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图文编辑整理: 付泮忠<br></h3><h3> 照片提供: 三连参战战友(包括配属战友等)</h3><h3> 热血为祖国流淌,青春在战火中绽放!</h3><h3>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潮正席卷全国,青春勃发、芳华正茂的我们,在1985年3月,祖国一声召唤,我们义无返顾地奔向战火纷飞的南疆战场,用火红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热血,履行共和国军人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h3><h3> 打开尘封的记忆,撬开思绪的闸门,趟过时光的河流,让我们一起再次走回难忘的青春岁月里……</h3><h3> 本篇共收集了一百张我们连队战友(包括当年配属连队战友及后来补充上来战友和见习排长们)的照片,再现了我们当年的青春年华,现分享给大家,谨供战友们追忆和怀念我们难忘、远去的战斗青春岁月!</h3> <p>三十四年前的1985年3月21日,我们奉命疾驰奔赴云南老山战场,部队在开进途中,乘火车、坐汽车,一路浩浩荡荡、马不停息,按上级要求准时到达指定集结地点;三连的全体指战人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十多天开进行军,连队纪律严明,战士秋毫无犯,人人服从命令、个个听从安排;这首先归功于连队各级首长战前对战士们进行的一系列正确教育和引导有方,也归功于连队战友们个个都是好榜样;我连为全团其他连队在开进途中作出了好的榜样,团首长为表扬三连,特授予“赴滇开进模范连”奖旗,以资奖励!三连全体官兵这种优良的战斗品质和战斗作风,为后来走向残酷的老山战场夯实了坚实的战斗精神储备,这在后来全连官兵坚守那拉口战场166、168等高地的防御战斗中,充分得到的佐证。</p> <h3>你是否又嗅到了它那悠长而淡淡的清香?你是否又勾起了无限的遐思?隆隆的炮声好像又在耳边响起、阵阵的硝烟又在身边升腾……眼前一幅幅影像在跳动,好像看到了一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们,一次次地顶着敌人的炮火、迅速钻出洞口,勇猛地扑向来犯之敌的果敢、看到了那奋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扑倒在地、枪口却依然指向敌方的好战友……</h3> <h3>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我们郑重地书写上自己的名字,那是战士在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无限赤诚和热爱,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处,祖国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为了您,我们年轻的战士愿把青春和生命无私奉献,战士心中有祖国,国旗上,我们已经和五星、长城牢牢融为一体,从此、我们青春生命的绚丽色彩在国旗上迎风招展……</h3> <h3>1985年4月25日,四一四团一营三连全体官兵,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德厚镇集结地进行战前集训期间,连队召开全体人员会议,连长孙喜发、指导员姚庆和分别作战前思想再动员教育;全体指战员在连部(驻扎的老乡家的房门前)集体合影留念。</h3><h3>1985年6月份上旬,连队前移到文山州麻栗坡县水地房(第二个集结地)继续进行战前集训。</h3><h3>1985年8月5日晚,连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开赴老山前沿那拉口战场,艰苦激烈的对越防御作战战斗开始。</h3><h3>三连指战人员全部参加战斗,共计107人。</h3><h3>连部</h3><h3>连长:孙喜发</h3><h3>指导员:姚庆和</h3><h3>副连长:高龙明</h3><h3>副指导员:张悦玉</h3><h3>文书:吴有斌</h3><h3>通讯员:董延征</h3><h3>卫生员:陈双;</h3><h3>司务长:张春观</h3><h3>上士:蔡延路。</h3><h3>一排</h3><h3>排长:王东山</h3><h3>一班</h3><h3>班长:李忠良,</h3><h3>班副:付泮忠,</h3><h3>战士:王立品、王胜、周慎辉、齐华平、葛从运、高言忠、陈文龙;</h3><h3>二班</h3><h3>班长:张德水</h3><h3>班副:李广柯</h3><h3>战士:王宝忠、姚传云、杨运雄、纪洪新、王建军、张建业、李善文;</h3><h3>三班</h3><h3>班长:郑福祥</h3><h3>班副:苏劲松</h3><h3>战士:徐红心、杨永华、张玉贵、高峰、刘良民、周德强、王世海。</h3><h3>二排</h3><h3>排长:肖百英</h3><h3>四班</h3><h3>班长:姚奎领</h3><h3>班副:袁振江</h3><h3>战士:吴先贵、刘文平、王云胜、王树群、高佩学、曹振轩、赵慎涛;</h3><h3>五班</h3><h3>班长:马洪建</h3><h3>班副:王道玉</h3><h3>战士:石福州、张洪峰、张远录、李孟忠、郭磊、刘亲宝、白树兵;</h3><h3>六班</h3><h3>班长:马兴</h3><h3>班副:王从军</h3><h3>战士:怀兴礼、黄桂荣、张明雄、姜华友、陈广德、王佐文、赵庆臣。</h3><h3>三排</h3><h3>排长:张方正</h3><h3>七班</h3><h3>班长:徐再军</h3><h3>班副:王春文</h3><h3>战士:秦玉宝、陈希斌、张玉生、王志密、时万贞、卢克启;</h3><h3>八班</h3><h3>班长:丁恩田</h3><h3>班副:何宜生</h3><h3>战士:何士标、于大铁、闫德忠、徐少春、刘存绪、刘德锋、孙庆长;</h3><h3>九班</h3><h3>班长:王广生</h3><h3>班副:王其友</h3><h3>战士:江先智、王勤、张玉平、朱启义、王培国、郑恩树、林慧训。</h3><h3>炮班</h3><h3>班长:李明</h3><h3>班副:孙中宝</h3><h3>战士:房秋亮、李开颜、李正学、李继坤、许殿青、张农、张永兵。</h3><h3>炊事班</h3><h3>班长:王兆刚</h3><h3>班副:金士祥</h3><h3>战士:张立彬、于长山、邢东弟、林玉合。</h3> <h3> 1985年5月,部队赴云南老山地区作战期间,一排全体战友在房东(德厚镇驻训时)门前合影留念。</h3><h3>8月5日晚,一排及配属人员(一营机枪连的战友以及后来烟威警备区四师补充上来的战友和北京军区见习排长们)奉命奔赴战场,坚守老山前沿那拉口方向的166、166无名两个高地,与友军211、255、111阵地相邻;其中166高地的6号哨位距离越军哨位最近、约只有8米远,166高地1号哨位距离敌人的阵地也只有10米左右。166高地、211高地、李海欣(代号142)高地当年最为出名,提起来让人心惊胆寒,被誉为是“采石场”,是三大吃人的魔鬼阵地;高地由于非常前突、又与越军共同把守同一个山头的各半边,所以、战友们自进入阵地后,就饱受越军小鬼子的偷袭和攻击;白天、为躲避越军炮弹的轰炸以及手雷的袭击,战友们只能挤在十分狭窄的猫耳洞内,雨季任凭凉水浇身;旱季,高温枯燥闷热、潮湿污浊的洞内像蒸笼,汗水长流不断,烂裆、烂脚、虫咬蚊叮发炎化脓,反复发作痛苦不堪,无法穿衣、赤条条蹲趴在洞口内,两眼透过洞口的石缝间隙时刻注视、观察外面敌人的动静;夜间、战友们一个个前出潜伏,敌人的炮弹和手雷轮番交替进行轰炸,此起彼伏、连续不停;大家不仅要随时提防敌人的炮弹和手雷,还要时刻提防越军的偷袭和突然进攻;不仅要同狡猾狠毒的敌人斗,还要与恶劣的环境斗、与蚊虫、蚂蚁、老鼠和毒蛇斗,更要与自己的烂裆、烂脚丫等伤痛斗,危险、痛苦时刻都在威胁侵袭我们的生命和肉体;参战战友这样形容说:八里河东山战场是人间,那拉口战场是地狱。我们就是生活在这魔鬼“地狱”里、并随时准备同越军进行生死拼杀,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团结奋战,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战斗精神,苦苦坚守108日夜,顶住了敌人炮弹、手雷的狂轰滥炸,打退了越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偷袭和进攻,我们灵活机智、捣毁越军屯兵洞一个,创造了防御连队作战主动出击的先例,当场毙伤十余名越军,给越军前指高官极大震惊,我们牢牢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寸土不失,十分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防御战斗任务;我们也有四位战友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把自己满腔的热血和青春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南疆这片红土地;在战斗中遭受被炮弹断手臂、地雷炸断脚,弹片击伤头部、胸部、背部、腹部等各种战伤更是比比皆是,但战友们英勇善战、敢于拼搏,不怕流血、勇于献身,机智顽强、并以相对较小的牺牲代价,取得十分突出的骄人战绩,排所有的战斗人员全都立功受奖、排荣立集体一等战功!</h3> <h3>一班战斗人员,8月5日夜开始进入阵地,主要是坚守166高地的1号哨位,协同、配合其它哨位战斗人员,共同抗击、打退其所正向面对的越军小鬼子对166高地发起的偷袭和进攻;由于越军趁我们立足未稳、阵地情况还不太熟悉之际,连续对166高地、168等高地在夜间不断地进行突然偷袭和进攻,这给我排坚守166高地6号哨位的战斗人员造成重大流血负伤和牺牲,6号哨位这时处在了缺少战斗人员防御的危难状态,8月15日晚王东山排长立即调整一班部分战斗人员前去增援并固守6号哨位;166高地两个重要且最前突的哨位,全部由一班战斗人员及6号哨位二班余留的战斗人员(二班轻伤不下火线的人员)共同坚守,战友们用血肉之躯、直接抗击着166高地对面越军小鬼子的凶狠狡猾、反复不断地偷袭和进攻,全班所有人员发扬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顽强奋战、视死如归、英勇杀敌,在108天的防御战斗中、大家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和狡猾的敌人斗智斗勇,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偷袭和进攻,顶住了越军小鬼子上万发炮弹和手雷的狂轰滥炸,牢牢收住了自己的哨位和阵地,并且智炸敌屯兵洞一个,当场炸死炸伤共计16名越军小鬼子,铲除了悬在6号哨位头顶斜上方威胁最大、最直接的一个大“毒瘤”,为先前坚守6号哨位,在战斗中负伤、牺牲的战友们报了仇,极大地扭转了6号哨位乃至166高地被动防御的战斗态势;战斗中曾涌现出解放军英模报告团成员周慎辉、独臂歼敌勇士李忠良等英雄人物;战后、一班荣立集体一等功。</h3> <h3>二班主要是做好坚守166高地6号哨位的防御作战任务,二班部分战友在班长张德水的带领下,于8月5日夜晚开始进入166高地6号哨位;由于越军趁我们刚接防阵地立足未稳之时,连续几天不停地对我前沿防御阵地发动偷袭和进攻,6号哨位的战友急忙应战、临危不惧,并在阵地其它哨位战友的支援配合下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偷袭和进攻,在激战中,先后有战士张建业、副班长李广柯二位战友在为保卫6号哨位付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王建军战友也扑倒在通向前沿阵地“百米生死线”的道路上没有站起来,他们无惧无畏,奋勇向前,英勇杀敌,血染红土,牺牲在疆场,班长张德水、战士姚传云和战士纪洪新三位战友,在保卫166高地6号哨位的激烈战斗中,先后身负重伤、无法继续参加连队防御作战,撤下了阵地,王宝忠和一班部分战友火速增援6号并坚守6哨位战斗岗位,杨运雄和李善文两位战友勇敢、坚强地奋战在166其它的哨位,三位战友兄弟带伤坚守阵地、轻伤不下火线,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防御作战任务,他们带着炮火的硝烟和疲惫的身躯,更带着战斗胜利的喜悦,光荣地走下阵地!</h3> <h3>三班大部分战斗人员和其他配属战友主要坚守在166无名高地、其余人员战斗在166高地的其它哨位,166无名向东紧密连接166高地、中间相隔着一个相对平坦的小小凹部,南侧面与越军盘踞的227高地和我友军把守的211高地隔凹相望,一步之遥、十分接近;北侧则和168高地山凹相隔,它的西侧和我方的155高地直接相连;166无名是通往166高地我方哨位唯一的通道,也是高地所有的战斗人员往来和一切弹药、水、食物的运送等的必经之路;三班及配属战友既要做好坚守166无名高地的防御作战任务、防止越军从南面对我前沿阵地进行偷袭进攻,又要确保这条生命线不被越军包剿切断、保持安全畅通无阻,任务相当艰巨重大,战友们不怕艰险,团结一心,相互支援配合,日夜严密注视着越军的动静,他们顶住越军炮火轰炸,严守哨位不丢失,掩护军工运送弹药物资和抢救伤员等,严防敌人的偷袭和进攻,确保了166高地生命线一直畅通无虞,哪怕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张玉贵战友就是在同越军小鬼子的激战中壮烈牺牲,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108个日日夜夜,坚守在166无名高地的三班战友和配属的弟兄们,为全连防御作战战斗任务的圆满完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h3> <h3>二排四、五、六三个班的全体战斗人员,他们分别坚守、战斗在168表面阵地的各个不同哨位里,全排战友在二排长肖百英的带领和指挥下,密切协作,互相配合支援,团结一致,一方面主要负责168对敌正面阵地的防御安全和防御作战,确保168前沿阵地哨位安全无虞,为全连圆满完成整个防御作战战斗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我连前方坚守166和166无名高地的一排战友提供有力火力的支援、战斗增援等及时策应,防止越军从168高地和166及166无名高地之间的凹地结合部对166、166无名进行合围式的偷袭进攻,避免越军对我方一排战斗人员和战斗任务造成重大损失;再者、他们还可以利用自己所在高地所处的有利地形,对前方越军把守的211等高地上的敌情进行观察瞭望,一经发现敌人有行动迹象就及时向上级汇报,为我方连、营、团上级指挥战斗首长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解决,为全连的整个防御阵地作战任务完成、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在整个防御作战期间,全排战友相互团结,密切配合,发扬不怕苦、不怕死、奋勇向前,勇于战斗的大无畏奉献精神,在连、营、团各级首长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在连队其它阵地战友的通力合作、支援下,以极小的流血牺牲为代价,牢牢把守住阵地,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对越防御作战战斗任务。</h3> <h3>三排七、八、九三个班的战斗人员,任务比较繁重、危险。七班被调整到一排,增强一排的整体防御作战战斗力量,参加166无名高地的防御作战;剩下的八班主要战斗任务是担任全连各阵地的军工;九班主要担负168高地连指挥所和阵地抢救所的安全警戒;168高地“虎山洞”应急弹药库的守备安全任务也由八、九班战斗人员担任。三排的战友为全连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三连防御作战战斗任务作出了十分突出贡献,受到了三连其它各阵地哨位战友的一致好评。</h3> <h3>七班战友、在徐再军班长的带领下,配属一排参加整个防御战斗,和三班及其他连队配属人员共同并肩坚守在166无名高地,虽然166无名高地比较矮小,但由于它所处位置的特殊、作用重要,南侧主要防止227高地上的越军对166无名高地实施突袭占领,害怕越军切断166高地与我后方的唯一通路,进而与据守166高地上的越军联合,对166高地我方前沿阵地形成包围之势,所以、他们在坚守166无名高地的日夜里,同三班以及其他配属的战友们,战斗中统一指挥,相互沟通,团结一心,通力协作,全力配合支援,作战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严防死守,既确保了166无名高地寸土不丢,又保证了这条通往166高地唯一道路的始终畅通,军工队战友以及连排领导,都对七班全体战斗人员以及坚守在166无名的所有战斗人员出色表现表示十分赞同,战后、连队首长为他们举行了庆功!</h3> <h3>八班的战友,是我们三连阵地的军工,军工队是个苦活累活,一线战斗哨位需要什么、他们立马就送去什么,哨位战斗人员吃的喝的食物和水、打仗用的弹药武器,他们肩扛背驮;往阵地上各哨位投送新的战斗人员、手牵着手,一个都绝不会落下;往下运送抢救负伤的战友,手扶身背担架抬,走路十分小心,生怕负伤的战友再次受到伤害;他们经常头顶着越军枪林弹雨、脚下趟着踏着满是地雷的细窄小路,在百米生死线上一次次地来回奔波、在阵地表面各哨位之间穿梭,冲上抢下,不顾一切、不怕牺牲,炮火中时时闪现他们忙碌的身影,弹雨中总有他们急匆的脚步,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危险到哪里,他们从无怨言、默默无私奉献,被三连的战友们称作是拖不垮、炸不断、打不掉的钢铁军工“骆驼”。</h3> <h3>炮班,是连队接受上级下达的轮战任务时,才组建的一个战斗集体,全班共有六〇口径迫击炮三门,他们驻守在那拉口147炮阵地上,主要是为166、166无名和168高地提供炮火支援,有效地对越军小鬼子的偷袭和进攻实施及时的拦截、打击和对目标的有力轰炸;炮班在一百余天的防御作战中,无论白天和黑夜,只要我们前方哨位呼叫炮火、他们随时就能投入战斗,且把炮弹准确地投放到哨位呼叫所需要轰炸的位置地点,为前方战友牢牢坚守阵地的每个哨位,圆满完成防御战斗任务,做出极大贡献,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了炮兵炮火的强大战斗力,当年前线战士们称赞:炮兵是战场阵地之神、炮兵战友万岁!</h3> <h3>炊事班部分战友的合影照</h3><h3>从左到右:战士林雨合(Y)、战士石福州(N)、炊事副班长金士祥(Y)、战士张立斌(Y)、司务长张春观、炊事班长王兆刚(Y)、战士房秋亮(N)、战士于长山(Y)。</h3><h3>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炊事班战友合影人数最多的一张照片,经过努力寻找、炊事班的弟们没有一人能提供他们全班战前或战后的集体合影照,全连唯一、甚是遗憾。</h3> <h3></h3><h3>那拉口是老山防御战区主要的作战地域,是敌我双方相互争夺的战略要点,它地处盘龙江西侧、老山脚下南侧,与八里河东山1175.4高地(俗称上甘岭)隔江相望,老山地域属热带山岳丛林地带,坡陡沟深谷狭、纵横交错,林密草茂、荆藤交织杂草丛生,一年之中、雨季旱季特别分明,蚊子乱飞、老鼠、蚂蚁、蛇虫等乱爬乱窜;那拉口的山丘平均海拔不足100米,大小高地40多个;雨季、阴雨连绵,大雾弥漫,旱季、高温潮湿,酷热闷燥,阵地表面就像“大蒸笼”,气温高达40°C以上。</h3><h3>我三连奉命接守老山前沿那拉口阵地的166、166西无名、168、147四个高地,那拉口战场阵地表面已被敌我双方的炮弹反复轰炸的一片雪白色,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石灰堆;全体参战人员共计185人,其中配属我连参战人员:营一炮连19人,营一机连28人,营卫生所军医4人,通讯员2人等。</h3><h3>全体指战员高度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艰苦拼搏、机智灵活,战友们抱着“宁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和“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在那拉口战场108个日夜里,以阵地为依托、以猫耳洞为掩体,统一思想、正确领导、英明指挥,精诚合作、团结奋战、相互支援,密切配合、步炮协同,战高温、抗蚊虫、忍伤痛、无惧生死、奋勇向前打敌人,共击退敌人大小规模进攻、偷袭180多次,其中打退敌加强规模5次连续进攻,确保寸土不丢,牢牢守住阵地,全连毙敌87人、伤敌134人,并创造防御阵地主动出击智炸越军屯兵洞,当场毙敌5人、重伤敌人11人的突出战绩,给敌人予以致命打击,这极大地震撼了越南河江军区前敌指挥高官,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战后、我三连被成都军区授予“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h3><h3>光辉的战绩和闪耀的荣誉,是全体参战人员共同努力、奋勇杀敌换来的,这包括配属三连的营炮连、营机枪连战斗人员所付出的流血牺牲、包括烟威警备区四师补充上来的同生共死的战友、以及北京军区石家庄步兵学校见习排长们并肩战斗、浴血奋战,军功章有我们的一半也有他们的一半!</h3><h3><br></h3><h3>配属单位及人员名单</h3><h3>卫生所军医(4人):雷伟、曹进军、赵宝民、闫玉明。</h3><h3></h3><h3><br></h3><h3>营通信员(3人):赵茂庆、王培佐、孙涛。</h3><h3></h3><h3><br></h3><h3>通信连无线电班通讯兵(2人):韩永清、曹应彬。</h3><h3><br></h3><h3>一炮连配属人员名单(19人)</h3><h3></h3><h3>(名单、一炮连参战战友林言秀提供)</h3><h3>排长:陈文利</h3><h3>六班:尹振才,徐成利,张新华,向旗红,张新亮,林延寿;</h3><h3>五班:李尚红,伊振才,万金光,张成东,邢继勇,杨道新;</h3><h3>四班:司增泉,张海,张福昌,赵献力,王正元,郑克。</h3><h3><br></h3><h3>一机连配属人员名单(28人)</h3><h3>(名单、一机连参战战友闻雷提供)</h3><h3>排长:孙佃文</h3><h3>战士:许新华、周世献、吴振礼、李恒亮、张向东、张玉民、梁本河、刘本全、刘广田、杨文艳、刘成青、张子明、王京国、仲建雷、王奎广、牟军、郭佃贞、蔡耀奇、李新国、李建亮、梁清华、吴自波、许好祯、魏守新,杨金涛,王敬中,杜振华。<br></h3> <h3>一机连配属的部分参战战友合影(照片、人名均由参战战友闻雷提供)</h3><h3>前左王京国,前右(光膀)孙佃文排长,后左吴振礼、后右周世现、最后牟军。</h3> <h3>一机连配属参战战友部分人员名单(名单和照片均由参战战友闻雷提供)</h3><h3>左起:王敬中,郭佃贞、杨金涛,魏守新,仲建雷。</h3> <h3>一炮连配属参战部分战友合影照</h3><h3>(名单及照片、司增泉提供)</h3><h3>后排:司增泉,刘启才,张成宗,张海付班长。</h3><h3>中间:相其宏,万金光,王正元,陈文利排长,张新亮,李尚红。</h3><h3>前排.张新华,张福昌,徐成利,赵现利,邓自清。</h3> <h3>烟威警备区接受上级命令,紧急抽调人员、组建预备队,为老山前线阵地补充战斗力量;这是守备四师直属连队等抽调的参战人员(胸带大红花者)共22人,他们于1985年7月23日从原部队光荣出发,奔赴南疆老山战场;其中有九名战友于9月5日晚来到老山前沿那拉口战场,补充到我们三连坚守阵地的各哨位;照片里的:1李德生、2胡佳平、3杨明政、4季乃寿、5于世能、6孙卫东、7柳仁亭、8武振峰、9李进国。另外,烟威警备区四师十二团也抽掉部分战友于同日晚补充到三连,他们的名字是:王焕胃、许洪祥、徐学清……他们的到来、为三连注入了鲜活的战斗力,从此、他们就成为我们三连队列里的战斗一员,融入到三连这个光荣的大集体,和我们并肩战斗、出生入死,共同抗击越军的一次次偷袭和进攻,他们个个表现的都非常英勇顽强,为全连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防御作战战斗任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此,他们也付出了极大的流血牺牲,杨明政战友在同敌人激烈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炮弹爆炸的弹片击伤腰部,终生致残,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评定一级战伤残,现长期住山东省泰安市荣军医院进行疗养……</h3> <h3>在八十年代初的老山作战期间,中央军委确定选派军事院校毕业学员到参战部队代职见习,这是加强我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从1984年开始,石家庄陆军学校等军校一批批应届毕业学员,坚决勇敢地接受了最严格的挑选,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走上了血火交织的战场,用自己青春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血染的答卷。</h3><h3>这是出征前,北京军区机关首长同赴云南前线代职见习连全体同志合影留念。(图片转发自《英雄旗帜》)</h3><h3>1985年,石家庄陆军学校共选派56名见习排长参战,其中有11名见习排长坚决要求到战斗最为残酷、激烈频繁、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危险的老山前沿那拉口我三连坚守的166、168等阵地参加战斗,他们是:见习排长胡国桥,张元生,丁文海,王树军,排凤拥,林广龙,冯国华,董疆勇,张玉兴,高殿龙,王建华。</h3><h3>(见习排长名单由胡国桥提供;文字:胡国桥 付泮忠)</h3> <h3></h3><h3>这批见习排长,特别是配属我们三连以胡国桥、林广龙为代表的11位见习排长,他们自进入阵地,就和我们共同战斗在同一个阵地、坚守在同一个猫耳洞里,并肩作战、奋勇杀敌,在残酷的战场上表现出较高战斗素养和精神风貌,虽然是见习排长身份,但人人严格要求自己,做普通一兵,打仗时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英勇顽强、机智聪慧、灵活机动、敢打敢拼、密切协作、战斗中不怕流血牺牲,圆满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战绩,受到三连战友的一致好评,战后、受到北京军区进行通令嘉奖。</h3><h3>图片、“嘉奖令”转发自《英雄旗帜》。</h3><h3>北京军区的嘉奖令</h3><h3>石家庄陆军学校第二批赴云南代职见习的学员同志们:</h3><h3>你们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肩负保卫祖国尊严,保卫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奔赴云南前线,光荣地参加了惩罚越南侵略者的战斗。我们代表军区党委和全区指战员,热烈欢迎同志们胜利归来!在四个多月的艰苦战斗中,你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保卫了国家的四化建设和人民的安全幸福,表现了对党的极大忠诚,使你们进一步锤炼了思想,有效地提高了组织指挥能力,在成长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你们的英雄事迹和献身国防的精神,受到了前线指战员的称赞,对石家庄陆军学校全体同志和全区干部战士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你们为军区陆军学校争了光,为北京军区争了光,是军校的优秀学员,也是北京军区广大指战员的优秀代表。</h3><h3>在前线的日日夜夜,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实践邓主席关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指示,表现了新一代革命军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素质。你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作战,坚守阵地,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你们虚心好学,注意在实战中总结经验,做到了机智灵活,能攻善守,表现了可喜的指挥才能;你们团结友爱,关心战士,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表现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模范作用。为表彰同志们的先进思想和英雄事迹,军区决定,特给予石家庄陆军学校第二批赴云南前线代职见习全体学员以通令嘉奖。</h3><h3>军区号召全区指战员,要认真向陆军学校赴云南前线代职见习的学员同志们学习。要学习他们为党、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机智灵活的作战经验,团结友爱的革命精神。要把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英雄事迹同搞好部队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和军委座谈会精神,按照军区党委四届十四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善始善终搞好整党,继续抓好改革体制和精简整编,切实加强基层建设,认真搞好教育训练,使全区部队建设有个较大进步,基层工作有较大改观,党风有根本好转,以新的更大成绩迎接党的十三大。</h3><h3>北京军区 司 令 员 秦基伟</h3><h3> 政治委员 杨白冰</h3><h3>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h3><h3><br></h3> <h3>1985年7月份,连队已经前移到麻栗坡县水地房村进行战前集训,这是全连战前最后一次的动员大会,连长孙喜发和指导员姚庆和作战前最后集训指示:要求大家集中思想,抓住战前短暂而有限的时间,坚决把自己的体能练上去,把班组各种战斗战术训练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把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战斗作风练出来,在战场上,要有压倒一切敌人和克服所有困难危险的战斗精神,我们拼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我们更要拼的是战士勇于向前、敢于牺牲的血性,拼的是战士敢于吃苦不怕艰难危险的坚韧毅力和斗志……这是指导员姚庆和在战前动员大会上作最后总结要求。</h3> <h3>连队支委委员正在反复研究那拉口战场阵地的防御作战方案,根据勘察实地地形、敌情结合军事地图标识及我方防御阵地战斗的需要,他们正在指定战斗方案,争取连队走上战场、能够掌握对敌作战的主动权……</h3><h3>从右至左:连长孙喜发、指导员姚庆和、一排长王东山、二排长肖百英、三排长张方正。</h3> <h3>这是有名的“三转弯”,从麻栗坡县城通往老山前线的道路,蜿蜒曲折、沿山而建、一路通向前方阵地,军车向上运送战斗人员、武器弹药和食品,向下运送战斗伤员及牺牲烈士的遗体;每当前线要有战事发生时、军车更是日夜不息、忙个不停;盘山公路越是向前、越是靠近老山前沿阵地,且有部分盘山公路就暴露在远处对面山上越军阵地的直视之下,他们一经发现、就可以呼叫炮火进行轰击拦截,所以、在道路向敌的一侧就安装有伪装防护网进行掩护,军车需要上下通行时都快速通过,不敢稍作停顿,以防万一被越军发现而遭受炮火的拦截轰击,每当军车在夜间通行时,都要熄灭车辆的前后照明指示灯,司机完全凭借自己的驾驶技术和借助微弱的夜光抹黑前行……我们三连的战友就是这样、从水地房集结地坐上军车,在昏暗的夜色中、一路悄悄地奔向老山前沿那拉口战场。</h3> <p class="ql-block">签上我的名字、签上你的名字,</p><p class="ql-block">国旗上,我们和五星、长城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我们因它而猛志长在,</p><p class="ql-block">它因我们而永远艳丽。</p><p class="ql-block">当人们仰望南天的时候,</p><p class="ql-block">怎能分清五星、长城、我和你!</p><p class="ql-block"> (— —邵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签上你的名字、签上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我们把祖国装在心中;</p><p class="ql-block">走上战场,假如我不再回来,</p><p class="ql-block">此刻、我的生命已和国旗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当人们遥望南疆,</p><p class="ql-block">我的血液是那涛涛江水,</p><p class="ql-block">我的躯体是那绵绵青山,</p><p class="ql-block">当人们凝望国旗,</p><p class="ql-block">共和国旗帜有战士青春生命的色彩!</p><p class="ql-block">我为国旗增添色彩,</p><p class="ql-block">国旗让我生命永在!</p><p class="ql-block"> (— —付泮忠)</p> <h3>连长孙喜发和指导员姚庆和正在168高地连队指挥所洞内,组织指挥各排勇敢对敌战斗,严密配合、火力相互交叉支援,步炮协同,勇敢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左侧:连长孙喜发,右侧:指导员姚庆和。</h3> <h3>连长孙喜发和指导员姚庆和在168高地连指挥所洞口的合影;频繁而紧张的对越防御战斗,压力山大,连长、指导员二人相互密切配合,指挥有方,严密组织步、机、炮战斗人员通力协作,给前来偷袭、进攻的敌人予以狠狠打击,我连指战人员已进入最佳战斗状态,阵地各哨位也防守的更加稳定。战斗凝结成的生死友情,在紧张的战斗间隙,拍张照片(在连指挥所洞口合),留作历史的见证、又能舒缓一下精神压力,以利更好地迎接后面的战斗,情的交融、心的感悟,瞬间定格……</h3> <h3>指导员姚庆和、副连长高龙明在166高地10号哨位(图中标注01哨位不正确)的合影。</h3> <h3>指导员姚庆和悄悄来到166高地各哨位,给大家带来了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的极大精神动力;这是一排长王东山(大号“黄山王”、我们自己把166高地称作“黄山”)在166高地排指挥所04哨位内、和姚庆和指导员讲述一排各哨位战斗人员的配置情况及阵地防御作战方案,姚指导员边听边在笔记本上记录,他们好像正在轻轻地述说着什么……</h3> <h3>二排长肖百英(大号“猴山王”、168高地称作“猴山”)在一次对敌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带领洞内战友果断出击,打败了越军小鬼子的偷袭,战士们都称赞二排长肖百英:英雄的排长啊!</h3><h3>此照片刊登在1986年6期的【解放军画报】上。</h3> <p class="ql-block">三排长张方正,带领八班和九班战友坚守在168高地的“虎山洞”;他们既担负连队阵地的军工又肩负保护168高地连队指挥所的安全和阵地救护所的防卫警戒任务、同时还要做好虎山洞临时弹药库的守卫保护。</p><p class="ql-block">一次、越军对我那拉口战场前沿各阵地突然实施炮火袭击,不幸有一枚越军的炮弹刚好落在了168高地的虎山洞洞口爆炸、这引起了洞口内存放的手榴弹、六〇炮弹等弹药发生了连环爆炸,到处纷飞的弹片和滚滚浓烟以及弹药爆炸产生的高温热浪霎时在洞内迅速蔓延,洞口被封堵住了,十余名躲避越军炮火袭击的战友被堵在洞内,他们急忙往洞内退缩、一边躲避乱飞的弹片以及使人窒息的浓烟和伤人灼热的高温火焰、一边急忙寻找退路和出口,十余米长的洞内已到尽头没有找到出路和出口,九班长王广生和战士张玉平已经被弹药爆炸产生的灼热火焰严重烧伤,三排长张方正和战友们心急如焚,这可怎么办啊?一战士突然发现了有一块石缝从外向内透着光线,三个战友急忙向前、都伸出双臂齐心用力猛推石块,推了两三次石块纹丝不动,这时、三排长张方正迅速向前,低声吼了一下:让我来试试!只见他猛吸一口气,瞪大双眼、伸臂弓步,双手紧贴大石块,又有两个战友赶紧上来一起帮助用力,又听见三排长张方正猛地大喊一声:“开啊!”真的看到大石块在三排长张方正和其他俩战友的奋力推拥下,细小石缝在慢慢增大、大石块松动了,其他的战友急忙向前一起用力猛推,大石块突然掉落滚到山坡下去了,露出了一个可容一人进出的洞口,三排长张方正急忙指挥战友弟兄们:“先让受伤的战友出去、大家不要慌张和拥挤,而后紧跟是新兵、老同志、班长,我守在最后”,大家在三排长张方正的指挥下,迅速有序,刚出洞口的战友急忙紧拉身后的战友帮助出洞,三排长张方正最后一个钻出洞口,抬头看到十余位战友终于逃过了一劫、免遭灭顶之灾,他趴倒在洞口长长地出了口气;战友们都对三排长张方正说:三排长您真是有神力啊!您是一个真正的“虎山王”!不然的话,我们大家今天就真的一起“光荣”了。三排长张方正“虎山王”的美名,在三连的阵地上悄悄传开,大家都对三排长张方正十分钦佩、战友们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p> <h3>战士江先智和郑恩树在166无名高地的一哨位洞口正在执勤放哨;哨位内的战斗人员,白天进行轮流放哨、轮流休息,一为防止越军白天发动突然偷袭,二为夜间战斗做好精神(防止精神过度疲劳打瞌睡)准备,夜晚大家都不能睡觉,所有人员都要百倍的精神,有的潜伏哨位周围进行侦察敌情、随时准备投入对敌激烈战斗,有的在洞内值机守候,随时准备上下联络、通报战斗情况等,各个哨位根据自己战斗人员和哨位状况,值机和潜伏人员交替轮流进行互换。</h3> <h3>整个前线战场,真正的最前沿防御作战阵地(有的或称高地)哨位战斗人员,夜晚都是不会轮流休息睡觉的,因为只要双方发生战斗,都不给你任何的准备时间,所有人员必须立马全部投入激烈战斗,只有这样、才可能消灭敌人,牢牢守护好阵地、保存自己;有的阵地虽是处在第一线但却相对靠后、比较安全的阵地(或称高地),他们是采用轮流潜伏放哨轮流休息的作战方法,因为这不影响阵地的安全、也不会影响战斗准备时间;我们三连各阵地所处的就是真正的老山战场那拉口最前沿阵地(高地),所有哨位战斗人员全部都是采用白天一人或两人执勤放哨防备越军偷袭、其余人员休息睡觉,养足精神,休息值班、交替互换进行;夜晚人员全部瞪大眼睛、竖起耳朵,警视敌情、不得休息,一有情况、所有战斗人员立马投入紧急战斗状态。</h3><h3>郑恩树战友白天在洞口内执勤站岗;此照片刊登在【解放军画报】1986年第6期。</h3> <h3>在阵地上、无论白天或是黑夜,我们每个阵地的哨位里、石块后面,时刻都有一双双警惕的眼睛在注视着敌人动静,只要敌人敢来,就给他“花生米”、“大饼”和“啤酒”尝尝,让他立马见阎王。对待敌人、绝不能有丝毫的怜悯之心,反之、就把自己送进地狱之门,悔之晚矣!</h3><h3>提高警惕、蓄势待发——二排六班战士张明雄战友手持狙击步枪,在密切注视着前方……</h3> <h3>指导员姚庆和在给刚刚上阵地的王树军见习排长介绍我方阵地周围的地形、战斗配置、敌情存在以及平时必须需要密切注意的战斗事情等……</h3> <h3>从左至右:宣传干事孙才、连长孙喜发、二排长肖百英、三排长张方正。</h3><h3>168阵地连指挥所哨位合影,身旁阵地表面已被敌我双方的炮火轰炸成了一片焦土,树木、草丛早被焚烧殆尽,泥土也被雨水冲掉,裸露的岩石和身后远方绿色的山岭形成十分地鲜明对比。我们就是在这样残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在恐怖的“魔鬼”阵地上同敌人进行着殊死搏斗。</h3> <h3>连长孙喜发在168高地连指挥所坐镇负责全面指挥、不能分身,指导员姚庆和就悄悄来到各高地哨位进行看望、谈心,也把连长孙喜发对战士的关切送到每个战斗人员的心里;在战时、他把政治工作做到最前沿的哨位里,这体现了一位政工人员优秀品质和极高的政治责任担当,战友们都非常感动、也深受鼓舞,战斗士气高涨,大家纷纷表示,虽然身处狭小闷热空气污浊的猫耳洞,生活很苦、艰难,战斗频繁激烈,请连长和指导员放心:只要我们在、我们的阵地就绝不会丢失一寸土地,我们宁可战死,也要守住守牢哨位,保证完成战斗任务!决不做俘虏、坚决不投降!誓与阵地共存亡!</h3><h3>这是指导员姚庆和到166高地一排指挥所04哨位时拍摄的合影。</h3> <h3>指导员姚庆和到168高地二排四班防守的一个哨位进行看望,和战士们谈心时合影留念。</h3><h3>左起上排:副班长袁振江、指导员姚庆和、战士王云胜;下排左起:战士刘亲宝、战士赵慎涛。</h3> <h3>军医雷伟、军医曹进军和“虎山王”三排长张方正。</h3><h3>军医在阵地上,就是伤员的救护神,三连的伤员都是他们首先在168阵地救护所及时进行医护、抢救,然后在转回后方的战地医院进行救治;如果没有他们阵地上的及时包扎、救治处理,很多“大花”的战友,就有可能丧失转到后方战地医院进行抢救的时间和机会,他们是我们的好战友、一生的好兄弟!</h3> <h3>这是雷伟医生正在紧张地实施抢救遭受敌炮弹爆炸、被弹片击伤造成“气胸”的纪洪新战友,三排长张方正在旁边当助手。</h3><h3>现场拍摄地点和时间:</h3><h3>1985年11月15号,老山前沿那拉口168虎山洞连队救护所内。</h3> <h3>哎哟、马兴啊,你这是怎么了?一定是到阵地表面上悄悄地侦察越军阵地“耗子洞”、寻找“小寡妇”时,不小心被越军发现,越军的“小寡妇”就送给你几颗“土豆”尝尝,那滚烫的“土豆皮”把你的腮帮给烫着了,还好吧,你的脸皮够厚的,只是伤了块皮肉,没有烫出个洞洞,不然的话,你的大牙被烫掉就不是一颗了哦、那可咋整……以后独自再出去、你真好一定要小心喽。</h3><h3>照片从外向内:连长孙喜发(后背有伤者)、宣传干事孙才、二排长肖百英、脸部受伤者马兴;这是大家刚刚给马兴包扎完毕,孙才干事托着马兴的下巴,大家仔细查看着伤情,不知当时大家口中在说些什么,马兴啊、你还记得了么?</h3> <h3>雷伟军医,“雷大胆”,你要小心哦!你身后边越军的阵地上,可能有敌军小鬼子的眼睛在窥视呐……</h3><h3>168虎山洞救护所洞口留影,青春时光、战斗岁月,难得的经历、永生的回忆!</h3> <h3>“虎山王”三排长张方正和八班战士于大铁在168高地虎山洞旁的合影;这状势、这神情、这乐观战斗精神,任你环境恶劣艰苦、任你战斗频繁激烈,什么枪林弹雨、什么流血牺牲、什么“魔鬼”阵地,只要有我三连战士在,小鬼子休想逞凶狂……</h3> <h3>“猫耳洞”、阵地上的哨位,战士们在战场战斗生活中主要是用来躲避敌人的炮弹等轰炸、起藏身掩护作用的地方,顾名思义就是像猫的耳朵眼那样小的洞;洞口都比较窄、小,洞内大都昏暗潮湿闷热,且弯曲、高低不平,空间狭小,战士在里面坐卧比较拥挤,坐直不能起腰,躺下伸不开腿,里面空气十分污浊,蚊虫乱飞且多,老鼠、蚂蚁、毒蛇到处乱爬;战友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夜坚守哨位,同敌人作战一百多天。</h3> <h3>听说阵地上找来了一台“傻瓜”照相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大家就悄悄地挤在了一起,在狭窄昏暗的猫耳洞里照张像,阵地上的照片有它特殊的纪念意义,战友们,大家笑一个,我们一定要拍出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面容留给明天、留给未来……</h3><h3>二排部分战友从左到右</h3><h3>下排五班:五班战士张远录、四班战士曹振轩、五班副王道玉;</h3><h3>上排:六班副王从军、四班副袁振江、六班长马兴、五班长马洪建。</h3> <h3>左边六班的弟兄在168阵地的合影,从左到右</h3><h3>后排:战士姜华友、张明雄、郭磊、王佐文、刘存绪;</h3><h3>前排:战士怀兴礼、班长马兴。</h3><h3>右边九班战友在168虎山洞合影</h3><h3>从左到右前排:战士卢克启、朱启义、张玉平、班长王广生;</h3><h3>后排:战士徐少春、副班长王其友、战士王志密。</h3> <h3>指导员姚庆和在168高地和战友们合影,左起:三班战士周德强、通讯员董延征、指导员姚庆和、八班战士何士标、八班战士徐少春。</h3><h3>战友们在阵地上就是这个模样,因为天气非常的酷热,汗水浸湿衣服,贴在身上十分难受,大家基本上都是只穿一条短裤和一双鞋子(最前沿的哨位里,全都是赤裸着身体),堑壕、掩体、雷场、猫耳洞,战友们赤脯上阵,在泥水里坚强生活、在血与火中顽强地同敌人战斗到底,阵地上到处都留下了战友们殷红的热血和片片足迹。</h3> <h3>战地喜重逢</h3><h3>庄恩普团长和一营官兵合影</h3><h3>从左到右:一营营长马志、三连连长孙喜发、团长庄恩普、一营副教导员于学忠、教导员王崇波。</h3> <h3>战地留影</h3><h3>从左到右:三连一排长王东山、四一四团团长庄恩普、一营教导员于学忠、团长小车司机李景德、三连连长孙喜发。</h3> <h3>这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阵地,看到你、我们的心中无法言语,凝望你、我们在找寻自己战斗的足迹,触摸你、我们热血在激荡涌动,亲吻你、我们仿佛又嗅到了硝烟的味道、听到了阵阵的炮声在轰鸣……就让我们再次走回过去的时光,回忆那一个个难忘的日子、找寻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吧!!!108个日夜,我们始终坚守奋战在老山前沿那拉口166、166无名、168和147四个高地33个猫耳洞里,双方的炮火将山头炸的雪白,站在高处远远的望去,就是“白雪堆”,因此,那拉口战场被称作“采石场”;敌军的炮火日夜不断到处轰炸,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偷袭都被我们彻底粉碎;白天,猫耳洞里高温酷热难耐,汗水不断,血水汗水混在一起,细菌滋生,伤口化脓红肿、人人烂裆烂腿脚,肿疼奇痒,抓挠不得,反复发作、脱皮流脓;夜晚,蚊虫乱飞,虫盯蚊咬,雪上加霜,恶劣生存环境真是让人苦不堪言;还有,战斗供养保障十分困难,敌军炮火封锁非常严密,艰难时大家就靠顽强的精神毅力坚持、忍饥挨渴苦支撑,军工战友们就趁着黑夜,靠一双手摸着石头凭记忆和感觉走路,头上顶着越军的炮火、脚下趟过满山的地雷,一趟趟向上背送战斗给养、护送战友,向下抢救伤员、抢运烈士遗体……我们胜利了,我们回来了,我们是幸运的;可我们的好战友李广柯、刘文平、张建业、张玉贵、王建军、还有战友李恒亮、张向东(一机连配属我连)却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的奉献在这里,还有更多的战友终生将遭受战火给身体带来的伤痛……</h3> <h3>你冒着敌人的炮火、趟过层层密布的地雷、穿越“百米生死线”,带着一身泥土、一身汗水、一身伤痛、一身疲惫、一身特制的“衣服”、一身还没有散尽的硝烟,从老山前沿那拉口战场走下来,长长的头发蓬松凌乱,但是、胜利的步伐坚实有力,胜利的喜悦已经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宁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是你无畏的战斗精神,“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是你无私的奉献精神,你们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h3><h3>“战士万岁”!这是对英雄勇士们最高的褒奖!</h3><h3>致敬,伟大的战士!!!</h3><h3>致敬,战斗的青春!!!</h3> <h3>这是我们当年走下阵地到达船头安全地带时,被摄像机拍到的镜头,这截取的只是一个画面,非常真实,我们连好多战友下阵地时,都是穿的这个“蛇皮带”。为什么呢?因为酷热汗水湿衣沾身、雨季雨水不停衣服潮湿,烂脚、烂裆、身上到处还有伤口流血流脓,穿衣服还没有不穿的好、舒服,所以我们是裸体战士;上阵地穿的衣服有的霉烂了、有的被炮火烧焦炸烂了;等到胜利撤出时,就只好拿起蛇皮带子,挖了三个洞套在身上,摄像镜头还给了我一个大特写,真心谢谢摄像的战友弟兄!看,这就是我们当年最美的战斗“风采”!</h3> <h3>指导员姚庆和同见习排长们正在交流战斗中一些好的经验和不足,以利圆满更好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作战战斗任务。</h3><h3>从右到左:见习排长张元生、指导员姚庆和、见习排长丁文海。</h3> <h3>左起:见习排长胡国桥、王树军、冯国华。</h3><h3>他们手拿着刚刚快速成像的照片,看着自己刚走下阵地就拍成的英雄光辉形象,一个个心里乐开了花,美!</h3> <h3>北京军区石家庄步校见习排长1986年(北京军区组织参战见习排长部分人员,到北线基层部队进行先进宣讲战斗事迹报告会)在河北隆化董存瑞纪念馆集体合影留念(照片及名单由林广龙提供)</h3><h3>照片前排左起:马俊吉、林广龙、王树军、丁文海、霍印涛。</h3><h3>后排左起:胡国桥、王建华、张元生、排风拥、董疆勇、冯国华。</h3><h3>马俊吉见习排长配属在一营一连阵地,</h3><h3>霍印涛见习排长配属在八里河东山的一个阵地(具体位置不太清楚)。</h3> <h3>手捧战友烈士的遗物(一支被敌人炮弹炸穿三个洞的钢盔和一件淌满鲜血的血衣),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霎时溢满眼窝……</h3><h3>我的好兄弟、我的好战友,我们一同在校学习、我们一同向校党委递交参战决心书,我们坐同一辆列车奔赴南疆、我们同一天来到了老山前沿那拉口战场,我们怀着共同的理想和决心:打败越南小鬼子,奋勇杀敌、争取立功受奖,为国争光!为校增辉!为家乡添彩……</h3><h3>我们说好了一同上战场、一同下阵地、一同返回学校、家乡、一同登上领奖台……</h3><h3>我的好兄弟、我的好战友,你怎能就这样走了,把遗物留给我们,让我们想象你当时冲锋陷阵、勇猛向前扑向敌人的英姿……</h3><h3>我的好兄弟、我的好战友,你就这样壮烈地走了,可怎能忍心啊,丢下年迈的双亲,让他们以泪洗面、悲痛欲绝、寸断肝肠?又怎能抛弃那心爱的姑娘,让她泪流双行……</h3><h3>照片及资料提供:林广龙;当时拍摄场景:见习排长林广龙和战友们,正在学校给石家庄市政府以及各单位和部门领导作报告,当林广龙、排凤拥等看到并双手抚摸他们的好弟兄荆建平烈士的遗物时,不由得潸然泪下,无法自制……荆建平烈士当时配属在那拉口一营一连坚守的防御阵地上。</h3> <h3>当时光流走、唯有芳华依旧,记忆中的青春模样,就让这张照片为你、我作证……</h3><h3>(补充到三连的烟威警备区四师弟兄:杨明政、李德生、胡佳平、王焕胃、武振峰战友等合影)</h3> <h3>战斗胜利归来,回到战前集训地,作战时紧张的压力突然没有了,身心都非常的放松,连队集体生活又恢复到平静、平时的状态,看看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空气也是那么的清新,坐在绿绿的山坡上,抚摸着身旁的青草枝叶,享受这战后幸福恬静时光,是什么样的事情让你们如此地欢欣愉悦、喜笑颜开……</h3><h3>连长孙喜发和一排长王东山、三排长张方正三人一边说笑一边谈论着……</h3> <h3>走下残酷的那拉口阵地,战士们进行战后的身心调整,连队每隔一个时间(大约一个礼拜)就来个小的聚餐,基本上都是以班组为单位,到炊事班领取油盐、酱醋、蔬菜、肉类和面粉等食用品,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吃;你去打水、我就去和面、他来拣采、洗菜,准备案板,洗肉、切菜、剁馅子……大家忙的不亦乐乎,都在尽自己的所能做各自拿手的活计,有说有笑,不太大一会儿,一大锅所需的肉饺子就包好了,只等那锅里的水烧开下锅……大家干得开心、吃的也开心,其乐融融,战友弟兄们之间的感情也更加的融合……这也是战士们在连队平时生活的一个方式。</h3><h3>看、这是四班的几位弟兄正在忙着包饺子的生活照,他们干的非常地开心快乐哟。</h3><h3>从左到右:战士吴先贵、高佩学、王云胜、赵慎涛。</h3> <h3>后方前来老山前线第一线战斗连队采访的青年朋友,来到我们三连了解防御作战的战斗情况,连长孙喜发和指导员姚庆和正在给他们讲述三连的防御作战情况以及在战场上涌现出的许多战斗英雄人物的事迹,他们听得很认真、仔细,有的在笔记本上正快速地做着记录呐……</h3> <h3>我们完成战斗任务胜利走下了老山战场,有很多各省市的慰问团前来慰问演出;这是云南省小茶花艺术团来到麻栗坡县水地房村西山坡前,专程为三连的战友专门进行文艺演出表演,也是云南省1986年老山前线春节联欢晚会的彩排战场;观看节目的战友不仅有三连的战友们、还有一营其它连队的战友们前来观看,小演员们演出很专注、节目精彩多样,战友观看现场气氛井然、场面热烈!</h3> <h3>中央广播艺术团演员刘伟、冯巩正在为三连的弟兄现场即兴演出相声小品《万元户与猫耳洞》,精彩之处、引来大家阵阵喝彩、笑声一片。</h3> <h3>云南省地矿局青年慰问团专程到水地房村三连驻地前来慰问,我连战友列队鼓掌相迎。</h3> <h3>云南省地矿局青年慰问团演员为我连带来了多彩多姿的文艺汇演,唱歌、朗诵、相声、小品、迪斯科、集体舞……场面异常热闹欢快!</h3> <h3>云南地矿局青年慰问团演出之后,这是正在给我们战友每人都赠送学习用笔记本,希望我们大家在非战斗的时间里,能够抓紧时间,多多学习些知识,把看到的、想到的一切美好事情,都能记录下来,把自己青春奋斗的足迹珍藏其中,留给未来作纪念……</h3> <h3>共青团云南省地矿局委员会向我连赠送“友谊的纽带、理解和奉献”锦旗一面!连长孙喜发和七班长徐再军上台接受锦旗,地点是云南省地矿局大礼堂。</h3> <h3>《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两首曲作者铁源来我连采访,与官兵交流、畅谈这首歌的感受和体会,这是他和连队的连、排领导集体合影留念。</h3> <h3>孙喜发连长和姚庆和指导员在观看《解放军报》刊登的我连英勇战斗事迹,战斗的喜悦悠然挂上眉梢!</h3> <h3>这是姚庆和指导员和见习排长林广龙战友,欢快在心中静静流淌,舒心的笑容在脸上尽情绽放。</h3> <h3>战斗归来,胜利凯旋,就把一切烦恼抛给九天,我们把酒言欢,尽情欢乐,“美酒飘香歌声飞,战友弟兄们,我们大家干一杯……”</h3><h3>连队在凯旋归途中、战士们下车到军供站点集体就餐时的情景,指导员姚庆和与副指导员张悦玉正在相互碰杯祝贺。</h3> <h3>部队胜利凯旋,所到之处,小学生们身穿统一着装、系着红领巾,手举鲜花、兴高采烈地给我们献花,敲锣打鼓、沿道欢迎。</h3> <h3>把伤痛埋在心里、把疲惫丢在身后,抖去衣服上的硝烟、擦掉钢盔上的泥土,我们是一个个英勇善战的勇士,洗把脸、露出你我纯真灿烂的笑容,让喜悦和兴奋在每个人的脸上飞扬,我们走下战场、坐上前来迎接的军车,告别老山前沿阵地,就要返回到战前集结地了,一定要让边疆的人民看到:我们是战斗胜利者,我们活着回来了,我们绝没有给祖国和人民丢脸……</h3> <h3>挥挥手,</h3><h3>再见、老山!</h3><h3>再见、那拉口战场!</h3><h3>壮丽青春火样红,保家卫国献赤诚,</h3><h3>芳华代代皆盛开,疆场绽放是英雄!</h3><h3>三连的战友们,我们无愧于祖国、我们无愧于人民,血染的风采是我们递交人生最美的答卷。</h3> <h3>这张照片上的弟兄们是幸运的!在1985年的11月19号,你们光荣的完成战斗任务,从老山前沿那拉口的战场上撤下阵地;那里是当年同敌军交战最为频繁激烈、生存环境最为恶劣、战斗保障最为艰难的几个阵地之一;从你们的身上还能嗅到炮火硝烟的味道;残酷战斗的折磨和疲惫伤痛的身躯,已无法掩饰你们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骆飞老师用相机把它拍摄下来,你们是我们三连所有弟兄的代表啊,这激动难忘的时刻,化作了永恒,成为永远!</h3> <h3>这张照片,见证了一段非常的历史。这是三十四年前,解放军报社记者骆飞老师和车夫老师所拍下的照片,三十四面前、由原济南军区和山东省电视台共同拍摄老山作战《创造老山精神的人们》纪录片,就把这幅照片作为片头;这激动的时刻,瞬间成为永恒!它也成为三连弟兄和骆飞老师、车夫老师相互想念的纽带;匆匆一别、时光远去了三十多年,彼此断了联系,每当看到它,我们都会想起那段光辉的岁月……</h3> <h3>原《解放军画报社》记者骆飞在讲述他当年和车夫合作拍照这张照片的感想。</h3><h3>2017年、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找寻,终于又联系上了骆飞老师,大家再次相约于2017年11月19号相聚在雄伟的泰山脚下泰安城,“一声再见”,等待了三十多年……相聚的时刻非常甚欢,你看看我、我再看看你,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我们之间的彼此相拥,互相问候,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思念之情啊!骆飞老师来了,带着这张放了好大的照片,可车夫老师没有到来,他再也不会回来了;骆飞老师讲:车夫老师几年前就病逝了……睹物思人,车老师已远走,空留思念在心中……</h3> <h3>这是我们相聚在泰安的合影留念,大家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好好看看我们三十多年都没有再相见的好兄弟——杨明政战友!<br></h3><h3> 杨明政战友曾在烟威警备区四师入伍服役,由于战时需要,受上级命令被紧急抽调到老山前沿那拉口战场参加战斗,于1985年9月8号夜晚来到了我们三连坚守的168阵地,当军工、守哨位,从此成为我们三连的生死弟兄,非常的不幸运,他上阵地没几天就在一次越军小鬼子进行偷袭、发生的激烈战斗中,被敌人的炮弹炸伤腰脊椎,下半身整个失去知觉,军工队的战友们连夜把他抬下阵地,送到后方进行紧急抢救治疗,非常的可惜啊,他的伤势太严重了,从此,医院成了他的家,病床就是他的伴。就这样、三十多年了,他也一直躺在床上,在同伤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h3><h3> 当年大家是在阵地上打仗时认识且还只是几人,由于相互相处的时间很短,彼此印象并不是太深刻,剩下就只记得姓名了,由于受当年的物质条件限制,大家都没有联系方式,再加之大家战后都退伍回到各自的地方,老连队也多次调动驻地,他后来虽然曾多次打听三连及三连老战友的地址,都无法知晓,所以就长期失联。</h3><h3></h3><h3> 其生活的单调,病痛的折磨,渴望病癒希望的一次次破灭,以及平时无处对人倾诉的煎熬,这种孤寂的感觉,常常令他失去生活的动力;更不幸的是,前不久,他一直想保住的腿被截了……</h3><h3> 我们三连的战友也一直没有忘记他,大家也在想法多次的查找打听下落,通过其他战友,终于找到了他,现住在山东泰安市荣军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后,战友们得知后、纷纷报名相约,前往看望杨明政战友,重新再相识一遍,再次重续战斗友情,共叙三十多年的思念之情……</h3><h3>这是三连部分参战战友和杨明政战友聚会时的合影。</h3><h3> </h3> <h3></h3><h3>“坚守英雄连”,您是我们的荣耀!看到你,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您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我们视您为自己的生命,您是三连所有弟兄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用我们的一腔热血和宝贵的青春生命拼杀来的无限荣光,您承载着我们三连所有弟兄的尊严和荣耀!您将永远长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的青春和生命早已融进您那鲜红的颜色里,有您在、我们三连全体战友弟兄们的青春生命将永不褪色、永不老去!</h3><h3><br></h3><h3> </h3> <h3>同您合张影,化作永恒的记忆,我们将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光!有多少英雄的连队、在与敌人进行多次激烈的战斗拼杀,胜利后却无法拥有您至高无上的荣誉,能够拥有您、那是需要战绩达到极其高度标准的;您承载了我们三连官兵全部的精神内涵:青春、热血、生命、奉献、取舍、坚韧、牺牲、爱国……</h3><h3>我们将会老去,告别人生舞台,走进历史长河,而您、将使我们永远年轻,生命永驻!</h3> <h3>当初、我们带着祖国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奔向了老山战场,严惩了越南敌人,如今、我们战斗胜利走下阵地,载誉凯旋而归,所到之处,都感受到了祖国各地人民对我们的热烈欢迎;这是我们三连回到潍坊,部队乘坐汽车正在进行入城,连长孙喜发和指导员姚庆和身披大红花,乘车站在三连荣获的“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锦旗两边,代表三连全体参战战友接受人民群众的夹道热烈欢迎,连长孙喜发向前来欢迎的人群正在招手致意,表示感谢!</h3><h3>自豪吧、英勇善战的人民子弟兵!</h3><h3>骄傲吧、英雄的三连全体指战员!</h3><h3>我们无愧于祖国!</h3><h3>我们无愧于人民!</h3><h3>我们无愧于军旅生涯!</h3><h3>我们无愧于战斗的青春!!!</h3> <h3> 结束语 </h3><h3>上篇《芳华—致我们自己的芳华》(2017年12月31日发布)自发布后,受到参战战友和一些读者的好评,但也深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他们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因而、此篇美文进行了修改,增补了配属人员和后来补充上来的战友及见习排长,把他们的姓名和部分战友的合影照、又增添了一些文字表述,另外删减了一些重复的图片,在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把所有参战战友都给展现出来。</h3><h3>用真情、真心将此相册奉献给我的战友们,尽管照片的数量和涵盖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但从不同程度和角度都显现了我们当年的青春风貌和灿烂的年华,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芳华! </h3><h3> 草青草又黄,硝烟已散尽,只有片片白云和悠悠江水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战事;由于时间久远,战友们对阵地上与敌人发生激烈防御战斗的时间及战斗过程,他们的记忆在时光中已被打磨的有些支离和模糊,另外、我本人只在166高地的6号哨位战斗,对二排和三排战友们在168等高地的情况不了解,多次和二排、三排的战友弟们联系,想请他们把自己当年在阵地上的战斗情况介绍一下,一同增补上去,可是最终没有战友给我提供材料,甚是遗憾;加上能收集到的照片有限,又因受相册有张数限制等,固这篇图文一定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特别是在战斗中阵地上的最真实照片,因受战场残酷条件所限,能直接反映当时现状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照片少之又少,能保存到现在的、收集起来更是十分困难;战友提供的参战人员姓名也有可能存在错别等等,很可能还达不到或满足不了战友们的要求,特希望战友们、特别是一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们能见谅,诚恳地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在此特表致谢! </h3><h3> 烈士英名永载千秋史册!</h3><h3> 勇士壮志铸就一代军魂!</h3><h3> 2019年12月31日</h3><h3> (文字:姚庆和、付泮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