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专业技能,2019年6月21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专家老师张玉和陈谦莅临我校初中开展督学活动。此次活动采取的是同课异构的形式,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玉老师和本校杨燕燕老师进行了八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同课异构”教学。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陈谦老师和本校刘元鼎老师进行了八年级下册物理《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的“同课异构”教学。</h3><h3><br></h3> <h3> 上课铃声响起,华师附中的张老师在803班教室呈现了一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她结合历史知识将古诗背景融入课堂,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一堂课,一首诗,她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与古人对话。</h3> <h3> 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展!</h3> <h3> 他们富有情感与节奏的吟诵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h3> <h3>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老师从细微处入手,注重知识间的迁移与整合,并在课堂中不断渗透学习策略。虽然只有短短一节课时间,孩子们在张老师的课上所学到的,绝不仅仅掌握诗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读诗的三重境界,培养他们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h3> <h3> 华师附中陈谦老师用生活化的案例导入,通过模拟实验引导,激发了学生物理现象探究的兴趣。整堂课精导细研,层层递进,处处注重学生物理探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h3> <h3> “润物细无声”,陈老师的物理课“精、细、透、拓”,让学生轻轻松松学物理,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h3> <h3> 紧接着本校杨燕燕老师结合学情,用甜美的声音,优雅的肢体语言,流畅的表述,带领学生走入诗歌的世界,带领大家走进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r></h3> <h3> 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诗歌。</h3> <h3> 杨老师用赛读的形式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歌的情感,而且他们富有节奏感的配乐朗读,更是让在场的老师们赞不绝口!</h3> <h3> 本校刘元鼎老师通过学案教学理论相结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讲练并进设计层次分明物理课。</h3> <h3> 刘老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想、去说、去做,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h3> <h3> 课后,在我校的未来教室与党员活动室分别进行了物理与语文的评议课活动。</h3> <h3> 未来教室物理督学评议课活动现场</h3> <h3> 党员活动室初中语文督学评议课活动现场</h3> <h3> 这次的“同课异构”督学评课活动进行扎实有效,授课老师从本课的教学思路、预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座的老师也分别谈了自己听课的感受,值得借鉴推广的地方。两位专家们都从不同角度谈了对课深入的见解以及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问题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自己的见解。通过此次督学活动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火花,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h3> <h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次的督学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在督学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最终将使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h3>