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哈尔滨----美丽的冰城,虽说惧怕她冬日的严寒,但却格外喜欢她夏日迷人的风光。</h3><h3> 同国内的石家庄、郑州一样,这也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香坊”,即是哈尔滨的开埠地名。</h3><h3> 1896年,当年的俄国沙皇为掠夺东三省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逼迫清政府签署“中俄密约”。其中规定:由俄国先修筑满州里到绥芬河的东清铁路(后改称中东铁路),再修筑哈尔滨至旅顺的南满铁路,全长总计2480公里。铁路于1897年动工,1903年全线完成,通过“中东铁路”满州里往西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往东与己被俄国侵占的海参崴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相交,使俄国从西到东的铁路行程至少缩短1500公里以上。上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战胜俄国以后,特别是“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利用中东铁路全线更加肆无忌惮的疯狂掠夺我东三省战略物资,不计其数。</h3><h3> 随着中东铁路的开通,当年的“香坊”也被俄国人改称“哈尔滨亚”,我国称之哈尔滨。因中东铁路客货运输量急增,哈尔滨成为中东铁路管理局所在地,外国领事馆林立,最多时达十四个之多,太阳岛也成为中东铁路高级管理人员休闲度假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后,经中苏双方多次艰苦的谈判协商,盛名中外的中东铁路直至1952年12月31日才正式全部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管辖。</h3><h3> 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哈尔滨---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早己成为祖国东三省的明珠:充满异国风情的城市格调、宽阔的松花江面、美丽的斯大林公园、俄式的中央大街、神秘的东正教索菲亚大教堂,依然散发着让人流连忘返的迷人魅力。</h3><h3> 自2008年以来,虽己来过三次哈尔滨,但依然被她风姿绰约迷人的风韵吸引着,不由自主的第四次来到这极具“美丽磁性”吸引的城市,闲暇之余,拿着公司己破产的“金立”手机,随景随街随手拍下这视角各不同的哈尔滨之夏掠影。</h3><h3> </h3> <h3>修建于1899年的中东铁路松花江大桥虽己被2014年修建的四股道松花江新铁路大桥替代,但仍不失它迷人的历史魅力。</h3> <h3>己停运的中东铁路松花江大桥与新开通的四股道松花江高铁大桥。</h3> <h3>修建于1906年的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中东铁路通车之后,随着俄藉员工的大幅增长,无法进行信仰中的东正教宗教活动成为大问题,以至不时的有俄藉员工乘火车返回俄国远东地区的赤塔市举行宗教活动。为满足俄藉员工的宗教活动需求,沙皇尼古拉三世下令修建了这座雄伟的东正教大教堂。此次之行恰遇教堂列行维修之际,未得以进入教堂内部观赏美丽的壁画及建筑风光。</h3> <h3>东正教索菲亚大教堂夜景。</h3> <h3>中央大街:松花江港口通航后俄国人用花岗石块辅筑的交通主干道(材质与规格同莫斯科红场),也是哈尔滨开埠最早的大街。街两侧商辅林立,行人擦肩接腫。一百多年历史的秋林食品公司传统工艺制作的大列巴、红腸,马迭尔冰厂的纯牛奶香冰棍等数十种俄式传统食品都是伴随中东铁路的开通一一挺立在远东重镇的中央大街上,至今畅销不衰。面对异国风味的诱人”香香嘴”,凡来中央大街的游人几乎没有吝啬银子而无动于衷的。</h3> <h3>历经一百多年的中央大街。</h3> <h3>斯大林公园: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为纪念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首席伟人,在松花江沿岸修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园,也是中国唯一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江畔公园。公园长约二公里,宽约一百米,文革前辅有吋轨铁路,由有少先队员驾驶的“少年先锋号”小火车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先队员穿梭在美丽的松花江畔。这里也是全国唯一的由少先队员驾驶的火车专列,每到周未,行驶在公园绿茵茵草坪畔的”少年先锋号”小火车无疑是最吸引人的”庞然大物”,那时的哈尔滨斯大林公园也的确是全国少先队员心中向往的圣殿</h3> <h3>幻境绵绵的斯大林公园草坪一隅。</h3> <h3>雨后斜阳里的斯大林公园草坪。</h3> <h3> 斯大林公园雕塑之一: 队旗飘展,健康昂杨的少先队员。</h3><h3> 斯大林公园里栩栩如生的少先队员参加劳动的雕塑,把周围游客的思绪不由自主的带回到自己的少年时代。</h3><h3><br></h3> <h3>斯大林公园雕塑之二:正在劳动的姑娘。</h3><h3>雕塑以健康饱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新中国女性的劳动热情,让人不由自主的感受到劳动---是我们生活的第一需要。</h3> <h3>斯大林公园雕塑之三:身穿背带裤的青年建筑工人。</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手握图纸专心致志的察看自己亲手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砌砖墙的质量。</span></h3> <h3>斯大林公园雕塑之四:男孩与小鹿。</h3><h3>一个健康全裸的小男孩,兴致勃勃的与自家喂养的梅花鹿交颈相拥。雕塑真实的再现了大兴安岭林区的孩子天真可爱活泼开朗的天性;梅花鹿幼子张嘴微笑的口形,更突显岀动物与孩子水乳交融的情感。</h3> <h3>斯大林公园雕塑之五:舔犊情深。</h3><h3>生长在大兴安岭的梅花鹿,是我国最优良的梅花鹿品种。雕塑以小鹿亲弥妈妈的动作及鹿妈妈温情回眸的眼神,再现了动物母子的舔犊之情。</h3> <h3>松花江畔防洪纪念碑</h3><h3>1957年夏,松花江哈尔滨段发生历史极值大洪水,中央大街路面水深达4米之巨,全市大部分地区都浸泡在涛涛洪水中达月余之久。为防止造成更大的灾难,在国务院的具体领导下,哈尔滨举全市之力排除万难终于取得抗洪战役的最终胜利,确保了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纪念这有史以来规模宏大的抗洪斗争,哈尔滨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在中央大街的松花江畔修建抗洪纪念碑以示纪念。</h3><h3> 纪念碑于1958年夏完成,现己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地标纪念物,也成为外地游客来哈尔滨的必去地之一,以至成为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栏目中哈尔滨的城市市标。</h3> <h3>围绕在防洪纪念碑背面的半圆弧状柱廊,把正面的纪念碑主体衬托得更显高大、雄伟。</h3> <h3>蓝天下的防洪纪念碑园林</h3> <h3> 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发展,哈尔滨己成为北国冰城的代表城市,每年春节前后的冰雕展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观赏。然而,哈尔滨的夏天却是更加温婉迷人的季节。从太阳岛看松花江东岸市区,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这个城市都尤如漂浮在松花江上的一座巨大花园,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驻足欣赏、赞美它如美貌少女般风姿绰约的江城风光。</h3> <h3> 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国风韵的城市:夏日秀丽妩媚、婉约柔美、风姿绰约,冬日白雪皑皑、冰雕灯火、魅力无限;从俄式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到流连忘返的太阳岛风光,无不给南来北往的游客留下深深的印象。</h3><h3> 哈尔滨----一座名不虚传、来了还想再来的北国名城,你必将迎来辉煌的未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