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3D打印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毛毛雪儿

<h3>自从接到要参加本次现场研讨会,我的内心充满了对“3D打印与学科教学融合”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好奇与期待,如何将这两者融合?如何在教学中具体实施?两者的融合需要哪些支撑?……太多的疑惑,太多的期待,终于在6月20日这天,我只身一人踏上了学习之路。</h3> <h3>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于中午12点左右抵达潍坊临朐揽翠湖酒店,一进入酒店便在带队老师管老师的指导下做好了参会登记,随之我将学校申请3d打印创新实验基地的申请资料交给他,最后顺利办好了入住酒店的各项手续。并且领取了本次现场研讨会相关的一些文件资料。</h3> <h3>通过仔细阅读本次活动的相关文件和资料,了解到接下来两天的活动具体流程如下:</h3> <h3>包括东城双语学校参观活动,六节观摩课及课后说课,八节课程融合课例展示,五场专家经验报告。两天多的行程安排,节奏紧张,内容充实。</h3> <h3>6月21日上午,在临朐东城双语学校阶梯教室进行了现场研讨会的开幕式。开幕式中,首先由临朐县教育局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致辞,接下来山东省教育督导学会会长、省教育学副会长亓殿强研究员发表有关讲话。然后公布新一批“山东省教育学会科技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和“山东省3d打印创新教学研究基地”,并且颁发证书。最后由临朐东城双语学校的王永德校长介绍本校科技教育开展情况及其取得的效果和成绩。</h3> <h3>开幕式结束后,参会老师们分成三组,在临朐东城双语学校的引导老师的引领和解说下,对学校选课走班以及特色课程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本所学校在选课走班以及特色课程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参观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课程建设、人文教育、立德树人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探索实践。“仪式感”“对比感”“体系化”……</h3> <h3>走廊文化</h3><h3>比如少先队基础知识设计在楼梯上,形成一种楼梯红色文化,命名为:少先队红色文化长廊。</h3> <h3>选课走班</h3><h3>选课走班为每周三下午进行,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喜欢的课程内容,类似于我们学校的社团活动。</h3> <h3>计划与落实</h3><h3>为了更好地落实选课走班。在选课走班的计划制定与保障落实方面也进行了统一与要求,从而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h3><h3>选课走班,遍地开花,国画,剪纸,篆刻,浮雕,插花,古筝,刺绣等等,这些都渗透着红色故事,渲染和传递家国情怀。</h3> <h3>荣誉展室</h3><h3>荣誉室内悬挂的各种学校荣誉奖牌闪闪发光,显示一种硕果累累,让参观的老师赞叹不已。档案室里每个抽屉里都存放着每个中队,每个孩子的成长档案。当孩子们走过六年的学校生活,翻看自己的成长档案,相信回忆立刻涌上心头,感慨不已,这或许也是学校送给孩子最大的毕业礼物。</h3> <h3>参观结束后,开启了六节观摩课活动。这些课分别于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初中数学、英语进行融合。六位老师的创新课堂教学各有特色,都将课程内容与3d打印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比如英语课,它利用3d积木进行情景代入式学习,数学课以过程性探究验证为主,科学课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因为六节课是分为三个场地同时进行,因此120多名老师分为三个组,每个组的老师只能听到两节课,对于没能观摩全部优秀老师进行课堂示范教学这点我深感遗憾。</h3><h3>张红妹老师准备的是3d打印与steam融合课例《我的秘密花园》,张老师以“我的花园里有大象”导入新课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很多孩子产生了好奇,这样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根据steam课程教学理念,张老师分别设计了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探究活动内容,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学习了小学科学学科中种子的发芽、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知识,了解科学知识后利用3d打印软件学生进行设计属于自己的花盆。作为一节3d打印与科学融合教学课例,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便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设计能力,进而提升了他们的思维品质。</h3> <h3>来自临朐东城双语学校的陈少锋老师,她为大家展示的是3d打印+小学数学教学课程课例的示范,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节课中,陈老师将3d打印技术完美的融合到了本节课“体积”的探究、验证中,教师抛出问题后,便放手让学生利用3d魔术师软件中的3d积木根据任务的要求进行探索实验。学生们领过不断的排列、体验、记录,从而总结出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的算法。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了3d打印技术在探究验证某些数学问题中所体现的重大作用。</h3> <h3>下午安排了三个环节:</h3><h3>1、观摩课授课教师进行课例说课(6节)</h3><h3>2、3d打印技术与学科融合课例说课展示(8节)</h3><h3>3、专家点评</h3><h3>通过本次说课,让老师们了解到3d打印技术与更多学科进行融合的课例,并且让老师们。对于如何设计3d打印技术与学科融合,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h3><h3>在观摩课授课教师进行说课环节,以下六名老师进行了展示,</h3><h3><ol><li>张红妹老师选择了科学融合课例进行展示。说课题目为《我的秘密花园》<br></li><li>宋立韫老师选择语文融合课例进行展示,说课题目为《走进信息世界》</li><li>孙甜甜老师选择数学融合课例进行展示,说课题目为《等圆同心圆圆环》</li><li>陈少峰老师选择数学融合课例进行展示,说课题目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li><li>王凤娇老师选择英语融合课例进行展示,题目为《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li><li>郝志坤老师选择数学融合课例进行展示,题目为《轴对称》。</li></ol></h3><h3><br></h3><h3><br></h3> <h3>六节融合课例说课展示完毕后,来自上海、济南、临沂、德州等中小学的八位老师,分别选择劳动技术,语文,数学,物理,音乐等进行了3d打印与学科融合案例说课展示。</h3><h3>来自上海市奉贤育贤小学的戴嘉俊老师。他给大家展示了一节《厨房小帮手》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应用,这是一节劳动技术课,通过将了成内容分为4个课时,给与学生充分的调查与实践时间,从而成功地3d打印与劳动技术进行融合教学。并且他还向大家进一步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概念与应用。</h3> <h3>来自临沂新桥中心小学的李郑伟老师,他以《桥文化》这节课向大家展示了3d打印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在这节课中,李老师主要通过让学生利用3d打印软件根据对于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设计并打印出一座桥,通过设计打印,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利用电脑进行操作设计的能力。</h3> <h3>来自德州市德开小学张红妹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与数学融合的课例《观察物体》。在这个课例中主要利用3D打印软件中的3D积木,学生通过摆放积木、拖动积木、旋转积木等操作来观察物体的不同面,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快更好地观察物体,更提升学生对于3d打印软件的操作使用能力。</h3> <h3>来自临朐东城双语学校的尹惠洁老师带来的是3d打印与语文融合课程《各具特色的民居》,通过阅读课文,学习课文中有关特色民居的内容,让学生通过3d打印软件,设计出自己想象的或者自己看到的具有特色的民居,通过这一活动,增强学生对于我国特色民居的了解,更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h3> <h3>来自济南育英中学的李娜老师给大家展示的是3d打印和syeam教育课程《丢失的跳棋》,这是一堂信息技术课,在这节课中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与材料制作跳棋,比如3D打印笔、3D打印软件、太空泥、卡纸等其他材料,通过对比分析这些材料制作的跳棋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简而引进,进而采用3d打印机进行设计与打印。这一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造能力。</h3> <h3>来济南市长清第一中学的赵振荣老师带来的是3d打印与物理融合课程《机械波》,课堂中学生先认识机械波-横波与纵波,然后利用3d打印软件制作出能够反映机械波的模型,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机械波的直观认识,从抽象到具体,增强学生对于机械波相关概念与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利用3d软件进行设计的能力。</h3> <h3>德州德开小学石小燕老师尝试将3d打印技术与体育课程进行融合。说课课例题目为《运动与损伤》,沈老师根据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对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损伤,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反映出学生缺乏对于人体骨骼构造、运动损伤方面的认识。通过利用3d打印打印出骨骼模型,进而了解人体的骨骼结构,介绍正确合理进行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与措施。</h3> <h3>东城双语学校的张永超老师将3d打印与音乐进行融合-《音乐墙》,音乐是一种艺术,它是抽象的,那如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让学生真真切切的体会并理解它呢?张老师采用利采用3d打印技术,将音乐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元素-音符打印出来。通过打印,让学生认识音符、了解音符……这一教学实践引发了在场很多老师的讨论,其中有老师提议可以将3d打印打印乐器,这样一来又提供了3D打印与音乐课程融合的可能性。</h3> <h3>极具特色,富有创新的各类3d打印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说课结束后,在场老师发表听课意见与建议,最后山东省教育督导学会会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齐殿强研究员对本次说课展示进行了总结点评,首先,对于3d打印课如何进行说课,他进行了解释说明和强调。此外,他还提到了在3d打印与学科教学融合中,应当考虑三个方面的融合,课程结合,课堂结合,培养人的结合。在3d打印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要想走的快,走的好,走的远,必须拥有“三气”,即具有敢为人先的志气,标新立异的勇气,与时俱进的锐气。</h3> <h3>6月22日进行了全省实验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的经验交流,共同分享3d打印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成果经验,共有4所学校进行了典型发言。通过这些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感受到了领导方向、团队力量的重要。<br></h3><h3> </h3> <h3>为期两天的活动中,通过与全省创客老师们共同学习、经验交流,使我对于3D打印、创客教育、课程融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创客教育就是要变换思维,打破常规,3D打印与课程的有机结合正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思和探索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我们要在新事物面前保持一颗好奇心,求知心。这次培训使我今后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并且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相信自己在我校领导的正确引领和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在3D打印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创造出属于我们三小的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