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金钟寺遗址发现北魏神龟二年造像残碑

走在路上

<h3> 乡宁金钟寺遗址</h3><h3> 发现北魏神龟二年造像残碑</h3><h3> </h3><h3> 许文胜</h3><h3><br></h3><h3> 金钟寺遗址(图一,图二,图三)位于乡宁县豁都峪河西岸光华镇与双鹤乡交界的聚仙岭,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四),寺院的创建时代无考。近日,笔者一行三人实地考察了金钟寺,在寺院遗址的乱石堆里发现了造像碑残石一块(图五),对其上刻载的人物图案及文字作了详细的释读和考证,现将考证情况试说如下,不当之处,敬祈方家、读者惠予指正。</h3><h3> 造像碑残石为当地的石灰岩制,残高50厘米、残宽34厘米、厚18厘米。现存残石正面、背面、侧面三个面都镌有文字或人物图案(因造像碑上半部和一侧残缺,完整时应该是碑阳、碑阴、碑两侧四个面都有雕刻)。<br></h3><h3> 残石正面上半部(图六)镌有供养人像,供养人像为站式,面容瘦削,着广博通肩式大衣,露双足,供养人像之间夹杂着题记。文字内容识读如下(从右往左竖读):"……父母侍佛/……亡父□□母/……薄大□主□延□侍……□買為父□……主韩□□……(维)那主柴方□为亡□女"。</h3><h3> 残石正面下半部(图六)刻有文字十四列,前十二列每列九字到十一字不等,第十三列六字,第十四列十五字。文字内容识读如下(从右往左竖读):"□□……/□□□□□□□□……/终□□□□□□□十三……/心敬造大悲像一區□□/□神山之頂□琨玉以澄/流□金而發衆相□等□/□光□連□月朠海□□□/□□□□我三□永□□/愿皇帝陛下國祚興隆/愿有□□誦普登正覺/大巍神龟二年歲次己亥/□四月□□朔廿二日□/□□□主董□/都邑主□□□為亡祖父□□父母□"。</h3><h3> 残石左侧(图七,图八)镌有八列"邑子□□□(人名),其中有毛姓、李姓、邹姓等,下一列独有"清信□阿□"一人。这和乡宁营里千佛洞石窟(图九)的供养人造像题记一样,"邑子"和"清信"虽然同是信佛之人,但邑子是男性,清信是女性,演变成为后来的善男信女。<br></h3><h3> 残石背面(图十)刻有三行"邑子",可邑子后面供养人姓名空缺,这不难看出,造像或建寺出资的供养人姓名和预先设想的有出入,因此就没能排满,留下了空缺。<br></h3><h3> 金钟寺造像碑残石因经过了1500年的时光,其上所镌的文字风化剥落特别严重,对释读工作增加了难度,可它的珍贵之处是留下了确切纪年。"大巍□□二年岁次□□(亥)"十个字(图十一,图十二),经过了十多天反复查看辨认与北魏、东魏、西魏历史年号的逐个比对,最终释读为"大巍神龟二年歲次己□(亥)"。大(北)魏神龟二年"和"己亥"(干支纪年)相符,该碑确切纪年释读成功。</h3><h3> 造像碑的勒石年代是大巍神龟二年,大家看大魏的“巍”字,它和我们现在写的魏字不一样,魏字上面有"山"字头,这是北朝时期典型的写法。如果这个山字的结构在“委”和“鬼”下面,则是汉代最常见的写法(图十三)。北朝往后山字就逐渐消失掉了,就是现在“魏”的形状了。大巍神龟二年为北魏孝明帝年号,即公元519年,也应该是金钟寺这座寺院的创建年代。<br></h3><h3> 造像碑残石供养人像的雕刻(图十四)手法和营里千佛洞石窟佛龛造像的雕刻手法不同,营里千佛洞石窟采用的是圆雕、浅浮雕、高浮雕相结合技法。该造像碑残石运用了减地线刻之法,乃北魏造像习见技法形式。而用线之流美,繁褥中藏寓古朴,皆鲜明之时尚特征。<br></h3><h3> 造像碑残石书法(图十五)用笔和营里千佛洞石窟题记书法相比更显古拙,魏碑体中还留有隶意。魏碑书法总体上有隶书衍生而来或者说脱胎于隶书,外徙内迁的民族融合,为平和宽绰的旧有书体注入了谨严挺拔和粗糙生辣的成份,改变了如南期书法那样的发展流向,呈现出了新面目和新特点。<br></h3><h3> 北朝是中国北方佛教非常盛行的时期,石窟的开凿和寺院建造也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峰。营里千佛洞石窟,是北周时期昌宁县官方(昌宁县令、昌宁镇城、中阳郡守等)和民间百姓(邑子、清信等)共同出资开凿的。值得注意的是,双鹤乡南崖村圣母庙存的北朝造像碑、光华镇南井庄村存的北朝造像碑、本次发现的金钟寺北魏神龟二年造像残碑,三块造像碑所处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一区域北朝时期并非昌宁县辖地,那么是属平昌县?属泰平县?还是属洛陵县?这是涉及到的一个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去认识它。<br></h3><h3> 乾隆《乡宁县志•卷二》载:"红花岭八十五里,岭南二十里龙亭寺,寺九里泰山庙,大坪里,有神车道一条,禾稼收时方显"。<br></h3><h3> 民国《乡宁县志•山川志》载:"聚仙岭,在红花岭南二十里,有龙亭寺。"</h3><h3> 民国《乡宁县志•古迹考》载:"龙停寺,一名龙庭,旧志作龙亭,聚仙岭,又名金钟寺。"</h3><h3> 两版本《乡宁县志》记载很清楚,红花岭南二十里聚仙岭(造像碑残石称"神山之顶"),有金钟寺古名龙停寺。吉林大学出版的《中说》载:"王通讲学时,万春乡举行祀龙王社火,地点是万春乡聚仙岭的龙停寺"。在学术界,古万春乡在哪里?一直没有定论。今有三种说法,一说在乡宁,太原府知府湘州知州罗绕典撰文,清道光十八年镌刻的《鄂水书院记》(鄂水书院旧址在原乡宁党校)碑中载:"今乡宁之万春乡,有所谓读书洞者,即仲淹讲学地也"。一说在河津,河津说认为古万春乡在现在的张吴村,即唐代万春县治。一说在襄汾,光绪《太平县志•重刋文中子中说序》载:"太平龙门书院,文中子讲学地也。邑东南万王村,即古万春乡,其地有先生坟墓"。当然这一问题留待以后探讨,本文只提出新的线索。 <br></h3><h3> 金钟寺造像碑残石是目前乡宁发现的最早石刻文字资料,金钟寺成为乡宁有确切纪年最早的寺院,对于分析研究北魏该地域造像事由与愿望、行政区划的设置、造像主的身份地位、具有时代特色的称谓、姓氏、别体文字等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br></h3><h3><br></h3><h3>附记: 北魏神龟二年是公元519年,519年~2019年正好1500年。519年的干支纪年是己亥,2019年干支也是己亥。六十花甲子,六十年一轮回,到今年正好转了25个轮回。造像残石的发现及年代确认只能说是时间上的巧合,可这"巧合"忒巧合了。</h3> <h3>图一 金钟寺遗址的地理位置</h3> <h3>图二 金钟寺遗址远景</h3> <h3>图三 金钟寺遗址残存的佛龛</h3> <h3>图四 金钟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h3> <h3>图五 金钟寺遗址造像碑残石</h3> <h3>图六 拓印后的金钟寺造像碑残石</h3> <h3>图七 造像碑残石左侧</h3> <h3>图八 拓印后的造像碑残石左侧</h3> <h3>图九 营里千佛洞石窟地理位置图</h3> <h3>图十 造像碑残石背面(碑阴)</h3> <h3>图十一 识读出的造像残碑纪年"大巍神龟二年岁次己□(亥)"</h3> <h3>图十二 大巍神龟二年岁次己□(亥)</h3> <h3>图十三 安阳西高穴村曹操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上的"魏"字</h3> <h3>图十四 造像碑残石的人物线刻艺术</h3> <h3>图十五 造像碑残石的书法艺术</h3>

造像

残石

金钟

神龟

己亥

乡宁

万春

供养人

二年

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