> 买定离手,尽力保持平衡否则狂风会把我团成一团卷下山坡。</h3> <h3> 这里已是海拔5200了,狂风肆虐平地上每前行一步都很困难,尤其爬上高坡取景。</h3> <h3> 这里的天说变就变,瞬间乌云已将珠峰群遮盖。</h3> <h3> 下撤后夜宿白坝定日宾馆,新定日县城已从老定日搬至白坝。很大的院子一圈平房,条件艰苦。</h3> <h3> 珠峰阿里一行回来没多久,登山届发生了 震惊世界的珠峰大堵车,从洛子峰看过去的南坳—希拉里台阶上的东南山脊上,从5月22日深夜到24日千人冲顶无法上下,氧气体力耗尽已死亡15人。</h3><h3> 看了两个视频一个是夏尔巴人用绳索拖着遇难者尸体从山顶雪坡往山下运送,一个是直升机吊运尸体下山,为免不适不发出来了。只能为无法生还的他们祈祷也许这里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因为山在哪里。</h3> <h3> 此行沿途经过拜访的主要神山,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罗波冈日(冈底斯山脉最高峰),冈仁波齐(神山之王—冈底斯山脉主峰),慕士塔格峰(冰川之父)。</h3> <h3> 早起商议后决定不走219回头路不去拉孜,走一条一般旅行社,越野车队很少走的路线从318沪聂线看希夏邦玛峰走佩古措,吉隆县直插萨嘎县城。</h3> <h3> 这样的荒山高原只能用壮观来形容。除了生老病死,其他都是自寻苦楚!可若无苦无难,又何来希望与前行!</h3> <h3> 今天往后去阿里一路基本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中穿行,几十公里内渺无人烟仿佛进入另一个星球,没有了盘山路,都是荒芜的星际高原。</h3> <h3> 身穿名牌猫爪的标准男模老藏民,10元任拍,送些吃的给老人家。</h3> <h3>限时测速,只能水岸边停车修整。</h3> <h3> </h3> <h3> 一路都是历史上当地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留下的堡垒。</h3> <h3>山谷村庄旁比较大的抗英碉堡遗迹了。</h3> <h3> 同行几个大哥给孩子们发些文具食品,这里的孩子求学艰苦,很多当地人一辈子没出过山。</h3> <h3> 希夏邦马海拔8027米,是世界上排名第14位的高峰,也是喜马拉雅山脉著名的山峰之一。位于西藏聂拉木县境内,是唯一一座完全坐落于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别的山峰。</h3><h3> 这个三岔路口右转回到了219,奔吉隆沿途远观希夏邦玛峰,在219国道0公里处留念。</h3> <h3> </h3> <h3> 希夏邦马东南坡的徒步大多从聂拉木进山,也有少量从俄热村反穿,租用牦牛和马匹的费用价格略贵于东坡。也有少量驴友前往北坡登山营地去看冰塔林。</h3> <h3> 一排雪山金字塔。希夏邦马是由一系列山峰组成的山峰群。</h3><h3> 除了主峰(8027)和中央峰(8008)这两座8000级山峰之外,还包括西峰(7996)、摩拉门青(7703)、彭帕日(7486)、野博康加日(7365)、聂嚢日(7119)这5座7000米级山峰,这些卫峰山水相连都不是独立山峰。</h3> <h3> 走走停停寻找拍摄的全景角度,峰顶的云彩☁️就是岿然不动无法拍全。</h3><h3> 希夏邦玛峰与其它名雪山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雪线清晰,标准金字塔造型,山体通体纯净雪白。</h3> <h3> </h3> <h3> 网上劫图,贡错倒映下得希夏邦马。希夏邦马东侧有三个较大的高山湖泊,分别是岗西错、贡错和嘎龙错。这些湖边都是观赏希夏邦马峰群的上佳位置,可以看到聂囊日、彭帕日、希夏邦马主峰、摩拉门青一字排开的壮观场面。</h3> <h3> 聂拉木县夏嘎村附近远拍希夏邦马峰全景。</h3> <h3> 进入佩古措区域,措在藏语中即是湖的意思。公路左前方是南木布,玛拉等雪山群,右下方低海拔处是佩枯措。</h3> <h3> 一路狂奔追赶前车,拐过弯道突然一群连绵的大雪山出现在左前方,前景是一片荒草地和雪山地区少见的沙漠。</h3> <h3> 按照前车的指示找到进雪山前的路离开公路越野上去汇合。</h3> <h3>漂亮的南木布,玛拉雪山群。</h3> <h3> 站在高岗向下望,这片沙漠化的干草地坡度落差不小,一望无际沙化的视野拍摄雪山和崇山峻岭中的雪山又是不同感觉的世界风。</h3> <h3> 离开荒漠雪山回到公路上前行2公里右转前行,再离开公路向下越野冲到湖边,公路下到佩枯措的路,都是车压出来的野路子。</h3> <h3> 高原风光无限好,就是风太大吹得人站不稳。</h3> <h3>湖面还没完全开化,越近湖面的的水越蓝如宝石一般。</h3> <h3> 我们车前横穿公路又登山的精灵,这里耽搁了不少时间,看看有几只,看臀部是白色,不是藏羚羊而是藏原羚,也就是藏黄羊。</h3> <h3> 继续前行奔萨嘎一路狂奔,三岔路口时走错了路直接翻山而上,再掉头重新导航,这里信号很弱,导航会很迟钝。</h3> <h3> 萨嘎县城很小,但它是拉萨到阿里大北线,中北线,小北线的重要节点,各色人员,车队的重要补充给养和修整的休息站。这里就是江湖,各种川菜还是不错的,县城每家商铺和酒店都自备发电机,基本到晚上9点后停电到第二天9点。</h3> <h3> 山腰盘山弯道处休息回望来时路,早上萨嘎县城出来路面浮雪浮冰增多,县城出来都是高海拔盘山路下坡要当心。</h3><h3> 过了仲巴之后珠珠村旁就是发源于冈仁波齐山向东的马泉河形成的大湖,时间原因没做停留。马泉河流到萨嘎县城往后就被称作雅鲁藏布江。</h3> <h3> 仲巴到帕羊之间一路都是视野开阔的高原柏油路,温度逐渐下降风力上升。</h3> <h3> 中午帕羊镇修整吃面速战,下午260多公里还要开5个小时。</h3> <h3>一路雪山中穿行,阿里越来越近,天空时阴时晴,天地任我行。</h3><h3><br></h3> <h3>藏西秘境,天上阿里;过了此门,你将属于这里,不为觐见,相遇就是最好的答案。</h3> <h3>马攸木拉山垭口海拔5211米,是日喀则地区和阿里地区的地理分界。</h3> <h3> 公珠措真的不小,主要是湖面为东西向带状,219国道就在它的路右边,感觉开了有1个多小时,湖的左侧是连绵的高原大雪山,山势平缓如丹青水墨一般非常养眼。</h3> <h3> 两位摄影大法师比红绿灯🚥还标准,停停走走纵情山水一路狂拍。</h3> <h3> 出了公珠错荒原阴云密布,阴云突然像影院幕布一样标准动作从中心慢慢拉开,露出云雾后的雪山🏔,马上停车抓拍,短短几十秒谢幕而去,云深不知处。</h3> <h3> 再前行半小时就到此行的重要目的地冈仁波齐了,大藏区内“凡山皆有神,凡水皆有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大的当属——冈仁波齐!“众山之主”冈底斯山脉横贯西藏西南面,与喜马拉雅山脉平行。</h3> <h3> 5:30左右219国道左转一路沙石搓板路抵达玛旁雍措,湖面海拔达4588米,占地面积高达412平方公里(相当于近5万8千个足球场),与纳木错、羊卓雍错共称为西藏三大圣湖。</h3><h3> 这个季节还没开始收门票,直接开到湖边。坡地高差太大无法前行了,地势较低处视野所见积雪覆盖难见尊荣,远处冈底斯山脉也被浮云遮盖。</h3> <h3> 远古时期,曾有一个大湖连接着狮泉河,后来由于气候变迁等原因,大湖分裂成著名的玛旁雍错及一路之隔的鬼湖拉昂错,据说鬼湖的颜色是黑色的。</h3> <h3> 玛旁雍措,苯教经典中称它是圣湖之母,《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西天瑶池”,它是苯教、佛教、印度教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圣湖。</h3> <h3> 4月湖面冰雪还没融化,网上照片欣赏起来更美,玛旁雍措的西北方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冈仁波齐。</h3><h3> 马泉河、孔雀河、象泉河、狮泉河这四条河流浩浩荡荡,成为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等多条河的源头,最后交汇到印度洋。它们流经的流域孕育了多个文明和宗教,象雄文明、古格文明、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h3><h3> 冈仁波齐就在这四条河上游源头的中间位置,冥冥中在向世人昭告:冈仁波齐就是百川之源,万山之尊。</h3> <h3> 圣湖出来一路丘陵平原弯道之后,巍峨磅礴的雪山群如众神般降临在车前方的平原上,猝不及防的震撼如闪电般直达心灵深处,最威武的王者贮立于天地之间。</h3> <h3> 这里是百川之源,从冈仁波齐发源了四条大河,流向东、南、西、北四方。</h3><h3> 流向东方马泉河,穿行在喜马拉雅以南,冈底斯山脉以北之间的山谷平原形成雅鲁藏布江,它的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h3><h3> 流向南方的孔雀河。恒河上游源头之一,因源头有形似孔雀开屏的山谷而得名,它的下游就是印度著名的圣河 — 恒河;</h3><h3> 流向北方狮泉河,即《西游记》中的通天河,处于半荒漠地带。下游为印度河,最后流入印度洋的阿拉伯海。</h3><h3> 流向西方的象泉河,是印度河最大支流萨特累季河的上游。曾孕育出辉煌的古国文明——象雄王国、古格王国。</h3><h3> </h3> <h3> 沿国道219左转向南走国道207奔喜马拉雅纳木那尼峰方向迅速前行高处停车,回头看去冈底斯群山尽收眼前。</h3><h3> 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在冈底斯山脉众多山峰之中,居于海拔7095米的罗布岗日之后,却成为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及神山之王,最主要是宗教的原因。</h3> <h3> 它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也是四大河的中心发源地。</h3><h3> 远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象雄王子辛饶弥沃创立了西藏雍仲苯教,不同于原始苯教,它是古象雄文化的信仰基础,今天藏民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多少都沿袭自雍仲苯教。</h3><h3> 每年5月~10月是世界各地前来的教众信徒转山朝圣的最佳季节。(待续)</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